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700000037

第37章 天理良心(3)

阿海进了张家大门,连起码的招呼礼节也不顾,就在张老太的引导下,立即奔到依妹床边。夫妻俩超越了五千年的传统礼节,当着人前抱头痛哭。还是老太太及时提醒:依妹在坐月子,不可伤泪泉。这时,阿海才把依妹的头从怀里轻轻地放在枕头上,抱起她身边的胖儿子。二十二岁却饱经风霜的阿海,一股说不出的亲情暖流,涌上心头。他不在意自己满腮胡子,把脸贴住儿子,惊得儿子哇哇地哭。老太太赶快接过“蜡烛包”。阿海这时才想到,应向张老先生致谢。他出了房门,即见等在外头的张雅悟,便赶紧上前道:“落难时节,多蒙老先生收留与照顾,只怕晚辈今生无以回报!”阿海双手揖拳,很为激动。

但张老摆摆手道:“自己人不说客气话,照料自家儿媳,理所应当。”

张老一时忽略,未去想阿海并不知道自己要收他做义子这回事。因此,阿海听到“儿媳”两字,有些突兀。

张雅悟的儿子立即解谜道:“父亲派我赶到林府,要我传达两桩事:一是他老人家要与你结义为父子;二是我们会服侍好阿嫂月子,请你不可冒险进山。”

此情此景,此恩此义,阿海听着十分感动,未有片刻迟疑,立即行大礼:“父母亲大人在上,受不肖一拜!”

阿海用的是戏台及书摊上的语言。因为他自幼熟记的是这类书语,不加思考,即刻反应的就是这类书语,因此,它是发自肺腑的。张老夫妇即刻上前扶起阿海。

老太太说:“现在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坐月子怕风,又加依妹体弱,应好好静养,满月后出山不迟。”

阿海听了义母的话,觉得道理很明白,如不遵从,就是见外了。便应答道:“听从两老安排,请指点应采购些什么,我明日出山照办。”

义父立即阻止道:“山里情况不明,你不宜出村,阿头他们是不敢进村找麻烦的,来了也不怕。明日还是叫你弟去跑一趟,先到林府向你岳父母报个安,后到渔溪街买些补品。”

张老这先到林府报安的安排,是很聪明的。只要看一看礼数是否到家,就可测试林府与依妹的亲情是真是假。因为,此间考究人家坐月子,由娘家各方亲戚供应“每日一鸡”,供三十只鸡。对你林府来说这是小意思,但要动员三十家近邻远亲来送礼,那就要看你林府的亲戚是否把这女儿当一回事了。此外,张雅悟也想到,有了娘家的三十只鸡,要添购的其他食补品就不多了。

林继祖三兄弟得悉张雅悟花大力找回阿海,都十分感动。张雅悟儿子多余地说:“我们会照应好阿嫂的月子,我娘说,她会把你们的女儿当自己的一样看待,请放心。”此话一出,立即震动了林家三兄弟特别是继祖夫人。这两天林府的人都在担心阿海夫妇的安危,倒把应该给依妹备月子礼的事忘了。仓促间如何应付,那倒是需要时间商量一下。于是,继祖夫人一面着佣人备饭招待客人,一面与家人背后商议,之后,对张雅悟儿子说:“亲戚们山路不熟悉,陆续送来的礼鸡由我们收下。今日先请亲家叔带回三十只鸡,如不够用,尚有劳你再辛苦一次。”

林夫人明知张家哪有再来讨鸡的道理,但话总尽量说得悦耳,大家风范嘛。

山里人上街,除张有财这类好吃懒做的少数人外,往返路上都不让肩膀空着,连张雅悟儿子这样比较富裕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因此,他个子虽小,但肩膀很硬。他今日挑了两个双层鸡笼,外挂两个布袋,一袋装着继祖当时带回来孝敬老父但未用完的炼乳、奶粉、麦片等罐头食品,另一袋塞满新旧的婴儿衣裳、尿布及小毛毯等等,总共超过百斤。因此他无法再到街上购物添重,径直回张家庄。

张雅悟听了儿子转述,再看看这一大担的月子礼,更加确信这产妇依妹是林继祖的女儿。林府千金哟!非比寻常百姓家的女子。他想到张家出面办满月酒的时候,林继祖将带领林府至少三十家亲戚进山,那三十多顶轿,加上夫人们贴身的丫头、佣人,必将组成长长的人阵穿过村庄,其声势好比元宵节游灯,那是多风光、多壮观!那么,张、林联姻就成为家喻户晓的事实了。张雅悟不禁感到庆幸,阿海儿子在这里降生,的确是我张家之福啊!

阿海回到了身边,依妹百无忧虑,静心坐月子好了。但她身体仍然那么软弱,饮食难进,每顿只能勉强喝些老太太特别为她熬的糯米粥,至于鸡、鸭、鱼、肉,那只能眼看着端进端出。她平时话就不多,甚至跟阿海一起,也没有太多话好说。她见的人不少,但见了并不聊天,肚子里的世事自然就少。外婆那里听来的“嫁给鸡跟鸡走,嫁给野猫满山跑”这类故事,说一次也就够了。因此,她跟阿海住在郁家村时,虽然是独门独户,本可不受拘束地说悄悄话,但她却没有什么可多说的。过去,她总是在那夫妻特别节目完成之后,靠在阿海的肩膀上,听丈夫“说古”。阿海肚子里的料子多,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但依妹未必都要听新鲜的,一个故事,即使重复860遍,她也听不厌,反正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阿海只比她大四岁,可是她把他当做大四十岁的父亲,虽然,她并不知道父亲的怀抱有多么温暖。在“龙海之家”,美玉母女的卧房与他们夫妻俩只有一板之隔。当美玉隐隐约约地听到阿海哄依妹睡觉的故事后,第二天总是找碴发脾气。一次、两次、三次过后,依妹体会出什么来了,再也不敢叫丈夫说古催眠。但今夜在张家,房墙是花岗石建造的,即使鼾声如雷也传不到隔壁,做丈夫的就大胆说吧。但阿海突然惊觉,贴在胸脯上的依妹,全身发烫。此时已是深夜,夫妻俩都不愿打扰张家人。按依妹的说法,发热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阿海心神不定,熬到天亮,立即找张老夫妇商量。

要找医生的话,阿海与张雅悟首先想到的无疑是俞老中医。但世局如此混乱,山路如此不太平,勉强去请,实很为难名医,还是先请邻村的医生来号脉吧。那医生诊断依妹得“月子风”,说他见得多了。他知道病人是镇上来的,因此加了一句话:“请谁看都一样。”可是,见得多了与治好的多了,本是两码事,做医生的含糊其辞,却使病家听了感到放心。戏法人人会变,山村里走江湖的更通此道,不然哪有病家上门?但依妹用药后毫无起色,每当过午至深夜,便热得滴汗不出,时睡时醒,醒时语言也显得含糊。三天了,吃的那么少却时有呕吐,吐的是酸水和苦汁。阿海非常着急,张老夫妇也十分地担忧。阿海想,与其去抬俞老医生勉强进山,不如把依妹母子抬回渔溪街,一切也就方便了。老夫人坚持说:坐月子不能受风。但张老倒是想:已经受风了,留下来责任太大,出了事对张家也不吉利。因此,他同意阿海的决定。

依妹是无法坐轿子的,即使不透风的大轿也不行。好在张家有一张“南洋帆布床”,把床脚一折,便是一副担架。找一位矮个子搭档抬布床,上山时阿海抬后头,下山时阿海抬前头,跟当时抬曾殿臣进山那样,轿子平稳,担架也可平稳。再叫一顶大轿,让张家儿媳抱着月内婴儿上轿。张雅悟却有意坐上竹轿显眼,并带一帮保丁开道,大小土匪不便也不敢来找麻烦。万事安排妥当,依妹上担架时,张雅悟儿子放了一串“百子炮”,为壮行,也为祝福。

此刻约莫是上午十时,太阳已照到了山村,从村道进入山径的时刻,也不至有寒意,但张老夫人事先还是用棉被把依妹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还给她头上扎了一块红布,这自然是最要紧的事。依妹凝神仰望,树梢间破碎的天空,忽明忽暗,闪闪烁烁。望着望着她似乎睡了,不过,她本来也不算很清醒,只是此刻她眼前出现了外婆,她老人家忽近忽远,似笑非笑,不知是喜是悲……

依妹十八岁了,她在外婆身边度过了十六七个春华秋月。她梦里从来只有个外婆,即便在阿海出洋,令她日夜思念的日子里,入梦的仍是近在眼前的外婆。她不知父母是什么意思,都到哪里去了?她相信外婆说的,等她长大了父母都会回来看她、疼她。但当她长到能挑起担子往镇上送海杂,送外婆做的绣花鞋、针线活,人们都说她一举一动像母亲的时候,还不见母亲回来,也不见父亲回来。她高兴的时候,趴在外婆怀里笑,但更多的时候是趴在外婆怀里哭!个个孩子都在哭哭笑笑中长大,穷孩子富孩子莫一例外,但依妹哭比笑多。她才过十五岁,世事懂得不比别的孩子多的时候,就听说有人要来抢亲。她知道“抢”总是可怕的事,于是听令外婆、姨婆,躲在家里,像躲海盗那样,战战兢兢不敢出门。后来又说抢亲不可怕了,可又抢不成。她十六岁生日才过不久,就吹吹打打地把她嫁给了阿海。啊!阿海,只有阿海,一夜工夫就驱散了她多少年的恐惧,并解开那多么深奥的神秘。人们必说:一夜夫妻百日恩嘛,人人都如此,那算什么稀罕!但依妹是不会同意这种说法。有了阿海,依妹不再羡慕别人有父母、兄弟、姐妹,有了阿海,依妹感到这人世间多么有趣,再也不埋怨父母把她带到世上。无论是隔洋思念,或者惊慌的逃难,凡事只要跟阿海连结在一起,是苦是乐她都吸收,也都能转化成营养滋补自己成长。

依妹多么热爱现世生活。酸甜苦辣都是味哟!

担架把迷迷糊糊的依妹抬进了“龙海之家”。陈美玉和她的母亲,一起奔到店前,抱着布床放声大哭,说不清是喜是悲,应当说是悲喜交集吧。因为她们并不知道依妹病有多重,以为只是落难中分娩,惊慌一场而已。

张家儿媳告诉美玉,依妹还没有开奶。美玉立刻把孩子抱上楼喂奶。真是有奶便是娘,这孩子一碰到奶头,就吮吮啄啄地吸起奶来。

阿海把依妹抱上二楼卧房,盖好被子之后,交给美玉母亲照顾,自己赶快去请医生。他先跑到俞家,但俞医生出诊不在。这时他想起助产士医馆一姐,她会接生必也会治产后病。可是医馆一姐说,她愿意来帮助做些必要的护理,但不会用药治病,应尽快去请陈医师,并说,陈虽是外科医师但产后发热的病症,应当也会治的。

陈医师按西医规矩,问了病情,量了体温、血压,检查了身体,下楼时才对阿海说:“接生时不干净,得了产褥热,病情很重了,已有酸中毒。”

陈医师说此话时,刚好曾殿臣闻讯赶到,听了感到莫名其妙。他读过医书,认为热症应分“虚热”和“实热”,哪有“酸热”?因此他责问阿海道:“坐月子,你怎可给她吃太多的醋?”

“两码事,两码事,一时跟你们说不清。我已替她打了退热针,还要挂两瓶‘葡萄糖盐水’,但那都是对症的、暂时的,希望她能渡过难关。”陈医师简要地解释道。

阿海相信医生就跟去取药。曾老却愈感糊涂:既然用药对了症,何以又是暂时的?这也怪陈医师书呆子不会走江湖,把话说得太彻底了。可是,这些话对已有根深蒂固的中医概念的人来说,对不上号,因此难懂。

曾老是热心人,他安顿好张亲家及其儿媳,就亲自跑到俞家,恰巧俞医生出诊归来,就及时请他到阿海家。

俞医生号脉后,感到脉象脆弱,病症沉重,危在旦夕,但还是开了处方。他下楼后跟曾老耳语:“耽误了,耽误了,很可惜!”

但曾老不死心,请求道:“立即去配药,立即服用。晚饭时刻,有劳老友再辛苦一趟!”

俞医生一是看在老友恳求的分上,一是知道曾某常在此饭店小酌,这“晚饭时刻”的意思也很浅白,用不着客套。

阿海拿了两瓶药水与陈医师一道上楼。医馆一姐帮着陈医师作静脉穿刺,看到药水顺畅地滴注着,便主动留下看护。约莫过了两个多小时,才滴完两瓶共一千毫升的葡萄糖盐水。此时,依妹的热度退了许多,神志也见恢复。

晚饭前,俞老中医来复诊号脉。他见依妹的脉象与气色都明显好转,甚感诧异。在俞医生看来,产妇气血亏损,发热属虚劳之症候,治则宜调补气血,用药不出“黄荬补血汤、补中益气汤”。但依妹病情如此危急,只一服汤剂即转危为安,那是江湖郎中说说而已,他自己不以为然。美玉母亲虽然炒了好菜,酤了好酒,但俞老食之无味。凭良心说,像俞老这样的正派医生,他希望每个病人都得以起死回生。可是他行医几十年,误诊是很失面子的事,但病危的话已说出口,就难收回了,不免心里矛盾,与老友对话也语无伦次。

那个年头,虽然英国人弗来明发明了青霉素,黄氨药也已问世,但连陪都重庆也难得到此类药物,何况边远沿海的福清县?渔溪镇的名医们用葡萄糖盐水加清凉解毒中药,能救回依妹吗?老天呐!依妹芳龄才过十八呢,不能让她多活几年吗?

同类推荐
  • 前生3

    前生3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卧底

    卧底

    小说主人公左云飞原是一名下乡知青,因罪入狱后与狱友程思伟成了朋友。出狱后,他们利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法律不健全的时机,打砸、敲诈、垄断,完成了原始积累。之后,内部的利益斗争使他们分化成两个黑社会团伙,更加疯狂和贪婪,血腥和残暴,制造了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惨案。在公安局长芦家林主持下,副局长邵云航、刑警大队长谷贺组成了专案组,利用杜再军的特殊身份,打入内部,搜集两个黑社会团伙的犯罪证据。
  • 名利场(上)

    名利场(上)

    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裕的东印度公司职员的家庭。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萨克雷写过讽刺幽默故事、特写、诗歌、小说等。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中、长篇讽刺性小说,都像是一幅幅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趣图画,对统治阶层的生活进行了尖锐、深刻的批评,充分揭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丑恶面貌,但他很少描写人民群众的生活。萨克雷在文学史上是仅次于查尔斯·狄更斯的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思认为狄更斯、萨克雷等是当时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他们揭露出政治和社会上的真相;一切职业的政治家、政论家、道德家所揭露的加在一起,也不如他们揭露得多。”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魔书:魂飞魄散

    魔书:魂飞魄散

    围绕着寻找魔书,引发了一连串离奇古怪的事件,人类与鬼界展开了斗智斗勇,最终人类战胜了鬼蜮。作品充满了现时的文学娱乐精神,极具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南初未央

    南初未央

    爱一个人,用什么方式才是幸福?我曾那么用力的靠近你,也曾那么用力的爱你,可到最后,还是留不住你。我以为我是你停下的理由,可到了最后我才知道,你一直在前行,而我,只不过是你沿途的一道风景。你说,你喜欢自由,没有人能束缚你。我爱你,从来没有变过。很多年以后,我还在问自己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还会不会选择你?如果时光真的能够倒流,我依旧会选择飞蛾扑火的方式,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这就是青春
  • 噬血女王

    噬血女王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不为人所知,他们徘徊在生死边缘,他们为捍卫人类的生命与传说中的种族斗争,他们是吸血鬼猎人。她没有家人,没有名字,有的只是无心这个代号。她是猎人组织最强大的杀戮机器,她存在的意义就是屠光这世界上所有的吸血鬼。
  • 燃烧的少女

    燃烧的少女

    此文章写了一个女孩,她热爱跆拳道,从三岁开始练习
  • 仰望星空下爱的泪

    仰望星空下爱的泪

    王俊凯如果我没有爱上你,那么是不是说明我就不会受伤。。。
  • 美人为馅之绝色倾城

    美人为馅之绝色倾城

    时空失控,系统被入侵,导致原本准备好的她,记忆被恶意清除?!一场危险穿越,她将面临的,是怎样的考验?亲情,友情,亦或是爱情?忠诚,背叛,亦或是无奈?……
  • 道巅峰

    道巅峰

    生死十余载,苍茫两泪痕。破道百余年,独留红尘泪;一人独上青天,揽下九天血月;划长空,行万里,登顶犹可为!踏剑破歌流星雨,逆仙九转轮回;纵万千铁马,百万雄师,吾亦杀尽三十三;道巅峰,夺吾红颜!
  • 墨神纪

    墨神纪

    霸者李子墨逆天而行,破灭桎梏开启天赋世界,掌控纪元力量,在神武纪谱写不世篇章,留下万世墨神传说。红颜情、浊酒殇、英雄胆、墨神歌。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当血流尽的时候

    当血流尽的时候

    我们一起从神的战争,聊到英雄的故事!再从繁荣兴盛的璀璨世纪,看到文明融合的黄金纪元!时代的交替,历史的浮沉,总避免不了流血!当血流尽的时候,一切都将落幕!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