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8000000004

第4章 石牌保卫战(3)

鬼子擅长拼刺刀,八路军也喜欢拼刺刀。为什么?鬼子拼刺刀是因为武士道的熏染,八路军拼刺刀是因为缺少弹药。

在那些黑白老电影中,八路军一包围了鬼子,打上几枪,就吹响冲锋号,战士们纷纷上刺刀,跃出战壕,将鬼子团团围住拼刺刀。当过八路军的外公说,这不是艺术加工,这是实际情况。

都说鬼子拼刺刀厉害,可是后期的八路军比他们更厉害。因为没有弹药,八路军训练的时候不能实弹演习,只能空枪瞄准,八路军的枪法可能不如鬼子,因为鬼子有大量的子弹可供练习,但是八路军的拼刺刀技术绝不含糊。

老电影中的八路军长官冲锋的时候,一手拿着驳壳枪,一手拿着一把大刀,这也不是艺术加工,这也是实际情况。八路军中的军官,甚至师长、团长,个个都是使大刀的好手,后来成为解放军中将的王近山,外号王疯子,一到战场上,就抡起大刀冲上去,据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就是以王疯子为原型。少林和尚许世友当了军长后,一到战事紧急,还会抡起大刀片带着敢死队上去,气得徐向前威吓说,再遇到许和尚丢下部队只顾自己冲锋,就枪毙了他。正面战场上的一些师长、团长也不含糊。赵登禹在29军132师做师长时,刀法在全军数一数二,死在他刀下的鬼子估计没有上百也有几十。他在战场上抡起大刀片,十几个手持三八大盖的鬼子也不敢近身。而且,29军的官兵刀术都异常精湛,一格一挡,刀锋就奔向了鬼子的脖子,所以,日军只要与29军作战,必定戴上铁围脖,保护脖子。李弥在远征军第8军做副军长时,攻击松山受挫,他手持冲锋枪,身背大刀片,带着几百名敢死队员趁着夜色摸上去了,天亮后,李弥摇摇晃晃地走下松山,全身浴血,体无完肤,只有眼睛是白色的。

那时候的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就是要求战士们多多训练劈杀,掌握高超的劈杀技术。彭德怀,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在前线的实际指挥者,总司令朱德在抗战开始后不久,就回了延安。

八路军武器不如日军,八路军拼杀胜过鬼子,八路军的头脑更远远超过鬼子。

八路军在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不会退下子弹,而鬼子则会退下子弹,握着空枪与八路军拼杀。八路军能拼杀过,则不会浪费子弹;如果处于不利,就会开枪。日军为什么会退下子弹,有几种说法,有人说日军受武士道精神鼓舞,头脑僵化,要拼杀则不开枪;有人说日本的三八大盖设计有缺陷,拼刺中枪容易走火,会伤了自己人。

不管怎么说,日军拼刺刀的时候,先退下子弹是不争的事实。

那时候的欧洲战场上,同为邪恶轴心的德国使用装甲部队作战,而日本还在运用冷兵器和武士道作战。日军遇到了积弱积贫的中国,才这样飞扬跋扈,而在比他武器先进得多的苏联面前,则败得像个龟孙子。

当初,在东北沦陷时,日本自以为他们无敌天下,准备向西侵占苏联,向南吞并中国,然而,诺门坎一战,让日军认识到了北极熊的厉害,此后,不敢西顾,转而专心南侵。

日本的武器比中国精良得多,但比苏联落后得多。

更落后的是日本的战略战术。

八路军的骑兵和日本的骑兵曾有一场恶战,结果,以骑术和武器更为精湛的日本骑兵全军覆没而告终。

八路军的骑兵是129师的骑兵。那时候的骑兵非常珍贵,平时担任的是通信、警戒和侦察任务,刘伯承元帅舍不得拿他的骑兵部队去冒险。但是这一次却例外。

129师的骑兵部队在执行任务途中,与日军的骑兵部队遭遇了。无论是人数、马匹和武器,日军都占优势。八路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官让几挺机枪埋伏在马队的后面,一到日军骑兵冲到跟前,就玩命地打。

八路军的骑兵做出一副决战的姿态,诱惑日军骑兵冲锋。日军骑兵按照骑兵操典的章程,列队举刀,然后扑了过来。八路军的骑兵向两边闪开空当,机关枪响了,日军骑兵丢盔撂甲。

这支八路军骑兵部队的指挥叫曾玉良,后来,他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日本鬼子没有读懂《孙子兵法》,鬼子不知道什么叫兵不厌诈。

八路军、新四军与鬼子作战,从来不做折本生意,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所以,八路军、新四军的伤亡人数总是少于日军,即使在处境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也是这样。比如这次。

这场战斗叫作“刘老庄战斗”,这场战斗就发生在鄂西会战期间。

抗战时候,八路军、新四军很少打阻击战,因为依靠他们简陋的武器,是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的,而且阻击战也就是消耗战,几个人一支破枪的八路军消耗不起。所以,八路军、新四军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然而,刘老庄战斗,新四军却不得不打起阻击战。

阻击战一方是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82名战士,一方是武装到牙齿的3000名日伪军步兵、骑兵和炮兵。

3000名日伪军从淮阴城倾巢而出,他们是寻找新四军主力决战的。那时候的新四军代军长是陈毅,新四军还没有发展壮大,它和此时正在印度休整的新一军是同等编制,后来,新四军发展成了第三野战军。

82名新四军战士经过泗阳时,与3000名日伪军不期而遇。怎么办?打!日伪军只要出城,就一定有目的。用《亮剑》中新一团团长丁伟的话来说:“他要是去拜寿,你也不能让他得逞。”抗战后期的中国军队,只要见到日军,就二话不说,迎头痛击,揍他娘的!

82名战士与3000名日伪军接上了火,沿着刘老庄外的一条壕沟边打边撤。壕沟一般四通八达,岔路很多,出口很多,只要进入壕沟里,一般都能摆脱敌人。可是,这条壕沟居然是条死沟,没有出口。

于是,新四军战士抱定必死的决心,与冲上来的鬼子展开血战,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和大刀砍杀。到了夜晚,82名勇士全部牺牲,而占尽绝对优势的日伪军也死亡170多名。

那时候的中国士兵,个个都是好汉。

战争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每一场小的战斗都有后面的大背景。

刘老庄战斗的背景是日军的扫荡,日军的扫荡是为了肃清自己后方的抗战势力,以便把更多的兵力调往前方。1943年的日军,多线开战,每条战线上都需要兵员补充。

石牌保卫战的背景是鄂西会战,鄂西会战的目的是阻止日军从水路进入战时陪都重庆。

从湖北进入重庆,一定要经过宜昌,从宜昌进入重庆,只有一条水路,这就是长江水路,就是经过石牌村的长江水路。

难道就没有陆路吗?

有,陆路是一条在千沟万壑间盘旋蜿蜒的羊肠小道,这条小路只能一个人跟着一个人攀缘行走,它的名字叫作川盐古道。

川盐古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需一挺机枪,就能阻挡日本百万大军。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所以,日军想从东边进入重庆,只能走长江水路。

从宜昌通往重庆万州的铁路,早在詹天佑所处的清末时代,就准备修建。可是,这条道路工程太过艰巨,投入资金巨大,而清政府又太过腐败,收了四川百姓的钱,却不修路了,便引发了保路运动。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武昌的清军赶去镇压,于是武昌空虚,武昌起义便应运而生,全国各地一起响应,清政府就垮台了。一条铁路推翻了一个王朝,这是谁也不会想到的。

宜昌到重庆万州的铁路,直到2010年才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叫作宜万铁路。

宜昌到重庆万州的公路,直到2010年年末还没有建好,还没有通车。

在这里,无论修铁路还是修公路,都是当今世界上最艰巨的工程。

1943年春天,日军之所以选择这条千难万险的水路,实在是孤注一掷。

要进入战时陪都重庆,有四条路:第一条是从南面的云南进入,第二条是从北面的陕西进入,第三条是从西面的青藏高原进入,第四条是从东面的湖北进入。

陕西当时有黄河天堑,陕南有胡宗南的重兵把守,陕北有八路军的根据地,日军要想进入,就要付出惨重代价。而且,就算占领了陕西,还有秦岭需要翻越。而陕西通往四川和重庆的栈道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日军走这条路绝无胜算。青藏高原无人区,恶劣的气候条件比百万雄兵更恐怖,何况,要进入青藏高原,谈何容易。所以,日军要进入重庆,就选择了从南从东两条路。

南面是云南,这条路几乎被日军打通。

在石牌保卫战之前,曾经爆发了惠通桥之战。

抗战时期的中国军队装备异常简陋,补给异常困难,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中国在独立抗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意识到中国是和它站在同一个战壕里。中国军队拖住更多的日军,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负担就会变轻。

于是,财大气粗的美国大力援助中国战略物资,主要是枪炮子弹。

国和国之间从来都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可是,美国援助中国,通过什么途径援助?

那时候,中国所有的出海口都被日军占领,美国只能将援华物资通过印度洋运至缅甸的仰光,中国修了一条滇缅公路,这些物资从缅甸的仰光运到云南。

中国的抗战形势得以缓解。

然而,日本盯上了这条生命线,他们要切断。

日本派出四个师团的兵力,很快就占领了缅甸,驻守在缅甸的英军不堪一击。为了打通这条生命线,中国派出了自己当时最好的机械化军队第5军,以及税警总团改编而成的新38师,还有其他部队,一共十万人,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驱赶日军。这支部队以后诞生了正面战场五大主力中的三支:第5军、新一军、新六军。五大主力中的另外两支:18军、74军,此刻在参加鄂西会战。中国远征军后来诞生了一大批将领: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郑洞国、廖耀湘、李鸿、潘裕昆……

远征军初期进展异常顺利,连战连捷,可惜,异域作战,情报不畅,他们在与三个师团的日军浴血奋战时,另外一支日军迂回到了他们的侧翼,这支日军的番号是第56师团。

曾在卫立煌长官部工作过的远征军老兵张至文说,即使到了1943年,日军的作战能力仍然很强,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即使像200师这样的精锐部队,也才能与日军打一个平手。而普通的部队,六七个师也不一定能够对付日军的一个师团。200师,是中国当时机械化最高的部队,它的师长是抗日英雄戴安澜。

在缅甸战场上,日军一个师团大约15000到20000人,三个师团就是五万人左右。中国军队是十万人。十万人正面抗击五万人,连战连胜,战绩相当不错。

可是,形同鬼魅的56师团在远征军的背后猛插一刀,中国军队惨败。56师团来自北九州,那里民风剽悍,好勇斗狠。

那时候,缅甸战场上还遍布缅奸。

狡猾的日本人一向重视宣传,他们在缅甸宣传说“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不是欧洲人的亚洲,要把欧洲人赶出去”。于是,缅奸们给日本人带路,为日本人送信。当远征军来到缅甸的时候,他们又说“中国人是想把英国人迎进来,把中国人赶出去”。于是缅奸们更为踊跃,他们向日本报告远征军的每一步动向,而对日军的动向却守口如瓶。

所以,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与其说是败在战术上,不如说是败在情报上,败在群众工作上。

远征军惨败,日军随后掩杀。远征军分成了两支,在美国受过西方教育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带着自己的部队进入印度,几乎没有遭受什么损失。而更多的部队跟随受过中国“忠君爱国”传统教育的杜聿明穿越亘古无人的缅北野人山,一定要回到祖国。蚂蝗、饥饿、疾病、瘴气、野人……吞噬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结果,五万将士被茫茫的丛林淹没,包括抗日时期最著名的战将戴安澜。

几十年后,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些人,自费来到野人山收集远征军的遗物。在一个原始部落里,他们还看到了当地土人用远征军将士头盖骨做成的饮水器具,以及用远征军军人肋骨雕刻的饰物。

日军一路追杀远征军,进入了云南,来到了惠通桥边。惠通桥,是架在怒江上的一座吊桥。

败兵和百姓乱纷纷地挤上了惠通桥,日军的先遣部队穿着便衣也混在百姓队伍中挤上了惠通桥。

惠通桥一失,日军就会从云南进入四川,进而攻占重庆,这是当时进入重庆的最简捷的一条路。

就在这时候,极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一辆大卡车驶上惠通桥,要逆行过桥,守桥的宪兵不答应,车主不听指挥,宪兵抽打了车主两耳光,让他将车辆倒回去。车主在倒车时,与后面车辆发生碰撞,致使桥面堵塞。宪兵要求将卡车推到怒江里,车主又哭又闹。宪兵气愤不过,将车主拉到岸边,一通枪响,车主死了。

就是这一通乱枪改写了历史。身着便衣来到桥头的日军以为自己的行踪被发现了,从衣服里抽出枪支就打,宪兵们这才发现日军已经冲到了桥头,便点燃了导火索,引燃了预先埋好的炸药,一声巨响,惠通桥飞上了天。

桥那边的日军看到惠通桥被炸,就划着皮筏子,或者跳进水中拼命浮水过来。刚好此时36师从后方赶过来,将渡过河岸的日军又赶进了怒江里,稳住了阵脚。此后,中日双方隔江而望,直到两年后远征军大反攻。

怒江,愤怒之河,成为阻挡日军北进的天堑。

北进不成,日军只能西征。

西征两条路,一条是长江水道,一条是川盐小道。

同类推荐
  •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

    核潜艇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残阳血泪

    残阳血泪

    他不是好学生,也不是富人子弟的孩子,他不屑于欺负好学生,不屑于趋炎附势,在17岁那年走进了铁打的营盘,做那个流水兵,不为当受虐狂,不求富贵荣华,只为国战,抛头颅,为民战,洒热血。
  • 战略特战队

    战略特战队

    这是一部十个兄弟的故事,经历坎坷,成就自己的辉煌。看他们一步一步走过的艰苦路程。
  • 生死狙击

    生死狙击

    “距离两千五百码,修正,风向东北,横向向偏移,8.5角分。”一个高耸的山坡上,一支大口径狙击步枪挺立在两块石头中央。不得不说这个制高点选的堪称完美,准确来说是一个火山口。前方两块巨石挡住豁口,可以让任何方向射来的子弹都无法打中两人,后方被早期喷发的火山熔岩烧出一个沟壑,撤退相当方便撤退。此时一只手伸向狙击枪上十五背镜的位置,根据数据稍作调整。“锁定目标!”“随时击毙!”“咚……”由于距离过远,子弹在空中飞行了将近三秒才击中目标,强大的空腔效应,让这个人炸的粉碎。
  • 漠域演义

    漠域演义

    悠悠大漠星布绿洲,弯弯长河绕城池,昔日宁静却被纷纭烽火取代,百年不遇乱世,一个周天子分封在外嫡系诸侯的少年,因一次风沙暴,随家族来到长城以内·······
热门推荐
  • 亲爱的,我在德令哈等你

    亲爱的,我在德令哈等你

    在猫头鹰不详的叫声中,德令哈森林小镇出现了一个蒙着面纱的贵妇君娜,她及其男友雷诺相继投宿在了朴朔的旅店。就在一年前,距离旅店不远处的那座彩虹桥发生了一起少女遇害的命案,此案系沉寂了两年的“猫头鹰连环杀手”所为。就在这时,狩猎场导猎员叶城前来给朴朔送“持枪证”和猎枪,也带来了一个惊悚消息:森林深处的一个秘密生化基地,其运载了七匹试验活体狼的车遭到了树人的攻击,汽车发生倾覆,七匹试验活体狼逃逸而出,这些基因变异的异形狼携带病毒,将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风声鹤唳,四面楚歌。惊弓之鸟,草木皆兵,森林里诡异的树人的嚎叫声偏偏在此时传来......
  • 真古传说

    真古传说

    仙神之战的落幕,终结了仙古时代。这是那场战争万年后的世界,这是一个被称作禁仙的时代。东南之地,一个普通的雨夜,一个叫做杨默的少年,悄然走入了这天地风云之中。天地棋局,大道执子。这命,得争!
  • 总裁不懂爱

    总裁不懂爱

    爱情,其实平平淡淡的才是真。已经26岁的欧阳小爱在一家公司干着白领的工作,日子过的平平淡淡,直到遇到了新经理慕容锦雨,两人开始了一段平平淡淡的爱情,欧阳小爱一直以为,自己能一辈子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谁知道,慕容家的反对,竟然让她的人生不再平淡!
  • 回到原点的木马

    回到原点的木马

    他和她的相遇,是一个小女孩的任性…他和她的相爱,是一个男孩的醉言…他和她的相守,是因为他们相信彼此的爱能回到原点…
  •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经络美容:简单而行之有效的美容方法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美容、经络、经络美容理论基础,阐述了经络美容与阴阳五行、脏腑、中药、饮食、腧穴的关系,具体叙述了针灸美容、按摩美容、拔罐美容、刮痧美容方法,尤其重点讲解了针灸方法和按摩手法。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抗衰驻颜、泽面亮肤、秀发润发、明目美睑、隆胸紧腹等保健经络美容方法,以及12种损美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扁平疣、酒渣鼻、单纯性肥胖、消瘦、雀斑、黄褐斑、粉刺、黑眼圈、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脱发、斑秃的治疗方法。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成为美容工作者的参考读物,对普通读者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 奉使安南水程

    奉使安南水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的召唤

    天使的召唤

    一个善良、漂亮的女生,含着金汤匙出生但却要遭受到命运的安排和戏弄,可是上帝还是眷恋她的,让她遇见了她的幸福,但是快乐永远是短暂的。她能否继续她的幸福……
  • 流年为谁转

    流年为谁转

    他们的第一次遇见在三万英尺高空,气流,颠簸;之后,是命中注定的相遇,还是冤家路窄的重逢,冥冥之中,一切早已被安排;经历了错过、误会,兜兜转转,经年之后,谁又苍老了谁?后来,在维多利亚湖中,他一直死死的拉着她的手,喊着她的名字;当第一道曙光穿过云层,暴风雨过后的东非高原,她突然发现原来是爱将乞力马扎罗的雪盖融化。可这世界没有天荒地老,爱情也不会永恒。命运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谁也逃不掉;寻寻觅觅,她要去哪里找那个他,唯一的他?这些年,她的足迹踏遍亚平尼半岛,沉浸在他们相约的圣托里尼;乘船在北欧峡谷,想象月色中他好看的面容;冰屋里看到五彩斑斓绚丽的极光,满满的都是他的爱。原来,他一直都在她身边。不是丢了吗?可兜转了一圈那人确还在。是命吧!既然逃不掉,那她就认了吧!
  • 重生之起点

    重生之起点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你还在我身旁。吴起回到初三时代,努力弥补遗憾的故事。
  • 逆生:拐妃二嫁

    逆生:拐妃二嫁

    正值少女年华的柳倾竟重生于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妃身上,更为惊悚的是她还是逆生长。看着镜中的小女孩,柳倾不禁扬天长啸: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