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3300000006

第6章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

父母在责备我们的时候、责骂我们的时候,甚至是责罚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顺应和承受。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对儿女的爱和亲情,做儿女的要尽力去体会。

“注释”

责:责备,责骂,责罚,责打。顺:顺应,顺从。承:接受。

拓展故事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曾参,也就是曾子,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他孝顺父母的程度有时候也透着愚鲁。有一次,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另有一说是,因为曾参分不清瓜苗和草,而误将苗锄了。)挨打后不省人事,很长时间才醒过来。曾参醒来后并没有因此而愤恨父亲,怕父亲担心还特意显示自己健康无事的一面。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非常气愤,甚至认为这个弟子太愚鲁。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社会,农桑误时或误锄秧苗都是会影响收成的。所以父亲的雷霆之怒也是在情礼之中的。但是作为孝顺儿子的曾参不能只是愚昧地承受,再生气的父母也不希望真的把自己的儿子打死,只不过是通过惩罚提升儿子做事恭谨的态度罢了。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的行为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因为一旦父亲出手太重将儿子打死,一定会为自己做出过激行为而后悔,并且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所以,孔子认为,作为孝子要能分辨出父母亲对自己责罚的程度,不能愚鲁地直接承受,正所谓“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即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既要顺承父母的心意,又要成就父母的贤德,这才是真正的孝子。

中国历史上一直流传着一种声音:“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得不亡。”并将这种声音归于孔夫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里。看了上面的故事,也许我们可以窥见孔夫子思想内涵之冰山一角。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夫子思想体系中对人伦的一个希望:那就是君做好君,臣做好臣,父母要做好父母,儿女要做好儿女,各据本位,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即君尽仁,臣尽忠,父尽慈,子尽孝。君对臣应有礼,臣对君应有忠,父对子应有慈,子对父应有孝。内观己而不外观他人,正所谓“求诸己,而非求诸人”,家庭和谐,国家安定,社会进步。

一碗面

有一个小女孩犯了一点错误,母亲就说了她几句,她就和母亲争吵了起来,最后甩门离开了家。小女孩跑到马路上,才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带,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夜晚的街道清冷了许多,灯火阑珊的景色衬着小女孩单薄的身体,显得那么孤独。她走着走着,就觉得自己肚子咕噜咕噜地叫,的确,她已经饿了很久了,晚饭没有吃,就跑了出来。前面有一个面摊,香喷喷的,小姑娘在面摊前站了很久,老板娘发现了她,热情地打着招呼,“来来来,小姑娘,吃一碗热乎乎的面吧!”小姑娘不好意思地说:“我,我没带钱。”老板娘似乎看出了小姑娘的尴尬,说:“没关系的啊,我可以请你吃,来来来,我下碗面给你吃。”不一会儿,老板娘将面端了上来,还加了一些小菜,吃着热乎乎的面,小姑娘掉下了眼泪。“小姑娘,你怎么啦”,老板娘关切地问。小姑娘说:“没什么,我只是很感激您,我们又不认识,只是在这里遇到了,您就对我这么好,还肯煮面给我吃。”小姑娘继续说,“可是,我的妈妈,我只是跟她吵了几句,她就赶我走,还叫我不要再回去,你是陌生人,你都对我这么好,可是我的妈妈,她,她竟然这么绝情!”老板娘听了小姑娘的话,委婉地说:“小姑娘,你怎么会这样想呢?你想想看,我不过是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这样感激我,你的妈妈给你煮了十几年的饭和面,你怎么都不知道感激她,还要和她吵架呢?”老板娘继续说,“吃了面赶紧回去吧,你这样跑出来,你的妈妈一定很着急的。”小姑娘听了老板娘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是啊,人家不过是煮了一碗面给我吃,我就这么感激她,我的妈妈一个人辛辛苦苦抚养我,很不容易,也煮了十几年的饭和面给我吃,我都不知道感激,还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她吵架,让她伤心,真的是很不应该。”想着这些,小姑娘匆匆地吃完了面,和老板娘道别,鼓起勇气朝家的方向走去。刚刚走到巷口,老远就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站在风口四处张望。看到这里,小姑娘热泪盈眶。看到小姑娘,母亲先开口说话:“女儿啊,妈妈煮好了饭,等你回来吃,快回家,菜都凉了。”听到这里,小姑娘的泪水夺眶而出……

人们往往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这种“视而不见”往往让人们放大亲人的过失和缺点,忽略亲人长久以来一直默默的付出和身上的优点,并让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以亲人之间最容易产生怨恨和烦恼。其实,换个角度,我们就能明白,长久以来一直能够默默支持我们而从未想过离开我们的,只有我们的亲人,这样想,是不是我们有点太苛责于我们亲人的那一点过失和缺点了呢?

“评析”

从“入则孝”的顺序来看,《弟子规》是本治学严谨、逻辑性很强的小册子,开头就用浅显易懂、前后呼应的小事来引起各位读者的思考。“父母责,须顺承”,是在前三件小事的基础上提出的又一平凡生活小事,与前三件互相呼应,却又比前三件又向前推进了一个层次,直指孝子心灵,考量孝子行为。如果说前三件事还都好做到的话,这第四件事却是要有相当深厚的涵养和德行才能做到。下面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件事。

“父母责”,一定是在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出现的。人在一生的成长中难免会犯错,犯了错误难免会惹父母生气,招致父母责备,这时,孩子应该顺从地接受,而不是顶撞,撒泼,使倔,冒横。道理虽然简单,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因为这里的“责”,有四个层次。第一,责备。这是儿女犯错时,大多数父母经常做的事,唠唠叨叨,抱怨,责备,叮咛,嘱咐。第二,责骂。这也是儿女犯错时,寻常百姓经常做的事,小则吵骂,大则讽刺、挖苦、羞辱,甚至语言攻击。第三,责罚。自认为有些招数的家长都会用这一点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比如罚站、罚打扫房间,罚抄写数遍作业等。第四,责打。在古代,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套自己的家法、家规,用来责打犯错误的孩子。这是很普通的一种惩罚方式。在现代,很多家庭仍然用这种方式惩罚犯错误的孩子。古代的家法是有一套严格的执行规则的,确实能令犯了错误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显示父母教育孩子的严厉,让孩子有所畏,有所惧,在孩子的成长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社会不主张打孩子的教育方式,但是适度的惩罚也是必要的。

四个方面的“责”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孩子对待责的态度也会不尽相同。第一种,遭遇责备。儿女因犯错误,一定会很害怕,因心虚对父母的责备还能够听着,但时间长了,也会不耐烦,嫌父母唠叨,也有因父母的唠叨而反应激烈离家出走、对父母不恭敬的情况。第二种,遭遇责骂。大多数父母文化水平低,脾气暴躁,语言粗鲁,遇到儿女犯错时,不会用其他的方式解决,只有发脾气,儿女刚开始会很害怕,时间长了,父母老是这样解决问题,就不能让儿女信服,得不到儿女的尊重。第三种,遭遇责罚。父母高高在上,是正义和道德的卫护者,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让儿女干什么,儿女就得干什么,期望儿女达到什么结果,儿女就得想方设法地达到,否则就要被罚,儿女在这种权威之下“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是口服却未必心服。第四种,遭遇责打,俗称体罚。父母打孩子,美其名曰“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成功人士在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都谈过父母责打自己的经历。现在社会不提倡打孩子,认为那是体罚,跟现在的教育体制和家庭模式有关。

无论哪一种“责”的方式,父母的出发点大多都是好的,包括古代社会的体罚,动用家法打孩子。“责”的目的只有一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改正缺点,教育孩子成人,成才。作为儿女,要真切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正确理解父母的教育方法,谨慎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让自己的道德标准放大在父母的期待之下去成长,让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诸多方面井井有条,满足父母的期望,不让父母担心。这才是“承”所要传递的理念。父母对儿女的“责”,哪怕是“苛责”,也是“恨铁不成钢”,是对儿女的期望和要求。儿女要能体会到“责”背后的希望和要求,善体亲心,并以此来警示自己,检点自己的行为,并且下决心以后要按父母的要求去做,相信“责”来得会越来越少。

当然,在孝养父母方面,除了“承”,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顺”。孝的基础就是“顺”,孝顺要传递的就是“顺者为孝”的意思。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父母让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要“顺”,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我们还要“顺”,父母用“责”的方式让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做到“顺”!哪怕我们所要面对的“责”是小小的责备、普通的责骂、一般的责罚、甚至是严重的责打,我们都要做到顺亲情,体亲意,安亲心,谅亲行,护亲身!才不失为真正的孝子。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不难,如果我们能深刻体会父母对儿女成才成人的殷殷期盼,就能发自真心地对父母的“责”接受、顺从。“顺”不是简单的口头上的答应、行动上的恭敬,而是心灵上的尊重、理念上的理解。只有这样的顺才是真正的顺。

当然,我们也希望天下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儿女时,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责之以爱,诱之以德。在儿女理解之下的“责”才会让儿女更顺承。

“思考”

每个人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会面对父母的责备,责骂,责罚,甚至责打,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父母责,须顺承”的真实含义。很多人都认为父母的责备,我们只要听着就行了,不顶嘴,不吵闹,不和父母生气,这就是孝顺。其实这和真正的“顺承”标准相比,差了很远。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

面对父母的责备,你能做到“顺”承吗?

面对父母的责骂,你能做到“顺”承吗?

面对父母的责罚,你能做到“顺”承吗?

面对父母的责打,你能做到“顺”承吗?

我们可能早已习惯了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理所应当地享受着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餐点,为我们购买的衣服,为我们创造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是,我们是否常心存感恩,也能想到父母指责甚至打骂我们也是为了我们的成长呢?我们是否也能想到要为父母做点什么呢?

如果我们对于上述问题的思考都是理性的、客观的,并且因此而善护亲情,理解亲意,心存感恩,并且在生活中落实孝道,让父母开心快乐,您就能让家庭更加和谐,让人生更加灿烂。但愿普天下的儿女们都能对自己的父母好一点,因为父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至亲至爱的人啊。

名言欣赏

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同类推荐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

    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茶道源于中国,盛于日本。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中华民俗全知道

    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形成一个民族标志性的性格与思想,而不同的文化与风情催生了博大深远、风格迥异的民间风俗。《中华民俗全知道》堪称中华民俗文化的大百科,容纳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为读者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画卷。
热门推荐
  • 第二条命
  • 每天学点销售学全集

    每天学点销售学全集

    销售很简单,只需要你有决心,有毅力;销售不简单,有时候需要你考虑很多方面。本书将向你揭示成功销售员的成功秘诀,你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只需每天付出一点点,最终就能够通过本书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不要再等待了,踏上优秀销售员的第一步吧!
  • 子矜子矜

    子矜子矜

    子矜默默地喜欢着严绪,然而严绪却是个木头人。在知道严绪有女朋友后,陷入了恐慌中,紧接着的是愤怒。或许多年的陪伴全是一厢情愿,或许是时候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 仙妻撩人:神尊太腹黑

    仙妻撩人:神尊太腹黑

    “璎珞,何为接吻?”白渊挑了挑眉。“就是嘴对嘴亲!”璎珞看着手中的话本头也不抬的说。“那何为洞房?”白渊再次挑眉,狭长的丹凤眼斜斜的看向璎珞手中的话本。“就是双修!”璎珞继续头也不抬的说。“那何为成亲?”白渊弯下修长的身子,靠近璎珞耳边问道。“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接吻,理所应当的双修!”璎珞还是头也不抬的说。“那咱们成亲吧!”白渊浅笑着说。
  • 轻唱我心

    轻唱我心

    身负期望与寄托,承载梦想和承诺独自来到这里,只为传递愉悦与欢乐爱歌唱,爱阿绫,爱包子~我叫,洛天依~为驱逐世上悲伤,带给他人幸福我将手持话筒,敞开心扉歌声,轻唱我心……
  • 光芒之下

    光芒之下

    都是在现实的束缚中,寻求可能存在的自由。清新小腐文,以及跨越时间长河的青春文!这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各种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却又不凡的故事轮番上演,它会是你的故事,也会是他的故事。小柏喜欢自己同桌顾本,但是他却对小柏毫无感觉,随着事情的推进,众人渐渐明白了他不喜欢小柏的真正原因。上天并没有过多眷顾这个善良的女孩子,却让她一而再地接受玩笑一样的人生。顾本和小阁是发小,但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藏匿在暗影后面的真正关系,只有忽然间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成然打破了这样的局面。他的出现揭开了顾本深藏内心的伤疤,几个少年的相遇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给大家?沈湖是个聪明的姑娘,从一场注定无果的恋爱中全身而退,迎着众人的怀疑大胆接受了另外一份真挚的情感。长相,学习,才艺多栖的高树最后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变卖感情……
  • To The Last Man

    To The Last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方舟适者生存

    方舟适者生存

    学生,未来的花朵;恐龙,末日的起源;突如其来的方舟,似乎在预示着什么......是末日还是新生?让我们走进ARK!(本故事纯属虚构,情节需要,如有雷同切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因为你,我爱着

    因为你,我爱着

    如果没有你,我该如何继续。一见钟情的中美爱情,在荫下一起结束生命那刻承诺地久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