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500000020

第20章 六十年前考大学

我今年八十二岁。六十二年前的1947年,考的大学。

退休前,我在华东师范大学教书,也参加过高考的命题和阅卷,眼看一代又一代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经过考试选拔,进入高等学府,昂首阔步地踏上他们无限光辉的人生旅途。现在我已到耄耋之年,想来讲一些我当年应考的故事。

我是1947年在陕西省城固县读完高中的。那时抗日战争刚结束,全国还没有解放,国民党统治区处于一种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局面,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那时没有统一的高考,每个学校自主招生和自设考点,学生们必须一个一个学校地投考,而且必须跑到这些学校设有考点的地方去。我当时想考北京大学。北大那一年是和清华、南开三校联合招生的,他们的考点只设在全国的几个大城市。于是我下定决心,不远千里跑到南京和上海应考。在这两个地方,考北大的同时,还可以报考其他几个好大学,让自己多几个被录取的机会。当时我考的学校有五个:北京大学,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这些学校为考生考虑,是把考试日期错开的。

我家在农村,为了我考大学,母亲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和一些农作物,筹钱供我去赶考。从我所在的小城到南京,要先乘长途汽车。那一天,母亲和我家的大花狗还有我当时的女友素颖来车站送我,母亲一只手擦着眼泪,一只手向我挥扬,花狗吐着它的大舌头,摇动着大大的尾巴……我前面的路途遥远而渺茫:不知道这次是否能考上大学?考不上怎么办?就这样在忐忑不安中上路了。

我乘的是一种破旧的运货卡车,车子必须翻越险峻的秦岭山脉。车厢里装满行李,人只能悬空坐在行李上,一根粗大的绳索把所有乘客从四面围住,算是一种安全的防护。那时汽油紧缺,长途汽车烧的是木炭,爬山时好像一头衰老的笨牛,不仅气喘吁吁,而且东歪西倒,连人带车翻倒在路边是常有的事。而一旦在山顶上出事,就可能翻下山去,车毁人伤。我的同学和好友,后来成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和著名翻译家的力冈(本名王桂荣)便遇上过这样的不幸。他也去赶考,比我早走几天,等我到达换乘火车的陕西宝鸡市去找他时,他正摔断手臂躺在医院里,所幸没有丢掉性命,但是却误了当年的考试。

我和我的两个同班同学,文廷瑞和陈乾元,三人结伴同行。我们在宝鸡火车站等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挤上一列开往西安的火车。到西安,又在火车站苦等几天,再挤上到南京方向的火车。那条铁路是当时国家的主要交通线,叫做陇海路,从西安到徐州要走三天三夜,车上人挤人,人摞人,买不到食物和水,而且只能随地大小便。到徐州再去挤开往浦口的车,再挤过江的轮渡,再挤公共汽车,这样才终于到了南京。我们前往丁家桥地区的一个中央大学的分院,这是我们中学的高班校友为我们准备的落脚地点。

那里有一个旧仓库,可以遮风雨,里面已经挤了几百个人,都是外地来南京考大学的学生。大家各自找一个角落,打开行李铺个地铺住下,然后拿出随身带的干粮,一边啃吃,一边温习功课。仓库门外有中央大学学生摆的摊头,向考生卖日用品、食物和水,还卖文具和《升学指南》一类的书籍。我从他们那里买到以前从没有见过的五洲固本牌肥皂和固齿灵牙膏,拿着这两样东西,我有一种乡下人来到大城市的感觉。当时正值内战,从报纸上不断看到有关打仗的消息,人人惶恐不安。

我参加了两所大学的考试:北京大学和中央大学。每个学校考三天到四天,要考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这是文科的科目,理科则用物理、化学替代史地)。我先参加的是中央大学的考试。由于没有经验,临场慌乱,加上旅途疲劳,吃不好睡不好,并且我中学阶段学习上的缺点也暴露出来,数学试卷上我一道题也不会做,只能得零分,而当时的规定是,一门功课零分就取消录取资格。所以中央大学的希望就落空了。几天以后考北京大学,最先考的就是数学,我心里好害怕,但是老天助我,那五道题目里居然有一道大代数联立方程式题和我反复读过的《升学指导》里面的例题几乎一样。这道题我算稳稳地答对了。数学可以得二十分,至少不会被取消录取资格了,这就大大地稳定了我的情绪。北大的其他几门我都考得满意,英文作文中我写的全是我中学课本里学过和背熟的字词与句型,保证不会有错。我整个答卷里只有一个错误:把西藏(TIBET)这个词译成了“太白”,因为我的中学课本里没有这个词,而我那个中学又错误地不提倡课外阅读。国文考试的作文题是“我的中学生活”。这我不怕,因为我喜欢写作,初中三年级就给当地的报纸投稿。我在这篇作文中对自己的中学学习做了一番真诚的反思和检讨,记得我写过这样几句话:“我像一只草地里的秋虫纺织娘,浪费了宝贵的光阴,空织一番春梦,真实的生命的布匹又在哪里?”后来我知道,这篇作文得了很高的分数。历史考卷里有一道名词解释题:“胡儿”。这是中国历史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但是当时许多考生因为缺少历史常识而不知道,有一个人的回答竟是:“胡适幼时,人皆呼之为‘胡儿’。”后来传为笑谈。胡适是当时北京大学的校长。我提到这些至今没有忘记的细节,未必不可以给现在的中学同学们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一个月考下来,同来的文廷瑞同学生了病。我和陈乾元继续前进,到上海再考。文廷瑞送我们两人上火车以后,便乘另一班火车回家去。他回家后不久便去世了,原因是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和情绪紧张。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我和陈乾元刚上车,立刻被卷入一场争抢座位的混乱中。我们两人差一点被两个占据我们座位的凶恶大汉殴打,多亏一位身穿军服的人挺身而出保护了我们。这人是当时国民党青年军的一个军人,有一颗善良之心,见我们是两个无助的青年学生,不但帮我们抢回了座位,还把他带的汽水给我们喝。萍水相逢,我们连他的姓名也没问过,但是几十年来我一直记得他。

说起来,南京才是我的家乡,1937年日本鬼子打进南京城的时候,我母亲带我们兄弟三人匆忙逃跑,才保住性命。我十年后回来,按说应该去老家和祖父的坟上看一看,但是这些我都来不及去做,只顾日以继夜拼命地温习功课和投考。考完两个学校又匆忙赶往上海再考。

我的大哥智理那时在上海,他帮我和陈乾元在复旦大学的一个叫做淞庄的学生宿舍里找到床位。我们在上海又各自投考了三所大学,前后考了一个多月。我考的是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但是三次的数学考试我全都是零分。记得在复旦的那次数学考场上,我是最后剩下的几个人中的一个。我茫然面对那些自己根本不懂的考题,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刻,转头朝窗外一望,只见我的哥哥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正微笑着向我招手。我一咬牙,交卷出场了。

在我那段投考大学的日子里,有一件事和一个人六十年来一直存留在我的记忆中。

在我考完复旦大学最后一场考试的那天,走出考场时,正好和一个同时交卷的女孩同步踏出教室门。两人因为擦身而过互相抱歉地一笑。我看见她就是坐在我右侧前方座位上的那个考生。她也同时认出了我。于是两人便有了交谈。她大眼睛,宽脸庞,短头发,中短身材,笑容大方而自然。我们当然是从刚刚结束的这场考试谈起。她说她考得很满意,而我恰恰是很不满意,于是她立刻承担起宽慰我的责任来。我们的谈话不觉地延续着。她向市区的方向走,我陪伴着她。她告诉我,她已经考了北大,和其他几所学校。我问她北大报的哪个系,她说地质系。见我瞠目不言,她立刻说:“地质系不好吗?我们国家这样辽阔富饶,我们不去自己开拓发展,难道还要小日本再来侵占吗?”

她知道我不会有不同的意见,又接着自己说下去:“你知道我在别的学校考过什么系吗?我考社会系!”

我仍是注目倾听。她接着说:“我们这个社会实在太黑暗了,我要学会本领去整顿它,清理它!”

这个小姑娘令人刮目相看,我不禁很想要听她继续发挥。她也毫不拘束地继续说下去,让我更加惊讶:“我还想考个政治系呢!我们国家的政治实在太不像话,这个政府太腐败,成天只顾打内战,把个国家搞得四分五裂,老百姓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我转头注视着她,而她并不觉得自己说得有什么不好。我也不觉得她说得有什么不好,只是心想,她怎么会有这些比我高明许多的想法,心里很佩服她。于是我问她:“你今年几岁啦?”

“我满十七岁啦,怎么?”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居然有这许多有关国家大事的思想。真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姑娘!质朴而单纯的她所说的话实实在在地代表着1947年前后国民党统治区中国广大年轻人的心声。正在我从心底里佩服她的时候,我绝对想不到,她又对我说出了这样一句富含哲理的话:“上大学不光是要去学一种专业知识和本领,更重要的是去学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世界上最需要的人!”

我真是惊异了,不禁立住脚跟仔细地对她注视。她发觉了我的惊异,连忙说:“怎么,我说得不对吗?”

我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说:“我觉得这样一句深刻的话不像是你这个十七岁的人说的。”

她立刻笑着回答我说:“是我爸爸说的呀。他要我永远记住这句话。”

我陪她沿着那条从复旦大学通向市区的有轨电车道向前走,那时这条路上很荒凉,少有房舍和行人。我们不觉走到了北四川路头,天色已经泛黑。我必须返回到我寄宿的复旦大学淞庄宿舍去。于是我和她道别。我们热情地握手,我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有些恋恋不舍。直到分别时,我和她都没有想到问一问彼此的姓名。我们两个人实在是都太年轻了。

我和她就此分别。而且从此没有再见。后来我曾经去北大地质系询问过,没有她这样一个人。她大概最终没有选择地质系。六十年来,我不时会回想起她。她如果健在,今年应该也有八十岁,应该儿孙满堂了。我想,活到今天的她,大概一定还会让她中学毕业的孙儿们报考大学地质系,社会系或者政治系的。而且一定也要求他们在大学里不光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当然,在解放六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如果还有种种缺点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也和六十年前的缺点和问题完全不在同一个量和质的层面上了。

五个大学的五场考试考得我筋疲力尽,像是生一场大病,只差没有走上文廷瑞的不归路。接下来是等候发榜。一等就是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日子真不好过,担心的是最后一个学校也考不上。那我对得起我的父母兄长吗?我下一步的人生路该怎样走呢?我每天做着考取北京大学的梦,但是又明知道自己数学最多只有二十分,总成绩不会很高。那年全国报考北大的人至少有十几万,而最多只会录取几百人。我越想越觉得希望渺茫。

一天,我到我哥哥的办公室去拿一件东西。我一进门,哥哥的十几个同事不约而同地看着我,全都从座位上站起来。我正惊愕不解时,哥哥递给我当天的《大公报》,指给我看教育新闻栏里北大录取新生的名单。那里面竟赫赫然有我的名字。他的同事们都围过来祝贺我。我内心的快乐和激动已经超出了我可能表达的程度。这一次的录取,对我一生是太重要了,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的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一次的录取,是决定我今后人生道路的一个转折点。

在我所报考的五所大学中,我考上的只有北大。后来我仔细查看过那五所我考过的大学的录取名单,我发现好几个人的名字在这五个名单中都有出现,在他们面前,我自叹不如。我在心中暗自告诫,今后在大学里,一定要努力做到像他们一样优秀。这时我又想起那个女孩子的话:上大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做人。

我匆匆收拾好行装,在上海北大同学会的帮助下,买到一张北上的轮船票。那时津浦铁路已经因为内战而中断,只能乘船先到天津,再转赴北京。我在茫茫大海中浮游,在一艘货轮的货仓盖上露天待了三天三夜,终于到达天津码头,再由天津北大同学会的校友们把我们一行几十人送到北京。

就这样经历了无数坎坷之后,我踏进了中国最高学府的大门,开始了又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2册)(选题报告1)

    散文能带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享受、美的追求、美的憧憬;散文能陶冶情操,能启人哲思,发人深省;散文能抚慰受伤的心灵,给人欢乐、温暖和爱。本书所选作品有的精练优美,有的朴素自然,有的音节铿锵,有的情感浓郁,有的长于抒情,也有的侧重于叙事。读者在品位这些优美的文字时,既可以欣赏到这些名家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手法,又可以领悟到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既能够提升自己的写作和鉴赏水平,又能够培养和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圜中秋韵

    圜中秋韵

    这些诗作,穿越时空,畅游高山大川,七彩般之意境,悲欢离合之缠绵,爱恨情仇之纠结,一起涌向字里行间,无论是对“友谊”的赞美,对“爱情”的歌颂,对“人生”的顿悟,对“历史”的思考,对“怆然”的探究,还是对“五蕴皆空”的低吟,巧妙地引典入诗,借力发力,用语清新,不落俗套,语言精练,字少意丰,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宛如一幅幅如诗如歌的自然美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地击案而虎啸龙吟!
热门推荐
  • 粉饰春意

    粉饰春意

    为了他,她不惜把自己的位置拱手让给别的女子,让别人代替她待在她身边,不惜得罪鬼族和神族两族,在他大婚之日被他一掌飞拍到南天门,被两族大兵逼下凡大战了,最终还是不敌人多势众,昏死在雪地里。五万年后,为贺他突破九重天晋升上神,六界之间跟他有一丝交情的都来祝贺。而跟他交情甚深的魔君还带上一位貌美如花的上神前来祝贺。再见到她时,她身上有魔界的封痕,听说是魔君收入麾下的徒弟,却是早在五万年前就飞升上神的仙姿出众之人,现在却是天宫里专门酿梅花酒的上神。自那之后天宫里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一位上神貌美如花,却有双重身份。有人说她笑起来就如春暖花开,但又有人说,自五万年前起她就不曾笑过。
  • 重生之南宋雄起

    重生之南宋雄起

    一个海军学校的高材生,因成绩突出,成为海军陆队的特种兵,在执行一次任务,偶然转世到了南宋末帝赵昺的身上。开始,他只是为了保全性命。后来,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大宋帝国。
  • 重生之权倾后宫

    重生之权倾后宫

    当她终于看清庶妹的恶毒,帝王的冷情时,那三尺白绫却断了她一生。又生一世,她再也不是傻到可以的窦云裳了。她墨玉,必要夺了那女人的一切,权力,宠爱...
  • 假和尚

    假和尚

    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和尚,在尔狡吾诈的阴险世界,寻双亲,遇劫持,逼成亲,遭抛弃……。经历无数劫难,辗转征战万里,笑公卿傲王侯,是否到达巅峰?
  • 囚爱:楚楚不准逃

    囚爱:楚楚不准逃

    他是一个背景全白什么都没有的男人,可他凭自己的一双手,打下了让人望尘莫及的一片天。她是一个养女也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孤女,无父无母,从来只有自己一个人………“你怎么会在这里?”男人修长的手抬起了她的下巴,霸道,不容置疑的问。她没有说话,什么也没做。就静静的盯着这个混身一丝不挂的男人。眼神中闪过愤怒。“不说?”男人蹙眉又问,手中的力又不自觉的加大,好像一定要顾楚楚说出来,否则就要捏碎她的下巴一样。“我不知道。”顾楚楚痛得无以复加,又无法挣脱男人钳制,所以朝男人怒吼道。明明是他上了她,难道受害者不是她?这个臭男人凭什么在这里嚣张啊!
  • 祸世武煞

    祸世武煞

    上班,回家俩点一线的宅男,在一次上坟时无意中得到奇异的晶体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因此引发了他的血脉之力。得煞气入魔道,以魔证道。似正似魔,有人说他是祸世武煞,有人却说他是救世之主......
  • 神鬼传奇录

    神鬼传奇录

    一部类似聊斋的现在各种鬼故事。有真鬼,有真情,也有生活。适合80后阅读。
  • 凤起沧溟:霸主天下

    凤起沧溟:霸主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顶级特工,一场蓄谋已久的谋杀使她穿越为王府的三小姐,本应是光芒四射的她却只能任人摆布,没有灵力的人注定成为异世大陆最低贱的人,看废柴是如何逆袭。
  • 异界自由人

    异界自由人

    本是个随心任性之人,但在这个世界却他成为了一个懒惰的人。不好学习,喜武术喜幻想。后从高校退学的他该何去何从,哪里才是他幻想中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