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2600000004

第4章 印象主义派音乐家

—走访德彪西纪念馆和墓地

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生于巴黎附近小镇圣日耳曼昂雷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萧邦的钢琴老师弗勒维尔夫人(Fleurville)欣赏他的天才,义务教他弹钢琴。

1872年考入巴黎音乐学校,开始他正规的音乐学习。1880年在作曲班上为恩奈斯特·吉洛(Ernest Guiraud)老师赏识,并引为知己。这位恩师是追随法国作曲家比才(Bizet1838–1875)及马斯奈(Massenet1842–1912)的主流派法国作曲家,在德彪西因骄傲险遭退学时庇护他。上学时代德彪西敬仰柏辽兹(Berlioz1803–1869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及马斯奈的歌剧,又曾在古诺(Gounod1818–1893法国作曲家)指挥的合唱会上任钢琴伴奏,古诺很喜欢他。

1879-1882年他在梅克夫人(Nadezhdavon Meck曾是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家当家庭教师。她带他去佛罗伦萨、威尼斯及维也纳旅行,在威尼斯时见到瓦格纳。梅克夫人将他的《波希米亚舞曲》寄给柴科夫斯基。柴科夫斯基说写得不错,只是太短了。

1884年以《浪子》获得罗马大奖。1885年去罗马学习二年。在罗马及米兰分别遇见李斯特及威尔第。当时他爱读波德莱尔(Baudelaire1821–1867法国诗人)、莎士比亚及斯宾诺莎的作品。1886年创作交响组曲《春天》。

1887年回到巴黎,与诗人彼埃尔·路易(Pierre Louys)交往。在拜莱(Edmond Bailly)的名为“独立艺术图书”的书店里或在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家中,以及在黑猫咖啡室的周五文学聚会上,经常与艺术家、雕塑家、画家、诗人一起琢磨。他勤于思索,希望能在音乐中,把各门艺术融为一体。

1888及1889年二次去拜鲁伊特观看歌剧,成为瓦格纳的崇拜者。李斯特的钢琴技巧与瓦格纳的作曲手法,对他深有影响。

1891年完成《苏格兰进行曲》。1894年根据马拉美的诗,完成《牧神午后前奏曲》。这是作曲家第一部有代表性的印象主义作品。这部印象主义的典范作品,显然受到印象派画家莫奈和塞尚的影响。首演时受到欢迎,成为他第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马拉美听后即兴在一份乐谱上写了:

如若牧笛演奏优美

森林的精灵之气将会

听到德彪西为他注入的

所有的光线

1895年去伦敦旅行。在英吉利海峡遇见法国作曲家圣·桑,共度了一段欢乐的时光。

1901年他的《夜曲》三乐章(“云雾”、“节庆”、“海上女妖”)全部上演。“全曲由水的溅泼声组成”,获得空前成功。布鲁克纳(Bruckner1824–1896奥地利作曲家)称德彪西专注于表达他所追寻的梦境中超脱世俗的印象。

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对于命运掌握个人生命的力量深感兴趣。德彪西读了他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Pelleaset Melisande)后,专程去根特(Ghent)访问他。梅特林克授予德彪西全权可对该作品作必要的删节。1902年德彪西完成同名歌剧。首演时罗曼·罗兰说这是法国音乐史上杰出的成就之一。但由于更换女主角演员,作曲者与剧作者发生争执。梅特林克在费加罗报上声明,表示与该剧制作断绝关系。

此歌剧使德彪西一夜成名,他以该作品将法国歌剧从瓦格纳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法国政府颁给他荣誉十字章。

1905年完成《海浪》(LaMer),副标题为三首交响素描:(1)海上,从黎明到中午(2)海浪嬉戏(3)风起海舞。该作品部分灵感来自日本画家北斋以抽象的风格作的一幅《海浪》版画。该画也为此乐谱出版时的封面。

1906-1908年的《儿童天地》,是他为正学钢琴的女儿所写。1910年他被委任为巴黎音乐学院音乐部最高委员会委员。该年纽约大都会歌剧团在巴黎城堡歌剧院登台,彼此都仰慕已久的德彪西与托斯卡尼尼满怀热情地会面。他感谢托斯卡尼尼将《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介绍给意大利人,并安然承受各种反应,包括1908年在斯卡拉大剧院引起的一场暴动。

1911年为意大利诗人邓南遮(D’Annunzio1863–1938)的《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作曲,具瓦格纳式和法国大歌剧的特质。同年会见理查·施特劳斯。

1912年完成交响小品《意象集》,包括《伊比利亚》、《春之轮舞》及《基格舞曲》。1913年的芭蕾舞剧《游戏》,只获得少许好评。1915年完成一组十二首钢琴练习曲,及《大提琴奏鸣曲》和《长笛、中提琴、竖琴奏鸣曲》。

1917年完成最后一部作品《小提琴奏鸣曲》。9月与小提琴家普雷(Poulet)一起演奏该曲,这是他最后一场演奏会。1918年3月25日在一场空袭时去世。法国教育部长走在送葬行列前面。先是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以后迁葬帕西墓园(Cimetierede Passy)。

印象派音乐是连接浪漫派音乐与现代派音乐的一个环节,开辟了梦幻般的音乐意境。音乐上的印象主义是在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德彪西认为既然象征主义者能用隐喻、暗示和尖刻的诗篇来表达人们精神世界中的种种感受,那么他也能用含蓄、清淡、深刻的音乐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他开创以诗和散文谱曲的新风格,包括对朦胧气氛和幻想印象的感受。

印象派绘画的特色在于以光和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借助光和色彩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形象。

印象派音乐的主要表现手段是音响和音色。音响的强弱是自然界中光线强弱的音乐表现,音色的变化是光线照射物体的音乐描绘。朦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开辟了一个梦幻般的音乐意境。创造音乐中光和色彩新理论的德彪西,开辟了象征派音乐之路。

德彪西常在桥上观察阳光在一天不同时刻投射在塞纳河的水波中的倒影。无怪乎二十世纪的艺术评论界中,不少人将德彪西与印象派画家莫奈这二位大师放在一起分析。两人虽未见过面,但互相尊重,原因即在于艺术气质上相通。

印象主义音乐较印象派绘画创作时间晚。莫奈创作《水中倒影》时,德彪西才7岁,德彪西43岁时创作钢琴曲《水中倒影》。莫奈以明暗色彩对比的手法描绘在水面上的光线,德彪西以音色对比的手法表现这一景物,同样是波光粼粼,涟漪不绝,显得两人风格上的一致。德彪西的创作原则是“捕捉某一事物瞬间景象的特质,将其变化着的外观以流动着的音乐与之相称”。

他在管弦乐作品中,试图描绘大自然确切的内涵。“我把神秘的大自然当作我的宗教”。他聆听大海的声音、树叶的风声、鸟鸣等。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与大自然有关的标题:春天、月光、雾、落叶、倒影……在他的钢琴音乐中,大海是可以听闻的。

人们对他音乐的了解,往往从他的钢琴作品开始,他也的确偏爱钢琴。他不仅创作出可观的优秀钢琴作品,也为钢琴艺术拓展了新的领域。在演奏风格上他与萧邦相似。

受他影响较深的作曲家是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1882–1971俄国作曲家)、拉威尔(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巴托克(Bartok1881–1945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梅西昂(Messiaen1908–1992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喜欢阅读字典,这提高了他掌握语言和文字的能力。他经常为报刊写音乐评论文章,叙述自己的音乐观点,这带给他不少欢乐。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敬仰他的音乐,他的著名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的人物Vinteuil,据说即以德彪西为蓝本。

在他出生的城镇圣日耳曼昂雷旅游办事处的楼上,即是德彪西纪念馆。展出他的像、半身塑像及死后面模,以及他童年时的照片,演出时的礼服。也展出他与作曲班老师萧颂(Ernest Chausson1855-1899)在瑞士卢塞恩(1893)的合影。马蒙退尔(AntoineMarmontel1816–1898)教他钢琴课程,也是经他结识梅克夫人。馆内还专文介绍了他幼年时的老师弗勒维尔夫人。

德彪西对美国作家爱伦坡(Edgar AllanPoe1809–1849)极为喜欢。纪念馆由展出他根据爱伦坡的小说《亚夏家的没落》(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作的曲谱。他与大都会剧院订了演出合同,但未能完成。根据爱伦坡的另一小说《钟楼里的魔鬼》之作曲同样未竣工。

日本画家北斋的版画《海浪》,作为德彪西同名交响素描乐谱出版时的封面。画中浮现出的映象与德彪西的脑海中要表达的画面,汇成了《海浪》的末乐章。

展出他夫人莉莉(Lilly,全名为罗莎莉·泰西埃Rosalie Texier)的画像及德彪西给她的信。他们于1899年结婚。1903年因教钢琴德彪西结识他所教学生的母亲爱玛·巴泰克(d’Emma Bardac),两人于1904年私奔,1905年还逃去泽西岛。德彪西提出要与莉莉分手时,莉莉将子弹射向自己的胸口。她被送去医院后,德彪西未去探望过,也未为之付医疗费,倒是他的朋友们筹款帮她。

帕西墓园近巴黎的地铁站Trocadero,半圆形的墓碑犹如一座枱钟,顶部刻着德彪西的姓名。

同类推荐
  • 绿林老大

    绿林老大

    这个威风凛凛的大汉一见了王重翻身便拜,口中叫道:“哥哥,请收我上山。”……
  • 非国

    非国

    前朝望不尽酒醉,今时数不完风流。沙场官场,坊间朝堂,天子君臣,伦理纲常。这一人,徒慕先生,这一人,是矣非国。
  • 西风谣

    西风谣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相传那里,女儿们的宿命,只是孽缘……当我流浪四海漂泊时,却遇上你……家仇,旧恨,身世迷离,你能改写自己的命运,你是王者……较量,争执,我选择远离,琴箫悲凄,独向西风……
  • 边城伉俪

    边城伉俪

    唐代天宝年间,在京城长安曾经一度流传着逊位老皇帝离家出走的传说,一段时间曾经闹得京城沸沸扬扬。实际上,逊位老皇帝出走确有其事。原来,马嵬坡事变使玄宗痛失爱妃。安史之乱平息后,玄宗皇帝心灰意冷,无心国事,禅位于太子李亨,孤身独居。忽一天,自马嵬坡失踪的七公公突然来到玄宗面前,述说当年马嵬坡事件情景。原来当年被绞死的乃是贵妃娘娘的贴身丫鬟珠儿。七公公和五公公携娘娘改扮成民女逃离军营,几经辗转,定居于大诗人王昌龄的谪贬之地、湘黔边陲的龙标县城。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今,七公公又带着杨贵妃潜入京都与玄宗皇帝秘密相会,经过反复斟酌,玄宗皇帝决定带着杨贵妃秘密出走,开始了他们的隐居生活……
  • 异世梦华录

    异世梦华录

    我们三个,在一次野外宿营中无意间来到了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是争霸天下,收纳佳丽,还是一腔豪情浪迹天涯,看我们怎样演艺我们的异世人生,
热门推荐
  • 灰的世界

    灰的世界

    灰是一种颜色。他就像灰,在黑与白之间,挂着有些奇怪但看起来很帅的笑容,念着能一直流传下去的那句词儿: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今宵明月

    今宵明月

    那年她5岁,他18岁,他牵着她的手看海,她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要嫁给你。他说好,我等着,却从此消失不见。12年后的少女,再次踏上寻找的旅程,却在旅程中遇上傲娇、腹黑的少年郎。。。。。。
  • 缘来是竹马

    缘来是竹马

    天啊!这个在危难关头救她脱离魔掌的型男酷哥竟然是她儿时的邻家大哥哥,那他和她岂不是青梅竹马?这个竹马哥哥又酷又有型长得有那么正点,如何让她不爱?所以她故意借工作之名来到他身边一步步攻占他的心
  • 守护甜心之守护晶石

    守护甜心之守护晶石

    为了世界,守护者们通过千雅奈美和惠源贞的提示,前往瀑布寻找晶石,寻找晶石的路危险重重,他(她)们又有了一位新伙伴——灵爱。紫心(亚梦)的第五个甜心依环诞生了,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呢?
  • 末世蜗居

    末世蜗居

    申明,这是作者自娱自乐的故事,因此不能保证稳定更新的说…
  • 惜殇叹

    惜殇叹

    题记:当初的我们为了能够简简单单的过完此生,放弃了多少,又伤害了多少人。真的能够舍弃曾经打下的天下么?抬头望天,我们的明天又将如何呢?
  • 圆峤内篇

    圆峤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道总裁,笨拙少女

    霸道总裁,笨拙少女

    身为家里的独生女,她得嫁给沈斯廷。沈斯廷把楚小倩宠的上天。只要是她想要的,就没有沈斯廷给不了的。可楚小倩唯一想要的就是离开他而这也是沈斯廷唯一不能实现的。到了手的猎物,就没有逃脱的可能。“沈斯廷,你知道吗?你这个样子只会让我更加讨厌你。”
  • 回到古代当帝皇

    回到古代当帝皇

    五年前,王栾突然神秘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没人知道他其实是穿越到了鸿蒙世界,在鸿蒙世界变成了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吼,后来,以金毛吼之身,修炼到了准圣的境界,将罗刹女、蝎子精、玉面狐狸精和七个蜘蛛精全部收为了后宫。五年后,王栾带着蝎子精,重新回到了华夏。
  • 宣和奉使髙丽图

    宣和奉使髙丽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