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600000021

第21章 宋明时代儒教的新教义(4)

从明初给城隍的不同封号来看,在儒者们的心目中,城隍不是一尊神,而是多尊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如同都有自己的主官。城隍的责任,一是“鉴察”,即监察;二是“司民”,即处理民事。城隍和地方主官的关系,是一阴一阳的关系。他们共同执行着上帝所赋予的司民的责任。

关帝就是关圣帝君,这是儒教国家给关羽加封的神号。

关羽本是蜀汉一将,原籍解州,死后身葬湖北当阳县玉泉山,首葬洛阳。依儒教惯例,凡有功于国者均可立庙祭祀。但唐代以前,关羽庙名望甚低。唐代立武成王庙祭祀,关羽和张飞等作为历史名将从祀武庙。宋代继承唐制,无所变更。为了表彰历代功臣烈士,宋代还为关羽等置守墓人。元代仍以姜太公为武成王,立庙祭祀,只是从祀名额减至十人,有诸葛亮,不见有关羽。明初,朱元璋曾在南京为关羽建庙,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时,改正错误,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永乐年间,又在北京建关羽庙。成化年间,朝廷命在宛平县东建庙,每年五月十三日由太常寺派官祭祀。这时,关羽的地位在众多武神中已经开始突出出来,但还是群神之一,没有获得全国通祀的地位。

清朝建都盛京时,就在地载门外建庙祭祀关羽。进入北京后,又在地安门外建庙,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顺治九年(1652),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更改原谥“壮缪”为“神勇”,并加号灵佑。此后,又陆续加号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等,升为中祀。

为表彰关羽,雍正三年(1725)还将他曾祖、祖父、父亲三代追封为公,咸丰年间,又追封为王。其后裔在洛阳和解州的,都授五经博士,并且世袭,以接续祭祀。国家每年春秋两季,由大臣和太常寺祭祀。大臣祭前殿,太常长官祭后殿行三跪九拜礼,舞用八佾,和历代帝王庙相同。

京城之外,直省也建关帝庙,一年三祭。祭祀之前,主祭官员要实行斋戒,不办理刑事案件。

清代对关羽的祭祀,事实上已经代替了武成王的地位。而从实际情况看,对关羽的祭祀,其盛况可能要远超史书的记载。不仅直省,府道州县可能都建有关帝庙。至于民间所建的关帝庙,可能更加普遍。笔者于20世纪70年代,在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乡一个偏僻的小村里,还见到了关帝庙的遗迹,当时已经作为农民们的供销合作社,但门上的对联还可辨认。其上联为“兄玄德弟翼德威镇孟德”,下联为“师卧龙友子龙扶保真龙”。所说未必为实,关羽未必以诸葛为师,其对联也无甚内容,但对仗还大体工整。关庙竟建在这样的小村,其普及的程度可以想见。

关羽为神,其灵验的传说在民间可说是家喻户晓。而关羽为神的过程,典型地体现了儒教神灵的产生过程。有功有德的,都可祀以为神。经皇帝加封、列入祀典,就正式成为儒教之神。这样的神,也都可以管风雨雷电,管人生祸福。

天后或天妃,就是今天沿海一带香火甚盛的妈祖。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而《元史·祭祀志》载:“惟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明代永乐七年(1409),封南海女神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据刘基《台州路重建天妃庙碑》可知,当时天妃祭祀已经非常普遍(“薄海州郡,莫不有天妃庙”),而且天妃乃是海的精灵。在刘基看来,地与海都为阴类,海没有地大,所以地称后而海只能称妃。到清代,天妃被封为后。据《清史稿·礼志》:

圣祖朝,成都祀诸葛亮;福建及各省祀天后宋林氏女。

仁宗朝,追封天后父积庆公,母曰夫人。

把南海女神和宋林氏女合为一神,与将文昌星和张亚子合为一神类似;追封其父母也和追封关羽三代类似。天妃或天后,是元代以来国家正式列入祀典的神灵,不只是民间的信仰。而且从正史所载来看,这尊神其开始,也是国家对南海女神的赐封,而南海神,则和其他岳渎神灵一样,早就是国家正式祭祀的神灵。依清朝定例,神灵封号,至四十字就不再增加,但光绪末年,天后的封号已经加至六十字,还又加上“嘉佑”二字。说明清代国家对天后的祭祀,也是格外看重。如果说元代国家祭祀天妃,主要是为了海运,那么清代对天后的特殊礼遇,当是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外患有关。

与城隍、关帝等相似的还有文昌祭祀。文昌原是“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史记·天官书》)。这六星,原则上是国家祭祀的对象。有的儒者把它们解释为《尚书·尧典》所说的“禋于六宗”的六宗。但是把文昌说成是某位姓张的人,名叫张亚子,则完全源于民间。据唐代孙樵《祭梓潼君文》,该神就是张某。元代封张为帝君,此后又认为文昌帝君在周初为周仲,亦即张亚子;在隋为王通,并且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从元代开始,祭祀文昌几乎成为每一位儒者的事。清代嘉庆皇帝甚至亲自祭拜此神,并将其正式列入国家祀典。这后世所祭的文昌帝君,也是由淫祀而来的神。

儒教国家从民间吸收神灵,就像从儒者中提拔官吏。自然,也有一部分原由国家祭祀的神,后来流落民间。提拔或者罢黜重要的神祇,都是儒教的重要改革。

八祠堂制度的建立

依儒经,只有大夫以上才可以立家庙,而明清时代却是祠堂遍地。祠堂就是家庙。这种违背古制的情况是儒教的新创造,特别是宋代以后的新创造。其创始者被认为是朱熹。吴澄《豫章甘氏祠堂后记》道:

秦汉而下,唯宋儒知道。河南程子始修《礼略》,谓家必有庙,庙必有主。而新安朱熹损益司马氏《书仪》,撰家祭礼。以家庙非有赐不得立,乃名之曰“祠堂”。

吴澄离朱熹不远,他的说法当有所根据,影响深远的祠堂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据吴澄说,虽然祠堂祭祀非常简单,只是祭祖中的荐礼,但还是少有人为。甘氏此举,得到吴的赞扬,并为他家的祠堂作了这篇记。

在元代,祠堂似乎还不普遍,到明代,祠堂被国家列著祀典,代替了群臣的家庙。《明史·礼志》载:

明初(群臣家庙)未有定制,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其庶人得奉祖父母、父母之祀,已著为令。至时享于寝之礼,略同品官祠堂之制。

依此规定,则祠堂专为品官而设,以代原来的家庙。但庶人之祭,不过仅比品官少两代而已。至于“享于寝”之礼,还和品官大体相同。这样,庶人祭祖,和品官的祠堂,也就不易区分了。

洪武六年(1373)定家庙礼仪。规定应仿皇室宗庙,在所居之东建庙。条件不具备的,祭于家内中堂。祭品、祭器,也依品级高低,有相应的规定。祭祀前一天,要实行斋戒。祭奠时由主祭者将神主椟捧至祭所,再将祖宗神主从椟中取出,依次排列。成化十一年(1475),国子祭酒周洪谟上言:

臣庶祠堂神主,俱自西而东。古无神道尚右之说,唯我太祖庙制,合先王左昭右穆之义。宜令一品至九品,皆立一庙,以高卑广狭为杀。(《明史·礼志》)

周的上书表明,庶人事实上也有祠堂。既然一品到九品都立一庙,全国官吏数可想而知,加上历代积累,明代可说已是祠堂遍地了。祠堂是儒教祭礼的重大发展,是朱熹对儒教的重大贡献之一。祠堂使一般民众也可以祭祀自己数代、十数代甚至世代更远的祖先,把过去只有上层贵族才能享用的宗教权利下放给了广大民众,强化了儒教中的法祖意识,巩固了中国社会本来就没有割断的血缘关系。它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重大的作用。

祠堂的创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演变的产物。秦汉以前,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那就是他的王国。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家庙。社会生活的变更使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郡县长官代替了诸侯,但郡县长官以官为家,且调动频繁,无法建立家庙亲自致祭。祠堂以家族为单位,立于家乡,所有的祖先都放在一起,出外做官也就不必发愁祖先无人祭祀,而祭祖的权利也就普及到了每一个民众。

祠堂是一个最基本的儒教单位。它在祭祖以外,还要负责对族人进行教化。作为教化的辅助手段,它有自己的族规;为了执行族规,它有自己的刑具和刑罚,有自己的执法者,严重的可以处死犯规者。为了保证祭祀和家族其他活动的开展,祠堂还有自己的财产,其中主要是公地。儒教本来就是政教一体的组织,而祠堂也就俨然一个小王国了,但这不只是一个世俗的王国,还是一个宗教的王国。

同类推荐
  •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淡定·从容·心安之心安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佛家经典智慧故事

    点亮自己的心灯,擦亮迷失的双眼,寻找到内心的安宁,浸润一颗善心而获取生活的幸福。本书从卷帙浩繁的佛经中,精选出多个富含哲理与智慧,充满幽默与诙谐的故事加以独到梳理,并结合现实生活给予精练评析,以阐释佛的博大与精深。
  •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问道:济群法师修学问答录

    没有找到心灵的家,生命会在轮回中漂泊,四处攀缘,寻找依赖;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就能随遇而安,随缘自在。《问道》收集了济群法师对学佛者及困惑者提出的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本书分八篇,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分别从皈戒、人生、信仰、闻思、修证、生死、抉疑、社会来回答学佛者的疑问,启发学佛者关于人生的大智慧,帮助现代人减轻烦恼,从此走上幸福人生的道路。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热门推荐
  • 神眼少女

    神眼少女

    与妖为伍,与人成群;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扬善除恶挥写地域风情;拥有神之眼便能勘破世间万物,世间百态;平凡的高中生活,艰辛的除妖之路。
  • 花千骨——来世奇缘

    花千骨——来世奇缘

    ——【杀阡陌】白子画,你若是为门中弟子伤她一分,我便屠你满门;你若是为天下人伤她一毫,我便杀尽天下人!花千骨,你该选择谁?杀阡陌对你倾尽温柔,白子画对你似乎有情,又似乎无情,你该怎么办?全新剧情,请大家阅读!前面的剧情和原著相似,后面的剧情,绝对让你意想不到!
  • 海贼王之格拉迪丝

    海贼王之格拉迪丝

    海贼同人女主实力强能力bug男主未定剧情从香波地群岛开始
  • 五诀巅峰

    五诀巅峰

    古帝逝去,五诀依令散布大陆五角看主角洛狱如何从一个乞丐走上古帝大道掌五诀,凝血气,修逆世之躯,炼旷世神丹,屠尽三界人魔妖,翻云搅海
  •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

    「泪颜葬相思」顾名思义,女主角"颜城"本是佟将军俯的一名丫鬟,京城的"顾王爷"亦男主角,因为要搞好国家与大臣的关系,被迫要与佟家小姐"联婚"。佟将军闻知顾王爷早已妻妾成群。便让"颜城"代嫁过去。接下来的故事,就是这颜城让王爷欲罢不能,可却因各事,让这位可人儿,「泪颜葬相思」。。。
  • 单身妈妈的酸甜苦辣

    单身妈妈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位90后的单身母亲的亲身经历,甜苦辣都尝过,希望所有已婚女士,未婚美女,还有跟她有着一样经历的单身宝妈们看后都能在风雨来时能战胜困难,积极的走下去。
  • 贪财王妃:王爷99次追宠妻

    贪财王妃:王爷99次追宠妻

    钱漫曼简直都要哭了!她不就是一时贪财吗?让她这么苦命的小女子穿越到人生地不熟的古代?好歹是个认识的朝代啥啥的吧?尼玛这是哪个地方,看都没看过!没关系!凭她那绝世容颜不倾倒一大片美蓝纸?靠!为啥她穿越到一个小婴儿身上?!“小奶娃挺可爱啊,嗯?当本大爷的丫鬟负责暖床也可以。”看着眼前这个腹黑的小男娃,钱漫曼吐槽一句:“毛都没张齐还本大爷!”这句话让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微妙。
  • 洛克王国之啸天历险记

    洛克王国之啸天历险记

    洛克王国之小钱的后传,修改人物和事件,隐藏bug,欢迎大家多多围观。
  • 王制

    王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梅龙戒语

    梅龙戒语

    如若相遇的开始是错,怎会有后来的美好,如若无相遇,又怎知意外的美好,即便是错,那就一错再错———她是异世龙王最后诞延之子,血浓的亲却是冷漠,唯有的二位姐姐甚好,母亲被事误解而囚禁,父王断然间变冷酷无情,母亲说没有所谓真爱,爱不过是自私,被追捕的她意外跌落人间……从龙变成了一样的人,偶遇人间江湖浪子……开始学习人间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