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扁鹊学医
扁鹊,是我国古代医学创始人,生于战国末期的齐国。
其实,扁鹊的真实姓名叫秦越人。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神鸟,名叫扁鹊,嘴很尖,不管人们得了什么病,经它一啄,即刻痊愈。因为秦越人医术高明,人们都称他为扁鹊,时间一久,人们竟忘了他的真实姓名。本书所记述的“扁鹊学医”,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扁鹊出身于平民家庭,幼时聪明,喜欢读书。可是,约在他十一二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了。扁鹊为了生存,经乡人介绍,到附近集市上一家客店中当了一名小伙计。在客店中,别看扁鹊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干活却十分勤快,待人忠厚,很讨店主喜欢。因为扁鹊手脚勤快,床铺收拾得干净,客人也都愿意来这里落脚住店。
有一天,店中一位客人腿上生疮,痛得头上直冒汗。当时人们都信巫医,扁鹊奉店主之命,急忙帮着请来。这巫医在病人房中折腾了一番,拿出了几包“仙药”,要了钱,便走了。巫医走后,扁鹊给病人生疮的地方上了“仙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重了,痛得时而满床打滚,时而捶胸顿足。整个客店的人听到后,几乎都跑了过来。有的上前按住脚,有的按住手,扁鹊更是急得嚎啕大哭。
正在这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客人,叫长桑君,走到病人床边说:“不要着急,让我来看看!”说着,他便揭开了病人的被子,一看大惊失色,急忙问扁鹊:“疮已感染溃烂,全身中毒红肿,他吃什么了没有?”
扁鹊边哭边说:“刚才巫医看过了,让我给病人疮上撒了一包‘仙药’,不到一个时辰,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扁鹊说着将剩下的两包“仙药”给了长桑君。
长桑君打开用鼻子一闻,气愤地一下扔在地上说:“这哪是什么仙药,全是用木屑烧成灰,又拌上些土制成的,不中毒才怪呢!”
长桑君说着,急忙回屋,拿来一个小布包,先让病人嚼了几片草叶。几分钟后,病人就安静下来,不叫痛了。然后,长桑君又拿出一把十分锋利的小刀,将病人疮上的脓血放掉,将周围的烂肉刮去。当病人生疮部位露出鲜肉时,长桑君又撒上了一小包药,便用布包了起来。长桑君处理完毕,抹了一把汗,对大家说:“让他休息吧,过几天就会好的。”
第二天,病人身上的红肿消退了,疮口也不痛了;又过了几天,病人的疮便完全好了。大家都称赞长桑君是神医。
从这天起,扁鹊心中一连几天没有平静,因为像巫医害人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不少次,有的人甚至被害致死,他恨死了巫医。
这一天,长桑君到渤海郑地行医,又住进了这个店中,扁鹊难过地对长桑君说:“自您上次走后,附近村里又被巫医医死了三个人,可惨了。世上多几个像您这样的神人多好啊!”
长桑君说:“我哪里是什么神人啊,只不过多学了几年,多实践了几年罢了。”
扁鹊央求说:“您教我学医行不?”
长桑君说:“好啊,等你学好了,这里的人们就不会再去上巫医的当了。不过,学医行医也是很辛苦的事,又要上山采药,又要走村串户,你能受得了吗?”
扁鹊说:“只要能给乡亲们看病,再辛苦我也不怕。”
就这样,扁鹊一边在店中打工,一边跟长桑君学医。店主见了,也很高兴,只要长桑君来了,就少让他干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扁鹊学习十分刻苦,一有空就把长桑君给他讲的一些医术和中草药的名字、药方,全都一一记下来,并在店主的支持下,常跟长桑君一起上山采药,一块串村诊病。不久,长桑君见他已经掌握了不少病症的诊法,就放手让他试着独立看病、开药,自己在一旁边看边指导,不时提出一些疑难问题让扁鹊思考、回答。
扁鹊在跟随长桑君行医过程中,不仅刻苦好学,而且医德也很好,关心病人疾苦,常常亲自动手给病人熬药、喂药,不嫌脏,不怕累;遇到贫寒家庭,他经常主动提出少收钱或不收钱。每当别人称赞扁鹊的时候,长桑君都从内心感到欣慰:自己没有看错,的确收了个好徒弟。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扁鹊长到二十多岁,已经成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
有一天晚上,长桑君把扁鹊叫到自己的客房中,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从今天起,你就可以正式独立行医了,师傅有事要到远方去,不能再跟着你了。不过你要记住,人类的疾病是不断变化的,药方也要跟着变化。你要想治好一些难病、新症,就需要永远地思考,刻苦地钻研,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
他说到这里,拿出了一个小红布包,交给扁鹊说:“这是为师一生积累下来的药方,留给你作为参考吧。希望你永远做一个为天下百姓消灾治病的好大夫!”
扁鹊双膝跪地,接过布包,含着满眶泪水说:
“师傅,请您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也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希望!”
长桑君走后,再也没有回来。扁鹊也如师傅希望的那样,终于成为一个闻名各诸侯国的神医,他的一些动人故事,至今广为传诵。
2.张衡和地动仪
张衡,字平子,出生于公元78年,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曾以学问博大精深,才华超众,被荐为郎中、太史令,后为河间相。早在一千九百年前,他就以发明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天文学家。
常言说“从小看大”。张衡之所以在钻研自然科学的道路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为人类做出那么大的贡献,就在于他从小就有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张衡的祖父张堪做过蜀郡太守,为官清廉,没给他留下多少财富。加之父亲过早去世,在他的幼年时期,家境就已经败落,主要靠亲戚、朋友们的资助过活。也许正是这种清贫的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小张衡刻苦求学的精神。到他十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也喜欢文学,如《诗经》、《楚辞》等。但更能使他产生兴趣的,却是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故当时就有人称赞他是“焉所不学,亦何不师”,意思是说,没有他不想学的学问,也没有他不想请教的老师。
有一天,他和两个同学进城游玩,看见一个打铁的,每台炉旁虽然都有好几个风箱,但没有人拉,风却很大,把炉火吹得红光闪烁。他想,风是从哪里来的呢?他顺风查看,终于发现铁炉紧靠一条河,名叫白河,人们在河中筑坝拦水,提高水位,使水流变急;急流中有个水轮,被流水冲得转个不停;水轮上有齿轮,连动别的机体,带动一根铁杆,一来一回地拉动风箱。这种用水的力量带动齿轮的神奇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又有一天,他在书馆里读书,发现一本名叫《鹖冠子》的诗集上,有四句关于北斗星的话,便好奇地记了下来: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还是跟奶奶学儿歌的时候,张衡就学会了辨认北斗星。现在细细回味书上关于北斗星的四句话,他忽地悟出,这是北斗星的变化规律:北斗星因季节的变化不停地运转,在不同的季节,斗柄就指着不同的方向。
张衡根据这一发现,绘制了一张图,每逢晴朗的夜晚,他便眼望天空,对照图中所述,仔细观察,从不间断。天长日久,他又发现,北斗星是围绕一个小星转动的,这个小星就叫北极星。北斗星每年转一圈,季节变化一遍,即使在同一个季节里,北斗星的位置也不同。例如早春时北斗指向东北,晚春时则指向东南。由于张衡苦读好学,勤于钻研,到十五岁时,便成了南阳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县令听说他很有学问,要推举他做秀才,被他拒绝了。
公元95年,也就是张衡十七岁那年,为了扩大知识面,他离开家乡,去京都洛阳求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不少有才之士,经常和他们研究天文、历法、数学等,不但使已学知识更加扎实、丰厚,而且又学了不少其他方面的知识。时人称赞他“通五经,贯六艺”,说明他的学问已为社会所承认。
公元111年,张衡经尚书令推荐,被汉安帝任命为太史令,主管天文历法。他为了对天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决定制造一个天体模型,这就是天球图,把天地的构造和日月星辰的变化都在上面显示出来。正是在这期间,他带人每天数星星,数了东边数西边,数了北边数南边,最后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精确的数字:中原地区天空星星的总数为二千五百颗,和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衡经过几年的努力,对天球图不断改进,终于在安帝年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力转动、能较准确测定天象的浑天仪,成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又于公元132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预测地震方向的地动仪。紧接着,他还发明了观测气象的候风仪。张衡用他超人的智慧和勤奋,在科学领域里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华佗拜师学医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医学家。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手术药材。他的高超医术,来源于他少年时代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东汉末年,汉室腐败,战争频繁,天下大乱,瘟疫盛行,死亡无数。华佗的父母也被瘟疫吞噬了性命。面对成千上万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老百姓,华佗痛定思痛,立志学医,决心做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专为天下贫苦百姓治病。
华佗七岁那年的一天,听说远方有一个姓蔡的大夫,医术高明,便决定去拜师学医。他背着行李走了三天三夜,来到蔡医生的家乡。蔡医生收徒得很严格的。为了收到真正具备学医素质的弟子,往往要出一些题目来测试其智力。今天,他见来学医的人众多,便指着家门口的一棵树说:“现在,我想把树上最高枝条上的叶子取下来,一不能用梯子,二不能爬树。想想,谁有法把树叶给我摘下来?”
那些来拜师的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想出好办法来。蔡医生见华佗在这些前来求学的人中,虽然年龄最小,个子最矮,但眼睛最为有神,便笑着问道:“你想到用什么办法了么?”
华佗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左瞧瞧,右看看,然后忽地一拍脑袋说:“有了!”他说着,便在墙脚下找到一根绳子,在一头系上一块石头,朝树上最高的一根枝条猛地甩去,套住枝条;接着,再松松绳子,抓住两个绳头,把那最高的枝条压弯下来,摘取了叶子。
蔡医生高兴地称赞他:“好办法!你成功了。”
但蔡医生并没有就此收下他,而是又拉出两只公山羊来,让它们互抵争斗,然后又对前来拜师的人说:“你们谁能一个人把它们拉开?”
众人又觉得无可奈何,一个个低头不语。华佗则不慌不忙,走到那棵树下,拔了两把嫩草,分别放在了两个方向。那两只羊看见草,果然停止了互抵,各自回头吃草去了。
蔡医生指着华佗对大家说:“你们来了这么多人,只有他具备学医的素质。我决定收下他了,你们都回去吧!”
蔡医生收华佗为徒后,并没有立即传授给他医术,甚至连医书也不让他看,而是让他早晨挑水扫院子,上午把草药碾碎,下午煎成汤药,晚上一碗一碗地送给病人去吃。因为来找蔡医生看病的人多,仅送药,每天都要到大半夜才能送完。华佗一干就是七七四十九天,没有叫过一声累,没有偷过一次懒,每次都要亲眼看着前一位病人把药喝掉,才给下一位去送。
到第四十九天的时候,蔡医生把华佗叫到屋中说:“你来了多长时间了?”
华佗回答说:“四十九天。”
蔡医生又问:“这七七四十九天你学会了什么?”华佗说:“每碾一种药,我都要尝尝它的味道;每送一种药,我都要问问病人的患病症状;挑水扫院子,使我懂得了病人必须有一个洁净的环境。学到的东西可多了!”
蔡医生说:“好有心计的孩子!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跟着我诊病了。”
华佗在跟师傅诊病的过程中,注意观看师傅诊断每一个部位的动作,聆听师傅的每一句讲解,记住师傅开药方时对每种药下的药量。诊断回来,又将每天看到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从不敢有一点疏忽。
有一天,蔡医生诊病回来,感到疲劳,华佗立即打来热水,给师傅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华佗突然发现,在师傅的身旁放着一本书,上边写着教案二字,便看个不停。
师傅笑着说:“华佗,你不快着洗脚,瞪着眼看什么呢?”
华佗眨了一下眼睛,眼珠滴溜一转说:“我在看那本书,里边一定全是我想学的东西;可能我现在还不能看,如要能看,师傅不早就给我看了?”
蔡医生笑着说:“真是个小鬼头,快拿去看吧,脚我自己洗就行。”
华佗一听,兴奋极了,拿起教案一蹦一跳地走了。
一晃年余过去了。这天,蔡医生把华佗叫到书房,把柜子打开,华佗一看,不由得惊呼一声:“啊,全是书!”
蔡医生说:“这是我几十年行医中搜集到的全部医学书,你可以看了。”
这一来,华佗真是如鱼得水,白天看病,夜晚看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医术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五年后,蔡医生又把华佗叫到屋中说:“孩子,你出师了。不过,千万要记住,你的一举一动,都和病人的性命有干系,师傅希望你成为一个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华佗跪在地上说:“我一定牢记师傅的教诲!”
从此,华佗便单独行医去了。
他走遍大江南北,涉足黄淮两岸;他曾在茅屋为老妇亲煎汤药,他也曾为小儿通便引尿;他曾在途中为行人开膛破肚做手术,也曾为三国名将关羽刮骨疗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