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900000033

第33章 王一亭:不该被遗忘的海派文化传播者

王一亭:不该被遗忘的海派文化传播者

对于前辈、先人的认识和评判,往往体现了一种思想境界、历史理念、人文情怀和文化姿态。在中国现代史上,被称作“海上奇人”的王一亭(1867—1938)不仅是一位海派书画家的领军人物,同时在工商金融经营、创办慈善机构、组织赈灾救济、佛学弘法研究、现代艺术教育等领域筚路蓝缕、贡献巨大。而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他也多有开拓创建、成就卓然。可以这么说,对这位海上先贤的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一、独有的对外文化交流资质和地位

文化人类学家约瑟夫·本斯曼和伯纳德·罗森勃格在《当代社会进展》一书中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用指出:“一个人如果要作为其社会的一个成员,加入到其他人的行列,他必须掌握一系列结构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技能、信仰和价值。只有在他掌握了这些技能、信仰和价值以后,我们才能说他已经社会化了。”从中可见,如果一个人要实现其社会化,并使这种社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的能力更强、社会化的影响更大,就必须掌握相应相关而又复杂艰难的一系列的“技能、信仰和价值”。王一亭正是在这方面身体力行,经过长期的社会磨炼和不懈的事业开创,使自己实现了高度的社会化,从一个寒门子弟成为一介社会名流,为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具备了资质、条件、地位和人脉。

王一亭的社会身份是多样的:首先,他是一位功力深厚、造诣独特的书画家;其次,他是一位声誉良好、颇有作为的实业家、金融家、慈善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同时他还担任着不少社会职务:豫园书画善会会长、上海商务总会会董、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委员长、中国佛教会执委、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等。正是王一亭在艺术、实业、经济、慈善、佛学等的社会铺垫、雄厚实力和前期准备,使他在对外交流上能得到各方的支持和支撑,显得长袖善舞、多向推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本人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化意识和觉悟,高度自觉的奉献精神,从而具有综合的优势和能动的势态,体现锐意的进取和勃发的能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海内外的好评。

二、日本高岛屋吴昌硕个展的历史意义

日本的高岛屋是档次、品牌、质量、信誉、服务的标志,由阪田七郎创立于1829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然而早在八十多年前,日本大阪的高岛屋画廊就为一位80岁的中国书画家举办了个展,这位书画家就是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先生,而这个展览的策划者与实施者就是王一亭。由于本次展览作品精湛、题材丰富、准备充分、推介扎实,因而声誉良好,反响热烈。高岛屋能为吴昌硕举办画展,不仅证明了吴昌硕的艺术档次和地位声望,在更大意义上标志着海派书画艺术走向国际化迈出了开拓性的步伐。而这也是现代中国艺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华彩乐章。

王一亭所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很注重程序和方法,可谓循序渐进、由点到面,从个体到群体。六三园,是日本长崎人白石六三郎经营的上海最大的日本私人花园,系一处高级会所,位于虹口公园北侧的江湾路,是日本政要、商界接待贵宾的宴庆地。1912年4月,孙中山来上海时,日本人宫崎滔天曾在此设宴招待他。1914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六三园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正是这次展览,使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推崇,不少日本名流、藏家开始注目缶翁。东亚同文书院院长山田谦吉先生曾说:“(昌硕)先生书画篆刻,天然自成一宗派,可以表现东方之艺术的真精神,绝对非西方人所能领悟。”1926年,王一亭在大阪高岛屋为吴昌硕举办了第二次个展,并出版了《缶庐墨戏》,缶翁艺风由此风靡扶桑,从此在国际上形成了吴昌硕作品收藏热。

三、对中日书画家群体交流的策划组织

在成功地推介吴昌硕后,王一亭又致力于中日书画家群体间的组织性交流。1920年4月,中日美术协会在上海成立。1923年改为会员制,由此拉开了中日书画家大交流的帷幕。历史地看,中日美术协会自1921年起,成功地组织了五次“中日联合美术展览会”,使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达到了一个历史制高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王一亭凭借着自己的社会声望、经济实力、艺术地位及人脉关系,是这五次展览中国方的领导者、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积虑,事无巨细,亲自操持。第一届中日联合美展于1921年11月在北平举行,发起人为吴昌硕、王一亭等8人。名誉赞助会员为徐世昌、黎元洪、陈宝琛等8人。当时展出中国画42幅,日本画69幅。第二届于1922年5月在日本东京商工奖励馆举行。王一亭本想赴日,但因直奉战争而未能成行。第三届于1924年在北平、上海举行,5月16日日本画家团抵沪,王一亭以东道主身份到火车站迎接。17日开幕后的中午,在上海“功德林”设宴招待日本画家团。本次画展共展出中国画281幅,日本画144幅。第四届于1926年6月、7月分别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内的东京美术馆、大阪国之岛的中央公堂举行,规模甚大、规格甚高。第五届于1929年在上海、大连、沈阳举行。为筹备这次展览,王一亭于1928年11月亲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协议会,会议明确上海一方由王一亭为主任,庞莱臣、狄楚青、成鹤逸为协助。1929年11月1日,展览在上海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徐园大礼堂开幕,王一亭致词:“今日,中日两国现代绘画展览于上海徐园,集两国艺术界之精英,聚会一堂,诚盛举也。”此时,吴昌硕已故,王一亭已成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实际上行使着领袖的职能。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书画作品455幅,日本书画作品214幅,为历届规模之最,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规模盛大的中日第五届绘画联展,使王一亭看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巨大空间及中日书画家间的深厚友谊。他和叶恭绰于1930年春组织了“中日艺术同志会”,以直接加强和促进中日两国书画家的交往。参加该会的中国书画家有王一亭、狄楚青、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56人。第二年元月,王一亭以“中日艺术同志会”的名义在自己的“梓园”宴请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和画家渡边晨畝等,中方有书画家、名人赵叔儒、李平书、杨度等,共同策划筹备在东京举办《元明清名画展》及《中日现代绘画联展》,席间气氛融洽,所谈甚欢,并商定在当年樱花盛开的时节,由王一亭率中国书画家访日。

1930年4月25日,日轮“上海丸”载着以王一亭为团长,张大千、王个簃、郑曼青、吴仲熊、钱瘦铁等为团员的中国艺术家访问团离沪赴日。随行的还有书画大收藏家庞莱臣、周湘等。4月28日中日绘画展在东京上野展出,日本各界人士参观,盛况空前。5月16日,日本皇太后光临参观达三小时,并选购了几位中国画家的作品。其后日本天皇裕仁接见了王一亭。

从1929年第五届中日绘画联合展到1931年中日绘画展,由王一亭领导策划的中日文化艺术交流达到了鼎盛期,然而由于后来日本军国主义者燃起了侵略中国的战火,九一八事变后,王一亭被迫停止了中日文化交流。日军入侵上海后,逼迫王一亭出任伪职,王一亭不顾年老体弱,抛家别业,决不合作,毅然出走香港,体现了一种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他为中日两国人民及艺术家所作的大量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却是功不可没、载入史册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一亭在上海南市的花园住宅“梓园”,这是他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他时常在这里会见海内外友人。1922年11月13日晚,王一亭在梓园设宴招待了爱因斯坦夫妇。开宴前,爱因斯坦夫妇以极大的兴趣欣赏了王一亭收藏的书画珍品,在酒宴上,爱因斯坦致辞时仍激动地讲:“今日得观多数中国名画,极为愉快,尤佩服者是王一亭君个人作品。”

王一亭的对外文化交流还包括了他与欧洲艺术的交往等,而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意大利美术史话

    意大利美术史话

    本书为中国学者研究外国美术的重要成果,分国介绍美术史,此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的美术历史。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热门推荐
  • 唯一界尊

    唯一界尊

    万年前死去的一皇者鬼魂,游荡天地万余载,只为寻找一适合身躯,直到。。。
  • exo之青春不枉你

    exo之青春不枉你

    每个人的校园生活都是不一样的,而我,却感觉这样的生活很棒!有美男天天在你身边,谁不激动啊!可是,当你们不相信我的时候,知道我的心有多痛么?愿我们忘记现在,回到最初,不忘初心
  • 卿心如雪

    卿心如雪

    奈何命运对她如此残忍,想要的偏偏得不到,不想要的偏偏摆脱不了。她是骁勇善战的暗卫,她是情丝眷恋的千金。身份交错,命运改写。她不过是一个寻常不过的女孩子。
  • 阴婚老公黏上我

    阴婚老公黏上我

    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阴婚,白小白被困地府五百年不能投胎,好不容易遇上地府改革开放,却没想到被判落入畜生道。别人都是随身带个老爷爷,白小白随身带了只老公……
  • 梅宗主

    梅宗主

    梅子苏化名苏哲闯入江湖,同时也带来了一场场风波与一团团迷雾。他与野心勃勃的上官云,一个从不现身的神秘人物,青梅竹马的冷月,自己都不知道的妹妹,还有一个被武林人士称之为大魔头的明月宫主,有怎样的恩怨情仇。掀起狂风巨涛的那只幕后之手,会不会就是前一波恶浪席卷之后留下的泡沫?他的身份,究竟是少年天才的聪明少主“,还是病体支离一介书生的阴沉谋士?
  •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女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做女人就要做一个简单的女人、快乐的女人,有魅力的女人、自信的女人;有点自强,还要有点自尊;有点自立,还要有点自爱。战胜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看重自己,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只有每个女人都活得精彩,才能构成这个世界的妖娆美丽,才能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无比绚丽。
  • 夜鹰之殇

    夜鹰之殇

    背向天堂,他舞于生死之间。心在极地搏动,血凝固在绝对零度。箭下得以生,刃下寄以死。丢弃红尘换心死,月下亡魂散,夜鹰终已殇。====================我从母亲死后我就加入了夜鹰,是夜鹰给我从生,所以我为它而战。我死后,神复活了我,所以我为他而战。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会为我而战,为我而活,或者为爱而活。
  • 大马扁

    大马扁

    大马扁,马扁合为骗字,取大骗之意。谴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旨在反对立宪。此小说实为《辨康有为政见书》的延伸和形象化的描写。作者对保皇党人物深恶痛绝。小说以激进情绪对维新派人物基本上持否定态度,惟对谭嗣同持同情态度。
  • 军长老公束手就擒

    军长老公束手就擒

    第一次见到帅气逼人的李俊凯,顾晓就有了扑倒他的欲望,刚想伸出魔爪,瞬间蔫了,好吧,不就是胖吗?没关系,为了扑倒帅老公她减肥好了。不就是邋遢吗?咳咳咳,没关系,真正的自己也是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来着。不就是没素质吗?奶奶的,谁说的,老娘弄不死他,某凯飘来一记卫生眼,某晓瞬间化身小娇娘,各种狗腿。不就是想扑倒浑身散发着禁欲美感的兵哥哥吗?顾晓低头目测一下起码得有一百五六十斤的自己,呃,这个好像有点难吧。不过。。。。。。本文足够狗血,足够强大,也足够抓挠你们欢乐蹦跳的小心肝。
  • 心理医生在吗

    心理医生在吗

    一个四十五岁的中国女人,操着蹩脚英语,向一名美国心理医生娓娓倾诉自己的过往。她对父亲的朋友“贺叔叔”长达三十九年的爱恋、父亲与贺叔叔在大饥荒和文革前后的恩怨情仇、自己远渡美国后与教授间的情爱纠葛……最终,治疗无果而终,女人继续远走他乡。本书(原名《人寰》)是严歌苓的代表作,曾在20世纪90年代末获得华语地区令人瞩目的台湾时报百万大奖,成为继朱天文之后女性作家获此殊荣的第二人,轰动一时,使作者在十多年前,一跃成为华语地区备受关注的女作家。本书结构在当时看来是大胆的,其题材在今天看来仍旧是时髦的。这就是经典文艺作品的共性--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