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600000023

第23章 康有为的儒教改革(2)

在《上清帝第二书》中,康有为就明确指出,他要求改教,其目的是挽救“近日风俗人心之坏”。辛亥革命之后,康有为更是反复强调立孔教为国教对于世道人心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不明鬼神则陋民不悟,故先圣以神道设教,美饰其庙宇,厚费其牲醴香火”。这是因为“明则有政治,幽则有鬼神”,鬼神是“以无用为大用”。假如废神道,坏人,甚至一切人,就会无所畏惧,从而道德败坏:

一知半解者,妄欲废神道,去迷信,则奸人益横肆,而无所忌惮,复何所不至哉!(康有为《救亡论》)

故孔子何尝不尊天明鬼神。《礼》曰:“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易》曰“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今人开口攻人迷信,甚至有灭神之队,既不尊教,又复灭神,然则无所畏惮,肆其作恶而已。《礼》曰:“无所欲而为善,无所畏而不为恶,天下一人而已。”若尽弃教与神,则是人人皆能无所畏而不为恶者乎!(康有为《中华救国论》)

他认为,或许以后文明进步,世界大同,可以不尊天而废神道,但现在不行。

有鉴于此,他认为,宗教“关于国命”。没有宗教,就不能立国:

试问古今天下,幽无鬼神,明无礼教,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而可以立国乎?(康有为《中华救国论》)

至于国家,“数千年来奉为国教者,孔子也”(康有为《孔教会序一》)。孔子之教,乃是中国的灵魂:“夫所谓中国之国魂者何?曰孔子之教而已。”(康有为《中国学会报题词》)假如废弃孔教,中国将不仅道德败坏,人近禽兽参见康有为: 《孔教会序二》,载汤志钧编: 《康有为政论集》。;而且将如墨西哥人,既亡国又灭种参见康有为: 《孔教会序一》,载汤志钧编: 《康有为政论集》。。

为复兴儒教,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自任主编。4月,在《不忍》第三册上,康有为发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全面论述了他的孔教基本原则。文中描述了当时所谓人心败坏、风俗衰敝、廉耻丧尽的现实,认为孔子之道不可须臾脱离,天地鬼神祭祀也必须尽快恢复。文中说道:

顷自晚清以来,学官改法,谬不读经。至于共和,丁祭不祀,乃至天坛经年旷祭,而有司日待议员议之。议院者,经半年不成会,五十四案未决议矣,其可待之?俟河之清,礼坏乐崩久矣。且凡新国未制礼,必沿用前王之礼,乃天下之公理也。

在康有为的眼里,新的民主共和国,也是新一代王朝。差别也是所谓先王、后王而已。而这样的“王朝”,也还是要和前代一样,要祭天祀孔的。所以康有为说,“为神不歆,为教皆绝”,会使人心败坏,廉耻扫地,国将不国。因此,当前的急务,就是定国教,实行尊孔:“故今欲救人心,美风俗,唯有亟定国教而已;欲定国教,唯有尊孔而已。”(《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而所谓“尊孔”,并不是如今天人们所理解的,尊崇孔子的学说而已,而是要以孔教为国教。康有为大体描述了尊孔的内容:

既定孔教为国教,则尊之宜若何?……今共和之国民,以神明圣王之孔子配上帝,不犹愈乎!故宜复崇天坛,改祈年殿或太和殿为明堂,于冬至祭天坛,上辛祭明堂,以孔子配上帝……凡入庙而礼天、圣者,必行跪拜礼……(《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

康有为反对当时仅仅向孔子行鞠躬礼,认为这是学欧美又不知欧美的结果。他说,欧美各国,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不行跪拜礼,但对于天主,还是要行跪拜礼的。而“中国人不敬天,亦不敬教主,不知其留此膝以傲慢何为也”,“留此膝以媚富贵人乎”(同上)。

这年5月,当康有为得知教育部要将孔庙祭田充公,作为学校经费的时候,又致书教育部,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

1912年10月7日,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康有为和张勋等人支持陈焕章、麦孟华等,在上海成立了孔教会总会,创办《孔教会杂志》。其宗旨是拜圣读经,昌明孔教。

1913年4月8日,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8月,孔教会向参、众两院上书,要求宪法要明确写上,定孔教为国教。由这届国会所制定的宪法草案虽然没有明确定孔教为国教,但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有条件地接受了孔教会的主张。

1913年6月,袁世凯通令尊崇孔圣,9月3日,经教育部批准,孔教会在国子监举行祀孔典礼。1914年1月29日,代替国会的政治会议通过祭天、祀孔议案。9月25日,袁世凯发布《大总统祭圣告令》,说“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祭祀孔子,关系世道人心,不可废弃。他表示自己要率领百官,“举行祀孔典礼”,要求“各地方孔庙,由各该长官主祭,用以表示人民,俾知国家以道德为重”。9月28日,袁世凯又亲自到孔庙祭祀孔圣。但是袁世凯明确宣布,祭孔不是宗教:

尊崇至圣,出于亿兆景仰之诚,绝非提倡宗教可比。(《大总统祭孔告令》)

然而,他一面说祀孔不是宗教,一面于这年12月23日(冬至)率百官到天坛祭天,其仪式完全依照清代礼仪,只是改跪拜为鞠躬,并且宣称尊天不一定是帝制的特点。袁世凯此时要把共和制和儒教统一起来。

1916年6月,袁世凯在反对复辟帝制的全国性浪潮中死去。8月,国会复会,康有为发表公开信,要求国会重申宪法草案中规定的“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并要求宪法草案更加明确地写上“以孔教为国教”。然而在这届国会上,废除了宪法草案中“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内务部长孙洪伊还宣布取消跪拜礼。康有为的建议没有获得通过。9月初,国会通过任命段祺瑞为内阁总理,康有为又给大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发《请饬全国祀孔仍行拜跪礼电》,电文中说:

人非天不生,非教不立,故敬上帝,拜教主,文明国之公理。耶教博爱可尊,无如吾俗难废祠墓;佛教养魂可尚,无如吾俗难尽出家。若又弃孔教,则荡佚为禽兽,国必将亡。

他建议大总统把他的建议提交国会,使国会把祀上帝、拜教主定为常例,并且此后永远不再讨论这个问题。但是,这道电文也没有得到响应。

1917年,总统黎元洪和总理段祺瑞发生冲突,张勋以调停为名,率领仍然留着清朝发式的辫子军,于6月8日进入北京。20天后,康有为也到了北京。7月1日,在张勋、康有为等的拥戴下,已经退位的清朝宣统皇帝宣布收回政权,实行复辟。康有为被任命为弼德院副院长。然而,复辟闹剧只上演了十二天即告收场,儒教也失去了复兴的最后可能。

1923年底,康有为应陕西孔教会之邀,到西安市文庙先行释菜礼,接着又进行演讲。认为“人之生世,不能无教。教有二: 有人道教,有神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是神道教,“惟孔子之教为人道教”。这人道教,是“以人道而兼神道”。他赞扬陕西诸君尊孔的热情,批评“今人乃敢言孔子非教”的荒谬。最后,他仍然盼望着儒教的复兴。

据说这次与会者有万余人。孔庙门庭内外,几乎没有立足之地。然而,其中之多数,可能只是要一睹这位康圣人的风采,未必热心于孔教的复兴。这次会后不久,康有为就在失望中离开了人世。

三儒教现状

儒教由于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以及和古代国家一体难分的状况,所以一旦古代国家灭亡,它的主要神祇就得不到祭祀,也将难以为继。儒教在中国,从辛亥革命后所剩下的,就仅仅是一些精神资料和一些零碎的实体碎片,其主体已经不存在了。它的精神资料,是学者们的研究对象。学者们依据自己的修养和见解,各取所需地解释它们,并且把自己的所见、所解当做传统文化的全貌。随着现实状况的变化,它的某些方面也往往会被特别突出,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在大陆以外,人们不仅各取所需地解释着它的思想资料,而且往往根据自己的传统,把它的某些局部突出出来。比如有的把关帝作为自己的主神,有的把孔子作为自己的主神。这些局部,有可能发展成一个新的宗教,就像树上的枝条长成一棵新的大树一样。也有的把儒教的教义和当时当地的宗教结合起来,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宗教。这种情况,可以看做儒教的另一形式的改革。

儒教在历史上被视为和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样性质的宗教,从来没有疑义。所不同的仅是,在儒者的心目中,儒教是圣教,而其他教不是。参见笔者编纂的《儒教、孔教、圣教、三教称名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1902年,梁启超发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首先反对儒教是宗教说。其序言中称,此论与自己数年前的主张恰恰相反,因而是“我操我矛以伐我”。因为他在数年前也就是戊戌变法前夕,所持的主张就是其师康有为的主张,认为儒教就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从此以后,蔡元培、陈独秀等纷纷响应,否认儒教是宗教。而中国学术界几乎未经争论,就接受了这个结论,并且成为中国学术界议论中国传统问题的定说,成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不言自明的“真理”。

1978年,任继愈先生在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演说,阐明儒教是宗教的主张。此后又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全国性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重申了这一见解,并在日本发表了同样的讲演。其讲演稿整理为《论儒教的形成》,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从此以后,几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学术界几乎全是反对的声音,赞同者仅四五人而已。

1999、2000年,拙著《中国儒教史》上下卷先后出版,引起了更加激烈的争论。赞同者认为拙著是“划时代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里的“哥白尼革命”。反对者认为,拙著是“豆腐渣工程”,而且是“国家级的”。激烈的争论持续了一年左右。大约在2005年左右,有主张将儒教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而且要求所有公务人员都要考核四书、五经。而这样的声音,近几年似乎也有所发展。主张者有的儒服(?)临世,似乎有延续儒教一脉之势。至于笔者,不过是儒教的研究者而已。

2002/8/26初稿,2004/8/21日修订,2012年6月定稿。

同类推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五辑)

    《寒山寺佛学(第5辑)》是以刊发近现代汉传佛教专题研究的论文为主开拓的一块佛教研究园地,包括教下研究、敦煌佛学论丛、佛教文化研究三个专题。
热门推荐
  • 梨园风流

    梨园风流

    小说将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主会统一完整的板块,着力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人物群像,语方情新,故事生动,意味深长,发人警悟,是一部很文化品位的现实主义佳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忽然之间咫尺天涯

    忽然之间咫尺天涯

    看点:言情作品自然少不了BG,此作品还包含了BL,以及GL等故事情节……《忽然》是一本结合都市、校园、青春、精灵、灵异、轮回为一体的小说。故事主要讲述男主欧阳翎羽的个人经历,他是黑道世家,欧阳天的小儿子。7岁那年,他险些命丧于两位亲哥哥的手中,恰巧一女鬼为了帮小皓的魂魄获得身体,而将其魂魄渡入了濒临死亡的欧阳翎羽的身上。因此也就造就了一体双魂。为此她消耗掉自身的千年修为,而化为一枚古玉被一个小女孩所拾得。这是一个不完整的玉,明眼人都知道它肯定还有另一半,可是那另一半又会出现在哪里呢?当它出现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最后的神符师

    最后的神符师

    和同学一起郊游的苏陵,在一次意外中获得神符传承,成为地球上最后的,也是唯一的神符师,原本普通的人生变得不可预测。
  • 重生到初二

    重生到初二

    23岁的沐轻月意外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初二,重生了,最大的愿望是保护自己的家人,某月发誓,不能让上辈子的悲剧重演,感情嘛,随缘吧。不过,眼前这个帅哥是谁,为什么要缠着我。某帅哥一脸哀怨:“媳妇,跟我回家吧。”“媳妇,碰见桃花,该掐断就掐断。”“媳妇,你要对我负责。”“媳妇,我什么时候能转正呀?”
  • 随时小故事

    随时小故事

    随时小故事,我,叫姚随时,这是,我讲的故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错过的那个补习生

    错过的那个补习生

    她是一个应届的学渣,整天无所事事,只因那一个月,她爱上啦那个补习生的学霸。因为他,她开始努力,只为和他在一所高中。结果却......
  • 逆战与宇宙

    逆战与宇宙

    逆战的背景故事逆战的新模式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就投票哦,我只希望逆战官网能看见我写的逆战故事背景做出了吗的模式武器。我以后一定要去琳琅天上。希望大家支持,我是一个科幻迷,看了所以经典的科幻片,希望逆战也出一些非常科幻的超能力。
  • 重生之女配很傲娇

    重生之女配很傲娇

    前世,她是道上一姐,贼枭的头头,江湖上手段狠辣,经典台词怎么残暴怎么玩。今生,一不小心重生为女配,看一姐如何力挽狂澜,简单粗暴狂虐白莲花,踩死负心男,翻身做特警,走上人生巅峰,当各色优质美男皆为她倾心时,咱这位大姐只有一个字:跑!某女:别这样,我只是想来要个情报!某大:呵呵呵,怀了我的娃,你丫还想去哪?Orz,女配攻略,你值得拥有!【本书交流群号:567459878,喜欢本书的妹纸快进群吧~mua~】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