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9300000022

第22章 郑子瑜与南洋学会

郑子瑜的学术舞台背景除大陆外,又及于南洋、日本、香港等地区,虽然同属或至少接近汉文化圈,但那些地区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结果变化方面更具特色,郑子瑜在传统人文科学精神的熏陶下,又吸收了来自西方的文化特点,铸造出独特的风格和俯拾皆是的创新成果。基于此,我不得不将视野拓展到南洋(另一个视角是投射在他活动过的学术舞台日本),而新加坡的南洋学会则是郑子瑜早年从事学术活动的一个重要舞台,他的一部分成果是在南洋学会的刊物和它所举办的讲演中发布的。如他在南洋学会发表《郁达夫的南游诗》、《关于黄遵宪诗的笺注及其佚诗》等著名讲演和主编《南洋学报》(1961年)等刊、《黄遵宪研究专号》等。同时,在学术活动中又与南洋学会诸位中坚结下极其深厚的友谊,如与刘士木、黄曼士、连士升、黄笃修、许云樵等人的友谊,表现在郑子瑜的一些序跋、散文之中,真可谓是桃花潭水,深情厚谊,成为中华文化在一个特定时空中的映现。需要说明的是,郑子瑜是1968年才成为新加坡公民的,本章在引征中,凡引1968年之前的文章,“我国”当指中国。

早在1954年元旦,郑子瑜便揭布《南洋大学宜兼设南洋研究所议》于《南洋商报》。该文是他响应新加坡著名侨领陈六使的号召,为沟通中西文化,促进中、英、巫、印文化交流,造就优秀人才而倡办南洋大学。该文充分反映了郑子瑜对南洋学会的关注,他倡议南洋大学宜兼设南洋研究所的目的在于“便利南洋社会”,他说: “虽云南洋大学各院系,将注重南洋学术之研究,但普通大学课程,究须兼顾,如是恐有两俱难精之弊。故欲研究南洋学术,非专设研究所不为功。研究所创办之后,可依南洋学会宗旨,设立社会服务部,使南洋工商学各界及经营农矿事业家,有所质询……”如此,既能造福南洋社会,更可使生活在南洋的一些华人学者摆脱贫困,专心研究,郑子瑜针对当时南洋一些著名学者生存的窘境指出: “目下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南洋各地,并非全无对南洋学术研究著有心得之人,只惜或因迫于生活,微特不能专心研究,并兼顾之余力而不可得;或虽有心研究而生活环境不许可;或因……总之,个人行事,诸多不便。是故南洋学者,能始终固守研究岗位,而不与学术仳离看几希,况南洋社会?重视金钱,而不重视学术,殊不足以鼓励有志学者向前。”他列举了南洋学会中坚刘士木、许云樵为例: “故南洋学会主席刘士木先生,为我国著名之南洋学者,曾主持暨南大学南洋研究所,晚岁居槟,忍‘热’挨饿,贫病交迫,犹孜孜不倦于南洋材料之辑集与整理,南洋学术之研究与著作,又曾得谁之同情?又如《南洋学报》主编许云樵先生,为海内外有数之南洋史家,亦以经营工业,而致尠有著作。南洋研究所一经创立,类此专家,可延为导师,或聘为研究员。”郑子瑜建议,南洋研究所可“与南洋学会合办”,并列举学会中如张礼千、姚楠、陈序经、郑德坤、朱杰勤、何启拔、韩槐准、许云樵、陈育松、李长傅、林惠祥、罗香林等著名学者,研究所若能在他们的努力经营之下,必定可以办得卓有成效。

其时,郑子瑜刚从马来西亚来新加坡定居,借陈六使筹办南洋大学之机遇,为处于生存艰难之中的南洋学会及学会同仁大声疾呼,完全是出于对学术的尊重和对前辈学人的敬仰之情,从中也可看到郑子瑜与南洋学会的血缘关系。

同类推荐
  •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5岁。《王小波传》是国内外首部完整再现王小波惊艳一生的唯一传记,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王小波对时代、社会深刻思考的文学创造和思想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呈现了王小波幽默机敏、理性清澈、特立独行的人性特点,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学思想的价值与当代意义。
  •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

    本书包括:在彭总身边:警卫参谋的回忆(1950-1966)、最后的年月(1967-1974)等内容。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倾自己的毕生之力苍生、社稷效命,呕心沥血。而也正是在狄仁杰这类栋梁人物的鼎力支持下,武周一朝得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然,一代名相狄仁杰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竭的努力和奔走,终于使曾被武则天篡夺了的李唐王朝能够顺利复国。可以说,狄仁杰的许许多多的功业和行为都足以昭彰后世。那么,就让我们进走本书,领略他的风采、破解他的为官为政之道,从中汲取和借鉴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热门推荐
  • 海平面的契约永恒誓言

    海平面的契约永恒誓言

    黄金乡是否真的存在?最魔幻的大海贼时代,扬帆起航,乘风波浪......
  • 穿越之谢陆我爱你

    穿越之谢陆我爱你

    谁知道她怎么稀里糊涂的穿越修炼世界的一个婴儿身上,然后就努力修炼只是为了有一天能回来,好不容易可以撕裂空间回来,有一群人也跟着过来了。(我只是喜欢美人为馅里的T才写这本书,只是希望他不要死。)
  • 天城皇

    天城皇

    世界主宰—赤,天界皇—千。原本的兄弟二人在母后的选择中背负着不同的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万众敬仰,一个世人唾弃。但是这背后却是光和影的斗争
  • 语言艺术全书3

    语言艺术全书3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三尺半

    三尺半

    这是有争的天下,这是不能算痛快的天下。这里有千座城阙五地家国一个少年放声歌:我有枯枝三尺半,三尺作剑鸣不平,半尺烧柴酒不冰。三步内天下走,万里外逍遥游。
  • 末世之邪王血歌

    末世之邪王血歌

    身为人族,却拥有黑暗血统。不知自己身世的少年,游走在人类与恶魔的边缘。若堕落为魔是他注定的命运,那他也要将命运踩在脚下,非人非魔是为邪!以邪称王!以血谱写新王的颂歌!
  • 冰魔之道

    冰魔之道

    古老而神秘的宇宙深处诞生了一个绝顶妖孽,他,从小背负着血海之仇!他,肩负着保护宇宙的重大责任!他,性格怪异,时而平易近人,时而嗜血如命,他,因为一门绝世法决却因此被秩序判了死刑!他,叫冷杀,秩序能否打破,天能否踏破?天若亡我,踏碎那天!
  • 煞神王爷倾心妃

    煞神王爷倾心妃

    她是当朝宰相独女,自小便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着,她本以为她的这一世都会如此却不想一道圣旨却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嫁给一个病秧子王爷,逃婚是她想出来的唯一的出路,但却天意弄人,竟逃到那个病秧子王爷的手中,好吧,她认了,谁让她这么倒霉呢?嫁是嫁了,但她却不能让那个病秧子好受,有句话叫什么来的?嫁娶需谨慎,冲喜有风险!防火、防盗、防蓝悦!作死、作祸、作王爷!不过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受伤的却总是她自己?那个病王爷却一点事都没有?还反倒觉得那个病秧子王爷并不像是有病快死的摸样?这真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冲喜么?为什么她总能在他那淡然的眼中看到仇恨和一些不明的煞气……
  • 小小爱

    小小爱

    开着玩笑和你讲我们发生过的事情,撕开我的伤口笑着说真的很疼,吐露不出的感情有着变化的可能,多年以后回首不后悔也不高兴,看着发生过的种种,心中纵有波涛万丈也在山登绝顶的时候化作感慨轻轻叹气一声。我们的距离很远,所以用心灵完成彼此的沟通,我们没有青春,有的是安然度过那段成长的年龄。
  • 怨恨的恶作剧

    怨恨的恶作剧

    一场大火,烧毁了三个人的纠缠。姜梓恒的死虽然使陈姝敏悲痛了很久。但转念一想,人都已经死了,再怎么悲痛也回不来了,若是这样能使她和姝倪和好如初,那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两年后的陈姝敏回到了那个从小生活的地方,照着从前的生活方式过着普通的高中生活。因为一个契机,她遇到了何梓尘,那个使她第二次心动的男生。却不知,这只是一场由怨恨引发的游戏罢了。如果一切可以挽回,那么人们是否会去珍惜从前那些美好的时光,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伤到他人?当然,这一切只是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