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37

第37章 关于“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思考(2)

然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到底如何?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中国的教育过分强调每人样样都好,样样搞统一,从早到晚训练得十分驯服,不允许有独立见解,不能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离经叛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只是守业型人才。”美国老师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题目为“一场足球赛”,一个孩子交的作业就只有一句话:“昨天因雨,足球赛暂停。”这样的作文若交给我们老师手中,结果会怎样呢?十有八九的老师会说:“这么懒,就这一句话,拿回去重写。”而在美国老师眼里,这样的作文可得高分。为什么?因为思维独特!这里就要反问了,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我说把难的教容易了,这就是好老师!好老师的要求是深入浅出地让学生轻松接受教育。一位外国诗人说过:“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能用最洁净朴实的方法,让人受到最丰富、生动的教诲,这便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反观我国的基础教育,老师教小孩画画,在黑板上画一个大苹果,全班画的都一样,这里只有模仿没有创造。美国老师教小孩画苹果,先是自己在黑板上画一个,然后对学生说:“这是老师画的,你们怎么想的就怎么画。”结果小孩画出来的苹果什么样的都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首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善于创新是第一位的,讲规则、守纪律的“听话”是第二位的。

还有一点,由于世俗的偏见,加上学校教育不适当的引导,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只有读重点高中、上名牌大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才是学生应该树立的目标。一旦学生的想法与这种价值观有悖,便会被教师指责为没有上进心。

不妨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的——

有位中国学者到美国小学考察,当他问及美国孩子的理想时,孩子们的回答让我们这位学者目瞪口呆: 商店售货员、街头艺人、人体模特、火车司机等。这些在国内被视为“下等”的职业竟然成了孩子们追求的“理想”,而他们的老师却在一旁用赞赏的目光看着这帮小家伙。要是在国内呢?我们的老师一定会马上纠正学生:“你的理想太平庸了,你应该重新树立一个更高远、更有意义的目标,比如说,当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大学教授、歌星、名演员等。”而家长,则说不定会揪住孩子的耳朵一顿臭骂:“没有出息的东西,就算当不了大官,至少也得在政府机关里混出个人样来,光宗耀祖不说,让你爸妈也跟着沾光啊!”

就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尽管多年来教育改革的呼声不断,然而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课堂一如既往,教师仍然是主角,处于支配地位,学生则只是被动地听。为此,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特别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这个背景下,教育创新必须与当前课程教材改革联系起来。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是学生生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活动。生命的发展有其主体规律,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上海二期课改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求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三是转变教学观。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传统教学,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课堂成为讲堂。因此,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主唱”的讲坛上走下来,与学生一起探究,教学过程要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教师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的来讲,我认为叶澜教授的四个“还给”提得非常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以教育

体制的创新为保障

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我们的教育主要是考试,不大鼓励创新,甚至扼杀了创新,尤其是标准化考试更是如此。我们已经改了很多,但是惯性的力量使大部分的教师还是喜欢死记硬背、听话的学生。有人问杨振宁,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相比孰优孰劣?杨振宁说,不能笼统地说,应该是各有优劣。他最后概括成一句话:“中国教育给了我严谨,美国教育给了我创新。”我觉得,杨振宁这句话概括了两种教育模式的特点,至少反映了一定的实际,中国教育比较严谨,比较按部就班;西方的教育比较自由,不像我们教学那样死,比较鼓励学生敢说、敢想。中国教育和美国相比,我国的基础教育要比它好,本科教育可能差不多,研究生教育比它弱,越往上我们越弱。为什么呢?创新能力不够。其实,创新并不神秘。求异思维的冲动和能力,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禀赋,是人生下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教育影响相联系。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画圆想象的实验: 一位老师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小朋友们,你们想象一下,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2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这是一个苹果;有的说,这是一个月亮;有的说,这是一个烧饼;有的说,这是老师的大眼睛。这位老师拿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要他们想象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结果2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同学发言。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却很能说明问题。没有受过教育的小朋友在两分钟内说出了22种不同的答案,经过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经过高考选拔,一路过关斩将考入大学的优秀学生,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两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人回答。被迫回答的班长还“大概”是个零吧。大学生真的全部失去了想象力了吗?不是的,经过多年教育,他们建立了一个信念: 老师的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他们揣摩不出老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不愿当众出丑。他们关心的不是我怎么看问题,我怎么想问题,而是老师怎样看问题,老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在心理上,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老师的答案,而不是向老师的答案提出挑战。袁振国: 还有,2004年1月11日上海《新民晚报》头版刊登了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这封读者来信,说他家的猫“全身黑毛发亮,两眼炯炯有神,但是看见一只小鼠浑身发抖,躲起来三天三夜不进食”。这位88岁的读者说:“我一辈子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不明白我家的猫为何如此。”上海市动物学会宠物分会秘书长解释说:“猫有捕捉老鼠的特能,是维持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但这种特能要经过学习,让老猫带小猫捕捉才能掌握。现在的小猫没有见过老猫捕鼠,没有生存之忧。一代代繁殖下去,猫的特能就退化了。”这不禁让人想起应试教育下的基础教育。本来,人的天性是好奇、创新。尤其是数学上的优秀生,完全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各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特能。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某些数学应试教学,只是让学生做那些由别人提出的、可以按照套路在几分钟内做出的考试性题目。应试的成功者被套上各种光环,使他们很有满足感,恰如那只“全身黑毛发亮,两眼炯炯有神”的猫。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身经百试”的状元和金牌获得者,却渐渐失去了“创造”的本能。“花拳绣腿”把数学的“武功”全废了。到了攻读博士的时候,如同“猫见了老鼠发抖”那般,不知所措,连创新的门槛都摸不到了。事实上,应试的成功者一定具有相当高的智商,正如历代的科举状元肯定是优秀人才一样。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我们,考试好不等于创新好。创新是要学习的,而且是在创新活动中实践的。我们的应试教育,剥夺了优秀生的“创新”机会,创新能力就退化了。更危险的是,一代代繁殖下去,猫的本能会渐渐退化。那么,中华民族的数学创造性是否也会因“应试”而渐渐退化呢?这也许并非“危言耸听”!“优秀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来的栋梁,社会的希望。保护他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兴亡所系。张奠宙:基于这种状况,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还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投入体制、办学体制和治校体制等方方面面。

我们认为,教育体制创新应该具有多元化、包容性的特点。

首先,建立完善的教育规范体系。具体来说,一是国家要注重宏观管理。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家不可能用一个立法、一个规范、一个政策把各地各级各类的学校都管起来。国家立法的条文应该尽可能地简明,上海、北京、江苏、安徽……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应该给各地制定政策法规留有空间。二是我们的立法和法规很多时候都锲入了政策,法律和政策不分。法律、法规是带有强制力的,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政策是可以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法律制定以后必须要有权威性,要能够贯彻执行,除了实体法,还要有保证实体性法规实施的程序性法规。三是法规除了要“防民”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要“管官”,教育要规范,不光是对公民和学校合法行为的认可、对公民和学校违法行为的限制,这种认可和限制的前提是对政府合法行政行为的认可、对政府行政违法的一种制约,这样方能体现民主社会的本质。

其次,完善政府的公共行政管理。现在,校长真正有多少精力放在抓学校的教育质量上?据有人调查统计,上海的校长每年要参加的各种评审平均有12次,大大小小的会议每星期要三天以上,没有多少时间能真正投入到抓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我们知道,现代学校的外部条件是政府、社会,还有家长,内部是教师和学生。在计划经济下,学校对政府负责。现在,学校要向学生负责,就应该转向以校为本,要把公共竞争获得的利益和责任还给学校和社会,让学校依法自主管理。

再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国现在教育管理的落后,除了政府没有从微观管理领域转到宏观管理以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没有建立起自主管理和自我监管的机制。比如说,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建立了法人制度,学校应该是法人组织,校长应该是法人代表(现在只是名义上的法人代表),但其实不然,有名无实,真正的法人是教育局。校长是对教育局负责而非对学校负责。因此,学校往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的、战略性的发展意识与发展规划。针对这种情况,有不少学者提出,要“把学校还给学校”。但是,把“学校还给学校”并不是无条件的,没有制约的放权必然导致腐败。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不光是校长管理学校,要使我们的管理重心下移。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现在校长的权力比其他国家大,如给教师“炒鱿鱼”,发红包。国外有董事会,可以任命校长,解聘校长。在政府与学校之间有一个中介机构,就是董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校长的权力还需要进一步下放,社区、家长以及毕业生等服务对象都可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来。当然,这要有一个过渡,思想认识是有先后、有深浅的。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的

教师为主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而教育创新又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育创新的目标是要培养创新的人才,而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师去培育。因此创新的教师是教育创新的主体。没有创新的教师,就没有教育的创新。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同类推荐
  •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有四个特点:一是知识性。特别是俗语,它的产生都和历史、传说有关,每条俗语都有它的历史根据或传说故事。俗语的形成,本身就是知识的积淀,这本书就是用知识积累成的小小“知识库”。二是趣味性。俗语的来源,既谐且雅,趣味无穷。如“宰相肚里能撑船”,源于王安石的故事,王安石是宰相,是为大雅,可这则俗语的产生却十分有趣。三是工具性。它可以像词典一样查阅,用起来十分方便。四是收藏性。它不是应时性、流行性书籍,过时不用,它是知识性书籍,可以永久保存,飨及后人。
  •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如何做一个智慧型教师

    本书围绕如何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展开了讨论。全书分为实践篇、理论篇、业务篇、感悟篇、语录篇进行阐述,包括:“春风”化雨“自我”悔悟“克敌”制胜关于班主任的修养等。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

    本书总结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状况,以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效果等五个方面为主要专题,以群体为线、个体为点,勾画出了这一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走向作了初步且大胆的预测。
热门推荐
  • 暖冬阳

    暖冬阳

    她最初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来,为了梦想,她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身体和尊严。她渴望自己的歌声如同夜莺一般神秘和高贵,哪怕短暂,可在现实中却活的卑微而丑陋。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最终她竟然栽在了韩溟的手上,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混蛋,一个曾经利用了自己无数次的人。遇上他,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 我的狂暴充电器

    我的狂暴充电器

    【新书《无敌神龙升级系统》震撼发布!】本人5岁喂猪,6岁放牛,7岁读书,9岁精通麻将扑克和牌九,12岁大前门在手,二锅头老白干润喉,13岁开着嘉陵追狗,15岁迪厅酒吧斗殴,白酒一斤半,啤酒随你走,16岁纵横情场无敌手,直到18岁看破红尘才罢手,虽然只是农村户口,但依然值得你拥有!转眼间一觉醒来,屁股上多了一个USB接口?这玩意干啥用的?能日狗?屌丝李坚强,偶然获得狂暴充电器,开启超级应用商店,从此开始一生的装逼之旅!ps:书友群:422036754
  • 嗜血女王:绝世狂妄

    嗜血女王:绝世狂妄

    “女王,不是谁都配的上的!”——她,既是圣洁的天使,又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她,有一只眼睛是粉色的,而另一只却是晶紫色的。水蓝色的秀发长至膝盖,随风飘逸;回眸一笑,倾国倾城,不知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是优雅、腹黑、妖娆的代言词。一抹嗜血的笑容下,隐藏了多少心机?一曲乐曲,蛊惑了多少人的心魄?一双异色的眼瞳,隐藏了多少秘密?一切的一切竟是……
  • 封魔极道

    封魔极道

    极尽封魔,我欲成佛。笑什么笑!说的就是你!看什么看!老子在封魔!
  • 不可能的任务之玩转韩娱

    不可能的任务之玩转韩娱

    一平行宇宙中小宅男杨钊由于wg组合队长闵先艺结婚,愤怒之下吞食安眠药自杀,而后竟重生于另一平行宇宙,成为河汉国王子,后率领四名死党,玩转韩娱,得到少女时代以及众多女子组合,最后终成一代韩娱教父。
  • 落凡阁札记

    落凡阁札记

    自诛魔大战后,神族沉寂,仙族凋零,人间修仙者却人才辈出,各仙门开始大肆招揽门人以保仙道昌盛。在仙道大会上,名不见经传的落凡阁却一举夺冠,引得众人不禁好奇,这落凡阁里,究竟藏着多少绝世的“妖孽”?
  • 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图解不生病的中医养生法

    本书内容包括:中医饮食观念体质养生法,因人而补脏腑调补最关键常见保健品应怎样服用运动是最便宜的长寿药中医养生功等。
  • 傲娇女神要倒追

    傲娇女神要倒追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现在会在哪里。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此刻你怀中躺着的会是谁。如果我们不曾相遇,身着西服拥着你的不是我。还好,我们不曾错过。她是傲娇呆萌的女神,从骨子里透露出的妖媚谁能把持得住,并且偶尔犯犯小迷糊。他是放荡不羁的少年,眼神中的冷漠和孤独怎么被阳光融化,她会是他的天使吗?他们的爱情路注定不平静,在他们的身世背后有什么阴谋慢慢浮出水面?
  • 我们都有不同的路

    我们都有不同的路

    你是否厌烦了网络小说的空虚与不切实际?你是否对生活还有那一丝丝执着和向往?你是否对心爱的女神还存些许眷恋?来这里吧!这里只有一件件平凡有趣的小事,但绝对经得起推敲;这里只有一个烂好人与多位女生截然不同的方式相处,但却不显得下流;这里只有一个懦弱中隐藏着勇敢的灵魂,但需要外界的逼迫才能释放。欢迎来到我所编织的世界。虽然我们都有不同的路,但相信,我们都有同一颗心。
  •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边疆万里行日志》内容简介:他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是回家,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旅行 在他的笔下和镜头中,展现的是一座座亲身攀登过的山,二条条涉过水甚至救过人的河,一所所亲手摸过宿舍里棉被厚薄的小学,以及一位又一位与他做朋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身在边疆的当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