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28

第28章 杜甫(九首)(6)

五、六两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对诸葛亮一生功绩和才德的高度概括和评价。“三顾”句,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事,表明刘备对诸葛亮才能的重视、赏识。“频烦”,一再地,接连地,此为屡次访求之意。“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抗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句,写诸葛亮感“先主知遇之恩”,开基创业,施政济时,辅佐两朝,费尽心机的事,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这一联从大处落笔,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据记载,蜀汉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第六次出兵伐魏,屯兵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相持百余日,终因积劳成疾,于同年八月病死于军中。“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就是对上述情况的概括。后句“长使英雄泪满襟”承前句,说诸葛亮大业未成便死了,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为之惋惜,为之伤心落泪。这里的“英雄”,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全诗以痛心的哀哭之语收束,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中唐“永贞革新”的首领王叔文、宋代抗金名将宗泽临死时,均反复吟诵这两句诗,便是此诗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的生动例证。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诗颇有奇特之处。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部分描写景物,后半部分叙事与议论的手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线索开启对凭吊对象的赞颂和咏叹,在赞颂咏叹中自然流露出诗人的强烈感情。

此外,本诗对仗工整,用字精当,于少许文字中表达极丰富的内容。俞犀月评《蜀相》时说“真正痛快激昂,八句诗便抵一篇绝大文字”,确非过誉。

生平第一首快诗

——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十月,唐王朝各路军队向安史叛军发动进攻,先后收复洛阳、相州、幽州等河南河北地方,次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他的部将田承嗣等纷纷投降唐王朝,部将李怀仙还将史朝义的头割下来献给朝廷。从天宝十四载(755)十月以来延续了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杜甫当时正在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他是于宝应元年(762)七月从成都送严武还朝至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的归途中因西川兵马使徐知道叛乱,避乱到梓州。捷报传来,诗人不禁欣喜若狂,脱口而出,唱出了这一首千古传诵的七言律诗。

此诗八句,可分为两个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着重描写初闻收复两河时惊喜欲狂的情形。

起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直叙喜讯,领起全篇,为全诗抒发惊喜之情揭示了原因,奠定了现实基础。“剑外”,剑,是剑门,剑门以南叫作“剑外”,这里代指蜀地(四川一带),唐朝京城长安在剑门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蜀地(四川)便属剑门以外了。“蓟(jì)北”,蓟州以北(今河北省北部),这里泛指蓟州、幽州一带,当时是安史乱军的老巢。“收”,是收复的意思。收复了蓟北,摧毁了乱军的大本营,也就意味着叛乱最后被平定。“忽传”,就是突然传来,有意想不到的意思。平定叛乱,恢复和平,使国土统一、社会安定,这不仅是杜甫多年的迫切愿望,也是广大人民的希望。诗人当时远在“剑外”,收复“蓟北”的特大喜讯传来如此之快,这使诗人感到突然而惊喜。

接着一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涕泪”,就是流泪。《说文解字》曰:“涕,泣也。”诗人刚一听到这个大好消息,就“涕泪”应声而落,而且“满衣裳”。“衣裳”是全身穿的,古人上装叫作衣,下装叫作裳。“满衣裳”就是湿满了一身,这是形容眼泪之多。虽然带有夸张,但它真实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初闻喜讯时激动得涕泪横流的状态和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使人感到真实自然。安史之乱爆发后,诗人杜甫和人民一道颠沛流离,饱经辛酸苦难,现在,胜利的喜报已经传来,那延续了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这突如其来的喜事,使诗人高兴万分,喜极而流泪。可见,“涕泪满衣裳”,是高兴的眼泪,是悲惊交集的眼泪。只有用“涕泪满衣裳”,才足以表现初闻时那双重感情交并的实况。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是写定了定神之后的喜乐状况。“却看”,是还看、再看的意思,一说回头看。“妻子”,即妻子儿女。闻一多《唐诗大系》说杜甫的妻子此时已居成都草堂。其实,这时诗人已把妻子接到梓州了。诗人高兴极了,他又看了看身边的妻子儿女,他们往日忧愁已一扫而空,一家人笑逐颜开。这里是暗写喜,以“妻子”不愁来衬托自己之喜。杜甫和他的妻子都同样遭受战乱之苦,他们历尽悲欢离合,死里逃生,今天,战乱得以平息,妻子儿女还在身边,真是喜上加喜,哪还有什么忧愁呢?想到此,诗人的喜乐心情简直无法控制了,再也无心看书了,于是随手胡乱地卷起桌上的诗书,手舞足蹈起来,欢喜得都要发狂了。“漫卷”,则随便乱卷的意思。唐时诗书是写在纸卷上的,所以收拾书籍得“捲起”。《杜诗详注》引顾宸注曰:“漫卷者,抛书而起也。”在这里,诗人用“漫卷诗书”这一个小动作来表现大喜欲狂的情态,痛快淋漓,跃然纸上。

以上四句,写得逼真而有周折,“初闻”承上“忽传”,“愁何在”、“喜欲狂”承上“涕泪满衣裳”。诗由自己写到家人,由心情写到动作,一“传”一“闻”,一“看”一“卷”,把诗人且喜且惊、喜极而悲、愁去喜来的内心复杂感情的变化鲜明而深刻地揭示了出来。

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喜乐之情比前四句更进一步,写诗人闻讯后意作还乡的打算,是前文的继续和提高。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两句承上启下。“须”,应该。放歌纵酒是“喜欲狂”的进一步发展。“白日”,指晴朗的天气,在这阳光灿烂的大好时光里,在这欢乐的时刻,诗人禁不住放声歌唱起来。“放歌”似乎已不能尽情,还得开怀痛饮。在这里,诗人不写“高歌”,而写“放歌”,不写“饮酒”,而写“纵酒”,一“放”一“纵”,其“狂喜”之情又进了一层。狂喜之余,诗人又想到了“还乡”。这也是诗人心心念念的事,诗人早就想着回乡了,但是因为战乱不休,欲归不得,现在好了,战乱总算结束了,眼前又是一派升平气象的大好春光,由于诗人感情上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春天,在诗人眼里,已不再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了,这里的春天,一切都是美好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路陪送诗人到家。不难看出,这里的“青春”已经人格化了。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容易抒写自己的感情,使情景得到融合,而且能增添艺术感染力,变抽象为形象。刘希夷的《出塞》也采用了这种手法,“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便是。

最后两句写诗人设想出的“还乡”路线:“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即刻,马上。“巴峡”,有不同解释:一、《杜诗详注》引旧注:“巴县有巴峡,巫山县有巫峡。”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一百首》注:“巴峡,西陵峡,在湖北省巴东县以东。”三、《华阳国志·巴志》载:“其郡东枳有明月峡、东突峡、广德屿,故巴亦有三峡。”这一带古属巴郡故称巴峡,地点在今重庆市以东。四、《太平御览》卷六五引《三巴记》曰:“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这里指的是陵江上游阆、白二水的江峡。

以上一、二说,巴峡在湖北境内。若按此说,杜甫在梓州,应先经巫峡,再过巴峡。故一、二说不可靠。

三、四说,巴峡在四川境内,杜甫从梓州出发,先过巴峡后过巫峡。“巫峡”,在四川与湖北交界处,是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之一。这样解释正好符合诗中写的“即从巴峡穿巫峡”。

诗人先从巴峡穿过巫峡,再下襄阳转向洛阳。“襄阳”,在今湖北省,“洛阳”,在今河南省,是诗人的老家,他的先世从杜逊迁居襄阳;曾祖杜依艺为巩县令,迁家河南;父杜闲为奉天令,又迁陕西乾县,但田园仍在洛阳,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东京即洛阳。

同类推荐
  •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

    《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由凉月满天著,作者以亲身经历作经,以贴近生活的哲思为纬,用优美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人生的阴晴雨雪、悲欢离合。《面对生活请拈花微笑》文笔清新,语言凝炼、隽永、沉郁,于平淡中见精彩、于朴素中见真情。可以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并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第三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

    读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体会。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达到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地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此时你所体会到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界的道路;那就是可以让你的心灵进入片刻小憩的乐园。
热门推荐
  • 倾与芳华

    倾与芳华

    世间之事本是无常,千年轮回化梦一场。辗转多少轮回,依然还会爱上你。世宇洪荒,只要我还活着,爱上你,我不后悔。
  • 尊天衍纪

    尊天衍纪

    一位强大修仙世家的天资少年却因重宝家破人亡因故放逐下界他要怎样重新寻回真正的自我斩杀强敌再报血海深仇天道无情如何历经重重磨难主宰万界诸天凌驾永生之上路漫漫其修远兮朝生夕死吾往矣......
  • 奥克帕瑞卡战记

    奥克帕瑞卡战记

    讲述一个虚构大陆发生的事件。在奥克帕瑞卡大陆(简称奥大陆)上在1000年前曾经遇上了巨龙的入侵,大陆上的种族联合起来对抗,在神秘巨人的帮助下,封印了巨龙,重整了大陆。1000年后故事从一个北方王国克沙贝兰(ChasbellLand)的一个特种部队开始,遇上了千年前传说中的魔法,精灵,高尔登人,巨龙和兽人。为了资源,制度,气候等因素而即将全面的战争,特备队和其他势力为了阻止巨龙的复活和这场战争而展开了行动。
  • 血妖风华

    血妖风华

    酒:不喝不醉人:不困不睡心:不伤不碎情:不学不会葬情,葬情,一定不能触碰情之一字,否则后果不是你能承受的明白吗?给你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你能做到无心无情……她一直奉行的就是这几句话,可是面对他们她又怎么会不动情呢?
  • 真武风暴

    真武风暴

    资质平庸,却不甘命运摆布,少年林宇觉醒前所未有的“丹武魂”,开启逆天崛起的强势征程。丹药不过是零食,功法武技一大堆,逆天的人生,就是这么任性!
  • 部落战争——我的村庄

    部落战争——我的村庄

    野蛮人,法师,弓箭手,巨人,究竟谁能够为最强者?
  • 圣魔审判

    圣魔审判

    一把无上神器‘审判之镰’出现在神魔大陆,接着就是一个超强邪恶体“妖王”,破魔之瞳,这是一场命运之间的交锋。你相信命运吗?相信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的吗?
  • 星寒谜影:废材三小姐

    星寒谜影:废材三小姐

    她,一位传说中的强者,却有着痛苦的身世;她,天界的一位普通女孩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啥?天地老儿你也太能搞了吧,居然让她去人界历练,老头你不要命了。她就会一点火系魔法让她去历练还不如让她去死了算了。要是刚一到人间就给她来个天劫她怎么可能会受得了。可以,不就是下界吗?就算去凡界她也要拉个人下去,就拉我们可爱的公主殿下陪我一起去吧。反正到时候就算是来个天劫,也能找个替死板。刚到人间,就捅了一个大窟窿,天地老儿对不起了,我恢复记忆了,那现在你们一个个都死定了。龙王,狼王,麒麟都不准给我抢走呀!那些都是我的,谁敢给我抢。
  • 极品小子闯情关

    极品小子闯情关

    一个因为失业不得不出门打工的穷小子,竟然走了桃花运.一夜之间,金钱,地位,美人都如同做梦一般地拥有了。
  • 深渊赌徒

    深渊赌徒

    你们人生是否遇到过一盘关键局?至关重要而又绝对不能输的打赌,当你真正面对这么一盘局时,你们心态又是如何?无奈吗,渴望胜利吗,害怕失败吗,想要找到依赖吗,或者说认为自己能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