登陆注册
8297300000026

第26章 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主体(3)

在工业部门,国家建立了相对较为封闭的劳动力市场,辅之以工作终身制。这就是与国家计划体制相匹配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力体制,国家统一安排工人就业,企业则在国家的劳动计划内用工。工人一旦任职,转为正式岗位,除非出现严重的违法违纪事项,就终身就业,享有由这一身份所带来的全部福利。工人的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铁饭碗”。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地位的提升。

工人与工厂的关系则存在较大的理论争议。根据中共的意识形态,工人应是工厂的主人,工厂应实行民主管理,工人管理企业的制度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工人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形式是工厂工会。对于这些问题,产生了“功能”

与“结构”之争。

对单位制的研究是典型的“功能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国营企业确立的是一种单位体制,即通过单位组织对人身进行有效的控制。单位体制是资源匮乏条件下再分配资源的体制,目的是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刘建军,2000)。除了企业,中国的政府机构、事业机构也《当前我国工人阶级状况调查资料汇编》(3),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第10-11页。

被认为是典型的“单位”。“单位”理论强调中国工人在工厂中的依附性地位,即工人不得不依附于单位组织,其工资、福利、社会身份的取得,都仰赖于单位供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工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人格上,都难以称得上是独立的(路风,1989;李猛、周飞舟、李康,1996;杨晓民、周翼虎,1999;李路路、李汉林,2000)。华尔德更将这种单位体制称为“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华尔德,1996)。

事实上,单位体制只是揭示了中国工厂与工人关系的其中一面,却忽视了制度结构的一面。与政府、事业单位等“单位”不同,中国工厂的单位体制中,还存在企业民主制度,而非绝对的自上而下等级制。企业民主制度的创设,乃是中国国家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对城市社会结构的改造首先是在城市企业中进行的,其方式就是发动民主改革运动,创设职代会制度对广大工人群众进行动员,以此逐渐取代资本家对城市企业的控制权。

在最初的国有化企业中,实行的是委员会制,以职代会为企业领导机构,使权威结构与民主制度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威的恢复,主要是基于管理效率的考虑。在国营企业中,先是搬用苏联的“一长制”,后是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样,由党组织和企业内部的行政科层组织所构成的权力组织网络牢牢控制了企业,通过对职工个人的“庇护”

和控制相结合的权威方式实现了国家政权对基层社会的整合。但是,企业实现高度组织化的过程,并不是以行政权威置换企业民主,而是采取在企业民主制度之外另设制度的方式来完成的,职代会则仍然作为企业领导机构被保存下来。

从本体论意义上,企业民主制度强化的是“认同”,因此,它不能简单地用“效率”来衡量。乏味的民主生活活动、年复一年的职工代表选举、冗长的职工代表会议,对于权威机构乃至于对职工群众,往往不具有任何的吸引力,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组织成本。可是,即便如此,企业民主制度还是保留下来,甚至后来成为工人抗争的犀利“武器”,个中原因颇值得探讨。

企业民主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全民所有制在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中的象征。由于国有企业的权威不是纯粹的,企业直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指挥,这使得企业组织的决策功能大大弱化,其只是根据上级领导下达的指标,去努力完成任务就可以了。上级指标年年增长,如何通过行政权威层层下压任务,促使工人完成专业工作,就成为企业领导最核心的工作。

超额工作指标的完成,不是依靠工资刺激,而是依靠对工人不断强化的激励,以唤起其对企业组织的忠诚。“主人翁”不是在上下级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中形成的,而是在企业民主制度的仪式一再反复重演中得到强化的。因此,作为组织激励主要形式的企业民主总是受到鼓励,并且往往也成为国营企业增产节支的经验在各大企业中进行借鉴和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事实上正由于企业民主制度的存在,才使华尔德对庇护关系的天才式发现成为一种现实。华尔德认为,在正式科层组织中,等级制权威是绝对的,上下级之间更多地形成利益交换关系,上下级之间的逢迎和恩惠,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这并非华尔德意义上的庇护关系。相反,在中国国营企业中所形成的实际上是林德布洛姆所说的“权威的循环”(林德布洛姆,1995)。国营企业中行政权威的合法性与政府权威的合法性来源不同,政府权威来源于组织之外的社会,而企业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其行政权威直接来源于组织内部,更确切地说是来自职工群众的认同(张静,2001:113-114)。在制度上,职代会作为形式上的领导机关,被规定为行政权威的合法化机构。因此,企业权威的合法性,不是通过强化行政管理权力来实现的,而恰恰是通过企业民主的发展来保证的。在此模式下并不存在绝对的、纯粹的权威(蔡禾,1996),这种权威要通过民主动员的方式进行组织激励,达到组织目的。只有在这种制度背景下,才能一再地生产出基层群众对国家政权的忠诚感,忠诚感越强,就越容易被动员,完成国家指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发展生产和社会整合两者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张静发现,企业民主制度,从建立伊始就并非基于分散权力的目的,而恰恰是为了加强集中化管理(张静,2001:37)。

无论“功能”还是“结构”,当代中国工厂制度最重要的方面是在工人与国家之间建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政治关系。在中国国营企业中,在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种管理体制下,掌握企业权力的是书记,而不是厂长。这种体制其实是出于企业本身经营手法的需要,因为国营企业一切运作都是以政治为标准,而不是以业绩为标准的。如前所述,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政治动员就比经济管理更具有决定性,通过动员促使工人完成专业工作成为最核心的活动,从而使企业经营活动彻底政治化了。

与之相应,国营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彻底政治化了。华尔德指出国营企业的运作建立在工人对领导者的忠诚基础上(华尔德,1996:13),不过他没有领会到,这种忠诚已经超越了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

因为,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企业的职工,其行动都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国家指标”的引导,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工人只要遵循这个指标来工作就可以了。在围绕完成“国家指标”而进行的动员中,从党委书记、厂长直到车间主任、班组长,各层次的管理者相对于下级干部员工,都成为国家权力的化身。对于每位工人而言,他们时刻面对一个无处不在的国家的“影子”,国家借此而得以“在场”。这样,在车间政治中,工人面对的不仅是他人、上级,还有国家。可以说,在中国的国营企业中,工人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日常生活。

工人与工厂的关系是如此复杂,但也正是基于这种复杂的权威互动关系,当代中国工人就在生产过程中,将经济建设与政治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他们一方面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建设中国工业体系中奉献了他们的血与汗,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广大工人被有效吸纳进国家政治体系中,工人成为国家政策执行的主要动员群体和执行群体,有效地维持了国家的政治稳定,使中国政治得以稳步、渐进地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
  •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决定成败

    安全于小事,安全问题大于天。安全不仅仅是一种保障,更决定着大到事业、小到每件事情的成败!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无论是对于集体,还是对于个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则。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事关安全的“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只有真正认识到“安全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认真实践,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实现。
  •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做守纪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行为规范

    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特别是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实践,以党章和党中央颁布的相关条例为依据,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行为规范进行了解读。根据党员行为不同性质,本书分别设专章对政治行为规范、组织行为规范、经济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道德行为规范、廉政行为规范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讲解,涵盖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本书可以帮助广大党员进一步加深对党员行为规范的了解,提高认识,规范行为,牢记并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中国大舆情(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梦: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政治宣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强化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建设法治中国的江苏样本等。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热门推荐
  • 嫁槐

    嫁槐

    “一生富贵,却命硬克夫!”“若是娶了她,即便是不死也会落得个家破人亡。”命格有异,她只好穿上凤冠霞帔,披上红盖头,坐着八抬大轿,嫁给了别院的那一棵槐树……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寒星几度秋

    寒星几度秋

    左眼繁华,右眼落单,指间情歌,曲曲悠扬,往生应陨,寒星守候,把酒临风,几度秋阳?千百年前这个世界还存在于一片祥和的天空下,可这难能可贵的景象却被一个酝酿中的阴谋说打破。被圣明之碧所映照的命运,他能否决定自己的生死。双界灵元化火,妖血噬灵,幽冥界主,五位妖王的力量,元火毁魂,法神之托.....他,世间苍茫的神话,命运给予他的是无可避免的多舛的人生。他能否集结属于自己的同伴,拒挣天地的法则?
  • 一起走到底

    一起走到底

    一个萌哒哒的小女孩,一个突如其来的通知书,带她进入了一个甜蜜,波折的代学时代
  • 邪王的绝色天才妃

    邪王的绝色天才妃

    她,21世纪的绝色特工,一个任务让她穿成了丞相府的废柴嫡女;他,生在帝王家,无意皇位,却在背后创建强大势力。世人都知她的无用,对她出言诋毁,虽有加保护,可后院勾心斗角,这时,他带着无上荣耀的光辉势力保护她,助她从废柴变为天才,成为强者。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可他明白他爱着她,迷糊的她是当局者迷,该如何是好?
  • 你的皎皎,我的经年

    你的皎皎,我的经年

    她说,她从认识他开始,就爱他。她说,她爱了他二十几年,终于决定放弃执着。她说,既然不爱,何所深情?她说,她其实很想问他为什么要把自己送给别人,可惜没能说出口。她说,她不会因为自己的错而扼杀一个小生命。她说:乔季予,我不要你了。她说:我是穆家千金,穆琪珊。
  • EXO之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EXO之和你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一个女孩去韩国留学,却意外地的在机场遇见了鹿晗,她会与EXO才出什么火花呢?请大家敬请期待吧!
  • 青梅竹马:离开是爱的借口

    青梅竹马:离开是爱的借口

    “叶星辰!你怎么可以随便收下别人给你的情书?”蓝雅晴气鼓鼓的说到。“晴天,你这么生气……不会是吃醋了吧?”叶星辰痞痞的笑着。那年,她9岁,他11岁。“叶星辰,真的回不去了吗?我们之间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蓝雅晴淋着大雨,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冷,她只觉得,心更冷。“晴天,我们……不合适!”叶星辰不敢看她,绝决的转身,离去。那年,她15岁,他17岁。蓝雅晴,“叶子,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吗……”
  • 靖魔纪:截教鲲鹏羽翼仙

    靖魔纪:截教鲲鹏羽翼仙

    金翅鲲头,星睛豹眼。振北图南,刚强勇敢。变生翱翔,鷃笑龙惨。抟风翮百鸟藏头,云雾迷二翅遮天。俱见底曾扇四海,舒利爪诸禽丧胆。头挽双髻,鹏寿百万千。皂袍麻履,形貌喀喇汗。蓬莱羽翼,金翅大鹏仙。明君禽王福德齐,清气九天歇沧浪。混天昆仑金刀阵,精忠报国靖魔扬。
  • 幕后大老板

    幕后大老板

    他,大有万马军中,独取上将首级的胆略。骗过了一切障碍,孤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只是他生存的本事,因为他就是那幕后大老板。永远的甩手掌柜,永远的参谋将军,永远的谋臣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