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6400000054

第54章 组织管理新论(2)

这个原则在运动场上很重要,在组织里也同样适用。不管怎样,必须有合适的人分别担任领导者、管理者、推动者、专家这四种重要角色,才能让整个团队高效率地运转起来。或许领袖和管理者不是团队中的固定成员,然而他们的能力与特质却绝对不可或缺。要知道,即使在运动竞赛里,也还是有所谓的“不上场领袖”的。

他们告诉汉迪,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家庭,但却没什么前景可言。当汉迪到了那里,他马上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所有在场的人似乎都热中于讨论某项议题。有个青少年正沉醉于电脑中,忙着写程式来破解填字游戏;另一个更小的孩子则正恼怒地试图用荨麻酿酒。而他们的母亲则在激辩的人群中,大声争论波兰是伟大的国家、还是个大灾难。没有人注意到我们的到来。我们受邀到共进午餐,可是丝毫没有饭菜的踪影。

噢,真是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在那儿。请进来,这是安格斯、安琪拉、还有安东尼,还有……我不记得你的名子……是安东尼的朋友。请坐,随便坐,没关系……对了,食物,我想你得吃点东西。我们都该吃点东西……有什么可吃的呢?安格斯,你能帮帮忙吗?不不不,你坐下,别客气!真高兴看到你,真高兴。

她热切地招呼每个人,我们也很高兴出席了,但等我们吃到算是午饭的东西,已是两小时后的事了。

汉迪突然了解到,这个家庭里“发明者”和“热心者”,还有一个“团队工作者”把所有的人结合在一起。可是,假如他们还想填饱肚子的话,他们还需要“管理者”、“领袖”和“推动者”。“何必这么麻烦,”他们会说,家庭不一定要是一个团队。说得没错——只要它不是家族企业。

3.团队不等于委员会

俗话说:“骆驼”是委员会设计出来的“马”。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意指大多数委员会最后都以妥协收场。没关系,这原本就是设立委员会的目的:找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可行方案。然而,组成团队则是为了要“获胜”。两者不可以混为一谈。

团队是一群“个人”的集合体,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才华来执行任务或解决问题。团队赢了,里面的每个人都赢;团队输了,里面的每个人都输。团队中存在着共同的目的,以及伴随着这个共同目的而来的同志情怀。不管这个团队是专案任务小组、或是生产线上的大队,情况都一样。

委员会则是一群“代表”的集合体,因为他们对特定问题或议题有兴趣才聚在一起。委员会的任务,就是要找出所有代表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而解决办法无可避免地就是妥协。要成就任何事,在生活中有所妥协是必要的,然而不见得会让人感到兴奋。没几个人喜欢委员会,但它们在组织中的确有其地位。

任何好的主席会很自然地想把委员会变成团队,让共同任务对“个人”更重要、更有趣,而不仅是他所代表的利益或团体而已。但是,如果这些代表从新团队回来后,发现他们原团队人员竟不像自己一样热忠于新任务,也还没做好支援的准备,那这个“把委员会变成团队”的策略,就会使策划者自食恶果。因为如果事情果真如此发展,这个团队就没救了,结果什么事都不会发生,也无法完成什么新任务了。其实,应该让本来就恹恹无生气的委员会维持原状,毕竟委员会只是代表们的会议罢了,本身并无生命可言。

团队绝不能变成委员会。各式团队是由忠于团队的个人所组成的,假如把这些个人视为代表,他们的忠诚度就会分散,也不晓得应该对谁牺牲奉献,责任也同样变得模糊不明。团队里没有所谓的议程或会议纪录,只有很简要的工作计划表;他们喜欢非正式的聚会,而不是架构严谨的会议;他们有领袖,但不是主席;他们喜欢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而非头衔。

4.团队的生命

团队就像人类一样,有出生、成长、及衰老的过程。你看着它们成形,创造自己的认同感,一一点名认人,看看每个人扮演什么角色,然后选出一个名字象征符号。许多团队往往还有一段青春期”,也就是狂飙突进的阶段。这时会有人开始想证明,自己有能力有信心挑战团队原有的形态或目标。有人会说,旧的认同标准和角色分配是错误的,我们过去实在太年轻,太没有经验、太容易接受事物、对自己太不确定了,然而现在我们懂了。狂飙期过去之后,接下来是规范期,此时团队会稳定下来,形成新的运作方式、而“领袖’、“管理者”、“推动者”、“专家”和另外的角色类型则开始贡献心力。最后,完全成熟期终于到了,这时候团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了。

这些成形、狂飙、规范和表现等阶段,似乎都是团队生命中必经的过程。如果略过不管、坚持要马上有所表现、没有时间好好彼此认识、或协调出谁该做什么,结果往往会造成团队老长不大的情形,组织会开始分崩离析,然后整个成长过程又得重来一遍。

团队如果少了像临时家庭般、大家一起成长的机会,就无法发展出那种八人划船队所拥用的彼此信任,那种相信别人会作好份内工作、以致于自己也可以专心做好自己工作的信任感。那种信任能够防止你和队员间、因私人劳誉而彼此较劲;那种信任使你相信自己传出去的球会有人接住。团队需要彼此间的信任来有效运作,也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更需要时间成长。

一群朋友共有五个人,年龄相近,约在十八、九岁左右,都玩现代音乐。很自然地,当他们一离开学校,就组成了一个正式的乐队。他们自己写曲,也做职业演出,说不定哪天会签下一、两张唱片合约,或出张专辑呢。

一开始其实是因为好玩,后来就认真了。他们被星探发掘,找到赞助人租了间录音室,然后请制作人制作一卷试听带。

崔佛开始觉得有点不妥当。他找洛德谈。洛德找麦可和尔谈。问题原来出在查理,他们乐队的主唱。老实说,他唱得不够好,不足以在此蓄势待发之际,拿出够好的成绩。他不但不适合当主唱,也不适合乐队领导人。他们心里都知道崔佛比较合适,表现也会好很多。当可是查理是他们的朋友,大家从小就在一起了,他们对他有责任。

这种为难就像蛀牙一样,原有的同志情谊不见了,信任也不见了。气氛变得很尴尬,大家常常都很安静,乐队的运作再也不像从前。

那天晚上他们下定决心要面对这个现实。他们带查理去一家印度餐厅吃饭,打算告诉他。他们觉得他似乎多少感觉到一点。谈话过程虽然不怎么愉快,但开诚布公还是比较好。希望不但对乐队较好。对查理也好。

“搞乐队真不容易,”崔佛当晚对父亲说:“但我想今晚我们都成熟了一点,希望明天会唱得更好。”

即便是一个安静的风暴,风暴本身还是一样令人痛苦。然而,没有风暴及伴随而来的痛苦,团队就无法建立信任,一种让大家即使开口不言也能凝聚一堂的信任,就像一船同舟共济的好水手一样。

5.防止闭门造车

亲密的团队有可能变成封闭的团体。不但发展出自己的一套哲学和对自己的看法,还对所有人、事、物视而不见,变成所谓的“闭门造车”。这种紧密想连的渴望,有时会走火入魔。

当团体太过亲密,不能容忍任何打破团队和谐的事物,闭门造车就产生了。他们不欢迎外人或外界的看法。任何的怀疑或疑问都被视为不忠而受到压抑。团队形成一种错误的自信:相信以往的成功能让他们所向无敌;相信自己一定是对的,别人都不对;相信别人不是太软弱,就是忌妒。

执政太久的政府也会变成这样,最恶名昭彰的例子就是以最后决战、而非下次战役为目的的军事将领。公司里,只提拔爱将以及招募朋友担任非执行主管(non-executive directors)的董事会,也可能殊途同归。家族企业尤其如此,因为没有人想打破家庭和谐,也不想破坏团队。把同一群人留在同一位子多年的任何组织,都有这种危险。学校也是,不成长的小企业也是。

破解闭门造车的作法,就是鼓励公开质询或辩论的风气,用外人作为催化剂。好的团队里,会有不让成员太过自满、吹毛求疵的教练。好的团队观看比赛录影带。评述自己的表现。非执行主管、顾问、或外界意见都和好教练及录影带有异曲同工之妙,该多多采用。

身为研究兼观察员,汉迪正在旁听董事会讨论公司的五年发展策略。该公司经营一系列底片冲印厂,为各种化学研究人员和照相馆处理底片。

中场休息、喝咖啡的时候,有位董事告诉汉迪,某杂志预测底片处理技术再过不久就会完全自动化。到时候底片只要丢进零售店的一个黑盒子里,照片就会从底下冒出来,仅需十五分钟就可以当场完成所有作业。

喝完咖啡,会议继续进行。董事会开始讨论提案,主题是扩大冲印厂的种类和范围。没有人提到那篇文章。

“为什么你们不讨论刚刚那件事?”事后汉迪问道。

“因为它不在议程安排之内,”他说,“再者,这只不过是个想法罢了。事情既然还没有发生,何必让主管现在就大伤脑筋。”

真是一个伟大的团队——大人物都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堆里了!时候一到,变化的浪潮就会从他们身旁呼啸而过,而他们可能完全不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冲印厂没有生意可做为止。

团队是要在发展中求生存的,我们不能有鸵鸟的心态。现代生活太复杂了,不能单靠一己之力独自应付。一个好的团队是个值得待下去的地方,不但有趣、具有启发性,而且支持我们、使我们成功。坏的团队就很恐怖了,就像是人类牢笼。只要我们能了解团队,就能让它们变好。毕竟,好团队之所以会好,绝不是偶然的。

6.问题与讨论

想要有效组织人与事,就要认真对待团队。

(1)列出所有你所隶属的团队以及你所参加的重要会议。

(a)哪些运作方式像团队?哪些像委员会?

(b)有没有哪些委员会应该是团队?哪些团队应该是委员会的错乱现象?该如何改变?

(2)列出你所隶属团队的成员。

(a)谁是领袖?谁是管理者?谁是推动者?谁是专家?

(c)适当的人选是否待在适当的位置?

(3)挑出一个你认为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然它不一定是你的责任。

(a)从你所认识的人当中,选出理想团队。

(b)假如让你领军,你会怎么帮团队发展?

四、看不见人时,怎么管理?

图书馆在过去可以说是一个了解历史、放眼未来的地方。然而,现在可不一样了,电脑终端机逐渐取代了书架。事实的确如此,过去我们到图书馆借书,得在木制的目录卡抽屉里找书目,如今只须坐到终端机前面就可以了;而且,如果我们想复印某篇文章,再也无须将这整本书籍拿到复印机那里,只须直接从屏幕上列印即可。

1.组织虚拟化

事实上,有位资深编辑曾经指出,目前有人正考虑是否应该停止印制及寄送期刊,而将内容直接输入到各图书馆的资料库中。另外一位同行则说:“如此一来,不必上图书馆,也可以在自己家里的屏幕上读取资料。”实际上那些图书馆员,他们正在致力于建设这种奇怪但真实的“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一座没有图书的图书馆;一种概念,而不是一个地方。

同类推荐
  • 黄金职业经纪人

    黄金职业经纪人

    《黄金职业经纪人》本书讲述了黄金经纪人的发展史以及职业经纪人的未来前景。
  • 销售读心术

    销售读心术

    《销售读心术》内容简介:销售从了解客户的心理开始,优秀的销售员就像心理学家一样,具有高超的读心术,能够透过客户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判断出客户的性格、需求以及心理变化。《销售读心术》旨在教授销售员察颜观色、听话听音的读心技巧,从而帮助销售员有效地把握客户心理,化解客户抗拒,提高销售业绩。
  • 管理书:你不可不知的30种管理方法

    管理书:你不可不知的30种管理方法

    本书将100年来国内外管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各种管理方法的思想根源、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

    《我心目中的黄如论》通过对黄如论的描写和评述,为我们揭示出了一条真正能通向成功的经商之道。黄如论出身寒门又无靠山,为何能在不可胜数的民营企业家中脱颖而出?他的企业为什么能持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什么经历那么多风浪他都能越做越强?他为什么能多次名列“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的榜首?书中写得很实在也很清楚。黄如论的这种经商之道,如王朝柱评述的那样,它既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收了当代世界经营管理与文明发展的新鲜经验,更是在他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和验证的。
  •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活动中的影响力法则

    商业心理学既是关于商业的心理学,也是关于人的心理学。本书作者总结十多年的亲身实践经验,阐述了商业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消费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价格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组织心理学。每节开篇提出问题,然后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实际的指导意见和操作方法。本书所选案例多为知名公司商业活动中的典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借鉴作用。
热门推荐
  • 鬼界驿站

    鬼界驿站

    我,只是一只普通的鬼,一次偶然,成为了鬼差,负责抓捕逃亡人间的鬼,然后,将它们带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做:鬼界驿站!
  • 魅惑君心:拒绝神圣表白

    魅惑君心:拒绝神圣表白

    关于你的事,它布满我整个大脑,我试图把那些事都藏起,但它们却能悄悄从我的眼睛里泄露出去。那些掩藏在心底海啸一般的情绪,在每一个独处的时间里,都发酵出好闻的香气。“其实第一眼看见你,我的心就已做好沦陷的准备,只是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除非她也爱你,不然就真的是很难很难。”“对你,从不熟悉到熟悉,从喜欢到深爱,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明白,你的深情你的好,发觉自己喜欢上你以后,没有一刻放下过。”
  • 穿越废柴之颜倾天下

    穿越废柴之颜倾天下

    这年头,不穿个越就不算潮流。我本不潮流,可那气人的老天偏偏不让我如意。气死人了啦,有木有啊!!!!穿就穿吧,可这几个无节操、无下限的美男是肿么个回事,死老天你给我解释清楚!!!此文绝对无节操、无下限、毁三观、、、绝对爆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写不到的。。。。咳咳,废话不多说,各位看官请看正文吧!
  • 赵飞燕别传

    赵飞燕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焉之炎

    终焉之炎

    “像你这种战五渣战斗简直是在浪费生命!还不如逗逗小白呢…”说着走下擂台,摸了摸一只白猫的头,只是小白好像有点抗拒…“这一场,终焉之炎。。胜!”
  • 云龙舞

    云龙舞

    文登首部以文学形式反映家纺业发展史的全景式史诗般长篇纪实文学,本书共有八个章节,二百零四个个性鲜明的主题。从文登家纺的源头说起,结合家纺产业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详细描述了驰名中外的工艺品“云龙绣”的发展历程。
  • 数月亮的女孩

    数月亮的女孩

    这是一个安静的故事。那夜,剑斧染血坠落溪水,相视一笑,眸若星子。于是背井离乡,弃过往于田野,只愿相伴而前。曾经炽热的爱恨在悬崖之巅卷起漫天风雪,却最终静默化作无声的夜,以死亡终结。覆手权谋,陌路背离,相见不识。到如今,数古今月色,执手无言。刀戈相见,马蹄声急,旌旗猎猎,唇角却噙着一抹温润安恬。淡漠算计于心,澄澈干净若水,寻觅痴傻贪嗔,任性也好,纨绔也罢,弹指棋局,谁又能真的看清自己…(此文是个坑,慎跳)
  •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公子,我叫黛花

    此文会签V,提前说明。嘿嘿,没想到跳楼没成反倒穿越,而且遇到了古代的慕容流景,做了她的贴身婢女,哇哈哈哈,没想到遇上了自己的心上人,就让我这个现代花季少女玩转古代把。慕容流景,你就乖乖的掉进我的甜蜜陷阱里吧。公子,记住哦,我叫黛花~~
  • 读诗(第二卷)

    读诗(第二卷)

    《读诗(2011年第2卷)》汇集了现代诗歌百余首,《读诗(2011年第2卷)》本着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富有魅力的曲作标准选出名家名篇外,还纵横照顾选入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加以简洁的注释与评析,适合广大诗歌爱好者阅读。
  • 罗九娘——此女有毒,请绕行

    罗九娘——此女有毒,请绕行

    罗桑夏是罗国公府的一枚庶女,不仅悲催的成为炮灰,还被谣言是个“大幸人”,原本好好的天气,如果她去参加的花宴,必将是大雨滂沱,一来二去的,金陵人皆知这位罗九娘,偏有人不怕死,想要试试运气,你衰不要紧,我们正需要求雨,给爷请来,我倒要看看是何方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