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47

第47章 李商隐(四首)(1)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837)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由于他无意间卷入牛、李朋党的斗争漩涡,在政治上受人排挤,一生困顿失意,历任掌书记、侍御史、判官、检校工部郎中等职。

李商隐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其诗多写时代乱离之感,个人失意之情。在艺术上,构思缜密,想象丰富,工于比兴,巧于用典,风格绮丽,深婉委曲。无体不备,各体都精,尤其长于七言律绝。有部分作品,过于追求工巧,用典太多,不免流于晦涩难解。有《李义山诗集》三卷,注本以清代冯浩的《玉谿生诗集笺注》较为详备。

一篇锦瑟解人难

——读《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七律名篇,诗以首句头两个字为题,实际上是无题诗。李商隐的诗以无题诗最隐晦难解,而此诗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自北宋以来,人们对它的解释多达十几种,而其中以“爱情悼亡”、“自伤身世”二说较占优势。就其诗意而说,应作“自伤之词”解释为好。实际上,“自伤”说也包括“悼亡”说在内。张采田考定本诗作于大中二年(848),这时诗人四十七岁,仕途失意,爱妻亡故,困居故乡郑州,回想起自己不幸的一生,因而写下了这首带有总结性自白的诗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开头两句,是以锦瑟起兴,引出对年华往事的追忆。“锦瑟”,绘有如锦般美丽花纹的瑟。瑟,是古代一种弦乐器,传说瑟原来有五十根弦,后改为二十五弦。“五十弦”,前人解释为“年近五十”,似较妥。诗人由锦瑟五十根弦,想到了自己行年无端将近五十,这是很自然的事。“无端”二字,已透露出诗人身世不遇之感。“无端”,犹言“无来由”。“一弦一柱”的“柱”,指的是在瑟的尾部,每一根弦都有一根小木柱支着。“思”,当追忆讲,这里应变读去声(sì),按平仄要求,律诗中不允许连续出现三个平声。“思华年”三字,已点明诗的主旨是追忆一生的华年往事,为全诗之眼。“一弦一柱”的“思”,意谓一年一年的回顾,一件一件的追忆。自从入王(茂元)幕为王婿后,就惨遭牛党排斥、打击,后来李德裕贬死,令狐楚次子令狐绹做了宰相,他去谢罪,令狐绹拒不接见……桩桩往事,历历可数。

中间两联,运用隐喻、象征手法,通过多种艺术形象,抒发其不遇之慨。

“庄生晓梦迷蝴蝶”句据《庄子·齐物论》,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蝴蝶,醒后不知道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义山引用这个典故比喻自己一生纠缠在政治斗争中,犹如梦幻一般,既自然又贴切。冯浩说此句“兼用庄子妻死”之典。从义山与王氏有关的一些诗篇(如《偶成转韵》云“怜我秋斋梦蝴蝶”,《属疾》云“秋蝶无端丽”)看,冯说也不无道理。这一句在回忆身世时寄予了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望帝春心托杜鹃”,隐喻遭时不遇。“望帝”的典故原出于《华阳国志·蜀志》和《蜀王本纪》这两个不同的传说。《华阳国志》说的是:杜宇因“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而“禅位于开明”后,隐于西山,去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而《蜀王本纪》的记载则有所不同:说杜宇从天上下凡,自立为蜀王,有一个名叫鳖灵的人,死而复活。望帝就让他当了宰相。当时玉山发生水灾,望帝不能(会)治,就派鳖灵去。鳖灵走后,望帝和他的妻子发生了不正当的关系。后来,望帝追悔不已,觉得自己“薄德”(没有道德),不如鳖灵,于是把帝位让给他。遂自死去,化为杜鹃鸟。两种传说所不同的是:前说中的“望帝”是因其相治水有功而让位于相,是一个向贤能禅位的皇帝形象;后说中的“望帝”则是一个自己做错了事而感到后悔的形象。对这两种说法,我以为第一种说法较为可取(后一种说法与诗人事迹不合,诗人卷入党争,是因为他与王氏结婚,得罪了牛党,说不上因自己做错事而感到悔恨)。诗人采用杜宇(战国时蜀国国君,号曰望帝)化杜鹃的神话,又从杜鹃暮春苦啼想象出杜宇的“春心”(伤春之心),形成“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联想。着一“托”字,表面上是写杜宇托春心于杜鹃,骨子里却透露出诗人年华易逝、壮志难酬之慨因无处倾诉,只能像望帝托身杜鹃那样,悲鸣不已,读来伤感动人。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以朦胧的气氛和丰富的暗示来表达诗人沉沦幕僚、理想幻灭的伤感。上句内涵极其丰富。古代有这样的传说:海珠与月亮相应,即月满珠就圆,月亏珠就缺。(《大戴礼记》)又传说,古代南海中有一种鲛人(神话中的人鱼),哭泣时眼泪变成珍珠。(《博物记》)另外还有“沧海遗珠”的典故。据《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比喻人才被埋没,如同明珠投入沧海)义山此句将这几个典故融为一体,通过形象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寄人篱下的沉沦之感,意境深远,感慨深长,足见诗人巧用典故之能事。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语出中唐前期诗人戴叔伦论诗境的一段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司空图《与极浦书》所引)“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著名的产玉之地。据考察,蓝田从远古到唐代,一直有美玉出产,而到宋代后就采完了。义山袭用并改造了戴叔伦语,用来喻说自己昔日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就像美玉在阳光下升腾的烟云,虽然似乎可以望见,但终究渺茫难即,沦为幻影,真是别具匠心。

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句,与开篇的“思华年”照应。“此情”二字,总括颈、腹两联所抒写的情怀。“惘然”二字,结得凄婉,大有此情绵绵不尽之势。这最后两句的大意是:以上情事,岂待今日回想起来,才感到怅恨不已!其实,即在当时就早已令人不胜怅惘了。

综上所述,《锦瑟》是李商隐晚年一首回顾平生、自伤不幸的带有总结性自白的诗篇,因此旧编李集,向以此诗作为卷首,犹如高步瀛所说:“相传旧次,始之以《锦瑟》,终之以《井泥》,合二诗观之,则为自伤无疑。”(《唐宋诗举要》卷五)清诗人薛雪也说:“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掬出,何尝是艳作?”(《一瓢诗话》)通读全篇,诗中处处笼罩着一种朦胧的气氛和感伤的情绪,大有往事不堪回首之意。

归纳一下这首诗的写作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采用比兴手法。周振甫先生说:“用锦瑟来比诗,这正同杜甫用玉琴来比诗一样。”杜诗《西阁》中有“新诗近玉琴”之句,李商隐《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二十八岁时作)中有“身世玉琴张”之句,均是借琴抒写身世之感,与《锦瑟》颇为相似。《锦瑟》不仅开篇以“锦瑟”起兴,而且在诗中又以庄生梦蝶、杜鹃伤春、“珠有泪”、“玉生烟”等作比兴,诗人以形象的画面抒发其身世之感,给人以形象美和多义美。千百年来,此诗一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第二,多用典故和比喻。本篇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而对每一个典故的运用,诗人又融以己意,富于创造性。通过这些典故,诗人以隐喻手法托情于艺术形象,创造了一种隐约朦胧的意境,愈显其悲慨浓重。但同时也由于用典太多(全诗共用了近十个典故),词旨晦涩,使人觉得含义难明,以至令后人发出“独恨无人作郑笺”(金人元遗山《论诗绝句》),“一篇锦瑟解人难”(清人王渔洋语)的慨叹。

含蓄隽永忆念深长

——读《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是李商隐于大中二年(848)留滞巴蜀(四川)时寄给妻子的一首抒情小诗。当时他的妻子在长安,位于巴蜀之北,故曰“寄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挚的思念之情。

诗的起势别开生面。也许在写此诗之前,诗人曾接到家中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家团聚,所以诗的首句便先从对方落笔,说“君问归期”,这是进一层的写法。试想,一个仕途失意、漂泊异乡的诗人,久未归家,他的妻子又怎能不思念?思念之情,不能自已,故写信催问归期,这是合情合理的。“未有期”是诗人对妻子的回答。从这语气不够肯定的答词中,已见诗人无可奈何的感伤。“问归期”与“未有期”,一问一答,实际上写出了两地相思。一句之中连用两个“期”字,而前一个“期”字与后一个“期”字,形成了主观意愿与客观形势的矛盾,使诗一开始就把相思之情推到了何等急切的地步。

接下去“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再回过头来点明自己作诗时所处的环境。“巴山”,这里泛指四川的山,点明了地点;“夜”、“秋”,点出了时间季节。“雨”字,点出了气候特色。诗人与妻子,相距甚远,一个客居“巴山”,一个留居长安,不能不引起双方,尤其是诗人自己的愁思。在这“巴山”秋夜,本已够凄清的了,“悲哉,秋之为气也”(宋玉《九辨》),偏偏又下起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这讨厌的雨声,就更加令人思愁难忍了。由于思念太深,愁绪满怀,故而长夜难眠;又因秋雨不歇,见水涨秋池。这一句不着一个“愁”字,而愁情自现,给人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

同类推荐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三十年散文观止

    三十年散文观止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等
  • 百年沧桑

    百年沧桑

    这是一部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散文集,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收录了自晚清至今,六十多位文人志士的经典力作。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秋瑾的《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到李大钊的《新的!旧的!》、陈独秀的《新青年》、方志敏的《清贫》,再到萧乾的《看待二十一世纪中国》、韩少功的《笛鸣香港》、王昕朋的《山神的女儿》……该书展现了中国梦的蜕变:从精英们骨感的理想,最终成为每个人丰满的现实。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热门推荐
  • 龙脉领主

    龙脉领主

    带着游戏系统穿越异界,成为龙脉领主!
  • 玩转异世之骗纸穿越

    玩转异世之骗纸穿越

    当现代将腹黑、逗比、毒舌、又呆萌的多职业骗子穿越到古代……众人呼:“妖孽!”
  • 魔法世界空间大陆:星痕大陆

    魔法世界空间大陆:星痕大陆

    这是我当初做的一个梦,现在把它写成小说,现在与你们分享。有个神秘的空间,叫星痕大陆。在这个大陆里的人,正期盼着,500年前的守护者,再次出现。500年前,她们(他们)为了,这个大陆的和平。而牺牲了自己。500年后,她们(他们)在次回来守护。。。。
  • 呆萌狐妃:爱妃,你别逃

    呆萌狐妃:爱妃,你别逃

    本是狐族公主,却不想狼族来犯,本该寻求天域帮助,却不想误入人间,遇见了重伤的他,金光一闪,少女身顺便狐身,“小家伙,是你救了我吗?那就带回家养着吧!”因为这句话,狐身的她一直想要逃离那王府,却不想对他日久生情。月圆之夜,金光再次闪现,狐身的她再次巧变少女身,踏上了复族之路。【双处,男高冷女呆萌,欢迎入坑~】
  • 超级任务抽奖系统

    超级任务抽奖系统

    唐沫,本是一名30岁的职场中人,一次旅行,误中流弹的她意外地重生回初二那年。更意外地是,她居然得到了一个超级任务抽奖系统?未来科技,未来产品,古武秘籍,法术异能,奇珍异兽,生活技能,丹药武器,通过抽奖,这些通通能得到!从现在开始,她不再是那个自卑懦弱的唐沫!她要扭转自己的命运,她要改变自己所爱之人的人生!这一次,她的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女孩混社会的日子

    女孩混社会的日子

    叶棂原先是一个被同学无视的女孩,在种种的故事中,她先是加入黑社会,后来又遇见了那个他………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间谍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间谍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本书分属战将卷旗下,叙述二战时期深入敌军的间谍及其活动,描绘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危险任务,和隐藏在其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该书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无情和间谍与敌军斗智斗勇的历险过程。
  • 调教你爱上我

    调教你爱上我

    这女人真的欠扁!都已经嫁给自己这么多年了,居然还幼稚的说离家出走就离家出走,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对她不够好吗?是没给她饭吃还是没给她衣穿?自己贵为大公司总裁,家财万贯,英俊潇洒魅力不凡,随便勾勾手指也有成千上万的女人前仆后继,可偏偏他的小妻子不但不知足,还敢同他大小声,更是不怕死的动员那些见鬼的同事来反抗自己。很好!既然他这欠管教的老婆先惹火他,就不要怪他做老公的使用家庭暴力,先甩她几鞭,让她尝尝什么叫痛,但是当他举起鞭子,看到她被吓得躲进柜子里时,又忍不住想笑,她真的以为他会揍她吗?这真不知道这辈子爱上了这个迟钝的女人到底是对是错,不过没关系,他有的是方法,会慢慢调教她心甘情愿的爱上自己的。
  • 基因渗透

    基因渗透

    你有修仙法门,我有基因调制、克隆工程、天网络……我为自己带盐,请叫我未来方舟……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