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3300000054

第54章 将入门 问孰存

“译文”

在进入别人家大门之前,先问问家里都有谁,谁在家。

“注释”

将:将要。孰:谁,哪个。存:在。

拓展故事

三顾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为了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出山辅助,便带着关羽和张飞前去拜访。第一次拜访,诸葛亮外出了;第二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访友去了。当第三次前去时,张飞很不高兴地说:“大哥别去了,让我用绳子把他绑来。”刘备责备张飞无礼。随后,他再去拜访诸葛亮。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就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得知有人求见,问是何人。刘备赶紧下拜说:“在下刘备,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让老师徐特立坐上席

建国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繁忙,仍惦念着在南方的老师徐特立,身为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特地发电报邀请徐特立到北京会晤。徐老到京后,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所接待了他,毛泽东专门备了几样家乡菜为老师洗尘:一碗湘笋,一碗青椒,两菜一汤。毛泽东对老师说:“没有好菜吃。”他表示歉意。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席前,徐老对毛泽东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是父’,您更应该坐上席。”几日后,师生话别,毛泽东见徐老穿着仍像当年那样简朴,便随手把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送给徐老。徐老接衣在手,老泪纵横,激动不已。毛泽东拉着老师的手,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徐老回到家,把大衣交给妻子收藏起来,只在庄重的场合才舍得穿上。

“评析”

“将入门,问孰存”,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去别人家拜访时,应当讲究礼貌,先敲门问问是否家里有人,是否方便进来,都谁在家,以此表示恭敬之心。如果找的人不在可留言给开门的人。如果不询问或擅自闯入,不但显得目中无人,让人讨厌,很有可能因家中只有女眷而招惹非议。更有甚者,也很容易落入被人设计陷阱。事虽小,礼贵敬。对于这句经典理解,我们也可将其引申至亘古不变的尊师重教。

古时的杨时立雪,刘备的三顾茅庐,现代的毛泽东敬师无不告诉我们应该尊敬老师,以礼为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回顾从古到今先哲贤圣对尊师重教的精辟论述,应对我们有深刻启示。

“思考”

与人相处,礼敬当先,心中有人,人必爱我。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以礼为先,尊师重道呢?

尊师重道在行动。我们应该学会尊重老师的劳动,因为正是他们辛勤的哺育,孜孜不倦的培养才有无数国家栋梁之才为国效力,振兴民族,所以作为年轻一代的莘莘学子,应虚心学习,认真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尊重老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作为学生我们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若有不同看法,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并虚心接受老师批评,切勿当场顶撞老师。

礼仪行事。见到老师应问好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不能未经允许随意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尊师重道,以礼为先呢?

名言欣赏

1.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2.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不敬三师,是为忘恩,何能成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礼记·学记》

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

同类推荐
  •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探索宝藏未解之谜

    人类最大的幸福之一就是对未知的探索,而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完全有赖于这种探索。当科学家去研究一个定理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理论对未来会有什么用,就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所说的,我们能要求一个婴儿做什么呢?但事实证明,每项发现与发明都有它实际的用处。而对于宝藏的追求,实际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热情无比。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中国古代敬老养老风俗(中国风俗文华集萃)

    该书分为十一章,内容包括老人的标准、敬老和养老的礼仪、历代王朝对老人的优待、封建王朝敬老的特殊庆典、老年官员的致仕等。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中二病

    中二病

    某患中二癌二十余年的老书虫写给自己看的小说前期是披着仙侠外衣的无限流后期是披着网游外衣的修仙作者文笔很烂,但自问脑洞很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再见,能否再见

    再见,能否再见

    再次走过这里,天还是一样的天,树还是一样的树,少年的身边却没有了曾经的那个笑容灿烂的女孩。璎珞,我忘不了你,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还记得吗?当初的约定......千珅璎珞,一个完美校草,一个普通女孩。他们的爱情究竟能抵挡怎样的风霜?且看甜心唐的《再见能否再见》。
  • 彼岸花裂痕

    彼岸花裂痕

    古时,神灵创造了人类,可他们的神力却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新生的婴儿们,得到了神的恩惠,他们自称为神职者,而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拥有着来自另外世界的力量——彼岸花
  •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荒神帝传

    大荒神帝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补天归墟,圣兽白泽出世。石皇斩金帝于无始山,百族离心,九州四海,硝烟四起。一名罪奴后裔机缘巧合降临大荒,怒杀三仙,一战成名。远古神皇,古巫圣兽,次第登场。大荒风云,谁主沉浮?多少生离死别,尽付一曲离殇洛。多少痴恋纠缠,奏响一曲红颜劫。新人新书,一起成长。
  • 鬼地老农

    鬼地老农

    神魔仙妖若隐若现,游魂厉鬼经常出现,狼人血族道长和尚就在这偌大的都市中,静静的陪伴着我们。我们、并不孤独。赵平安活了百年,但是现在塔是火葬场的临时工,这一份工作对他来说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无聊时也靠驱鬼调节心情,但是这一次、一桩简单的恶灵复仇,却引出了他从未见过的生命。
  • 花残都市

    花残都市

    为华夏做出巨大贡献的郭叶桐,毅然选择了都市生活,他的生活究竟会怎样?让我们傲看曾经神魂队长的生活吧!!
  •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

    认清客户心理,用不同的推销方式推销,会使你的业绩提高得更快。那么在你推销的道路上,怎样才能看懂客户的心理呢?《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正是为所有期待掌握客户心理、引导客户消费的推销人员而作,并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述了行之有效的推销方法,尤其适用于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销售人员,相信此书能够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每天学一点销售心理学》的作者是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