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7200000030

第30章 张跃:创富遵从自然法则

现如今,私人飞机在我国渐趋流行,可如果十几年前,某人或某企业拥有私人飞机,那一定是轰动性新闻。我国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的人是谁?张跃。身为远大空调集团创始人的张跃酷爱飞行,曾经对自己的下属说:“我有一个梦想,坐着自己的飞机在蓝天上飞翔。”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日益变好,张跃终于买了一架自己的飞机,并且考取了中国第一份直升机私人驾照,这架飞机也因此成为中国首架企业公务飞机,1997年12月25日,张跃和哥哥张剑乘坐这架飞机从长沙起飞时,举国为之轰动。

其实,张跃做出的轰动之举还有不少,比如八年未贷款,在企业纷纷上市之际他作为有实力上市的集团却坚持不上市,等等。他总结出了一套创业经验:“企业有两件事是不能出差错的,第一件事是技术上不能出差错,技术创新也好,其他活动创新也好,都不能出差错。第二个就是应对外界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或者各种各样风险的能力,坚决不能出差错”,这个创业经验被不少公司奉为圭臬。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这位在创富路上以其强烈的个性著称的“狂哥”的精彩经历。

雷厉风行创大业

张跃出生于湖南,先后就读于湖南郴州师专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他是一个很有艺术气质的人,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教师。但1985年,全国轰轰烈烈的创业潮激起了张跃的“不安分因子”,他毅然辞职下海经商。三年后,他的也曾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弟弟张剑发明了一项无压锅专利,在国际上频频获奖,兄弟俩将这项专利卖给了国内的几个厂家,赚取了一点利益。如果他们当初没有卖掉这项专利,而是创办一个无压锅炉制造有限公司,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闻名企业界的远大空调集团了。为此,学者于光远先生在几年前曾经说过,这是中国企业史上的一个幸运事件。

后来,张跃对空调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狂热地投入其中,不停地研究、思考、修改、完善和创造,依靠卖专利赚取的收入,他联合张剑于1992年在湖南长沙创办了远大空调集团。四年后的1996年,远大的直燃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销量全球第一。这里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6年,从新加坡搞完展览回来,张跃就一直有意将环保纳入企业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后来张跃正式决定“对远大的生活环境和全世界的环境进行全力关注”,在企业内部实行环境保护方针,对产品和企业进行改造。从此,远大就把减少环境污染、美化生活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之一。因为有了这个目标,公司的定位也有所改变,战略措施等纷纷作了调整。比如,燃气空调所用的直燃机,早先他们只生产大的直燃机,因为小的直燃机成本比较高,市场竞争能力差,而且利润水平也不高。当环境目标确定后,他们开始研究燃气家用空调。这是空调市场发展的必然之路。后来经市场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因为符合人们日益转变的消费理念和政府引导的理念,所以产品在市场上卖的很好,企业效益大大提高。

1997年12月25日,远大集团在效益大增的背景下,购买了一架只能坐8个人的小型商务飞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购买公务机的企业。一向不太为外界所知的长沙远大集团,一下子声名大振。这一年,远大的销售额破天荒地突破了20亿元。

随后1998年8月,远大又从美国赛纳斯公司购买了一架新款公务飞机。这是远大购买的第六架飞机,此前的五架飞机分别是两架公务机和三架小型教练机。远大集团公司的飞机已经成为公司实力的象征。

飞机购买后,引起了媒体持续而高度的关注。有人提出远大的做法有些奢侈,张跃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时间和情绪是最重要的。有了私人飞机,我可以一天之内去好几个城市,非常方便,非常容易控制时间,同时,我在私人飞机上可以办公,情绪相当好。这种‘奢侈’带来的高效率绝不是眼前的金钱所能代替的。”事实上,这种奢侈行为还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形象宣传作用。

但是2000年6月,远大集团的一架直升机坠落湘江,引起了一时的轰动。以往,张跃在远大集团的飞机事情上一向保持低调,这次,他对外开始讲话了:“我希望更多的公司买飞机,只要你自认为你已经是一家现代化的公司,规模足够大,飞机就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不过相比于坠落一架直升机来说,张剑的离去可能给公司造成的震动更大。就在公司达到顶峰的时候,参与创业的集团领袖张剑淡出了远大,去经营专门生产整体浴室的远铃公司,张跃从幕后走到了前台。外界有人说,远大的成功靠的是弟弟的技术,哥哥的管理。当有人就这个问题向张跃求证时,他就像没有听见一样,歪着脑袋笑笑,不置可否。如今,执掌“远铃”的张剑还是远大的董事,依然乘坐“远大”的飞机出席重要住宅产业会议。

曾经有人问张跃:“你经常代表‘远大’频频亮相,但与你共同创业的弟弟张剑却好像在淡出。这是否说明了什么?”更有记者干脆挑明了问:“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分道扬镳了,‘远大’的张氏兄弟是否会步其后尘?”

对此,张跃的回答非常坚定:“我和张剑的分工非常明确,他管一些宏观性问题及整体浴室项目,我主管远大中央空调的产销,我们彼此之间绝不会互相干涉。我们的领导架构也很简单,高层领导就那么四五个人,也是各管一摊绝不扯皮,核算也非常清楚,这就保证了我们在管理上的高效率,这样的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是比较经典的。比如,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把产品的环境搞好,把产销搞好,这样企业才能搞得好。我们不会像其他由兄弟合伙经营的企业一样最终闹分家。”

到目前为止,远大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吸收式空调制造企业。现在,它的总部设于北京,生产基地设于长沙,占地32万平方米,产品覆盖30余个国家,在中国及欧美多国市场占有率第一。远大已经连续七年缴税过亿元。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全国缴税排名,远大被列为全国民营企业第一名。2002年,被评为十六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之一。而张跃也于2001年和200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之一。

张跃成功秘诀之一:自然法则

张跃认为,他的成功,智慧是一个重要条件,而人的智慧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原则或者世界观,在正确世界观下的原则。因此,他给公司制定了自然法则,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条经营理念。在他看来,如果员工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他的成就也就可能更大一些,或者说即使他只能是做一个凡人,也比一般凡人要健康得多。

他说:“自然法则包括方方面面,比如,生命的规律,生命在于运动、在于营养的均衡、在于空气。谈得更广泛一点,作为企业界的人应该关注两个法则:农场法则和森林法则。大家知道一棵树不能成为森林,一棵树长不高就不能成为一棵了不起的树,但我们发现,在森林里树就长得很大,以至于五六个人都抱不过来。其中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有竞争,为了争取阳光,森林里的树木激烈地展开竞争。所以植物、动物都是生存在竞争中的,天上的竞争不过水里的,就翅膀长大一点,这样能够飞得远一点;地面的竞争不过天上的,就躲起来,或者长一口犀利的牙齿。作为所有市场经济时代的企业,首要的生存之道就是要善于竞争,善于迎接挑战。”

“此外,还有一个农场法则,该法则也同样是非常值得推崇的,因为它符合自然规律。它的特点就是播种、施肥、耕耘、收割,再加上外部良好的天气。无论在信息时代还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或者其他时代,农场法则都适用:必须有很好的种子,而且必须是适当的种子;必须要有足够的肥料;必须要进行耕耘、除草、杀虫;必须有基本的外部气候。这样最后才能获得丰收。在这个时代,有些人缺乏耕耘的过程,有些人缺乏施肥的过程,有些人缺乏播种的过程,还有些人把种子都播错了,还有些人什么都不干,一心只想着收获。如果说现在有企业失败了,有些企业可以更成功而实际却没有,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就是对农场法则研究得还不够透彻。”

张跃深信“农场法则”,认为做人做生意都绝不能投机取巧,任何收获都没有捷径,都是长时间艰苦劳动的结果。他觉得他这一辈子从没有浪费时间,没有不良的嗜好,一直在超额地付出。事实确实如此,张跃平均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平均每个月工作近29天,“虽然我现在创业才14年半,但几乎相当于普通人工作30年。”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直播,不能停息片刻,需要的是一种持久的付出,尤其是企业的领导。

张跃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工作时间呢?他平时很注意时间的积累和节省,能不浪费的时间就一定节省下来。全国各大城市,没有几个他不认识的领导,但是,他一般不会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经营这些人际关系上,而是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在技术突破、科技突破和管理创新上。

张跃成功秘诀之二:求知、激情、偏执

张跃的座右铭是:“要孜孜不倦追求知识。当然,不是那种很刻板的知识,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品位、感受,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方面。要在知识中找到美感,体会到享受。”

工作和生活中,张跃也是这么做的。他早年疯狂学习画画,后来又狂热地迷恋文学创作,再后来就是全身心投入到空调技术的研究中。除此之外,他对音乐、昆虫、飞行等都很感兴趣,当然,对美的追求也是情有独钟的。

张跃认为,知识不等于智慧。光学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是古代的说法,不适用于今天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书本知识有限,而且知识在天天更新。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仅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习实践知识。

他说:“读了书不一定有知识,没读书不一定没智慧,没有出路。”为此,他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条标准来佐证:“现代的文盲是不能自学的人。”他认为,如果从学校获得的知识就已经够用一辈子,那么这个时代是落后的,是一个投入产出比较低的时代。当今这个时代效率是很高的,每个人的才能要超倍发挥,比如5倍、10倍甚至100倍,所以说一定要热爱学习。

不过张跃也认为,要想成功,光热爱学习也是不够的,成就事业还必须要有兴趣,要有激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不是充满激情地在干事业,最终还是不会成就大事业的。

他说:“兴趣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结果感兴趣;二是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过程感兴趣。如果把对结果的兴趣仅仅定位在赚取金钱上,那么我觉得他最终是赚不到钱的。其实,过程最重要,对整个事业的过程你必须要有兴趣,这样一来,每时每刻你都会对所做的事情感兴趣。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对事业方向的定位特别重要。有句古话叫: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是很有道理的。入错行不是说你不能干这一行,而是说你有没有兴趣从事这行的工作。所以,在创业选择方面,如果你对自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之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那么就有了成功的基础。有决心很重要,但光有决心不够,兴趣不在这里,最终结果也不会好。”

有了兴趣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全身心投入事业的努力,才会有成就大事业的可能性。张跃对他所经营的空调事业就怀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刚开始研制开发空调的那段时间里,他经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思考和修改,以至短时间内体重急剧下降。经营一段时间以后,有了一定资金,他又开始做“飞机梦”,他想为自己的公司买一架飞机,亲自开着飞机在蓝天翱翔。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遇上棘手的问题,他就会想到自己的“飞机梦”,然后充满激情地向问题挑战。

有了知识有了激情就能成功吗?张跃认为还欠缺一点火候,还缺一个条件,那就是偏执。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安德鲁·格鲁夫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张跃大概就属于他所说的那种偏执狂。

“你是否在某一个阶段对某一东西的爱好十分强烈,甚至能达到忘我的地步,这是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凡是成功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张跃说。

张跃很欣赏自己的狂热和专注,他认为正是这种近似于偏执的激情驱使他走向成功、鞭策他超越自我。“开发研制第一台空调的时候,半个多月里我瘦了20斤,而从第一代到现在的第九代空调,我经过了九次超级狂热。狂热的激情产生了灵感,又驱动了超级的付出。”他还说:“或许就在明天,当我对空调不再狂热,我会转移我的注意力,对更高的东西感兴趣,很有可能是太阳能技术方面的合作,只要它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无论是什么,我都会全身心投入,再次狂热。”

但是,张跃称他没有一次因为赚钱而狂热开心,因为远大集团不是因为某一笔定单而发达的。“如果创业是一场网球竞赛,金钱就像是你打网球的记分牌。如果你只看记分牌而不注意球的话,你就会接不到球或者打球没有力度,那么你就不可能成功。对于创业的人来讲,这一点很重要。”

由此可见,张跃的专注和偏执是有具体对象限制的,而不是对什么都专注和偏执。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对什么都专注只会导致对什么都不专注。张跃很好地把握了这重要一点——对感兴趣的知识和技术专注,而对钱财和收入不特别看重。如此,才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

张跃成功秘诀之三:专业化经营、坚持不上市、注重环保张跃的成功,还在于他的专业化经营,张跃宣布他的经营战略时曾这样说:“我只做燃气空调,永远不会做其他的,永远不会!”

2000年,“远大”的家用中央空调一期工程已经在长沙进行,“远大”的国际化运作在默默行走,而促使张跃必须国际化运作的王牌,则是直燃型家用空调。

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外国军团”早就捷足先登。“开利”在上海,“特灵”在深圳和江苏太仓,“约克”在广东佛山和江苏无锡都设有生产企业。但是,家用中央空调则表现平平,国内几十家空调企业都看中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已经纷纷投入到开发家庭式中央空调的潮流中。

张跃料事在先。早在2000年,“远大”就投入巨资开发家庭式直燃机空调,现在已经生产出多批产品。由于经济环境的制约,国内家用中央空调市场的高潮还没有到来。但是,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却在与日俱增。

“这些产品主要是针对外国开发的,生产方面采用的是欧洲标准,欧洲和美国潜在用户有5000万左右,”张跃说:“我们已经有了利润回报,如果2003年达到50000台,我们会靠近海港建造第二条生产线,也许会在北京建;第三条生产线会建在欧洲或者是美国。”

“我总是把我的企业当做初创,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我们属于幼年期,创业到现在才14年。我只做燃气空调,永远不会做其他的,永远不会!”

尽管与“约克”、“特灵”、“开利”这些国际空调业的巨无霸相比,远大集团的规模还是“婴儿期”,但是,正因为他们一门心思坚持直燃机的道路,才能够达到技术上傲视群雄的领先地位,1998年后,张跃更加坚定了走专业化道路的信念。到目前为止,研发人员有200人,每年投入数千万。张跃不乏调侃地说:“‘远大’在品质和技术上的投入是奢侈的。”

除了专业化经营之外,坚持不上市这个个性之举也可算是一大法宝。众所周知,上市融资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许多企业在上市后发展速度增长得很快。但是,特立独行的张跃却坚持“远大不会上市”。

他分析说:“首先,远大没有上市的必要。远大不缺资金,钱多的年头,我们有6个亿的资金储备。现在,我们有3个亿,还有许多现成的原材料,事实上,我们运作得非常轻松。至少我们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的钱花不完。其次,远大期望的是办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我们办企业一向以稳妥为首要原则,而上市带来的风险也不小。有些行业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膨胀得很大,有些企业由于企业家自己希望做大,所以不顾一切上市。我不想学他们。我们远大也需要并希望做大,但是,我们更需要经营效率。我们认为,现在做的这个狭窄的市场还不需要融资来扩大企业的规模。现在,我们正在开发家用燃气的小型中央空调,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除了专业化经营和坚持不上市,注重环保恐怕是远大集团最为人称道的一点了。想当初在1996年的时候,张跃在新加坡搞展览,展览结束后,他想把一些东西扔掉,一个展览公司的普通员工走过来告诉他,随便扔东西在新加坡是违法的,因为会影响环境的美观。“当时我很震惊,这件事是从一个普通人的嘴里说出来的,给我的启发真的是很大。”整整六年之后,回忆当年这段经历的时候,张跃仍然有种顿悟感。

1998年,张跃提出:“要下决心对‘远大’的生活环境和全世界的环境进行全力关注。”他的努力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每年的环保论坛也随之在远大总部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客商云集长沙。

2002年初,“远大”走出长沙,将论坛推到国内其他中心城市,其直接目的就是宣传远大燃气空调的环保功能,这样一来,远大集团的企业形象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环保牌”的确为远大集团增色不少,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也被远大“环保”感召来了。8月31日,龙永图在“远大北京论坛”上演讲了30分钟。环保文化的宣传,也使远大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陡增。

张跃已经充分认识到当今地球环境存在的威胁:气候暖化、臭氧层破坏、酸雨、海水污染、物种退化及减少,他保证远大集团将永不参与这些破坏。并且竭力运用集团的技术、系统和产品来减轻这些威胁。

他视破坏环境为犯罪行为,反对低效率使用能源,禁止材料浪费,尽量循环或多次使用资源,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并积极使用无公害材料。

张跃坚信,未来人类最需要的是环保精神、环保技术及环保产品,而能源及能源供给装置是与环境因素最密切的产品,开发节能技术、生产节能产品是社会的最大需求,亦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张跃永远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自己的产业导向,视对环保做出贡献为最高荣誉,并永远为追求这份荣誉而奋斗!

《中庸》论道

张跃的专业化经营令人印象深刻。《中庸》有云: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名,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致力于某一个善端,如果能精心追求,那么他这方面的能力就能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能广为人知,广为人知就能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能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会感化人。做人如此,其实经营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呢?张跃的专业化经营就是企业经营领域的“其次致曲”,因而他取得了成功。

其实,在创富的道路上,如果不能“全面开花”,那么最好就“其次致曲”,“全面开花”固然能把事情做大,但“其次致曲”能够把事情做精,当然,做精之后把销售范围扩大其实也就是一种把事情做大。并且企业经营上的“其次致曲”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横向上的“找准目标,专攻一点”,这个“点”可以不断缩小,比如就经营鞋子,再小可以经营运动鞋,下来可以经营青少年运动鞋,甚至可以经营10岁~15岁的青少年的运动鞋,再小可以只经营10~15岁的女款运动鞋等;二是纵向上的长时间“专业化经营”,就像张跃那样,不论事情怎么发展,“我只做燃气空调,永远不会做其他的,永远不会!”其实企业经营上的“其次致曲”是一种智慧,一种策略,是一种生存之道,也是防止野心膨胀过度而犯大错误甚至万劫不复的好方法。

同类推荐
  • 和谐自我 跨越行难

    和谐自我 跨越行难

    当我们在自己内心中真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和谐自我”价值体系,所经历的路程必然如黑格尔的“正、反、和”历程。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光明,充满希望;二十几岁时的世界一片黑暗,充满肮脏;而立之年,平和而清明地看待这个现实的世界,找到自己的位子和自己的角色,能够学会运用减法,敢于取舍,不再追问不公平是为什么,在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并心怀希望。在快速运转的社会里,人们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正在提速。为此,需要在智慧的光芒下才能正确地、尽快地成长,才能建立起生命的反张力,提升生命的效率,缩短苦难的历程,在整合每一个完整心灵的同时,整合出一个完整的社会灵魂。
  • 不一样的犹太人:揭秘犹太人的创富秘密

    不一样的犹太人:揭秘犹太人的创富秘密

    《不一样的犹太人》将犹太人的做人和创富智慧予以提炼和总结,使当今社会中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运用这些处世智慧和赚钱哲学。《不一样的犹太人》穿插了丰富有趣的实例、名言、警语和生动的比喻,说理浅显易懂,文笔轻松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迷惑。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讲解一些人生中的哲理与智慧,让孩子通晓事理,提升孩子的智慧,为孩子指点迷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明事理有智慧,才能自我解疑解惑,才能正确待人接物,才能获取快乐与成功。
  • 重燃激情

    重燃激情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工作中感到疲倦,每个人都可能会对未来失去信心……这并不奇怪,也并不可怕。问题是,当我们陷入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该如何振奋自己!而如何帮助人们克服职业倦怠,便是我写作《重燃激情:战胜职场倦怠的62个法则》的目的。
  • 交往讲礼仪(家庭生活智慧全书)

    交往讲礼仪(家庭生活智慧全书)

    《家庭生活智慧丛书》是一套生活类口袋本图书,其实用性、简易性、科学性、通俗性,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紧密贴近生活中国WTO的加入,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您的礼仪修养将不仅代表您个人,您将代表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礼仪是待人处事、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也越来越重视礼仪,无论是居家还是经商,礼仪都必不可少,彬彬有礼为您的工作和事业锦上添花。本书全面介绍了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礼仪规范,旨在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其实用性使该书可做为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宝典。
热门推荐
  • 重生韩国1988

    重生韩国1988

    少时忙内的哥哥,轻松+生活,主角不无敌,不虐主,没有超能力,没有系统。是一部慢热的故事,虽然我的文笔不太好,但是我会认真的把它写完
  • 有效克服近视

    有效克服近视

    本书详细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发生机制、治疗及近视眼镜的选配方法,着重介绍了近视及近视眼的预防措施,还从眼科临床角度解答了近视眼的一般知识和以新理论为指导介绍了近视眼的光学防治方法。本书没按章节,是独立的标题形式,全书结构活泼,内容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老百姓及近视患者阅读。
  • 霸道总裁,漫漫追妻路

    霸道总裁,漫漫追妻路

    那一年,他看着长相如洋娃娃一般的小女孩,忍不住亲了她,随后用稚嫩的童音说道:"你放心,我会对你负责的!"二十五岁那一年,他负了她,与别的女人有了孩子,却还恬不知耻的要她做他与那个女生的孩子的妈咪!
  • 偷学:老板和对手都不教的15种真本事

    偷学:老板和对手都不教的15种真本事

    本书以最平实的语言、最基层的视角,为您讲述创业过程中最实用的心得体会,再与成功的企业和平凡的创业者的真实案例相结合,使您“偷”得畅快,学得舒心。
  •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仙尊在上:拐个萌徒当娘子

    前世,她是世间最古老的神,却在生命陨落时留下最后一丝魂魄守在他身边。那时,他刚修的仙身。一梦千年,温景过迁。今生,她成了世间最古老的神留下守在他身边的一丝魂魄。而他,成了众仙之首,成了最让人可望而不可急的存在。他收她为徒,只是为了弥补遗憾还是另有所图?前世遇上今生。为了唤醒最古老的神,一时的迷途,让他入了魔。当尊敬的人由仙变成了魔,最爱的人一心想杀了她。她负着天下的己任,却始终逃不过宿命的蹉跎。
  • 彼岸花的恋人

    彼岸花的恋人

    爱到底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爱是什么感觉?什么味道?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未爱过,也从未被爱过,也没人告诉我。他们只当我的心是冰凉的,冷血的,不懂得任何感情而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呢?所以,请你告诉我爱,到底是什么?如果可以,我能拥有它吗?
  • 梦晓

    梦晓

    烟掩月纱花映落,雁飞斜阳尹暮时,域外孤峰,流水倾泻,激起千重涛浪,岸畔古木,老鸦昏鸣,挥洒一抹苍凉,夕风凛冽,拂尽断肠人乌发,断肠人回首,只因曾笑魇如花。
  • 我一念成神

    我一念成神

    千年之后。上古芳华,群贤并起。他被称为十年不能凝聚墨力的废物,直至一张神秘图纸带他走进灵力的世界,使他成为风华绝代的天才压尽世间杰!寻仇路上,诸天神魔古之圣贤都想将他玩弄股掌。倔骨铮铮,他要如何脱离他人的掌控,如何兑现他的承诺?聚山盟海誓,化仙风道骨。天破!地裂!海枯石烂,我一念成神!要十方大地颤抖,要诸天神魔匍匐!
  • 恨遗南国

    恨遗南国

    她问他,“我将来会怎样?”晨颜煞有介事,取了她的生辰八字,仔细一排,“呀,是孤独终老呢!”随即又笑道:“不过,庆幸你遇到我,总归是能化解的。”他忽然欠了欠身,凝注她的一双眼,认真问道——“你心中有没有人?”暮雪刹那愣住!如何回答?她面对的是一个不留情面的人!不择手段,心比海深!纵然此时此刻,他双眸翦水,正满怀期待的瞧着自己。她一咬牙,狠下心,道:“没有!”他却不死心,面不改色,“看着我的眼——再说一次。”她毫不退却,盯住他的一双眼——已然蒙了一层失望,失却了亮光,却毫不示弱地,拼命地承接她的目光。两两对视间,她又一字一顿道,“我——没有心上人!”一切都死了。
  • 一错倾生

    一错倾生

    用尽所有青春的时光去暗恋一个不曾在自己的世界里停留过的人,现在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