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03600000014

第14章 苦难野人山(7)

一些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的回忆文章中说,杜聿明和孙立人都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杜聿明每遇危急关头,都优柔寡断,下不了死心;而孙立人总是当机立断,壮士断腕,快刀斩乱麻,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就是两人的最大差别。

在曼德勒,113团被派出去,远征军指挥部打算牺牲这个团,以换取英国人的欢心,但是孙立人坚定地找到113团,要死就死在一起,结果,113团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以寡击众,以少胜多,取得仁安羌大捷。

在温早,112团被日军围困,而且,日军的机械化部队沿着公路穿梭,将112团和114团分割,准备各个击破。但是孙立人带着114团,硬是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救出了112团。

在拉马峡谷,孙立人带着新38师主力沿着峡谷行走一天一夜,如果突遭大雨,全师会遭毁灭。

在清德温江,如果孙立人稍微犹豫片刻,则会被日军咬住,被暴雨阻隔,那么,新38师面临的就是灭顶之灾。

………

这一路,真是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断后部队与日军先头部队激战正酣的那天下午,孙立人带着主力部队来到了一处山口,这处山口通往一个叫作唐海的地方,而穿过唐海,则可以到达普拉村。

七天后,新38师到达了普拉村,而断后部队和工兵营、辎重营也赶到了普拉村,和新38师主力会合。

但是,在从山口到普拉村的这七天里,日军实在不好过。

在山口,孙立人下达了这样六道命令:

1.从唐海,经普拉村,向印度的英帕尔前进。

2.唐海以北无给养,各连队应在唐海以南充分带足给养,并买两头黄牛,带上行走,以作蛋白质食用。

3.沿途不易雇请脚力,各部队应设法多雇脚力。

4.各部队设法多请向导,以免迷路。

5.每到达宿营点,师特务连、团特务排一定要严密警戒,遇到擅取民众财物者,就地枪决。

6.唐海以西地区,霍乱、痢疾、伤寒流行,饮食要特别注意,饮水必须煮沸。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据老兵回忆,为了严禁战士喝生水,孙立人特别强调,遇到喝生水的人,立即枪毙。

喝口生水,为什么会处罚这样严厉?

孙立人在他所著的《统驭学》中,对这一点有详细的描述:“记得在以前,军中流行两大疾病,就是‘痢’与‘疟’。我于是绝对禁止士兵喝生水、吃生食品,结果痢症不生。又限定官兵每周吃奎宁丸二粒,借以预防疟疾,结果疟疾很少,作战很久,战斗力始终保持。至于别的队伍呢,病得很多,死得也不少。疲癃残疾,狼狈万状,一旦开拔,宛如医院搬家,抬的,拄着杖走的,前前后后,伤病满路,占了全营一大半。本来山岚之地,疾病瘴疠甚多,战死的少病死的多。其实预防之法,道理很浅,人人都知,可惜不肯切实去做,即使倡导在先,也不肯切实检查,行而不力。这些事,专在乎做得踏实,才能生效。要想做得踏实,唯在带兵官注意检查,持之以恒而已。还有我们在缅甸初期作战,西撤印度的时候,那是要越过原始森林,而且热带的疾病很厉害,我严令部下,不许喝生水,如有喝生水的,见了即予枪毙。因为那时后有追兵,又没有医药、担架,如果病了,既不能抬着走,就只有丢落下等候死亡,我因为不忍看到弟兄疾病死,反而干脆,因此才定下严厉的规则。结果,一路上只死去一人,他即是偷着喝生水发病而死的。”

新38师军医处长薛庆煜说,这个因为喝生水而死亡的人,是一名炊事兵。他深深感激,新38师因为有一个懂得科学,又懂得医学常识,高度重视防疫工作的师长,新38师才能顺利通过那样危险的地带。

5月27日,孙立人带着新38师主力来到了普拉村,普拉村在印度边境城市英帕尔的东南方向,距离英帕尔只有40里。

当天下午,在清德温江阻击日军的断后部队和工兵营、辎重营赶上来了,与新38师主力胜利会师。

孙立人发报联系113团,依然没有回音。

113团已经与师部失去联系20天了。这20天里,他们是怎么度过的?他们现在在哪里?他们与55师团和18师团独立作战,掩护第5军撤退,这绝对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会不会已经遭遇不测?

新38师留在普拉村,一边休整,一边等待113团。

突围,突围

杜聿明带着八万远征军向北撤退,而唯有孙立人的新38师向西撤离。杜聿明要进入缅北野人山,然后穿过野人山回到中国;孙立人要带着新38师在日军包围圈的缝隙中突围,保存实力,去往印度。新38师是一支孤军,孤军奋战,没有援兵。

113团是孤军中的孤军,更是没有一兵一卒可以救援。

新38师主力刚刚来到温早的时候,因为放心不下在第5军后面孤军奋战的113团,孙立人派副师长齐学启奔赴卡萨,让其想办法找到113团,见机行事。

此时的113团,经过了仁安羌大捷,仅剩900人,而900人中,还有300名伤兵。当第5军坐着汽车向北撤退时,他们留在卡萨阻击日军。即使阻击成功了,他们向后撤退,也要依靠自己的双腿。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副师长齐学启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齐学启,是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的高才生,孙立人的得力助手。是齐学启和孙立人一起,把一群没有战斗力的新兵缉私总队人员,训练成了战斗力极强的新38师。

如果齐学启能够和孙立人一起参加第二次缅甸战役,他的名字也一定能够彪炳史册。

113团在哪里?

113团自离开新38师主力后,就连遭险境。

113团特务连连长蒋元清楚地记得,5月7日,也就是孙立人带着新38师主力赶到安全地带普拉村的前20天,113团接受杜聿明派遣,前往卡萨阻击,为整个第5军的撤退断后。

卡萨,在伊洛瓦底江西岸。

113团来到卡萨的时候,局势已经非常混乱,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熊熊燃烧,浓烟直冲霄汉,日军的飞机和大炮已经将卡萨炸成了一片废墟。团长刘放吾派出搜索连,但是没有发现敌情。

趁着日军尚未攻到这里,战士们立即构筑工事,准备阻击。这里肯定会有一场大仗要打,因为卡萨是日军追赶第5军的必经之路。

5月8日上午,杜聿明乘坐装甲车来到卡萨,瞭望伊洛瓦底江对岸日军的情况,对113团构筑的工事很满意,然后就又乘着装甲车离开了。

5月9日下午2时,113团派出的搜索警戒部队——第2营5连,在伊洛瓦底江东岸与日军的先遣部队发生激战,然后撤回到西岸。

一场大战来临了。

蒋元眼中的这场大战,是进入缅甸以来最残酷的一场战斗。

李文才也对这场战斗记忆犹新。

5月9日下午5时,日军开始了进攻。

狡猾的日军先遣部队没有隔江进攻,而是从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渡河,然后,沿着河流向113团的阵地发起攻击。113团依靠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打退了日军一次次进攻。

在缅甸,午后5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而5月份又进入了缅甸一年最热的季节,所以,进攻的一方和防守的一方,都很不好受。防守的一方站在战壕里,战壕像一个不透风的蒸笼,热气蒸腾,浑身的汗水向下流淌;进攻的一方端着步枪,背着20斤的装备行李,同样挥汗如雨。

日军的一次次进攻被打退后,李文才接下来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

大约两小时后,攻击的日军略作调整,阵地前出现了上百名日军,他们光着身体,挺着刺刀,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走上来,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视死如归的神情。

日军指挥官在仿效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

当年,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交战,吴军阵地久攻不下,阴谋家勾践就派遣士兵排队走到吴军阵前,一个个自杀了。正在吴军惊愕不已时,越军突然发起进攻,吴军一败涂地。

可是,那时候是冷兵器时代,越军可以到吴军的阵地前沿再自杀,现在是枪炮时代,如果谁还仿效当年的越军,谁就是二球。

日军挺着刺刀,一步步地走近了,距离李文才只有三四十米远了。

李文才听到身边的排长说:“打,往狗日的球上打!”

排长手中的枪响了。走在最前面的,手举指挥刀的日军指挥官,他裆下那个吊儿郎当的玩意儿,突然礼花飞溅,他怪叫一声,就倒了下去。

战士们手中的枪也响了,身边的机枪也响了,那些光尻子的日军像拔光毛的猪一样,倒下了一排。

日军为什么会脱光衣服冲锋?可能天气炎热,让人极度烦躁;也可能日军已经没有子弹了;还可能是上级命令限时攻占阵地。

李文才正打得酣畅淋漓,突然听到背后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

日军大部队乘着木筏和汽艇,从正面开始强渡伊洛瓦底江了。

日军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113团拼死阻击,死战不退。阵地前血流成河,血流汇成小溪,流进江水,让伊洛瓦底江也变成了红色。

日军曾有一度占领了滩头阵地,构筑工事,和113团对射,后面的日军划着木筏和汽艇,源源不断地向岸边拥来,形势极为紧急。

第2营的200多名战士,跃出战壕,嘶声呐喊着,端着刺刀,硬是将已经上岸的日军又压回到江水里。

从下午5时到午夜12时,113团团长刘放吾带着全团900人,其中包括300名伤兵,抗击了至少十倍的日军进攻。

午夜一过,战场上突然静寂了。

静寂不是好兆头,静寂表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午夜时分,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来到了。

伊洛瓦底江上游漂来很多树枝和竹枝,刘放吾判断日军大部队一定在上游集结,制造竹筏木船,准备渡河。如果日军渡过河来,沿着河岸进攻,113团的工事优势就无法发挥了。

怎么办?

此时,第5军已经后撤两天,估计早就走远,齐学启和刘放吾商量后,决定113团也后撤,避免与大队日军决战。

113团伤亡惨重,齐学启先带着重伤员撤离,刘放吾留在阵地监视日军。

齐学启带着伤兵一步步走向北面,此后,他再也没有走回来。

刘放吾在凌晨2时,也带着部队悄然撤离,为了迷惑日军,他们故意在工事前点起篝火,遍插旗帜。日军始终不知道113团已经撤离。

就在这天晚上,日军因为正面强渡无法突破113团的阵地,便分作两队,分别从上游和下游渡江,然后合围113团。

上游渡江的日军将砍断的毛竹和树枝扔进水中,顺流漂下,结果被113团发现,察觉了日军的企图。要不然,113团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齐学启带着重伤员走至离伊洛瓦底江很远了,估计摆脱了日军的包围,便与在温早的孙立人取得联系,孙立人立即命令一个名叫叶遇春的副官开车前去迎接齐学启。

叶遇春来到约好的地点,等待了四小时,还是没有等到副师长齐学启,只好又返回温早,向孙立人复命。

齐学启去了哪里?孙立人忧心如焚。

孙立人不知道齐学启去了哪里,刘放吾也不知道齐学启去了哪里。

得知齐学启的下落,已经到了一年后。那时候,孙立人和刘放吾都在印度蓝姆伽枕戈待旦,厉兵秣马,新一军正在炼狱中浴火重生。

孤军113团,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地形不熟,语言不通,四面强敌,危机重重,要在倾向于日本的缅甸境内,生存突围,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日军放言:专找中国军队。意思是说,只打中国军队,不打英国军队。

这样,缅甸本地人、印度难民都不会给113团提供帮助,113团变得非常孤立。

刘放吾也放言:要翻越野人山回中国。

这样,日军调遣重兵,在北面设伏,拦截113团。

而113团却是向西疾进。

113团这一路上经过了多少波折,经历了多少险境,已经无法统计。

李文才说:“有一次,我们藏在小树林里,日军的坦克部队从树林边开过去,轰隆隆的声音震得地面都在颤抖,如果那时候日军有一个坦克兵走出坦克,走进树林,就会发现我们。还有一次,我们藏在村庄里,日军向村庄里打了几炮,看到没有动静,就离开了。如果当时日军派出小部队搜索,也会发现我们。”

这一路上,吃饭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没有给养补充,战士们饿得头昏眼花,后来,开始吃树皮了,地面上的各种昆虫,也成了战士们的食物。李文才说:“蜘蛛、蜈蚣、蚂蟥、蚂蚁,这些东西都吃过。”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们与别的部队断绝了所有联系,不知道第5军在哪里,不知道新38师在哪里。他们该撤向哪里?哪里才是安全的?

5月28日,新38师主力来到普拉村的第二天,孙立人突然接到了报务员送来的电报,113团联系上了。

孙立人兴奋异常。

113团询问孙立人,第5军现在在哪里。

孙立人立即感觉到,113团询问第5军的去向,一定是想从第5军那里得到补充。因为第5军家大业大,物资比新38师多,更容易得到补充。然而,第5军一直向北走,要走进缅北野人山。北边虽然没有日军,但是,那里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比日军更为凶残。日军在东西南都布有重兵,而在北面没有派一兵一卒,道理很简单,摆明了要把中国远征军赶进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里,让严酷的大自然吞噬这八万中国的精锐部队。

孙立人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杜聿明带着远征军主力部队一直向北和向东行走,中途因为遭敌伏击等各种原因,远征军主力分成了五路,此五路都或多或少地走过野人山。自从中国远征军走入野人山后,日军停止了追击,静静地等候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吞噬中国远征军。结果,五路远征军回到中国的,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有数字说四万人仅有八千人返回。

同类推荐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乱斗战场

    乱斗战场

    旌旗下会有你的影子,乱斗中会有你的风采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的历史场景,都有可能在这里重现。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界,所有你喜欢的文臣武将都有可能在这里登场,在这里厮杀,在这里斗智。请进——乱斗战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墨学之白云往事

    墨学之白云往事

    导言:本文为纪念墨学诞生两千五百年。为近代墨学复兴破冰,本文以白云山谷为中心,以主人公的成长为主线,描写刻画以春秋末年战国初期那些神秘的英雄为主角在白云先生的培养下面向辉煌的时代。解释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力量在为自己的漫漫长路的探索,迎合历史争鸣的历史必然,在争鸣中不同利益人的求索,在为世道的方向的深思与实践。还原在那个时代的英雄成长蜕变的历史,让人们认识墨学,了解这个在历史长河之中沉睡的“显学”。并为现代墨学发展,继承近代墨学复兴,为墨学的发展尽自己的所有力量。
  • 黑化三国

    黑化三国

    历史的真相未从向后人掀开。当我们明白自己所知的与现实相反扭曲时,你是否还能正视自己原本心中的世界?白陵告诉你答案!他能力不高,智商不突出,但是既然穿越而来,看到了颠覆的世界。那么总要做点什么!诸葛亮神机妙算,为刘备出谋划策?真的?刘备因仁德闻名于世,广纳人才,只为复兴汉室,真的?曹操世称奸雄!他愿意这么做?时代逼人,真是如此?还是禁受不住那从古至今没人忍住的诱惑?
  • 帝国拾遗

    帝国拾遗

    秦帝国建立与毁灭背后的鬼谷众生相。帝者布天下之局,鬼谷以苍生为棋,起子算尽天地日月人,落子尝遍欢愁苦乐恨。天借我二十年看君登帝阙,地赊我十五载为君葬江山。二分史实,八分胡诌,借鬼话悼秦,托古人说梦。若十分可笑,还请一笑置之。(男主:始皇;女主:清河)
热门推荐
  • 末日魔神记

    末日魔神记

    亘古至今,神魔两立,一个流传万年的传说〝末日临,魔神降〞。何为正,何为邪,何为神,何为魔。延夕一个一心只为守护自己所爱的人,世人皆以我为魔,那我延夕便为魔,一个魔与神都为之胆颤的魔。苍天弃吾,吾宁成魔;天要灭我,我便逆天。
  • 万星共主

    万星共主

    “在这片无尽星辰大海之中,会有与我匹敌的对手存在吗?”李济摸着下巴思考着,亿万星辰在他身边环绕,形成了一个个璀璨耀眼的神环。“那么,新一轮的征服之路,就从这颗神女星开始吧!”李济的魔手,伸向了拥有【万星之花】尊号的神女星星主,一个用美丽就能征服全世界的绝世佳人。……独一无二的修炼体系,热血奔放的战斗场面,种类繁多的强大星技,还有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这一切,将会为您带来不一样的至尊享受!
  • 倾城之恋:逆天姐妹太妖孽

    倾城之恋:逆天姐妹太妖孽

    在一个名叫沧海大陆的地方,以修炼为主,平静安宁的生活,因为四个人而改变。亦正亦邪,决定了整个世界的生死存亡。她是一位腹黑无比的坑货姐姐,她是一个机灵活泼的“乖巧”妹妹,一对姐妹,逆天无敌。他是傲世天下的绝色哥哥,他是哪吒风云的闲散弟弟。姐姐遇上哥哥,相亲相爱,但是追妻难啊!妹妹遇上弟弟,一言不合就开打,没想到最后竟成了一对!
  • 夏末以至,薄雾微凉

    夏末以至,薄雾微凉

    何为仙道?何為魔道?不过在一念之中。被自家魔君派下山当奸细的陌无倾表示很兴奋!不小心解封了妖孽美男,又不小心被冰山帅帝尊收为亲传弟子,陌无倾认为自己很小心翼翼了,可又被暖男太子瞅上,事后自己表示也很无奈。最后还是决定“一生一世一双人”好了,也算积点阴德。
  • 七年暗恋终成灰

    七年暗恋终成灰

    沈恋空暗恋沈活着七年。沈恋空有时想:七年,可以彻底忘记一个人。科学家说,不管有多么深刻的伤痛,只需要七年都会痊愈,因为七年的时间可以把我们全身的细胞都更换掉,那些想你爱你的细胞也会随之死掉,那样,是不是我就不会再在深夜里想你想到流泪。沈活着说‘七年改变了很多,我不再是你喜欢的那个他,不知年少的我有何魅力吸引你…我们可以当好朋友’。他可能不知道,有一种人,对感情无法当朋友',沈恋空就属于这类人。所以沈恋空选择不再联系……
  •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北京,两小时时差,那爱呢?你关注过远离内地的乌鲁木齐吗?做为亚洲的地理位置中心,那里的女孩子,生活,工作,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八零后,乌鲁木齐土生土长的她,正经历着怎样的人生?畅冉书友会群49430555,欢迎讨论!
  • 至尊帮主

    至尊帮主

    同样都是被困在游戏里出不去,同样都得到了游戏赠送的大礼包。当其他人还在游戏中挣扎求存的时候,吴铮从一个没落帮派的帮主起步,一步步迈向人生的巅峰。有人说:如果没有提升幸运值100点的幸运锦囊,他靠什么崛起?吴铮表示反对:我靠的是智慧与勇气!PS:游戏文硬生生被我写成历史文,我也真醉了……PS:新书《网游之辉煌崛起》已发发,请大家继续支持
  • 太上玄一真人说妙通转神入定经

    太上玄一真人说妙通转神入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育魔

    育魔

    他是天地初开遗落的一片混沌,本应在人间化胎为人,平平凡凡度过一生,却不想为救至亲之人踏上了修行的道路。身世的由来,有心之人的暗算,与所爱女子的离散,兄弟之间的背叛,门派的风雨飘摇,仙魔即将再开的大战。是谁在翻云覆雨口蜜腹剑,是谁被阴谋诡计算计连连,自以为是木偶的提线之人,却不想全都在天道的把玩之间。凭他自己要怎么力挽狂澜,要如何才能拨开浓雾再见青天?梦里江湖身是客,刀风剑雨浪滔天。只盼自在逍遥身,不证大道不登仙。
  • TFBOYS璎珞盛夏

    TFBOYS璎珞盛夏

    同人小说,TFBOYS不喜勿喷可可第一次写作有什么意见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