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800000039

第39章 5智者,言默自在心头

第二卷第三章5智者,言默自在心头

季先生在生活中,并不轻易宣泄自己的情感,性格内向,感情内敛。“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河北科技大学教授谢志浩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此语出自晋朝傅玄《口铭》一文。有的人喜欢言谈,有的人则吝于出声,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每当学校召开大会,某老一开口,必有人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此时正值某老谈兴正浓。许多会议的时间有限,被某老这么一说,开会领导经常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此场面可想而知。季老在讲到老年人忌话多时举了上面这个例子,他谈到因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口舌惹祸,绝不限于老年人,任何人都可能由此引致祸患。

明朝时的宣宗皇帝非常喜爱诗词歌赋,他经常让朝中的大臣同他一块作诗,大臣们都非常谦虚,都说自己作出的诗比不上皇上的诗。只有一位学士,自认为博才多学,对其他人的诗都看不上眼,即使有人超过了他,他也不加赞扬。他还在私下里毫不谦虚地说:“我作的诗,连皇帝都作不出来,而且也看不懂诗里的奥妙。”

不想,这个学士的话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上听后,十分生气,把那个学士找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说他目中无人,轻视皇上和朝中大臣,然后又夺去了他的官职,把他赶出了京城。这位学士到这个时候才后悔,只好回家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故事中的这位学士恃才傲物,大言不惭,最终自毁前程。纵横家鬼谷子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言多必有数短之处”的道理。“马有失蹄,人有失言”,任何事情都不是滴水不漏的,话多必有空隙和不尽理想之处,不知道何时便触碰到他人的逆鳞,斩断自己的余地,为自己留下隐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智者话说三分,点到即止,既留余地,又显现观点,常能让他人觉得理所当然、乐于接受。

古人讲治文应“含而不露”,“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见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下语十分,晚唐之作也”。这不但是治学作文的诀窍,也是做人说话的诀窍。话多不等于一个人有见识、胸怀满墨,正相反,常常稀言的人往往是真材实料。

古代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小国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最后,有一位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就是金人三缄其口的故事。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说理三分、意境无穷,实在是大智慧、大修养、大气度、大学问,而再大也就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过普通人想“三缄其口”,追求这种无言胜有言的境界也是虚妄,平时只要谨言慎行,为嘴巴做一个门闩,该开的时候就开一会儿,到了该休息的时候,就把它锁上,以防泄露自家的珍宝和弊端,这就是一种极佳的境界了。

当然,沉默是金并不是说人应该闭口不言,而是要言默得当,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三缄其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非常明了这一点,真正做到了言默自在心头。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以下三条原则:

该说的对象便说,不该说的对象则不说。如有需要求人之事,遇到肯热心帮忙的人则说,否则便不能说;有些事遇到有性格沉稳之人可以说,遇上是非多端的人则不能说;对于性格腼腆的人不要乱开玩笑;对于有生理缺陷的人不要涉及相关的话题;对于妒忌心强的人不要谈论自己和别人的成就;对于异性不要有容易引起误会的措辞。

该说的事情便说,不该说的事情则不说。可以谈众所周知之事,不能谈别人的隐私;背后可以谈别人的优点,不可谈别人的过错;可以谈既成的事实,不可空谈今后的打算;可以谈对方感兴趣的事,不可谈对方忌讳的事。

该说的时候便说,不该说的时候则不说。在对方心情舒畅时可以谈求助之事,在对方心烦意乱时则不谈;在对方情绪低落时可以谈令对方振作之事,遇对方兴致很高时不可谈令对方扫兴之事;在对方喜庆的日子不谈不吉利之事,在对方哀伤的时候不谈惹人欢笑之事。

同类推荐
  •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情感·温馨卷(散文精品)

    其实,世间好远的事情很多,何苦把痛苦加在别人身上呢? 如果能把心思花在一些美好的有意义的事情上,一个失业的人也不至失去尊严的气度,反过来做一些无知而折损福德的事,自以为好地,伤害的则是自己的心。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8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下炙手可热青年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8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8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热门推荐
  • 首席大人,别欺我

    首席大人,别欺我

    莫连城“冷若冰你不是一直都想离开我吗?好,我给你一次机会走了那就别在回来”。莫连城愤怒的对着冷若冰吼着。“谢谢你,莫连城”。虽然不舍,心疼但总比两人互相伤害要好。婚前。“什么,莫先生我没听错吧”。冷若冰一脸惊讶的看着莫连城。莫连城丝毫不在意的拿着手机问道。“怎么有疑问吗”?恢复以前淡定的冷若冰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好”。冷若冰淡定的对着莫连城开口。结婚后。老婆,我冷我们睡觉吧。哦。莫连城你不睡觉干嘛。老婆,冷所以的动动就不冷了。什么高冷,什么竞欲系的都是骗人的。老婆,他们说的没用你说了才有用,对吧…(今生你守我爱我,来世我等你。)莫连城,冷若冰
  • 瑶光女仙

    瑶光女仙

    战神之女,天赋绝绝,痴恋炎帝,为爱入魔。历经千余年,为他打江山,陪他入金宫,甚至牺牲自己的仙体堕仙入魔。却不料他的怀中已另有美人,留给她的只有嫌弃鄙夷的眼神。储瑶光怎么也想不到,曾经的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不过是一场阴谋之下的笑话!战神血脉,入火流,屠魔剑出。储瑶光发誓:如予重来,必将毁之……
  • 小姐们的巧克力之恋

    小姐们的巧克力之恋

    在这里,你能看到世间的爱恨情仇,也能看见吸血鬼家族和四位大小姐发生的爱,情。还能看见因妒忌而生出的恨。还有......
  • 凌天战仙

    凌天战仙

    少年凌天自天龙山而出一步步战向战气大陆的巅峰这本书的情节已经移到了《完美战帝》之中,已经190万字!这本书的情节已经移到了《完美战帝》之中,已经190万字!
  • 霸爱王爷追冷妻

    霸爱王爷追冷妻

    “桑落,我……我是你二哥。何况我还有玉儿。”这个男人,于她有恩,却终究只是利用了她,伤了她。“落儿,我警告你,若你胆敢再离开本王,本王就封了你的产业让你休想再出门半步!”这个男人,当朝王爷,于她恨爱交织,爱她入骨,她却一再退缩不敢承认。“我,蓝桑落,终有一天会掌控自己的命运!蓝家,与我再无瓜葛。王爷,你我有缘无分。”蓝桑落终究还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红娘的秘密

    红娘的秘密

    一个先天性绝症的女子,为了自己的初恋,硬撑着创造了一个奇迹……她暗恋着15岁时候喜欢的那个男生,她的生命仿佛就是为了他的幸福而生,然后再他得到幸福后而去,他不知道她爱他,也不知道她为他做了什么,他只知道,他幸福的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哭麻处士

    哭麻处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两晋通俗演义

    两晋通俗演义

    蔡东藩最先撰写的是《清史通俗演义》,1916年9月问世,最后完成的是《后汉通俗演义》,1926年秋季脱稿。在大约1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1部演义,而每写一部演义,都得搜辑、研读有关的大量史料。前面谈过,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读“正史”还远远不够。例如他写《元史通俗演义》,除了根据《元史》,还参考了《元秘史》、《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元史译文补证》与国外有关蒙古史的译文。由此可见,蔡东藩为了完成这部普及祖国历史知识的通俗演义,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劳动。
  • 枫树下的我们

    枫树下的我们

    枫树下的我们相遇,是对是错。枫树下的我们相爱了是对是错,曾经六人的誓言是否会在这充满心机的斗争中存活,在爱与恨的斗争中我们还能保持那份初心吗。幕安雅‘’你还爱我吗,你不要忘记今天说的话‘’冷邢浩‘’我,,,对不起‘’他如果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他还会这样说吗?幕安雅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身看着这颗枫树,眼泪落下两行。六人还能回到最初的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