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300000013

第13章 王昌龄(四首)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授汜水尉。后中博学宏词科,官校书郎,贬为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安史之乱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死时约六十岁。

他是盛唐开元、天宝间的著名诗人,擅长五古与绝句,而以七绝成就最高,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可与李白争胜。诗风委婉多姿,雄浑自然。有《王昌龄诗集》。

归期无日语亦悲壮

——读《从军行》(七首选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王昌龄所作《从军行》共七首,沿用乐府旧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边塞征战生活的丰富图景,本篇原列第四首。诗中描写边塞特有的景物,表现了出征战士英勇杀敌、保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是写景:青海上空密布的云层遮蔽了雪山,从青海遥望,远在甘肃的玉门关只是一座孤城。实际上,站在青海是望不见玉门关的,这分明是采用了想象的手法,借以渲染气氛。“青海”,即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雪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省。这开头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暗喻。首句暗示敌军压境,形势之险恶;次句暗示当时边防的势孤力单。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环境的艰苦。“黄沙”,沙漠,这里指战场。“金甲”,铠甲。“穿”,磨穿。战士们久战沙场,铁甲都已经磨穿。

有了前三句的气氛渲染和环境衬托,最后一句亮出了诗的主旨:为了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统一,不破楼兰,誓不回军。“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故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唐时已不存在。汉武帝派特使去大宛国时,楼兰阻挡道路,并杀死汉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前77),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斩其王,事见《汉书·傅介子传》。这里借此典故来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对末句也有作愁思语看。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作豪语看亦可,然作归期无日看,倍有意味。”在王昌龄的诗中,两种意思皆有,但此作豪语看较妥。

在写作上,这首诗善用暗喻,语言凝炼,画面鲜明,情调昂扬,气氛浓郁,具有鼓舞人心的艺术力量。

境界悲壮感喟深重

——读《出塞》(二首选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王昌龄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而且成就高,《从军行》、《塞下曲》历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篇。这里我们介绍的《出塞》,不仅是他的边塞诗代表作之一,而且曾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

《出塞》原题下有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如果我们翻开通行的《唐诗三百首》,可以看到它是放在七言绝句之后,列在乐府一类里。细心的读者也许要问:从形式上看,它不是一首七言绝句吗?为什么另起名叫乐府呢?笔者以为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它是能入乐、可以歌唱的;第二,它用的是乐府古题。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第五类就是《出塞》。

从结构层次上看,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句为一层,是借写景和叙事抒情;后两句为一层,是借用典故抒发胸臆。两句及两层之间,又存在着深刻的具体的想象上和逻辑上的有机联系,需要认真体会。

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从写景落笔,抓住明月和关山两种典型事物,勾勒出一幅凄清动人的月照关塞图;用“秦时明月”与“汉时关”的互文见义的特殊句法,显示关塞由来已久,烽火至今不熄。全句的意思是:现在的边塞,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还是秦汉时的关山。但这寥寥七字,却展示了从秦汉至唐一千年间边塞战争的历史画卷,其内涵之丰厚、用语之精炼,实在令人叹服!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因景入情,很自然地联想起那些在万里之外的月下守边的“征人”。“人未还”点明戍边士卒终无回家团圆之日:自秦汉以来,多少征人,血洒疆场,至死未归,直到现在,仍有无数征人背井离乡,戍守边关,没有返回家园。“万里长征”则暗示征夫和思妇两地相思之苦,言中深寄关切同情之意。这一句写边塞之遥远,万里长征,旷日持久,又为全诗在时空方面作了开拓。

由于长征万里,征人久久未归,面对着古代的关塞,当时的明月,自然不能不想自己的遭遇和民族的遭遇,并由此而想到一千年以来已经过去的民族和人民的遭遇来。古代已经如此,现在还是依然。那么,怎样才能结束这种局面呢?诗的后两句由“人未还”三字生发,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写出了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只要有像李广那样忠勇威武的名将出镇边疆,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侵扰中原。这既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歌颂,又是对朝廷择贤任能、选拔良将的希望,也饱含着诗人心系国家安危的思想感情。

综观全诗,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不但具有丰厚的内涵,而且唱出了时代的心声:慨叹边塞战争的经久不息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希望能有英勇善战的将领来保卫国家的安宁。这就是《出塞》的主旨所在。

在写作上,这首诗也有独到之处。比如:

一、时空延展,境界广阔。此诗前两句中,“明月”、“关山”和“万里长征”是拉开空间距离,“秦时”、“汉时”和“人未还”是拉开时间距离,从而构成广阔的境界,增大了诗歌的容量。

二、借用典故,寓意多重。此诗后两句中,借用汉将李广的典故,构成历史与现实对比,汉将与唐将对比,有能与无能对比,安宁与战乱对比,从而表达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诗歌意蕴深厚,显得分外凝重而深沉。

总之,这首绝句境界悲壮,感喟深重,像一声声时代的战鼓,敲打在人们的心坎上,至今读来仍有雄浑深沉的感人力量。

深情幽恨意旨微茫

——读《长信秋词》(五首选一)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王昌龄宫怨诗的代表作。《乐府诗集》将此诗编入《相和歌·楚调曲》,题作“长信怨”。《长信秋词》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

“长信”,即长信宫,是汉朝太后居住的地方。汉成帝时,班婕妤长得很美,而且能文,因而得到成帝的宠爱。后来,成帝又爱上了赵飞燕和赵合德姊妹。班婕妤知道她们骄妒狠毒,长期与她们相见,恐有被害的危险,于是要求到长信宫去侍奉太后。本诗正是借班婕妤的故事,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失宠宫女的忧愁怨恨,揭露了皇宫“金殿”、“珠帘”背后的黑暗腐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抑郁不得志的情怀。

首句“奉帚平明金殿开”,写宫女每天要做的一件事情。“奉”,作“捧”讲,“奉帚”,指“执帚”;“平明”,天亮。这句是说:清晨,金殿刚开,就拿起扫帚去打扫。一个宫女,干的是单调刻板的洒扫之事,工作完毕,无所事事,其空虚悲凉之情可见。

第二句“暂将团扇共徘徊”,代用了班婕妤故事。“暂”,一作“且”。“团扇”,乐府《相和歌·楚调曲》中有一篇《怨歌行》,一名“团扇诗”,亦称“团扇歌”,其辞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相传这首诗是班婕妤所作。诗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以“团扇”二字,隐括了《怨歌行》的寓意,暗点一个“怨”字。“徘徊”,写出心情的不安定。着一“共”字,写人与扇同命运,共与徘徊,“不语而神伤”。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承上转作人物的心态描写,手法更为委婉曲折。诗人明明是写宫女己不如人的怨恨,但偏不直说,而以“玉颜”与“寒鸦”对比,说自己失宠之后,幽居深宫,寂寞无侣,满腹怨情无处可诉,竟然感到自己不如寒鸦来得有光彩。寒鸦尚且还能飞入昭阳殿,再带着温暖的日影回来,而她却身居冷宫,永远失去了君王的宠爱。这样对照写来,倍感凄然,从而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在艺术上,此诗描写细致,笔法含蓄婉曲。诗中的“日影”意带双关,明为写景,暗喻君恩。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王昌龄的绝句“深情幽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谓之唐人《骚》语可”,主要指的就是这类宫怨诗。

别开生面新颖拔俗

——读《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即当年的润州。相传是东晋王恭在这里任刺史时所建。登楼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据辛文房《唐才子传》说:“王昌龄……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可见辛渐也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这次由润州渡长江,取道扬州而北上洛阳,这时王昌龄正任江宁(今南京郊区)丞。于是他从江宁陪伴辛渐来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芙蓉楼送辛渐》就是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送别时写下的。原诗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的首句“寒雨连江夜入吴”,从写景入手,点出送别前夕的天气、季节。“连江”,满江。“吴”,指镇江一带。镇江在春秋时属吴地,三国时属东吴,所以说“入吴”。“入吴”,并非指诗人和辛渐,而是指“寒雨”。昨夜寒雨入吴,萧瑟的江风,使长江的江面乃至整个吴地笼罩在一片阴冷的雨幕之中。写“雨”,用一个“寒”字,既写了雨之冷,也暗示出作者凄寒孤寂的心情。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由昨夜推移到清晨,点明送别。“平明”,清晨,天刚亮的时候;“楚山”,指友人从镇江赴洛阳途中之山(即镇江附近的山)。清晨,风停雨住,客人就要起程了,北望隔江的去路,但见“楚山孤”。一个“孤”字,揭示出客路的孤单和寂寞。

按照一般送别诗的写法,在点题之后,接着便抒写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但此诗却另辟蹊径,借对友人的叮咛之辞来申述自己的志趣。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并不是洛阳人,他的老家在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由于他在任汜水尉时,结识了不少洛阳一带的朋友,这次辛渐将赴洛阳,必然会有关心他的人要问及他的近况。怎样告慰这些亲朋好友呢?“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像冰一般纯洁的心。诗人化用南朝诗人鲍照《代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诗句,向亲友表明自己的心迹: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问起“我”的情况,就请代为说明,“我”是清白无辜的,“我”的心就像玉壶中的冰那样明净无瑕、晶莹纯净;遭到贬谪,那并非由于“我”的过错。这里,作者用“冰心”、“玉壶”比喻清廉的操守,真是新颖、鲜明、生动。凡用物比人者,往往取其不甚相似中的某一点相似,这样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新颖。曾有一则以壶比人的笑话,说的是:有几个朋友相约在一起喝酒,各人自道酒量,一个说他能喝十杯,一个说他只要三杯就足够了,另一个说他一见到酒壶就要醉。朋友们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他每次喝酒回家,都要挨老婆的臭骂,骂的时候,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丈夫的鼻子,样子活像一把酒壶,他怎能不见了酒就醉呢?这笑话是拿酒壶来比恶妇骂人,是取其骂人的姿势相似,因而显得可笑。而王昌龄这里以“玉壶”作比,则取其与自己品格高洁相似,因而显得生动、新奇。

总的来看,这首诗一反前人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颓废的低沉情调,而展示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气概。

全诗描写生动,比喻新鲜,诗意含蓄,情致深婉,“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在古代送别中,堪称一首别开生面、新颖拔俗的上乘之作。

同类推荐
  • 李清照集

    李清照集

    本书精选李清照诗词作品。仰慕李清照久矣!孩提时便喜欢上李清照词。自彼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时非昔时,人非昔人:一切似乎都发生了起起落落难以预见(甚或有时是连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变异,惟有对于李清照的崇敬却一如既往,或尤更甚。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

    本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十三章,分别论述古代至18世纪、19世纪和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发展。本书是国内文革后第一部冲破禁锢编纂而成的高校教材,现已成书20余年,历经5次精心修订(特别是2004年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累计印数200万,是一部经受时间考验又不断追踪学术前沿、受到一代代师生(读者)欢迎的跨世纪精品教材,被许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和外语系长期采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书中一些章节设置、观点和论述已经不太符合当前教学的实际需要,现安排修订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 兴水英才

    兴水英才

    本书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系列丛书”第一辑“先进人物篇”的其中一部。本选录了水利系统涌现出的先进模范典型的事迹,通过他们的事迹,激励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做出更大贡献。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容你轻轻撩动我心

    容你轻轻撩动我心

    苏暮然从未想到,和上司捉未婚妻的奸,奸夫居然是她男朋友。“既然他们玩的很开心,不如,我们也凑合吧!”门外,上司一张俊脸冷若冰霜,却突然扭过头对她一本正经道。苏暮然被惊得目瞪口呆,愕然地看着他说不出话来。不过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已经被上司揽入怀中,然后堵住微张的嘴。门内翻天覆地,门外情意绵绵。一扇门一开四目相对,三人惊出一身冷汗。苏暮然可以对天发誓,她从没想过嫁入豪门,做什么豪门少奶奶。可是被上司强行带入豪门盛宴,稀里糊涂就成了新娘,再稀里糊涂——她就成了全城女性热议攻击的对象。上有婆婆刁难,下有小姑嫌弃。左有未婚妻奚落,右有初恋情人攻击。
  • 变奏

    变奏

    语言在生活中就像是寻求光的一种形式,使暗处闪亮或者使刺目的光变成柔光。诗在我这里,它对生活是一种矫正、一种修补、一种抚慰;同时,生活对诗歌,不仅是装着诗歌原材料的一种器物、一些媒质,也是一种引导、一种启示。我所说的生活既是生活的,又是诗歌的;而诗歌,既是诗歌的,又是生活的。我把这视作生活本身。形式上似乎是一种生活启发另一种生活,一种生活安慰另一种生活,实际上是两种生活融为一种生活。这就是我说的诗生活。
  • 容颜未改

    容颜未改

    陆笙歌不知道当初决定放弃继续暗恋冯暮景的下场是被冯暮景给吃的死死的,那她打死也不会在告白后跑出国去当什么战地记者。冯暮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算计的多年且马上要到嘴的猎物居然溜了,看来是自己粗心了。冯暮景是什么人?叱咤政界和商界多年的老油条怎么会认输,看来自己要上演一场千里寻妻的戏码了。此文是一对一的完美结局,作者不是后妈写不来虐文。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她将是你的新娘

    她将是你的新娘

    林晓楠以干妹妹的身份喜欢了陈嘉年十几年,直到他牵着别人的手迈入婚姻的殿堂,林晓楠才选择了离开,在离开之后,她遇到了性格迥异的凌晨和顾子墨,她又该如何做出抉择
  • 极品腐女,邪魅王爷绝色妻

    极品腐女,邪魅王爷绝色妻

    21世纪腐女一枚,因为一本书而穿越,不料却是从天上掉了下来,还掉在了妖孽邪王身上,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神。是要男神还是要王爷还是一起收了比较好!某沫“小诺,你说那俩妖孽,谁攻谁受?”某诺“小沫,俗话说'两攻必有一受,两受必有一攻'。”旁边的两位妖孽般的男子看着她俩,眼底尽显宠溺。但是接下来的话其中一位就有些不淡定了。某诺小声嘟囔“其实我觉得你那位挺攻的。“某妖孽“诺儿,难道你夫君我一点也不攻?嗯?”某诺“怎...么会!你最攻!”某妖孽一把扛起某诺,留给另外两人一道潇洒的背影“不攻没关系,你夫君是专门攻你的!”某邪王效仿前面那位,一把公主抱抱起某沫“小沫儿,觉得我攻否?”某沫“绝对是,攻...”
  • 炎魔之剑

    炎魔之剑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强者手中的剑,才是真理,一代天骄,曾经是一片大陆上的巅峰强者,被逼身死,神秘大能,将其凝魂借胎重生,重生后却满门被灭,流落到一个偏僻的村庄,手中一把炎剑,前世的记忆,今生的仇怨,对面各种无法撼动的敌人,失落时,心灰意冷时,只有一位女子在他的耳边轻语“炎阳,你的血性还在吗?”
  • 妃倾天下凤凰无双

    妃倾天下凤凰无双

    她,绝代风华;他,霸道专一。她是他命定的皇后,却不是他心中所想;大婚之夜,他们击掌为盟,“我祝你夺的天下,你可否许我自由?”他勾唇一笑,反问道,“如若你助朕夺得天下,除了这江山,你要何不可?”最终他赢了天下,却是负了她;那绕指缠绵的温柔却赋予了另一人。他独守天下繁华却有不为人知的落寞,分离三年,绝代佳人容颜依旧,只是昔年那颗炙热的心早已冷若冰霜,他决心以天下为代价,只为再换回那人倾世一笑。“朕以天地为证,以天下为媒,以江山为聘,请皇后,再嫁朕一次。”她倾世独立,眉宇间早已散去那炽热的爱恋,“归海邵轩,我累了,你的爱太过昂贵,我受不起……”
  • 灵武界主

    灵武界主

    小小星河,平凡少年,因为一个不平凡的梦想,踏上漫漫征途!许多年后小少年们聚在一起,讨论番号,他们觉得号令天下只在今朝了。少年认为,立派太小,带人太累,干脆就叫灵武界。灵是魂,武是力,凡是有思想的、会动的,都归咱管!一声呐喊,风雨雷电火听令。振臂一呼,人神妖兽魂俯首!————————————————————————灵武者、灵武师、大灵武师、灵尊又称小至尊、灵将、灵王、灵皇、灵圣、帝境
  • 墨之韵

    墨之韵

    本书以句子,诗歌、散文、微小说、读后感等,为主要写作内容。记述了本书作者的浅薄感慨或阅读其他书籍时的情感。无关乎个人,无关乎其他,只是想记述下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记述下曾经的感想。或许在他人眼中,本书作者的文章或肤浅或高深。不过,请文字控们静静的看完这本书,细细体会。本书显得较悲伤,希望看完本书后,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