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喜功兴军策
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3年)烈祖李昪驾崩,太子李景通即位,改元保大。
李景通即位初,还能沿袭先皇遗策。睦邻友好,恭俭庄敬,礼贤下士。他常常以孙皓和陈叔宝两位末代君主警醒自己:“君王当以酒色为戒,切不可学孙皓和陈叔宝两主,耽于声色。受面缚衔璧之辱,落得个国破家亡。前车之鉴,朕当铭记于心矣!”
可惜,政治上无远略且言行轻率的李景通,莫说持之以恒,甚至连身体力行也没做到。他登上皇位后,独断专行。用人全凭自己喜好,所选多为“滥才”之人。“滥才”,并不是指他所用之人并无才华;相反,这些人非常有才华。文章卓越,文采飞扬。“滥才”是指这些人的才华都浮华轻佻,并无深谋远略、指点江山、论说时势和定国安邦之能。时人讥为“五鬼”的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觉与查文徽就是这类人中的典型。
李景通在大臣枉纵之下,治国无为渐渐显露,南唐国运开始变幻。南唐保大二年至五年(公元944年—947年),闽国王氏兄弟为争夺帝位大动干戈,自相残杀。战祸闹得闽国民生凋敝,一片混乱,沸反盈天。李景通心存贪念,趁火打劫,派人攻打闽国国都建州。闽军无暇顾及南唐入驻,竟使得南唐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建州于南唐保大四年(公元946年)陷落,闽天德帝王延政被俘虏,扭送到金陵。
李景通对自己出征告捷,即攻取建州和俘虏了天德帝十分得意。并且更加热衷于对外扩张,先后将汀州、泉州和漳州等州县收罗南唐版图之下。
南唐进攻闽国,实属非正义的战争。李景通自命“大唐苗裔”,却不以仁义为念;反而纵容自己的将帅,气焰十分嚣张。南唐军队攻占一城后马上进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景通好大喜功,命臣下继续挥师进攻福州,意图吞并整个闽国。不料由于出师轻率、指挥失误且不得民心,南唐军队惨败。两万多兵士丧生,军资器械损失不计其数。
李景通自知兵败后,为了安抚百姓,下诏罪己,言“上违天意,下夺农时”和“咎将谁执?在予一人”。这般虔诚的悔过,本以为李景通是抱着赤子之心痛改前非的。岂不知他刚愎自用和好大喜功的秉性不改,心心念念着再度征服他国。
有一大臣讨好他说:“待陛下平定江北,还都长安,臣乞任归还。”
“平定江北,还都长安!”李景通欣欣然,心里又开始蠢蠢欲动。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他又乘西邻楚国马氏子弟内乱之机,发兵攻楚。
南唐军队在短时期内灭亡了楚国,李景通正为南唐版图几近扩大一倍沾沾自喜之际,同样怀着趁火打劫之心的南汉也派兵入楚,大败南唐守军。
南唐用兵闽与楚,得不偿失。伐闽之战,就将李昪生前积蓄的财力物力消耗过半。及至伐楚,国库已经是十分空虚。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李景通不得不增加赋税。南唐百姓税赋加重,怨声载道。李景通顽石之心终于被点破,他立下誓言:“将终身不用兵,何数十年之有!”
慑于后周去帝号
“落后就要挨打”,这话放在李景通当政的南唐也是十分贴切的。
李景通在连续向闽与楚发兵后,国力大损,而此时天下大势已发生骤变。南唐久陷征伐闽楚的战争泥潭,元气大伤。虽意图北伐,但力不从心。终因财力物力匮乏,迟迟不能行动。待后汉建立,南唐最终丧失北伐良机。
中原五代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即取代后汉的后周的建立,更是让本已国力衰微的南唐如临大敌,更显衰微。后周不同于五代十国中其他国家,主要原因是出了两代杰出的政治军事家。顺应历史潮流,一改五代十国糜风。太祖郭威锐意改革,后周政通人和,国富兵强,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郭威壮志未酬,于后周显德元年,即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溘然病逝。他的养子晋王柴荣即位,继承他的志向,将后周国力推向新的高度。
“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后周世宗柴荣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南征北战,意图一统天下的。
从《平边策》里可以看到他的宏图,他的锦绣山河。出轻兵四处袭扰,诱使南唐多处出兵,兵疲财竭;然后挥师直入淮南,饮马长江,渡江南征。灭掉南唐,巴蜀和岭南诸国必然唇亡齿寒,定会不战而降。南征大获全胜,再挥师扫荡契丹和北汉,如此一统天下便唾手可得了。
之所以要强调这个方针,因为这也是北宋统一的大致方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
柴荣经过多方准备,于后周显德二年,即南唐保大十三年(公元955年)冬下诏正式讨伐南唐。
“勾诱契丹,至今未已;结连并寇,与我世仇;罪恶难名,人神共愤。”——这是柴荣明确点明的攻伐南唐的理由,虽道貌岸然,但也不失为一事实。
“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虏焚烧,必令禁止。自兹两地,永为一家。凡尔蒸黎,当体诚意。”——这是柴荣对自己军队做出的严苛要求,这和李景通征伐闽楚又有多大的区别呀!
相比较之下,谁得道谁失道,谁真人君谁土皇帝,一看便可分高下。柴荣以宰相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以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都部署,偕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员大将,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指南唐北疆门户寿州。其后又连续两次御驾亲征,深入江淮腹地。
门户即将洞开,南唐君臣却依然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对后周蓄谋已久的进攻完全没有戒备。等到后周将士大举渡淮,李景通才仓促布阵,企图遏制后周攻势。由于准备不足,抵抗不力,所以滁州失守后南唐东都扬州和泰州都陷入后周之手。
三城陷入敌手,李景通慌了道,忙派人前往敌营求和。李景通派遣使臣携亲笔书信,前往徐州面呈柴荣,乞求退兵。信中说:“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息兵修好。愿以兄事帝,岁输货财以助军费。”尽管李景通对柴荣尊为兄,也提出纳贡求和,但柴荣岂肯罢休?
使臣回复后,李景通心里只有干着急的份。后周攻势不减,李景通多次派人增开条件,从愿向后周称臣并献万金到愿取消帝号、割六州地及年贡金帛百万,依旧难改柴荣拒绝退兵的强硬态度。
后周在攻陷寿州之后,乘胜发动强大攻势。仅用一年时间就攻占了南唐辖属的江北绝大多数州县,并将后周的数百艘战舰从淮水经运河驶进了长江。
长江告急,金陵危矣。
李景通心知大势已去,为了保住江南的半壁河山,忍痛提出以划江为境,将包括寿州、扬州和泰州和通州在内的十四州土地割让给后周。并称臣纳贡,每年进献贡物数十万。柴荣深感此次御驾亲征如愿以偿,收取的财力和物力可弥补久战之虚。
为讨好周世宗,同时避柴荣高祖郭威之讳,李景通又更名为“李璟”。并且废止“交泰”年号,奉后周正朔,始称“显德五年”。李景通征战所扩大的地盘在周世宗征战后,所辖地界只剩下了江南二十一个州。
这只是一个屈辱的开端。
中主词开新秀色
李璟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实是一个好文人。
因常年混迹于诗词歌赋中,擅长作词。所以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且语言不事雕琢。如清水出芙蓉,读来令人神清气爽,毫不矫饰。
潭莹《乐志堂诗集》中将其所传词连做一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能使阳春集价低,浣溪沙曲手亲题。一池春水干卿事,酷似空梁落燕泥。”
言李璟词是阳春白雪,宛如一池春水或春日里啄泥的新燕。李璟词在某些方面是超过李煜的,陈廷焯在《云韶集》言:“中主词)凄然欲绝,后主虽工于怨词,总逊此哀婉沉至。”
《应天长》属李璟仅存四首词之一:
一钩新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回,惆怅落花风不定。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词中描写了一个新月弯弯下,怀春伤感的少女向着梳妆台的明镜走去。对着镜中不修饰娥眉,也不整云鬓的自己顾影自怜,更觉慵懒倦怠,再不想打扮自己了。随后少女卷起珠帘,凭窗远眺,楼高夜静。又见月下落花飘舞,忽而想起那方柳堤芳径。自己曾与意中人并肩游乐,无奈再也回不去。昨夜举杯消愁,此时酒醒了,夜也深了。愁病交杂,煎熬少女的心。
此曲景物优美,刻画精细,意境深远。新月明镜、蝉鬓凤钗、楼高人静且落花飘飞,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由昨夜酒醉到晨起无心梳洗,采用“逆写”手法由现在推及到过去。又由过去回到眼前,少女神伤姿态与伤春情怀被描述得惟妙惟肖。李璟的高妙之处还在于不仅将少女怀春时“愁态”表现出来了,还将少女的“病态”也表现出来了。由愁及病,愁绪更浓了,伤感更深了。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这首《望远行》是怀念远人的小词,写得十分精巧,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日渐花光明媚,正堪游乐。可是深宅大院的朱门却紧闭,主人闭门不出。原是少妇情思,春暖之夜,伊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眼望着炉中熏香袅袅,直至炉香中再无轻烟起,她又期盼着那缕轻烟还在亭亭上升。隔着珠帘,远处传来月下捣衣的砧声。声声捣碎离人心,她的心更加沉郁。朦胧之中,东方既白。曙色临窗,晨光投映在窗纱上。她又兀自思虑,心里又是迟疑。待他远征归来,怕是老之将至,两鬓斑白了!
少妇的心思由思虑到忧虑,虽起转很大,但也是合情合理的。试想对于一个每日“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的女人,她过的定是度日如年的生活,发出“征人归日二毛生”的感慨也是能够理解的。这是一种忧思哀愁,希望不易实现,又害怕实现时岁月不饶人的矛盾纠葛心理。“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用了映衬手法,将春日明艳和朱门紧掩相比;“炉香烟冷自亭亭”则是词人的想象,十分贴合情境;“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则是渲染,借捣衣声烘托离人心。
这是一幅凄美的真实画卷,读来悲从中来,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着类似的情景和心境。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晨起的姑娘,玉手卷珠帘,又在珠帘上别上玉钩。这是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这是一个敏感心细的美丽女子。珠帘开启,落花随风曳。少女的心思也随着落花飘荡,思绪悠悠。青鸟无用,难传锦书,丁香花也在雨中叹息。美丽的姑娘蹙起眉头,回首远处却是烟雨蒙蒙细雨中,楚天江波接天流。
极具画面美的一首词,让笔者想起雨巷诗人戴望舒笔下那个“丁香似的姑娘”。即带着丁香一样叹息的女孩,叹息的目光,丁香似的惆怅。
李璟词中最著名的当属这首《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少妇从与远去边塞丈夫身边的梦会中醒来,独坐小楼吹奏玉笙。彻夜吹奏不停歇,笙寒心也寒了。
独坐小楼,吹奏玉笙,天地间就只剩下此音律。寒冷凛冽一丝丝沁入心头,深秋的入夜,仿佛要飘起雪。
这是怎样的残忍呀,沧海月明珠有泪,少妇的眼泪也只待在夜中倚栏风干。
此词的其他部分也颇受赞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记道:“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和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正是有如此才华横溢和雅趣的父亲,李煜的词作天赋是渊源也好,遗传也罢,得了真传也好,更胜一筹也罢,南唐二主词是我们最瑰丽的财富与美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