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7200000031

第31章 刺猬效应——谁都需要自己的空间

谈过恋爱的人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如果天天见面,也会犯愁,感到压力倍增,自由受限,甚至觉得“无法自由呼吸”。

小新很爱她的男朋友,对他关怀备至,恨不得24个小时随时都能掌握男友的行踪。男友出差没告诉她,她觉得不受重视了;男友和同事出去吃饭,她觉得为什么不带她一起去;男友不回她短信,她觉得感情冷淡了;男友不接她电话,就更了不得了。小新患得患失地看待她的感情,开始的时候,男友能体会她的用心,也处处顺着她,但日子一长,也开始争取适当的自由。小新觉得很苦恼,自己明明以男友为重,为什么到头来还被投诉干涉男友的自由,让对方觉得好像在“坐牢”?

人和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交际交往距离,离得太远,无法感受关怀;离得太近,又觉得彼此受限。就像在寒冬中相互取暖的两只刺猬,反复尝试后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才能既不互相伤害又能彼此温暖。在人与人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是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学生就保持着既能让学生觉得温暖,又得保持威严的距离;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也应该保持着亲密“有间”、不远不近的关系;在爱情中的两人更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在很多时候,关心成了温柔的束缚,感情成了甜蜜的陷阱。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往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由于双方关系的不同,这个距离是可以随时调整的。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清晰地将人及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几乎等同于我们常常提到的亲密无间。如果双方的关系足够亲密,两人的距离可以缩短至15厘米之内彼此可能进行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间能感受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将距离扩大至44厘米之内也属于这个范围,这个距离足以让你清楚看到对方的表情和眼神,也可以直接拉过对方的手或促膝谈心。仔细想想,你与多少人能达到亲密的程度?

2.个人距离

我们将范围距离在45~76厘米的距离称为个人距离,这个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有部分身体接触的距离。将近1米的距离,仅能保证亲切握手和友好交谈,是熟人间的距离。如果和陌生人维持这样的距离,可能会引发别人的反感,或怀疑你的企图。将距离扩大到122厘米之内,就是任何人都能自由进入的安全距离。

3.社交距离

在1.2~2.1米之间,完全超出了熟人的关系,只能体现出一种社交或礼节上的较正式的关系,一般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会保持这种距离。

在2.1~3.7米的范围内,则是一种更加正式的社交关系。比如,在工作招聘时的面谈和毕业时的论文答辩中,HR和应聘者,教授和学生之间就保持着这样的距离。

4.公众距离

在社交距离之外的所有距离都被包括在这个范围以内,就是一个能容纳所有的空间。在这个范围内的人群,相互未必会发生关系,大多视而不见。

你选择什么样的交往距离,往往是交往双方是否亲近、是否喜欢的重要标志。在你了解到初步的距离关系划分法之后,就能通过两人的关系远近,来判断和调节距离的弹性。能做到不近不远、不亲不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其中的奥秘,真是需要下大工夫才能明白。

首先,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文化背景差异。国人认为直接的身体接触,最能体现两人关系的亲密,但在很多国家,身体上的接触是不被接受的。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国家对距离的理解都有差别。往往会出现阿拉伯人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接受不了对方过度热情的情况。

其次,要注意性格的差异。有的人生来热情,对距离或接触什么的,都认为是很自然的事情,也不会把这些放在心上。但一些内向、孤僻的人则对过于靠近的人非常敏感,即使对好友和家人,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

再次,尊重他人的习惯。有些人并不是内向,也不是怪异,他们只是有洁癖,这些人不习惯肢体上的接触,包括握手。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习惯,实在没有必要强求。

最后,灵活机动处理人际距离。在和陌生人交谈时保持分寸,是非常好的习惯,然后,随着关系的变化随时调整交际的距离,会让人觉得舒服安全,没有压力。

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先生就是运用刺猬效应的高手,对管理层尤其如此。在工作场合和待遇问题上,斯通从不吝啬对管理者们的关爱,但在工余时间,他从不邀请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正是由于懂得保持适当的距离,使得通用公司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节节高”。他的原则是,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让人觉得你高高在上,也不会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最佳状态。而且这个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约束了自己,也约束了员工,从而最后取得了成功。

对年轻人来说,掌握交际交往,或者工作中的刺猬效应都是十分必要的,能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可能就是刺猬效应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吧。

同类推荐
  • 这才是心理学

    这才是心理学

    本人心理学生一枚,学完四年心理学课程,不得不感慨一句:万万没想到,这才是心理学。进入心理学的世界,就像钻进了旋转的万花筒。生理心理学展示了身体和心理之间的秘密;实验心理学再次确认,心理学是一门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人格心理学帮我结束“不知道自己是谁”的阶段;社会心理学拓宽视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整个社会、人类发展的历程……除此之外,本书还介绍了心理学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术生活、实习生活以及职业选择。想了解神奇的心理学,神秘的心理学学生,请赶紧翻开本书吧!
  •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

    《快乐心理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凡的智慧,向大众读者轻松漫谈种种日常心理。本书汇集了很多根本性的难以治愈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恐惧心理、禁欲问题、纵欲问题、情绪混乱、失眠问题、神经过敏、偏见问题、犯罪心理、自卑心理、怪癖问题、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歇斯底里病症、好奇心理、神经衰弱、游戏心理和迷信心理等,本书自出版后就在美国长销不衰,一版再版,是林语堂首荐给所有中国人的励志经典。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对我说谎试试:跟我学微反应读心术

    随着美剧《Lie To Me》的热播,国内微反应丛书陆续出版,微反应正在通过多种媒介与大众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应用微反应。面对大量的潜在读者群体,本书适时推出,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微反应、学会应用微反应。姜振宇所著《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为狭义微反应(市场销售火爆)。而《我的第一本微反应书》从广义微反应(包含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部分内容)着手,结合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将广义微反应从生理机制到心理现象,再到外部行为进行详细透彻的讲解。
热门推荐
  • 妖怪食堂

    妖怪食堂

    中二少女莫小豆被荒郊的红绿灯引入了一个奇怪的食堂,装修风格奇怪、客人奇怪、就只有美食不奇怪。啊~没有大纲的故事就是这么随心随性、、、
  • 遇见你喜欢你

    遇见你喜欢你

    似偶然似必然,她遇到了他。一次训斥,让她记住了他,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吧,有些人陪她多年,她却无感,而他,只是短短十几天,却让她沦陷。他有点儿污,各种会撩,各种被撩,他,又有点儿好,各种不趋炎附势。而她,有时安静,有时活泼。他爱笑,她也爱笑,她,还喜欢看着0.他笑,也喜欢寻找他的身影,,他很独特,她总能认出他,哪怕只是背影,后来,他走了,,再后来,她发现也承认她喜欢上了他,,,可他却不允许她喜欢她,,,他与她,,
  • 修炼之手机商城

    修炼之手机商城

    他,不懂得诗词歌赋,背不了唐诗三百首;他,没学会理工科学,连个炮仗也做不出;他,玩不转军法计谋,行军打仗带头落跑;他,不知如何泡妹子,单身狗界的注孤生;他,不具备穿越者一切素质,却偏偏好死不死的穿越了;他叫徐文,三流大学毕业的文科生,他什么都不会,也懒得去学会!他唯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YY小说看得多。没错,他什么都不会,唯独……唯独会装B!能吹牛逼!他叫徐文,万万没想到,最终他还是活了下来——靠着装逼~完~
  • 小郭寡民

    小郭寡民

    一个苦命的街头混混在一次争街头,被兄弟后背插刀,被救回了却看到自己心爱的女人投奔了对头,无意心无在生,从13楼跳下,唉,悲惨的生活开始了新的章节
  • 墨总,夫人袭来

    墨总,夫人袭来

    墨逸森在酒会上,忙着应酬,无暇顾及其他……他跟一位熟识的老总交谈甚好时,徐特助小跑过来说:“墨总,夫人袭来”,他看向出入口,她真来了……墨逸森无视掉在场所有人,直奔于她,“玩够了,该回家了。”佟曦可看着他,半响才说出一个字,“我……”墨逸森声线温和,“什么都不用说,跟我回家,好吗?”第二天,头条新闻,标题是:国民男神和国民女神是夫妻。【本文一都来自于作者想象,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女一男一,就有女二男二和女三男三,绝对1V1,专情。当然也会有些配角,不会虐人,放心入坑】
  • 星夜的追梦人

    星夜的追梦人

    故事以姜云帆与朋友之间的友情为主线,穿插着青涩的高中爱情,讲述了一个禁止爱情的年龄阶段,高中生之间纯洁的友情观、爱情观。朝气蓬勃的高中生们彼此勉励、相互学习,他们谈论古今、探讨社会,并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姜云帆虽然成绩一塌糊涂,但却有着独特的思维,对待事物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为我所用,在朋友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了起来。虽然历经坎坷,最终还是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走向了大学之路。作品中借助高中生的眼界,反映了在浮躁的社会下,一群热血青年的矛盾人生。
  • 轻轻非倾情

    轻轻非倾情

    一个虫洞的一半仙人所在的圣地!一个虫洞的另一半人类所在的地球!一个法力高强,高高在上的雪国公主!一个光芒妖艳,倾城绝貌的人气歌星!一个坦然自若,冷酷无情的雪国公主?一个乐趣无比,超2的魔鬼正太歌星!一个高傲自大,迷倒众人莫拉国公主!一个风度翩翩,欣欣向荣的雪国王子!一个无聊至极,扑向八卦的乐趣少女!一个走在金钱,走在文艺上的大少爷!他们,一个个,曾经在爱的深渊里挣扎过,曾经有过,累伤痛,却从未对爱,投降过的,爱中人!
  • 记得要忘记

    记得要忘记

    叶寄悠第一次见到古飏,就在逃避,究竟在逃避些什么呢?是一见钟情的爱?还是忘不掉的伤痕?忘不掉的人在记忆中扎根,想,却也无法恨,即使转身离开,还是止不住命运的纠结,决定放弃,却又重新开始,爱情,究竟是无休止的纠缠?还是不耐其烦的寻觅?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 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 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 。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 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强龙闹都市

    强龙闹都市

    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中生,误喝了一瓶神奇的饮料,得到了无敌的身体素质,又遇了山林修炼者,从此踏上了修炼之路。先泡校花,再到妩媚女警察,最后建立一个地下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