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6400000044

第44章 联合组织的典范——新联邦(3)

联合利华集团有个年度活动,一般人称为“乐淘淘日”(O Be Joyful)。每年到了此时,全球各地的高层主管会群聚一堂,听取年度成果报告,但另有一层潜在的目的,则是为了庆祝他们的第二公民身分。当集团内各公司主管谈论最近这段期间的“共享价值”时,他们认识到,提高盈余固然重要,但只有提高盈余的需求,并不足以维系联邦制度。维系联邦体制的,必须是某种相当于“女王大业”的现代理念。而找寻这种新理念并且清楚地加以表述,是决定领导地位是否巩固的一大挑战。

董事长也有助于凝聚联邦;无论对外面的世界,或是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公民”来说,他都可以是整个集团的一个“范本”,也可以担当巡回大使。英国皇家化学工业(ICI,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前任董事长哈维钟斯爵士(Sir John Harvey Jones)就深谙此道。他的面庞与笑声经常出现在英国媒体,帮助这家大型化学公司,不只对大众呈现科技化的专业形象,也呈现人性化的面孔。坨尼(Sony)集团的盛田昭夫(Akion Morita),是另一个着名的董事长大使;他马不停蹄地到处演讲、写文章、亲自拜访,不断强化该公司联邦的核心价值。

表面上,联邦制是针对大型组织的结构与营运所采取的一种思考模式。可是,如果只停留在这个层次,那么无论是在美国区兹堡(Pittsburgh)或德国曼海姆(Mannheim)办公,担任高层经理人或技术人员,都没有太大差别;但我们不应让它停留在这个层次。如今,社会已普遍开始思考联邦制的权力与责任问题。所谓“专业主义的推力”,能确保他们的思考不只局限在组织的结构上,更能进一步触及实际流程;亦即更进一步探讨人际互动模式,以及个人与职务之间的关系模式。如此一来,便可以扩充联邦制思维模式,成为一套管理当代组织的圭臬。

8.采取“共识管理”

权威必须从它所施行的对象取得——这句话为“权力补帖”下了实用的注脚。在由新生专业人员所主导的组织里,除非员工尊敬你、同意你,否则你无法告诉他该做些什么。我们过去一向说,权威来自上方;但那个时代的员工只是雇来的“人手”,公司购买他们的时间,来做公司吩咐他们做的事,那种日子早已经过去了;可是,这种“雇用契约”仍然适用于许多公司——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期。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以专业人员自居,且工作横跨公司的不同部门,纯粹的雇用契约,已变得越来越不管用。

假如要专业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就必须采取“共识管理”;发挥与否,要先取得他们的同意。这句箴言也许听起来太过浅显,其中都有两项重要且无人置疑的含义。首先,单位必须够小,员工才可能彼此深入了解,而足以通过个人的成就纪录,来赢得同仁的尊重。其次,一个人必须在某个单位留得够久,才是以建立这些纪录。一个人先建立声望,再取得新职务,既有可能,也是常情;但声望高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因此,我们目前所谈的,大概是一百人以下的单位,每项职务的任期在三到五年之间。有些组织把员工视为“职务占据者”,认为只要职务的定义明确,就可以置换,也可以移动;但这并不是所谓的联邦式思维。组织如果每隔两年就提升表现优良的人员,将会使“尊重管理”或“共识管理”难以施行。

9.署名代表负责

员工既有权利也有责任为自己的工作成果署名。要实施权力补贴,员工必须以实质兼象征的方式为自己的工作成果署名,以此来承担决策责任。无论旧式或新式专业人员都必须这么做。比方,在我们社会中医生皆是有名有姓的个体,而不是隐姓埋名的“医疗顾问”。电影及电视节目结束时,会出现一长串名单——全体工作人员的署名;只要参与,即使资浅人员也可列名。多数新闻记者、建筑师、律师、教授、服务设计师、画家都会为自己的作品署名。如今,专案顾问小组,会把全体成员的姓名,列在报告书的标题页上;广告公司也是这么做的。新买的瑞士表往往附着一张标签,上面写道:“贾拉德制”。我们也许不想知道对方是谁。但他们却想主动告诉我们,而且把它看得非常重要。这是组织内一种健康的趋势,并且随着愈来愈多工作是由个别的小型团队来完成,这股趋势将会逐渐扩大。

在作品上署名,也许是保证品质的最佳良方。基于个人的荣誉感,且害怕遭到指责,很少人愿意在不良品上署名。然而,根据联邦制的思维,签署不仅是权利,也是责任;表明某人做了某项个人贡献。

英国某家艺术印刷企业的新任总裁,上任一个月后召集员工说:“很多从这栋建筑出去的东西,都让我引以为耻,即使客户似乎可以接受,我还是觉得羞耻。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产品都要附上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们以完成此作品为荣’,底下则是全体工作人员的署名。”说完他原本以为员工的反应会很愤怒,起码会不高兴,没想到员工竟然兴高采烈。有名员工说:“我们也觉得羞耻,但我们以为,你要的就是以最低的价格、生产客户能接受的垃圾。现在公司应该做的,就是提供设备,好让我们制作出能以署名为荣的产品。

10.信任为基础

自主的意义,就是管理空无一物的空间。权力补贴与签署,两者皆隐含高程度的个别支配权。然而,支配权若漫无限制,不仅令人害怕,也会给组织带来危险。所以,无论团体或个人,皆站在代表责任的双层同心圆内。里层的圆代表一切非做不可,不做就会导致失败的事——这就是个人或团体的底线。外层较大的圆则画定个人或团体的权威界限——也就是公事下达的终点。两个之间就是他们支配的区域;在这片空间中,他们兼有主动采取行动的自由与责任。这怎空间必须由他们自行填满,这是他们的第二层责任。

按照常理来说,要评断个人的行动,必须等到事发之后。然而,组织却比较喜欢在事发之前就先进行管制与评断。这样做虽然比较安全,却也比较迟缓,比较费钱;而且背后所持的假定是:职位愈高,离事情愈远的人,愈了解事情。

联邦式思维,或由个人主动填补空间的思维,其背后的假定则恰恰相反:居高位者未必知道的比较多。如果接受这个假定,在上者便须给与在下者高度信任,并且在万一下位者做错时,给与必要的谅解。如果上级不能容忍错误,底下就不会有人愿意冒险发起行动。“只要学到教训,就原谅他”,是联邦式思维的必要部分;但这部分可能相当难以实践。

信任、推已及人、体谅式的管理,听起来不错,也很软调;然而实际上,这是一套强硬的作法。管理以信任为基础的组织,有时必须翻脸无情。如果某人不再值得信任,就不能给他自由空间。为了维护权力补贴不受影响,凡是不值得信任的人,必须迅速叫他离开。

于是,曾经认为应该向全体员工保证终身雇用、终身栽培的组织,如今面临两难的局面。如果组织用错了人,或者发现不该信任某人,就必须撒销保证,或者针对不适合的专业人员,不再给予他们所珍视的自由空间。

今后,各组织也许会先经过一段较长的观察期,再提出这类的终身保证。组织假如不走这条路,另一条可行之道就是改与员工签订固定任期的契约。将来,领导人必须一方面信任员工、体谅员工,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强硬——这是联邦制的另一项吊诡之处。

11.复式阶层有其必要

“复式阶层制”(twin hierarchies)既必要而且实用。复式阶层制呈现出团队作业层次的相互依存原则。每个组织里,都有清楚的“职位阶层(status hierarchy)。有些人因为知识、经验、或能力表现较佳,他的职位及工资理所当然会比较高。传统上,任何单位和任务,皆由职位阶层最高的人来领导;但是,如果某项任务必须由一群具有不同技术的人来完成,且由具备特定专长的人来领导,这种传统的作法便不再有意义。例如,在广告公司,年轻的业务指导对年长而有智慧的媒体采购,也许毕恭毕敬,但由谁来主导却再清楚不过。以“任务阶层”(task hierarchy)来说,职掌决定每个人的位置。不过,在任务会议以外的时间,仍然必须恢复传统的方式,由职位阶层来挂帅。

目前在专业组织内,实施复式阶层制相当常见,也必然如此;不过在一般企业就比较罕见。然而,由于技术日趋专门化,再加上每个任务小组成员也认识到小组本身只是暂时的结合,目的仅在充分利用彼此的专长,以完成工作——这其实也展现了某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复式阶层将会日渐普遍。不过,这种概念带来了一些重要的附带影响:由于年轻的专业人才有机会向组织内其他的人员展现才能,因此大大鼓励他们把该项专业提升至最高境界,且让他们有机会直接站上真实的企业舞台。在此同时,也有些人必须逐渐习惯这种新作法——职位阶层较高的人,必须有足够的自信,才有办法偶尔接受部属的指导。

将地位与任务阶层区分开来,可使组织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变得远比原来篇平。典型的老式专业组织,从实习人员到最高层人员——也就是实习生、搭挡、医疗顾问和教授,总共也只有四个层级。而天主教会神圣,包括主教、神父、助祭,以及一位教宗(教会的首席信使)。也是四级。一些企业组织,尤其所雇员工以知识工作者为主的公司,目前纷纷起而效尤。他们发现,四个职位阶层已经足够,因为大部分的工作是由专案团队来负责,而每个团队各有其应有的任务阶层。

既成就自己也忠于组织

对我个人有益的事,应该对公司也有利——这是双重公民身份原则应用在个人层次方面。专业人员相信日本人所谓的“自我启蒙”,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继续在自我学习与开发上投资,他们将成为消耗性资产。他们可以要求组织,通过支付费用及特别假期,来鼓励学习。回过头来,他们对组织也应该更忠诚,以示回报。但是,就如在一些较大联邦结构里的情形一样,这种忠诚不应再被视为理所当然;公司必须努力去赢取员工的忠诚,而且要不断地更加努力。假如公司违反了与员工之间默许的约定或者甚至是白纸黑字的契约,妨碍了员工的成长,或者未能对员工的学习成果加以肯定或利用——也许他们已增添了新技能——就会使员工不再觉得有义务对公司付出忠诚。

这种个人主义虽然可以为专业标准提供最大的保证,并且会刺激个人追求更高的成就,但若真要发挥用处,便必须有某个更高的目标来约束它。这种更大、更广的公民身分需要特别重视;联邦制组织经常都是这么做的。圣奥古斯丁曾说过,最严重的一种原则,就是“只顾自己”;这句话身心健康仍然是正确。倘若忽视了更宽广的公民身分,新专业人士所重视的个人主义,也许看起来就和自私没什么两样。

联邦制扭转了许多传统的管理思维,尤其是它假定能量大多数不在中心,而在别处;不在最高层,而在下面各层级。根据联邦制思维,没有任何人或任何单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权力要重新分配。君主制风险高,只有遭逢危机时才可以采用;如克莱斯勒(Chrysler)便曾经一度采取这种作法。官僚体系则令人窒息;最好能容许百花齐放,即使后来发现其中某些是野草也无所谓。诡的是,联邦制虽然不希望在中央有个全能的君王,却需要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坚强的领导者。所以,挑选并栽培这些领导者,永远都将是联邦中央极力保留的权力。然而,我们不可能仅靠维持联邦中央的“小”,就以为它会既强盛且不断成长。每个独立成员,不论是个人、群队、事业单位或子公司,都必须觉得自己是一个较大整体的一分子(而实际上也是)。

联邦制并不简单,它把不同的复杂状况整合在一起。通常,面对一套复杂的多重目标时,我们往往会设法建立单一权威,实施单一制度;然而,假如真这么做,便轻忽了整个大环境多变的面貌;就好像把混声、合唱变成只有单一音调的齐唱。事实上,联邦制与当前的时代同调——一个重视多元、尊重差异的时代;一个大家既想做自己的事、却又想属于某个较大团体的时代;一个大家探寻结构、却又不愿被施加权威的时代。

七、期待“自愿式联邦”出现

经过政治界一再试验(通常试到失败为止)的联邦制,可以将它当作一种组织的概念来看,这样一来便可以发挥极高的附加价值。这套架构可直接应用在各企业上,无须重新设计。尽管我们知道联邦制该如何运作,真要付诸实施时却不是那么回事。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由君主制或寡头制,自愿转变成联邦制的例子。联邦的成立,通常是因为小国既觉得有彼此结合的必要,又想保持原来的独立身分。寡头政体只有经过战争或革命,才会转变成联邦。因此,这方面并没有好的典范可供效法;因此,我们必须自行走出一条最好的路。

要做到这一点,有赖公司高层的决心;他们必须愿意交出部分权力,以加速走向联邦制。假如所有相关的人或单位,都知道整个世界的变化以及背后的原因,并且明白非改革不可的理由,走向联邦制会更容易些。了解,永远是促成改革的有效润滑剂。如果各企业有这分决心并且了解内情,将可成为“自愿式联邦”的典范,而让政治学教科书再添加一个新的章节。

同类推荐
  •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网上开店创业与智富方法大全

    本书是一本帮助初学者和有一定电脑使用经验的用户学习网上赚钱基础知识的书籍,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创业的准备、在网上开店赚钱、网上赚钱的概念与方法、网上赚钱必备工具、网络经商基础知识、在网上炒股赚钱、当威客赚钱、利用博客赚钱、开展网络服务赚钱、做拍客赚钱、做淘客轻松赚钱、做网络调查赚钱、玩网游赚钱以及网络写手赚钱等知识。
  • 高成长餐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高成长餐饮企业经营手法及操作要点分析

    本书涵盖餐饮管理的采购、厨房管理、财务管理、员工管理、营销、战略管理、菜单、服务、卫生九大环节,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具体的原因,提出详尽的解决办法,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每个环节后列举了在此环节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餐饮品牌,如东来顺、海底捞等,并分析了它们的成功之道,希望对餐饮店管理者们通过学习,能够快速打造一家属于自己的高成长餐饮店。
  • 控股才是王道

    控股才是王道

    著名财经作家尹锋在《控股才是王道》一书中更是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国的企业家可以通过国美“陈黄事件”来学习:在融资上市的新经济环境中,无论是创始人、投资人,还是职业经理人,都要在遵守市场交易规则的前提下争取自己的利益。
  • 激活你的下属

    激活你的下属

    本书通过经典的案例和实用的技巧,讲述了最大限度激活下属的方法。内容有:告诉下属“你真棒”;听懂了再说;充分授权、轻松管理等。
  •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生意经:世界十大优商民族的创富宝典

    说到世界各国的商人,我们马上想到了无所不在的犹太人,想到了精明巧干的日本人,也想到了敢于冒险的美国人。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只要他们能在世界商业帝国里占有一席之地,一定有着他们高人一畴的经商智慧,也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意经”。
热门推荐
  • 王妃有毒:邪王请慢用

    王妃有毒:邪王请慢用

    她是一代天才毒医,穿越架空的古代,却得了个废女的头衔。他是摄政王,却极丑无比,见过他容貌的无不作呕。一道圣旨,让世人暗自感叹,果然‘郎才女貌’。清华灼灼,举世无双,天下第一才女一样她被虐成渣。低调好像很难,不过有人罩着好像也不错。“夫人,你又调皮了。”磁性的声音让人发颤,后背忽然一凉。……
  • 双城记

    双城记

    《双城记》是狄更斯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它更能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作品富有狄更斯的特色,作者身上的戏剧气质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狄更斯曾说,这部小说使他“深受感动,无比激奋”,并且渴望能亲自在舞台上扮演西德尼·卡顿。《双城记》自问世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能和《大卫·科波菲尔》相媲美。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正直善良的马奈特医生由于告发贵族的恶行而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孤女露西被好友洛瑞接到伦敦抚养长大。贵族青年达内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恶,放弃家族财产到伦敦当了一名法语教师......
  • “斯文”总裁不好惹

    “斯文”总裁不好惹

    静雪一个美丽灵秀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在复杂的社会沉沉浮浮,一心只想拥有单纯生活的她,却情非所愿的遇到几个优秀男人的痴缠霸爱,最终情归何处?第一天上班,误打误撞的吸引了冷情总裁的注意,总裁对静雪一见倾心,千方百计的要她做自己的女人,面对步步紧逼的索爱,静雪只能落荒而逃!偶然相识的邪魅男子年轻有为!还是腹黑总裁的表哥,从小俩人就八字不合视对方为对手,为了静雪兄弟俩明争暗斗互不相让!静雪看着这些为她争风吃醋的质优男人,不禁仰天长叹:她苏静雪何德何能既有如此魅力让桃花为她满天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大人很嚣张

    总裁大人很嚣张

    只不过和他一夜有了俩孩子,本来想报复这个不负责任洁身自好的总裁,却不料原本对他的恨正被他的霸道和腹黑一点一点侵蚀,不行我不能就这么认输,可是他好像确实有那么一点招人喜欢……
  • 友谊之路的艰难

    友谊之路的艰难

    几个人因一次偶然的机遇中相聚在一起,成为了朋友,但这段友谊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这段友谊是否能继续下去?
  • 傲世狂女:小心命中克星

    傲世狂女:小心命中克星

    虽然她是神偷……但是、但是她也不想专偷人头……齐莲月,杀手组织的一把好手,可是,却因为自家爷爷的恶趣味,成了一个看起来跟杀手没啥关系的神偷。一次任务失败,来到了异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废材,还有着心脏病!而她的身份,好像并不只是一个将军府小姐……
  •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想是做的蓝图,做是想的成品,只有你努力去想了,你才会对未来拥有一个美好的图景,但是只有将这蓝图付诸实践,美好的图景才会实现。如果你还不知道怎样去想,那么请你翻开书页,让这本书告诉你;如果你还不知道怎样去做,那么也请你翻开书页,这本书也能告诉你答案。
  • 龙凰苍生

    龙凰苍生

    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一次意外中,恰巧看到九州守护者一脉最后的传承人受敌人围攻,意外救下传承人,继任九州守护者,守护通往大地之源的灵界之门,无奈千年大劫到来之时,年轻的守护者还未成长起来,面对觊觎大地之源的多方势力,他又该如何抉择,该有怎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
  • 豪门缉拿小逃妻

    豪门缉拿小逃妻

    八年前,生死相依;八年后,形同陌路。安氏大小姐安宁,是什么让天真无邪的少女变成了冷静干练的设计师?萧氏继承人萧哲,十余年的守护,又是否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为情所困的男子李海东,又如何从一个小角色一步步走上商业之巅,叱咤风云?安宥,这个注定了悲剧的少年,是否能平息悲伤?蓝颜红殇,多年前那个守望星空的男孩为何承载了满满的思念?且看他们一步步走向命运的漩涡,谁又能得到真正的爱情,谁能获得最后的救赎?
  • 学霸神途

    学霸神途

    科学家分为四类,第一类也是人数最多的一类,他们能够修补一些既定的时代下产出的理论,而无法做出重大的发现;第二类的科学家是那种能够发现这个时代的发展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做出开创性的成果的人;第三类科学家是那种能够开创性的提出新的大胆的理念,加速或者提高人类认知水平的人,最后一类科学家是能够看透历史的发展,开创出划时代的理论和成果,影响人类上百甚至数百年的对科学的认知……这是一个关于重生回到八十年初的学霸成长为第四类科学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