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4500000029

第29章 犯罪及其预防(4)

孩子对同龄人及社会的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当母亲将孩子奉为至宝的时候,就很少有同龄人愿意接触他。他或许会对这样的情况产生误会,这就容易成为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关键因素。如果家庭中的一个孩子比较出彩,其他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假如次子相貌讨人喜爱,作为他的哥哥,就会觉得受到了冷落。他可能会沉迷于被冷落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他会时刻寻找用以证明这个想法的所有证据。他会变得反复无常,因此受到批评和约束,然后,他就更确信别人会忽视他、冷落他。因为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他人管制,因此学会了盗窃,周围的人在发现后会用更加严厉的态度来指责他,惩罚他。这样一来就陷入了恶性循环,喜欢他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同时他会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别人与他为敌。

如果父母当着子女的面抱怨生活中的困难、社会中的丑恶现象,孩子对社会的兴趣就会产生极大的阻碍;如果父母总是抱怨亲戚或邻居的不当行为,并总是显示出对他人的极度不满或者是陈旧的偏见,孩子的发展也会受到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对社会及同伴的看法将是扭曲的、不正确的。如果说孩子反过来打击父母,也是非常正常的。当一个人对社会没有兴趣时,性格中的自私自利就会暴露无遗了。他会认为:“我凭什么要对人好呢?凭什么贡献我的力量?”而且,当他在这样价值观的指导下面对困难时,就会优柔寡断,并时时刻刻为自己准备好推脱的借口。他会认为与生活展开斗争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他对别人造成了伤害,他也会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既然说是战斗,就不能怪他不择手段了,在他心中,怎么做都是理所应当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案例来了解罪犯的发展模式。有一个这样的家庭,次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问题。我们了解到,他的身体强壮而健康,并没有任何来自遗传的缺陷。哥哥是家中的焦点,在这个孩子心中,哥哥就像是他的敌人,他就像是在参加一场竞技比赛,时时刻刻想要赶上哥哥的脚步,并打败他。他非常依赖母亲的照顾,总是不停地向母亲索要一切。对社会的态度则非常冷漠,没有半点兴趣。在与哥哥的持续性竞争中,他感觉非常吃力,因为哥哥非常聪明,在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而他自己却总是班里的最后几名。在他的骨子里,想要控制他人的欲望是非常强烈的,比如说,他家中有一名女仆,他总是习惯于对她指手画脚和发号施令,他满足于看到女仆忙得焦头烂额,并且,他还会像将军训练士兵一样去训练女仆。由于这位女仆一直都很喜欢他,所以,一直到他20岁了,她还让他在自己面前保持着将军一样的威严。他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成就,面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或者必须负担的工作,他总是会感到担忧。每当他经济上出现问题,向母亲求助的时候,母亲总是会严厉地批评他、告诫他,不过最终他总是能得到母亲的经济支持。后来,他与一个女子结婚了,自然而然,他所面临的困难也就越来越多。然而,他注意力的焦点却不在这些上面,他认为,只要能够比哥哥早结婚,就代表他获得了重大的胜利。所以,我们能够发现,实际上他对自己的期望值真是太低了,他所关注的事情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总是希望在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占据优势。其实,他对于婚姻的概念并不是很理解,而且也没有做好为人夫和为人父的心理准备,因此,他和妻子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争执。当他无法再得到母亲的经济支持时,他曾经订购了一架钢琴,然后转手卖掉。结果,他花光了收到的货款,又付不出钱来,于是被告上了法庭,最后锒铛入狱。其实,通过这些针对他童年事件的描述,我们能够看到他之后行为的基础。他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黑暗,他是在哥哥的光环下长大的,就像是小树苗被旁边的大树遮挡了阳光,因此会阻碍他的发展。他试图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证据,来证明一个他所认为的事实:“与聪明能干的哥哥相比,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童年时代充斥着各种的侮辱和蔑视。”

我想列出的第二个案例是一个胸怀大志而又特别受父母溺爱的女孩,她有一个妹妹,她不能接受父母对妹妹的特殊喜爱,所以特别忌妒妹妹。并且,这样的忌妒表现得非常明显,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校园,她对妹妹的敌意可谓是显而易见、人尽皆知。在生活中,她经常试图寻找并搜集父母偏爱妹妹的各种证据,比如说,父母给妹妹的糖果或零花钱比给她的更多等。一天,她偷偷拿了同伴的钱却被抓住了,而且当众受到了惩罚。幸运的是,我有了一个与她接触的机会,我成功地开导了她,让她能够明白事情的整个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她渐渐摆脱了与妹妹进行斗争这种病态的做法。与此同时,我也向她的家人讲述了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答应不再让她觉得自己受到冷落,而妹妹则受到偏爱。这样一来,她就不会对妹妹存有敌意了。这件事已经过去20多年了,如今,这个女孩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她已经结了婚,而且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同时也成为一个成功的女人。自从那次不愉快的经历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麻烦,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从以上的描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生活中所存在的几种对于儿童来说会产生不良作用的情境。现在,就让我来总结一下。我们之所以要在这里对这个问题进行强调,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是因为如果说个体心理学的各种观点是有指导性意义的,那么,假如我们想要真正地帮助产生错误的人培养社会感并与人合作,我们就要先看清这些情境对于个人发展的不利影响,他们很可能会导致犯罪。我们知道,有三种儿童是不容易与外界合作,并且容易产生问题的。第一种是身体残缺的孩子,第二种是被宠溺坏的孩子,第三种是被冷落的孩子。一般来说,生理存在缺陷的孩子总会比普通人更加懂得关注自己,因为他们认为是老天夺取了他们成为完整个体的权利。如果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或者避免疑问的产生,最好的方式是对他们进行特殊训练,让他们对社会感兴趣。上述的几类孩子总是更想要控制他人。比如说,我接触过这样的一个男孩,因为他喜欢一个女孩,对其表白后遭到女孩的拒绝,因此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最后竟然怂恿一个年岁较小的、比较笨拙的孩子去刺杀这个女孩。那些被宠坏的男孩子,总是将注意力投放在母亲身上,甚至到了寸步不离的地步。因此,他们的兴趣很难扩展到除母亲之外的任何事物上面,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绝对地受到了冷落或被置之不理的。假如真的如此,那么,他一定会在刚刚降临人世的头一个月就早早夭折。可是,有些孩子确实是被忽略的。比如孤儿、弃婴、丑陋的孩子、残疾的儿童、私生子,等等。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罪犯会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俊美却被宠溺与丑陋而被忽略。知道这一点,很多事情就很好理解了。

我曾一度想要从我所看到的犯罪者或者从我通过杂志报纸等渠道看到的关于罪犯的信息当中总结出罪犯所共有的人格结构特点,我发觉,个体心理学的一些观念是能够为我提供良好帮助的。现在,让我们从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所写的一部古老德国作品中选取一些案例,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总结出犯罪心理学的最好的表述方式。

(一)康拉德(Conrad)的案例。他与一个工人合谋,一起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并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他经常对康拉德进行粗暴的干预,并一贯地轻视他。父亲的行为让原本和睦的家庭变得不得安宁。一次,康拉德在父亲对他暴力相向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还了手。于是,父亲就把康拉德送上了法庭。法庭上,听完事情经过,法官对康拉德说道:“这真是让人无可奈何,因为你的父亲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然而,法官的这句话却成了引发悲剧的导火索。家庭中的成员都在努力让父亲变得温和,努力在改变他的恶劣行径,然而,一直都没有任何效果。后来,父亲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失所望的事情。父亲居然将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带回家并安置她住下来,之后,父亲将康拉德赶出了家门。康拉德后来认识了一个工人,工人听了他的遭遇,产生了怜悯之心,竟然怂恿康拉德去杀害自己的父亲。康拉德考虑到母亲,有些犹豫和迟疑,但是,他觉得如果任凭事情继续下去,整个家就被毁了,因为家中情况确实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

在经历了一些思想斗争后,康拉德终于下定了决心,工人帮助他成功地把自己的父亲杀掉了。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康拉德的社会兴趣一直就没有从母亲身上扩展到父亲身上。他一直依赖着母亲,关注着母亲,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在最开始,他的社会感还是有一定残留的,然而,他在毁灭这些感觉之前,一定要试图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来为自己的罪行开脱。当工人表示愿意提供支持之后,他凭借着心中的愤怒,在冲动之下终于决定实施犯罪行为。

(二)玛格丽特·史文齐格(Margaret Zwanziger)的案例。她被别人戏称为“女毒王”。她是个孤儿,从小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她看起来非常瘦小,长相也很丑。正如个体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她急切地希望别人将注意力放在她身上,然而,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最终,她所得到的除了白眼之外,什么都没有。她做过许多努力,也进行了多次尝试,却都无疾而终,最终她变得沮丧和绝望。她曾三次想要毒死别的女人,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占有她们的丈夫。她误认为自己的情人是被她们夺去的。她苦思冥想,除了下毒将她们毒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方式能够赢回情人。她佯装自己怀了孕,然后起了轻生的念头,她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赢得男人的关心了。她平时有写日记的习惯(事实上很多罪犯都有这样的习惯),她在日记中写道:“每当我做了什么坏事之后,我的头脑中总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既然根本没有谁同情过我、为我的事情悲伤过,那么,我又凭什么因为他们遭遇了不幸而深感悲伤呢?’”其实,她有这样的想法,自己也觉得意外,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个体心理学中所谓的潜意识观点。

通过这些日记,我们可以想象到她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说服自己实施犯罪的,并且,她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每当我主张要培养自己对周围人的兴趣,并能够与之合作的时候,总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可是,别人似乎对我却没有什么兴趣呀!”我想说的是:“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来开头的,假如对方不愿意与你合作,那是他的问题,而不是你的问题。我主张一个人自己要主动寻求合作,而不是一味计较别人的反应。”

(三)有这样一个人,他是家中的长子,从小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没有什么教养。他的一条腿有一些残疾,是个跛足。他作为兄长,扮演着父亲的角色,照顾比自己年幼的兄弟们。其实,这也可以成为一种优越感目标。猛地一看,似乎这种情况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可是,这样的位置也可能成为他向别人炫耀的资本。之后,他居然将母亲逐出家门,让她在外乞讨,而且还口出恶言:“老狗,快从这里滚出去吧。”

这样的行为真令人发指,我们也替他感到悲哀。竟然连母亲都不能引发他的社会兴趣了。如果我们了解一下他在孩提时代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就可以知道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如此荒谬的做法了。他曾经失业,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找到工作,此外他还染上了严重的性病。一天,在回家的路上,他因为想要抢夺弟弟的工钱而与他发生争吵,后来,他杀死了弟弟。从这一点我们能够了解到,是失业、贫穷和性病导致他在与人合作方面出现了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底线,所发生的事情如果跨越了这个限制,就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后果。

(四)一个孤儿被一个妇人收养做了养子。这位妇人非常宠爱他,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甚至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后来,他被养母宠坏了。他喜欢与人竞争,总是希望能够超过别人,以便在他人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他的养母一直为他提供支持,最后竟然爱上了他。然而,他变成了一个热衷于骗人的欺诈犯,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到处行骗。养父出身于贵族家庭,因此,他也承袭了贵族的作风,将养父的钱财挥霍一空,最后将养父赶出了家门。由于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被养母宠坏,他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在他心里,没有什么比撒谎和骗人更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了,因此,他几乎去欺骗自己遇到的所有人。他的养母实在是太喜欢他了,宁愿舍弃丈夫和儿子,也要留在他身边。这样的情况,让他感觉自己有能力不劳而获,可以轻易地获得任何想要的东西。然而,他对自己的能力却又不是非常自信,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自己用正当的手段是无法取得成就的。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弗洛伊德10: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此卷包含七部分内容,是弗洛伊德关于美学方面的重要论著。《戏剧中的变态人物》(1942)以精神分析观点解释了戏剧活动。《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幻觉与梦》(1907)揭示了压抑、幻觉、梦的形成。《作家与白日梦》(1908)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幻想活动。《达·芬奇的童年回忆》(1910)介绍了达·芬奇童年以来的感情生活,分析了其性心理的发展,阐释了他的艺术与科学活动的心理起源。《米开朗基罗的摩西》(1914)阐释了米开朗基罗所创作的摩西这一艺术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弑父者》(1928)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艺创作。《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指出了精神分析技术不是神秘的,更不是医生的专利。
  •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要懂心理学Ⅲ

    销售中的“望”,通过对客户的外表、衣着、举止、面部表情的细致观察,了解客户的性格、爱好、品味,发现客户心理需求和购买特点。销售中的“闻”,通过聆听客户说话的语气、特点、细节等,发现客户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的起伏,去伪存真,找出症结之所在。销售中的“问”,通过有针对性的问,从客户的回答中,发现客户的真实心理,并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和有效的说服。销售中的“切”,结合之前的观察和了解,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摸清客户的脉搏,读懂客户的心,给客户开出最切合其心理的“药方”。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

    《20几岁学点心理学》内容简介:年轻人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在处世方面将会受益良多,它能让你洞悉世事,看清事物的本质,了解他人的内心,最终教你懂得与人和谐相处,使得生活与事业之路畅通无阻。90%的人知道心理学,但没学过;9%的人学过了,但不懂运用;1%的人不仅学过还能灵活变通,所以成功了。
  •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贯通一生的心理手册:心理哲学与艺术

    本书包含了:感知与适应——骚动中走好第一步、命运——立起不倒的人格、好心情——痛并快乐着、心与性——困惑的“玫瑰之战”等章节内容。
热门推荐
  • 天墓记

    天墓记

    宇宙洪荒,天地玄黄,世间的尽头,谁知彼岸在何方?少年姜铭穿越异界,展开一生的最大逆袭,横扫八荒,伏尸百万,追寻前人的脚步,踏入天墓!“一生爱恨,我无怨无悔。”“一世忧愁,我恨比天高。”“昂首问苍幕,仙门几时开!”
  • 最强会长

    最强会长

    白喜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小魔王,以恶作剧整人为乐,却不曾想一不小心招惹了学生会会长宋淮杨。于是报复接踵而至,她报了策划部却被塞进体育部;被哄骗着吃了老鼠干;他在游戏里拜她为师却处处拖她后腿。当小魔王遭遇腹黑帝注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你来我往之间彼此的感情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荒唐

    荒唐

    三年后,直到他的前女友归来,谈颖终于意识到这段没有爱情的关系总算走到了尽头。她想和沈良臣分手,却发现连分手这么简单的事情,忽然也变得难上加难……
  • 冥定者

    冥定者

    神奇的世界中有着至高的法则,有神奇的功法,和玄妙的符咒,还有尊贵的武者,武师,和武圣,包括传说中的武神,一个被灭族的少年背负起了复仇的使命,他是陈凌凯,也是冥定者。
  • 我很幸运爱上你

    我很幸运爱上你

    (短篇文)某女发现天气越来越冷,为了追暗恋对象的她没日没夜的织这围巾,最后却没有勇气把东西送出去……【第一次写,亲们多包涵】
  • 扫把娃娃去流浪

    扫把娃娃去流浪

    莫名其妙!她不过是想搭个便车,他干嘛不屑的撂下一句不会娶她的话。死老外!以为长得帅又有钱了不起啊,竟敢讥笑她没长相、没身材又没脑袋。士可杀不可辱,这个“老鼠冤”结定了。风水轮流转,才一天就转回她这边——他知错的道歉并请她当临时保母。面对帅得很秀色可餐的一代美男,她性情大变的成了个发春色女,死盯着他的裸胸差点流下垂涎的口水。只是她还来不及朝他伸出魔掌,他这只披着羊皮的狼却先把她吃干抹尽……
  • 绝世神医:误惹妖孽冥帝

    绝世神医:误惹妖孽冥帝

    她是传承了太古神秘炼药手法的二十一世纪绝世神医,一颗丹药可活死人肉白骨,她冷漠入骨,阴险狡诈。然而,一朝不慎,却丢失了性命,转身却成为了遇害而死的废材小姐!从此废材翻身成绝世天才,有仇报仇,有怨报怨,有脸打脸!她炼圣丹,修神功,御圣兽,治得天下奇症,再成绝世神医,甚至远超以往,名动四方!若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那大概就是闲时不小心救下的妖孽男人不乖乖当她的药人也就算了,居然还想以下犯上。
  • 叩心问路

    叩心问路

    一群少年怀揣懵懂心智,感知悲喜、起落、挣扎,在眼花瞭乱中寻觅,在跌跌撞撞中站定,朝向各自不同的人生路走去,前路仍有迷茫,少年心已初定。
  • 大学生惑

    大学生惑

    当韩松收到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自己的女朋友却突然对自己提出了分手。在心痛和煎熬之后,韩松一个人走上了自己的大学之旅。在大学的一次班级会中,韩松对自己班上的林雪一见钟情,于是就展开了追求。可是当韩松追求到了林雪的时候,自己的前任女友却又意外的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希望再次与他复合。而另一方面,由于自己家庭的经济方面的困难,在韩松和林雪之间的爱情中,总会有一些让韩松觉得为难的地方。就在这时候,一位富家千金却出现在了韩松的身边,并对他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在现实的面前,韩松最终选择了富家千金,想跃入豪门。等到了大学毕业之后,韩松和富家千金之间的爱情以失败告终。过了几年之后,韩松却又再次的遇到了自己的初恋和林雪......
  • 前世小霸女

    前世小霸女

    刚刚穿越过来就被迫出嫁!洞房花烛夜就被绑架!这是什么节奏?我可是为了忘记韩素而穿越的。本是为净化感情而穿越的,却没想现在的感情似乎更复杂,向语为了忘记失去挚爱男友而乘大伯制造的时光机穿越“疗伤”,穿越真的能疗伤吗?只怕是越疗越伤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