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工程师首先得有灵魂,不然怎么给别人塑造灵魂呢?而我们要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人文阅读不可或缺。读人文著作,简言之就是读人文方面的经典名著,比如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那是古圣先贤伟大心灵的结晶,经典里活着一个民族的精魂。读经典就是跟古圣先贤对话,就是跟民族精神亲密接触。
“新课标”强调人文关怀,关注文化,关注生活,关心他人。“新课标”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关注教育教学的体验性、诗性,追求师生共同成长。教师要想适应这些新的理念,转化成自己的教学智慧和风格,就必须向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吸取营养,获得智慧,陶冶品性,涵养情趣。这就需要广泛深刻的人文阅读,那是思想情感的沃土。
(一) 涵养知识与智慧
1. 经典读本: 让经典成为枕边书
——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经典,曾经是我学生时代的最爱。那感动,那激荡,那沉思,那热泪盈眶,那拍案而起,那唏嘘不已,那哑然失笑……至今让我感怀。为人师后,与经典超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时尚的报刊,是偶尔愉悦一下眼球的快餐式阅读。
2006年暑假的一个夜晚,一切喧嚣归于宁静,我打开了由学校推荐的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三卷本《教师人文读本》。书中文章既有古今中外名家的哲思小品,又有教育热点追踪的研讨反思,还有出自学生之笔的真情告白,信手翻读,浩瀚汪洋。看着,看着,我找到一种久违的情愫,一种照亮心灵的感觉。
进入21世纪,知识在不断膨胀,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新知识、新信息正暴风骤雨般扑面而来,新教育所面临的难题和困惑也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书中上海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沈芝瑾老师发出的“我不知道怎样进行教育”的感叹,道出了当今很多老师的无奈。面对见多识广,敢于向老师质疑、发难的学生,我们用什么来拯救自己的尊严和威信?我们怎样做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师?我冥思着……
信手翻到第二册书第八单元,我认真拜读了中国伟大教育家孔子的生平故事,再一次被一代先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善良、“有教无类”的平等、“因材施教”的灵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勤学善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身先垂范等卓越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折服,无怪乎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就像万里长城般永不倒。我又重温了《学记》、《劝学》、《大学》、《中庸》等不朽的著作,尽管这些著作年代久远,“温故而知新”,其中的思想精髓依旧熠熠闪光。啊,经典就是经典!
穿过千年时光的隧道,而今课堂里的小不点们确实不容小觑。有的也许对《三字经》、《弟子规》、《全唐诗》能毫不费力信手拈来;有的常捧着《史记》这样的大部头,并能把《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人物说得头头是道;有的对恐龙、鲸鱼、血吸虫之类的动物习性特点如数家珍,甚至还知道太阳黑子、臭氧层的形成原因……这些个性鲜明的学子绝不会盲从,更不会因为你是老师而心生敬畏,相反有不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的老师常常沦为他们取笑和鄙视的对象。
可见,现在的老师一旦脱离了学习的轨道就真的不好当了。我们要实现与新课程的接轨,要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使课程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生活化,更具丰富性、回归性,教师没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作为源头活水,恐怕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让我们抬起头来,仰视一下像于漪、万永富、贾志敏、余永正、窦桂梅等一位位教学名师,他们无不求知若渴嗜书如命,那深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自身的人格魅力才是教育感召学生的根本。因而,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在“名师讲坛”上登高一呼,发出了“教育者首先要重视终身学习”的呐喊。想想也是,阅读和学习本身是在拯救老师自己!
可是,在今天这个出版物泛滥的时代,事务繁忙的教师怎样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有效的学习?不如相信时间的检验,把主要精力用于读那些已经基本得到公认的经典作品。那些作品或圣洁,或优美,或雅致,或庄重,或忧郁,或悲悯,经过一代代淘洗和沉淀,富有意境和内涵。比如《爱的教育》,就是一部凝聚着绿色人文情愫的经典,那一个个形象鲜明、叙述生动的小故事让我无数次感动于博爱无私的人文情怀、纯真善良的体贴之心,体验到关怀人、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的生命感染力。经典是至高无上的书籍,阅读经典才是高尚的阅读,阅读经典是教师夯实人文底蕴,提升人格魅力的基础。
亲近经典、触摸经典、感悟经典,就要以古典的心情对待经典。若没有从容的心态、诗意的心境,是无法读完《论语》、《红楼梦》、《围城》、《泰戈尔诗选》这些文学经典,也无法领悟《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些教育专著的。那么,不妨把经典当作枕边书吧!点亮一盏床前的小灯,在寂静的暮色中,世上万物仿佛已经隐退,尽可以调动心灵所有的感觉,全身心地融入作家意识的河流,去欣赏绚丽多姿的文字;感受人性的真、善、美;破译曾经面临或即将面对的一道道人生难题;领悟无瑕的童心和教育的真谛……从而,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鲜活的天地。
也许,我拼尽一生的努力,穷尽一生的智慧,也无法成为像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那样的教育大家,但是,我愿意从阅读经典开始,一点一滴地积累和感悟,开阔眼界,熏染品行,提升魅力,做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无得失之忧心,有舐犊之深情;无丝竹之乱耳,有夜读之雅兴,才无愧于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2. 经典国学: 走近老子,品悟智慧
——读老子《道德经》有感
近日,我们教育硕士的基础课程里上了“先秦文化”一节,让我对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原先,我喜欢孔子、庄子的言论,这次,对老子的《道德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于是,我特意从网上买回家来重温、细品,从中悟到不少人生的智慧。
先来说说老子其人。在老师介绍的基础上,我查证了一下。历史上有三个老子,这也表明老子太玄妙了,神龙见首不见尾。司马迁对老子已经讲不清楚了,他在《老子列传》里面写了三个老子: 第一个就是周朝图书馆的馆长,叫老聃。聃是大耳朵的意思,所谓老聃即是长着大耳朵的老家伙。第二个是老莱子,是楚国的大隐士,《二十四孝》里面就有他。他活了一百多岁,很孝顺,尽管自己也七老八十了,但依旧穿婴儿的衣服摇着玩具让父母高兴,即所谓彩衣娱亲。第三个老子是战国时候的周太史儋。司马迁对这三个老子是有所取舍的,他把第一个老子重点写,后面两个则一笔带过,这说明司马迁认为老聃是正宗的老子。
老子《道德经》五千余字,相当于今天一篇很短的文章,论篇幅连论文都比不上。主要原因是先秦时期在简帛上书写,材料珍贵,作者必须字斟句酌,惜墨如金,写出来的东西就比较精彩。现在的人用电脑,快是快了,水平能拿上台面的却少而又少。而《道德经》,以其精炼的八十一章,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博大精深。从社会政治,谈到经济,有时又涉及教育,从中又写了军事,用这些实际的事物来体现老子的哲学思想。它在优美的文字中构造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以及方法论的框架。一开始我根本是看得云里雾里的,在旁边注解的帮助下才稍微明白一点,领略了老子辩证的哲学思想。
依乎天理,顺应自然。老子曾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张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认为,天地一旦有仁义之心,就会按照它的规律运行,圣人也会以仁义道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这是很不应该的。牛羊吃草,人吃它们的肉,表面上看很残忍,但是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的本性、自然的生物链,若要打破这个生物链,打破这个平衡,就会造成秩序的混乱。还有,孝敬父母、关怀下一代是人的本性,你用不着过分强调这种孝、慈,甚至重新搞一套,这样给人增加负担,实在是多此一举。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所以,我们应该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要干大事,小事做起。《道德经》云,“天下之难作于细,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说明办事情是要从客观条件出发,一旦条件成熟,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也告诫我们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要从细微的地方下手。处理问题时,要是遇到微易的事物,万不可掉以轻心,或许细微的才是事物的关键所在。老子还说出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垒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说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从小到大的。我们做事情时必须有恒心有计划,从小事一点一滴去完成,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然就会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宽以待人,胸襟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讲,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涵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心善渊”;行为修到像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与善仁”;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时有信——“言善信”;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正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事善能”;把握时机能做到像水一样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动善时”;再配合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就永远没有过失了。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歌咏的对象是具备像水那样品格的圣人。它以“上善若水”作形象贴切的比喻,指出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谦退守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战胜自己,贵在行动。“希言自然”,意思是,多做事少说话是符合自然的,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行动,大量的行动!大量的行动虽然预示你可能遭遇的挫折或拒绝会比别人多,但同时也预示着你成功的机会也会比别人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胜过别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自己战胜自己才是强有力的人。所以在“道”看来,比别人强的人并不是强者,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而战胜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行动,“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把它放在实实在在的地位上,而不在于说些好听的话。所以“道”的行为就是以行动来说话的,那么人要想成功,也应牢记行动才是成功的保障。
谦卑处下,心怀感恩。“万物恃之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意思是,为万物生长而不辞辛劳,成功了而名不归己有,依靠它滋养万物而自己却不为主。所以“道”的伟大在于: 本来是“道”哺育了万物生长,而它自己却不争功名;明明是“道”滋养了万物成长,而它自己却不充当主人。这是多么崇高的情怀!这就是“处下”——虽然成功,有了丰功伟绩,但还是把自己视作很平凡的人,不突出自己。“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成功了而不自居,所以就不会失去。我们都知道: 世上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很谦卑的,这就是处下的品质,这种品质是符合“道”的,所以能将成功长久地保持下去。相反,居功自傲是不符合“道”的,那样成功就只会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而实际上还算不上真正的成功。所以我们不仅要成功,更要把成功长久地保持下去。“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信之,信德。”所以成功之人要“善德”和“信德”,要心怀感恩,要牢记你的成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这样你就会很快乐,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世间的温暖。
贪图享乐,求乐反苦。第十二章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各种颜色让人眼花缭乱;各种音调让人听觉失灵;各种滋味让人口不辨味;纵情于狩猎作乐,让人内心发狂;稀有的货品,让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只求饱腹而不求目眩,所以应摒弃物欲的诱惑,重视内在的满足。这段话告诉我们过度耽溺感官则求乐反苦。圣人只照顾百姓的肚子,让他们吃饱喝足,而不要有太多念头。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欲望,没有消费,商业社会怎么发展?经济不流通也不行,所以要适度消费和享受,切不可过于奢华糜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