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100000046

第46章 台湾现代制鞋业的福州渊源

谢国兴

一、台湾现代制鞋产业的早期渊源

丝帛棉布所缝靴履,非属庶民大众日常普遍穿着的鞋子,草履芒鞋也称不上是现代制鞋工艺的产物,这里所称现代制鞋之产品,指习称的皮鞋与运动鞋(或胶底布鞋)。现代的鞋子依材质区分,有皮鞋(天然皮、合成皮)、塑料鞋、橡胶鞋、纺织(布)鞋等;依功能分,有运动鞋、便鞋(休闲鞋)、工作鞋、凉鞋、拖鞋等。现代式的皮鞋伴同西式服装而来,早期皮面、皮底均以天然皮革制成,后来因化学工业的发展,多采用皮面与塑料或橡胶底结合方式,以降低成本及适合大量生产的需要。皮鞋之外,20世纪30年代台湾开始较大众制造的生活与工作用鞋是以橡胶做底、鞋面搭配帆布或纺织布而成,初期常见者为“地下足袋”(鞋面多采用大脚趾与另外四个脚趾分开的夹脚式造型,为半长筒靴,日文稱たび),多属劳动阶级穿着,主要用途是工作鞋,后来才有胶底布面的球鞋产生。

早期皮鞋可称得上是上层社会或商绅阶层才有机会穿着的鞋子。日治台湾时期许多乡下人在结婚当天才第一次穿上皮鞋,穷困的人结婚时可能是向亲友借穿一天而已。台湾的皮鞋产业始于何时不易查考,可能清末开放通商之后即逐渐发展。根据1917年一份来台湾工作的大陆劳工所从事的职业统计,属制鞋工者112人,其中来自广东3人、福州50人、泉州58人、其他地区1人。此一,制鞋工是否专指缝制皮鞋之工人,无法确认,不过台湾皮鞋产业早期技艺多传自福州,则是业界公认的说法(福州师傅的技术是否传自温州不得而知,温州在明代已有制皮鞋之技术)。台南在清代为台湾府城所在,日治时期仍为台湾主要都会,因此制鞋工艺发达,技术主要传承自福州帮师傅系统。传统制鞋业基本上是以手工制作皮鞋,通常街屋前面开店,后面就是工作坊(俗称“架仔场”)。日治时期台北与台南为两大都市,制鞋师傅多落脚其地可以理解,其他城镇偶然亦设有产制皮鞋之店铺,亦属正常现象。台中市清水的“全美皮鞋”设立于1934年前后,为一“架仔场”皮鞋工厂,今日犹在营业,即属其例。

全美皮鞋位于今台中市清水区文昌路上,创业者为蔡谋田、蔡谋全兄弟。蔡谋田原为鸦片烟膏经销商,卖鸦片总是不太光彩,遂请父亲出资改经营皮鞋店。当时清水并无皮鞋店,故他特地请来福州师傅驻店工作并传授技艺,蔡谋田负责店面业务,两位弟弟蔡谋全、蔡江烟则在店中习艺,蔡谋全后来在清水街上被人称“皮鞋全”(蔡谋田外号“鸦片田”),蔡江烟则青出于蓝,习得技艺之后,先是北上在台北地区的皮鞋作坊工作,20世纪70年代成为中部地区颇为著名的皮鞋师傅,在“中合”系统鞋厂当技术总监,原先擅长设计制作鞋面(开版),后来制鞋机械不断进步,凭其敏锐的观察学习与研究精神,十分擅长操作各式现代制鞋机具,包括国外进口鞋机,是中部制鞋业者十分尊崇的老师傅。台湾制鞋工业同业公会设有制鞋训练中心,学徒出身的蔡江烟曾被聘为讲师授课。

台湾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制鞋外销产业,以中部地区台中县市及彰化为“鞋窟”,基本上筑基于三种原已存在的传统关联产业:传统皮鞋制作技术、中部地区的草帽编织业、橡胶鞋生产业。此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塑料与合成皮产业则起了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台湾的手工编帽业大约始于1900年前后,苗栗县苑里镇的一位范姓妇人使用大甲蔺草编织草帽,后来用来编帽的原料不限于蔺草,包括林投、麻、竹、桧、棕榈、月桃、菠萝、纸等材料,而以纸帽、林投帽、蔺草帽产量较多,产品多数出口日本(到神户转口),日治时期是重要出口货品之一。北起苗栗后龙、苑里,南到台南沿海,均有手工编帽业,中部大甲、清水、鹿港地区则是主要产地。1933年的调查,台中州制帽业者452家,占总数(711家)的64%,年产帽子达1400万顶。战后制帽业大为衰落。20世纪50年代台湾塑料制品刚在萌芽阶段,部分编帽业者为求生存,将各种草帽原料编织成鞋面或绊带,结合塑料鞋底,使其成为凉鞋与拖鞋出售,甚至出口。鹿港地区的蔡裕元原来经营“宝成工业社”,在中部沿海乡镇收购经销草席、草帽,后来也从事编织并生产塑料材料的凉鞋、拖鞋,是典型的编织业转入塑料制鞋业的代表。1958年南亚塑料设立,生产塑料二次加工品(塑料皮、塑料板),大量提供塑料作为鞋业原料。1963年,蔡洲卿在台中市创立“福成隆塑料加工厂”,专门生产塑料鞋出口。福成隆为了推广业务,免费出借十台机器,提供给宝成工业社以助其从事生产并下单给宝成,于是蔡裕元正式跨入塑料凉鞋、拖鞋的生产行列。1969年9月,蔡裕元的长子蔡其瑞放弃小学美术老师的职位,接掌家族事业,成立宝成工业公司,资本额50万元,员工数十人,在彰化福兴乡海边用铁板搭起简陋的厂房,开始生产塑料鞋与动物造型童鞋。宝成集团经40年发展,目前堪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鞋厂,年产2.8亿双鞋子,2010年合并营业额达1,931亿台币。

日本的橡胶工业始于1892年石桥德次郎创立的“日本护膜株式会社”,1918年成立“日本足袋株式会社”,开始生产橡胶底夹脚布鞋。台湾的橡胶工业始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初多制造碾米机用滚筒、自行车胎、橡胶鞋等。橡胶鞋有雨鞋与布鞋之分,其生产自1930年前后即开始。1934年,台北市许丙丁设立“东阳护膜株式会社”,生产男、女帆布鞋;1935年台中州的宋炎昌设立“吉昌商行”,生产“地下足袋”(工矿鞋)。1941年2月,为便于战时统制,由日本护膜株式会社成立“台湾护膜株式会社”,出资并购台湾橡胶工业所(陈皆得1935年设)、东阳橡胶会社、丰原橡胶制造公司(许栋经营),专门生产飞机轮胎、军用胶鞋、自行车胎及其他橡胶类军需工业产品。在原料管制时期,台湾橡胶业者只有台湾护膜株式会社及丰原詹木生家族创办的美丰橡胶可以取得天然橡胶原料的配给,其他民间工厂只能使用再生胶作为原料。1940年7月,黄兴隆在丰原创设新高兴业株式会社,生产“地下足袋用橡胶鞋底”。1941年,丰原的美丰橡胶与新高兴业合并改组为“丰岛工业株式会社”,1943年丰岛与同在丰原的“全发橡胶工业所”合并为三光橡胶公司,生产橡胶布鞋。

1941年,丰原的“美丰”并入“丰岛”时,詹木生与詹双传兄弟两人前往上海开设“美丰橡胶”,资本额7万银元。1943年2月统计,上海的日系橡胶厂有20家,美丰属于中小型规模。詹氏兄弟的父亲詹金水,原居苗栗卓兰,后迁居丰原,1932年詹金水率全家成员受洗,成为基督长老教会信徒。中日战争结束后,詹木生回到台湾,在丰原重新开设美丰橡胶厂(1947年2月登记设立,1951年资本额16万元),黄兴隆继续经营“三光兴业有限公司”(资本额1.2万元),美丰生产碾米滚筒及运动鞋,职员工288人,三光生产运动鞋与女鞋,职员工72人。詹木生返台重组丰原的“美丰”时,上海的“美丰”仍由其弟詹双传继续经营,1949年5月解放军进入上海,詹家的子女及时逃离返台,詹双传则留守工厂。1950年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美丰橡胶自然消失,詹双传历经“十年动乱”磨难,到20世纪80年代才经由日本辗转回到台湾。

战后,台湾的橡胶厂规模最大者为接收“台湾护膜”而成立的南港橡胶厂(原属国营工矿公司管辖,1959年开放民营,改组为南港轮胎公司),民营工厂少部分为战前设立,1946年以后陆续恢复,大部分则是新创,增加速度极快,1948年4月组织台湾区橡胶工业同业公会,加入者已有34家。橡胶业者起初以产制雨鞋、车胎、胶带、滚筒、橡胶管为主,1950年厂数增为45家,主力产品则大量转向雨鞋、运动鞋、球鞋、工矿鞋等橡胶鞋类,包括承做军方订制的胶鞋。1955年前后,橡胶业者增至85家,包括大陆迁台者3家、大陆来台人士投资新设者5家,其余77家为台湾本地业者,这还不包括未登记或设备不全的小厂(估计有200余家)。这些业者是20世纪60年代台湾鞋业起飞的一大部分生力军。

1951年登记立案的橡胶厂59家,从事橡胶鞋生产的35家;1954年12月“行政院”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源调查委员会编印的《台湾工矿一览》中,以生产各种橡胶鞋为主业的厂商共43家,若加上从事其他橡胶制品生产而兼做运动鞋、雨鞋的7家,合共50家。43家专业制鞋业者中,位于台北县市者22家,台中县市及彰化县19家,台南市2家。不过比较重要的是位于丰原的美丰橡胶与三光兴业,两位负责人詹木生、黄兴隆在日治时期曾合作经营“丰岛橡胶”,战后三光、美丰相继复业,美丰的员工人数在1954年时达259人,居所有橡胶鞋厂之首,三光规模当时亦属中大型。美丰与三光在日治时期已有经营基础,战后初期的投资与规模也较同业为大,养成的人才之后陆续创业,使丰原成为台湾生产加硫帆布鞋的重镇,也是当时制鞋技术与规格的标杆。1988年统计,中部地区的鞋厂768家,约占台湾鞋厂的61%,其中450家在台中县,丰原镇则有96家,为全台湾鞋厂最密集的乡镇。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的20年间是台湾橡胶鞋出口的全盛期,三光、丰全都属当时重要的出口业者。1946年3月王文溢(台中人)创立丰全橡胶厂(位于台中市东区干城里),成立之初资本18,000元,员工80人,生产“轮飞牌”脚踏车内外胎。当时大陆地区也向台湾进口销售自行车胎,轮飞牌车胎因质量良好,业务蒸蒸日上。1952年增资为27万元,增添设备,扩充厂房,开始生产“成功牌”、“双A牌”男女胶鞋。王文溢的长子王秋森台大化工系毕业后留学美国,1966年取得加州理工大学博士,从事气胶学空气悬浮微粒研究。毕业时王文溢希望他返台接掌丰全的制鞋事业,王秋森则因参与刚成立的全美台独联盟事务,不愿返回台湾,于是1965年台大商学系毕业的弟弟王秋雄只好放弃赴美留学的打算,当完兵之后进丰全当了三年厂长,1971年以200万元资本额到云林斗六创立丰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开始仍生产帆布运动鞋。丰全橡胶目前的全名是“丰全橡胶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登记资本额6000万元,负责人王赖瑞玉,生产休闲凉鞋、运动鞋、男士皮鞋等。

二、台湾主要制鞋企业介绍

跨入运动鞋为主的制鞋领域,制造过程与橡胶、塑料、皮革、纺织布等各种鞋底、鞋面所需主要材料都会发生关系,更重要的是,无论做皮鞋或运动鞋(球鞋),都需要依赖传统皮鞋师傅的手艺与技术,包括楦头、鞋面(打版)、鞋底(开模)的设计及指导车线缝合技术等,因此在所有的运动鞋生产线上都可以看到原来是做手工皮鞋的师傅在现场指导的身影。福州帮皮鞋师傅出身当老板经营成功的运动鞋厂,包括台南的清禄集团(主要工厂在福州地区)、台中的中杰鞋业(主要工厂在广东肇庆高要市一带)、北部的金锠集团(闽台皮鞋系统,鞋厂在广东中山、越南)。清禄集团的领导人苏清禄为台南人,在台南的皮鞋架仔场习艺,标准的福州师傅学徒,后转向生产运动鞋;中杰的领导人刘信国,云林北斗人,到台南从福州师傅皮鞋店学做皮鞋出师,曾在台中的“中合”、“中群维”运动鞋厂当师傅,20世纪70年代自立门户创“中杰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赴大陆投资设厂;金锠(欣锠)集团的前身为1952年设于新北市三重的“闽台被服皮鞋厂”,负责人何瑞钦,自幼在福州自祖父处习得制鞋技术,1950年只身抵台,先在万华开皮鞋店,后移三重买地设工厂,以制作工作鞋、男士皮鞋起家,20世纪70年代第二代何树滋接手经营,也加入制造运动鞋出口的行列,1972年出口塑料鞋类总值126.3万美元。不过闽台后来仍再回到生产工作鞋的领域来。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生产工作鞋与休闲皮鞋的两家最重要厂商是北部的“闽台”与中部的“通用”,都属福州师傅技术系统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三、台湾鞋业的黄金二十年

亚洲地区最先生产塑料鞋类的国家是日本,进入20世纪60年代,劳力密集的制鞋产业已不能在工资高涨的日本生存。1963年,美国买主拿了一些其他国家生产的塑料鞋样品,询问台湾兼营塑料拖鞋、凉鞋的编帽业者,是否有兴趣完全用塑料皮做鞋子。业者发现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于是福成隆公司于1963年9月在台中市成立。这标志着台湾塑料鞋类开始大量出口的里程碑。制鞋工业产品初期出口种类以凉鞋、拖鞋为主,1968年1月因应产业发展需要而成立“台湾区塑料拖鞋输出同业公会”,第一任理事长陈进生,曾经担任“台湾区帽子输出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多年,由此可见早期塑料鞋业者与手工编帽业者的密切关联。公会成立不及半年,因塑料拖鞋实不足涵括业者的产品,5月即改称“台湾区塑料鞋类输出业同业公会”。进入20世纪70年代,制鞋业者的产品已发展至淑女鞋、绅士鞋、包子鞋、足球鞋、棒球鞋、护士鞋、海滩鞋等,1976年公会改组为“台湾区塑料鞋类工业同业公会”,无论内销、外销业者均加入公会。20世纪70年代后期,制鞋种类更扩及溜冰鞋、冰刀鞋、登山鞋、工作鞋、安全鞋、滑雪鞋、狩猎鞋等,塑料之外,橡胶、皮革材质之鞋种全包含在内,1978年公会扩大改组为“台湾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名称沿用至今。

1971年,台湾出口鞋类数量突破一亿双,取代日本,成为美国非橡胶鞋的最大进口国,主要是得力于拖鞋、凉鞋的大量廉价出口,1975年前后,高单价名牌运动鞋的生产基地由日本转向台湾,这才是台湾建立鞋业王国的关键。1976年丰泰与Nike签订代工合约,1978年宝成开始生产运动鞋(成立前十年主要生产塑料拖鞋、凉鞋、便鞋),1979年宝成开始承制Adidas运动鞋(清禄也生产Adidas)。这是两大指标性运动鞋品牌,其他的重要运动鞋品牌也基本在台湾生产。不仅如此,以固特异(Goodyear)工法制造的高单价工作鞋与安全鞋以及休闲皮鞋,也在台湾生产,台中大甲的通用公司与台北的闽台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

前面提过的全美皮鞋店东蔡谋全,有两个儿子也从小在店里学做皮鞋,但非纯粹的皮鞋师傅。1971年,蔡谋全与隔邻蔡复盛(原在台北经营布业批发)邀集亲友共同投资300万元,成立“通用化学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建工厂于台中大甲。通用因为有全美皮鞋的福州师傅传承的制鞋技术班底,主要从事保龄球鞋、高尔夫球鞋、溜冰鞋、工作鞋、户外特殊鞋之生产。1981年,两伊战争,战场上需要大量军用皮鞋,贸易商找上台湾北部制作工作鞋的厂家,因要求的交货期过于急迫,厂家不敢接下全部订单,通用公司趁机接下。但对通用来说,这一批工作鞋性质的军鞋要求的技术更高,设备也需增添,经过这一次强力训练反而提升了公司的技术能力,之后接登山鞋,Clark、Timberland休闲鞋、Rock Port皮鞋、Goretex技术使用,通用都是台湾第一家。

1986年台湾出口鞋子总数到达最高峰,共8.41亿双(出口值的最高点是1988年的36.92亿美元),之后随着台币升值,土地工资上涨,劳工环保意识提高、劳工短缺等因素持续浮现,1994年之后出口鞋数量下降很快。台湾区制鞋工业同业公会,1989年全盛时有会员厂1423家,目前只剩下200余家。

“出去才有出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的鞋子开始企业移民,大型鞋厂最早移动的是宝成企业,1987年就到珠海租厂房生产;丰泰在1988年到福建漳州设厂,多数鞋厂在1990年之前都已迁移大陆或东南亚,最后走的一家是通用,因其生产的是技术性较高的高单价鞋子,相对抗力稍强,但在1992年也不得不出走广东中山。目前以大陆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台商鞋厂包括:

1.闽台:1990年后以金锠、欣锠公司名义在广东设三个鞋厂,2008年在越南设厂,主要生产工作鞋与皮鞋。

2.宝成:转投资控股香港的上市公司裕元(生产)与宝胜国际(品牌代理与通路),工厂分布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员工34万人,463条生产线,年产能2.9亿双,年营业额约2000亿台币。2005年宝成与金锠合组顺富控股公司(控有原金锠集团在大陆及越南的四个鞋厂),持股45%,掌握工作鞋生产技术与部分市场。

3.丰泰:台湾上市公司,工厂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2010年生产6000万双,营业额300亿台币。

4.九兴:原兴昂国际(1982年创立于云林虎尾),工厂在中国大陆,9个鞋厂分布广东广西两省,员工6.4万人,2010年出货5330万双鞋子。2007年香港上市,专做名牌女鞋(如LV)代工与自创品牌,2010年营业收入13亿美元(盈利1.2亿美元)。

5.通用:专业工作鞋与休闲皮鞋代工厂,工厂设于广东中山与越南,年营业额100余亿台币。

6.清禄:苏清禄1969年在台南佳里开办清禄鞋业公司。之后,相继创建顺大工业、顺瀛工业、顺裕鞋业、贸隆国际等多家公司,形成了舒百达企业集团,1989年开始到福州投资鞋厂,2011年名列福建500强的第五位(前四家均为电子科技业),目前设有相关企业包括:福建清禄鞋业有限公司(马尾开发区)、连江清禄鞋业有限公司(连江敖江投资区)、连江清禄鞋业宁德分公司(宁德东侨开发区)、福建顺大鞋业有限公司(福州福兴投资区)、福建清禄集团福禄公司鼓山分厂(福州鼓山投资区)、越南清禄鞋业有限公司(台湾清禄集团越南鞋厂)、印度尼西亚清禄鞋业有限公司(台湾清禄集团印度尼西亚鞋厂)。

7.永恩国际:1990年以自创“达芙妮”品牌进入大陆内销市场,1995年以“永恩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的联交所上市。

四、跨越海峡画一个圆

台湾现代制鞋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台湾本岛达到生产与出口的高峰,20世纪90年代起转战大陆,厂区、员工,产量扩张十数倍,目前仍是全世界主要品牌运动鞋、休闲皮鞋、工作鞋最重要的代工生产伙伴。追源溯始,台湾鞋业王国的根本技术则来自褔州制鞋师傅的传承与发扬。清末至日治台湾初期褔州师傅渡海到台湾制鞋、授徒的详细情况尚待深入探讨,但褔州与台湾的这一份特殊因缘则是两地关系史的重要篇章。两岸的人民、产业既有历史的长久渊源,现今及未来,则应共同携手合作,面对全球性产业变迁的挑战。

同类推荐
  • 香烟帝国

    香烟帝国

    烟草公司一个普普通通的送货员,因为在单位不喜拍领导马屁不会送礼,被发配一个特别的任务,从而穿越到明末,开启了一个侵略四方的旅程
  • 风之起来

    风之起来

    一点水墨卷起了整个乱世,掀起了一种皇朝的更替……计定算天,须臾之间,朝野更替,风隐之时……
  • 谈谈唐伯虎的爸爸

    谈谈唐伯虎的爸爸

    我认为自己写的是一部考证体小说,有可能开创了一种新的流派……
  • 重生之魏武之孙

    重生之魏武之孙

    现代人曹好自幼性情温和,品格良善,因为一次舍己为人的善举,而丧失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却不料福祸相倚善有善报,本该已经死去的曹好,非但没有死去,反而穿越到了距今约1800余年前的三国时代。刚刚,回到三国的曹好如是说道"我的爷爷是曹操,我的父亲是曹丕,我的叔叔是曹植,我的哥哥是曹叡,而我的对手......"曹好此时看向前方大声的说道,,"就是天下世家!!!"
  •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帝国建立在火与剑之上

    为什么!我会穿越到二百年前的欧洲!因为你的愿望就是要来这里啊。为什么!这个世界的将军都这么强悍!因为各个时代的最强者都在这里哦。那我怎么办!我身为一个小国的国王征服不了他们啊!没关系没关系,身为穿越者,最擅长的就是改变历史不是么。哦?有道理,那么,我就来改变一下历史好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小人

    重生之小人

    既不能流芳千古,就让我遗臭万年,正在大狱中幻想着出狱后大把票子的,大把美女的万飞重生了,要改写历史么?可是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去改?
  • 剑者第二世界

    剑者第二世界

    一剑一天下用另一种方式来诠释我们的世界当你渐渐深入了解便会发现其中命运的折叠
  • 一尺败苍天

    一尺败苍天

    挣脱罪血的枷锁,与绝境中重生。一人!一尺!踏碎苍天,只为一个真相……
  • 仙路之端

    仙路之端

    修仙路,何其长也,汝之风华,愿能登上仙道。
  • 纵横术能

    纵横术能

    有这么一个时代,这时的历史没有流传下来,这时的人赖以生存的技能为后世斥为异端迷信,就连相关的词汇也成了被禁止提及的。。。而那个时代的人却为后来人类奠定了生存的基础,这样的人们难道他们的存在意义就是荒谬的?他们难道真的便如同众人皆知的那样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 一心向阳,一生向暖

    一心向阳,一生向暖

    一朵,两朵,三朵……说什么命犯桃花,于叶灵西却是流年不利。莫名其妙的相亲,被突然出现的家伙搞得更是一团糟!难道天生犯冲,此人命里克她?只是这本来一笔糊涂账,怎的心变得如此慌乱?想来,叶灵西突然一阵头疼……
  • 头号缠妻老公

    头号缠妻老公

    [花雨授权]那穿老气的西装,戴老气眼镜的宅男竟也参加联谊?站在一票打扮得体面的男性上班族中……呃!为了不让他太难堪,她决定把宝贵的一票投给他!慢着…!竟是个身价数亿的单身汉,而且他居然……俊美得……
  • 天王列传

    天王列传

    冥冥九霄,青云弥漫。老人站起身子,不住叹息。良久,老人无奈的说:“谁愿意进入下界,挽救世间的这一劫难?”众人皆无言。“七十二星宿就没一个胆子大的吗!”老人怒道。“我去吧”白衣人群中走出一位黑衣男子。老人微微点头,不舍的说:“这次事关上下两界的安危,务必小心。”黑衣人没有说话,踏云腾身而去。红莲之劫,乍出世间……这里是新人写手绝世魔鬼哥,感谢大家的支持,推荐每次过百当周增加一更。魔鬼唯一qq小说群:554506906。
  • 光之钥匙

    光之钥匙

    在世代和平的彩虹世界,突然遭到黑暗统治者的侵略,彩虹世界彻底混乱了。光王和光后叫丽娜带着年幼的王子和公主们逃往人类世界,寻找分散在人类世界的七把光之钥匙,启动光源,拯救彩虹世界……
  • 剑之秋殇

    剑之秋殇

    三生石前,誓定三生!苍天塔下,北沫消弑!还不得感唤你?你怎生的如此绝情?殊不知,回头崖上,秋风,卷枯叶!————落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