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34

第34章 积极探索校本研修共同体的有效途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研修”已成为一个高频词。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校本研修”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找到有效的途径,从而在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为推进区域校本研修制度创新计划,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不仅出台了校本研修的文件,成立了黄浦区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还召开了黄浦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研修工作会议,提出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各司其责”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在全面贯彻黄浦区校本研修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又提出了“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并以此为工作抓手,切实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到实处。

共同体是一种早就存在的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但目前,关于共同体的理论研究还不是很多。李普曼(Lipman)于1988年提出了“探究共同体”,布朗和坎皮恩(Brown&Campione)于1990年提出设计“学习者和思考者共同体”,斯卡达玛丽亚和伯雷特(Scardamalia&Bereiter)于1993年提出“知识构建共同体”,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Barron et al.)于1995年提出了“学习共同体”。

我们所倡导的校本研修共同体,就是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一种学校与学校之间联合研修的模式。这种依据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校际研修共同体,在共同定义着共同体,并为共同体所影响,同时根据各自学校的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以共同体的运作模式,联合互动,共同开展校本研修,从而形成一种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但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使校本研修真正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支持力量,化为每一所学校和教师的自觉行动,还需要从外力推动和内在需求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与探索。

一、 政府推动,校际联动,内需驱动

1. 政府推动。“校本研修”是基于学校、立足职场、源于问题、自主研究、团队互动、区域统领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但是,传统的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体制从形式到内容,已形成一种惯性,要改变这种惯性,必须借助一定外力,需要政府的力量来推动。作为教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校本研修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建立一种机制,以便整合资源,全面推进。

2. 校际联动。校本研修“基于学校”,而不是“限于学校”,更不是“闭门造车”,不能演变成脱离各种专业力量的“各自为战”。以校为本的研修需要集体的智慧,包括校内外各种智力方面的合作与支持,尤其是要依托培训机构和同类学校的力量,相互协作,联合开展各种研修活动,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这种校际的合作、交流与互动,至少能起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

3. 内需驱动。校本研修活动的设计,要从教师的内在需求来考虑,使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每一项活动。只有合作学习、平等对话、共创智慧的研修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激活教师的灵动思维,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如果说现今的教师培训是“要我学”,那么校本研修更注重“我要学”。

二、 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传递的是过去的知识,并不是时新的学问,如果缺乏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一不留神就会陷入“用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让他面对明天的未来”这样的尴尬境地。现实中,为何很多老师教书教了十年、二十年,始终没有一点“家”的气息,而“匠”的气味渐浓?这是因为我们过于依赖经验,不善于反思。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有一个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可见,反思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读书和培训是由外而内的学习过程,而反思则是来自教师内在的反省和思考,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

同伴互助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在美国的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生能走多远,看与谁同行;有多大成就,看有谁指点。教师的同伴,主要指教研组的同仁,当然也包括不同学科的同事。一般意义上的同伴互助,主要通过教研组备课、听课、研课等活动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同伴互助也可通过叙事研究的形式,即讲故事,分享智慧。讲故事,是同行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讲故事,是理清自己教育思路的重要方式。与写故事不同,教师在讲故事时常常会有灵光一闪的新想法,会对发生的教育事件有新的感悟和体会。老师们讲述故事,就是在传递自己的教育价值,就是在与同行分享教育的实践智慧。李开复在《与未来同行》中说过这样的话:“不论你做出了怎样优秀的工作,不会表达,无法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所言极是。言说就是思考。讲故事,教师的思想、经验得以物化,也可以在校本研修中与同伴互为“课程”,互助成长。

需要指出的是,同伴互助既基于教研组,又不限于教研组;既基于校本,又不限于校本;既基于学科,又不限于学科。尤其是跨学科,不同的学科有些东西却是相通的。钱伟长先生曾说:“人心要大,学问也要大;专业是可以相通的,不要画地为牢。”杨福家院士也说过:“不管‘做人’还是‘修业’,都离不开文史与科学,离不开文史与科学的交融。”现在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跨界学习”。跨界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认可。跨界学习,就是通过向外界学习,得到多元素的交融。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跨界,包括跨领域、跨学科、跨学校,甚至跨文化、跨时空。有时候,“跳出教育看教育”,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风景”和收获。

此外,专家引领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关键事件和关键人物。而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可能是校长,也可能是指导老师,更多的则是市、区本学科的教研员和教育专家。在专业指导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专家听课、评课、指导课题研究等形式,把教师引领到研究的轨道上,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三、 聚焦课堂,聚焦教师,聚焦学生

1. 聚焦课堂。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校本研修无论如何不能脱离课堂,不能不研究课程和教学。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一般都很重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复杂的,每节课都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教师一个样,一个学科一个样。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程的实施,教育改革也就无从突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课程和教学,就抓住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2. 聚焦教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但是,当我们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时候,又有谁来关注“教师的一切”?李希贵先生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教师第一,学生第二。当教师成为第一,受益的不仅仅是教师。正如李希贵所说的,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李希贵: 目前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增效减负”,课堂“减负”,说到底,比的是质量,拼的是教学底气。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素质的高低、专业的成熟与否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因此,学校要把教师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素,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用师生的成长带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校本研修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校本研修能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中,要建立以学习、研究、实践、合作与交流为基本要素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3. 聚焦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的推进,都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教育理念。但同时,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回避地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调研显示,目前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涛声依旧”,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师教学设计的影响微乎其微。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我们只研究课程,研究教材,却很少去研究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要研究学生。只有研究学生,才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换位思考中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欣赏学生,从而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

四、 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学养

校本研修是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一个热点,但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校本研修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校本研修在学校里还没有真正地扎根、发芽。因此,我认为,校本研修要立足于学校,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重在构建“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教师文化既是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一种反映,也是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又决定了教师文化发展的状况。把教师文化的概念引入校本研修中,不仅有利于教师群体的发展,也有利于个体的良好发展。教师文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动态的相互适应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按照邓伟志教授的话说:“文化是人类长期积累的各种观念的总和。”从这样的角度理解,我以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的思维与生存方式。因此,作为学校和教师双重发展的载体,校本研修从“内容”到“过程”都必须体现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黄浦区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已逐步完善,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要推进校本研修向纵深发展,使研修活动的内容更多地源自于教师的自主需求,这就需要文化力量的支撑。从“制度建设”到“文化构建”,是校本研修向深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校本研修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例如,上海市格致中学、大同中学等学校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努力提高教师学养,营造学校文化与教师文化,这种研修模式值得推广。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校本研修“共同体”,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校际合作,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教育专家、区级研训机构的专业人员与中小学通力合作,更能提升研修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这种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及时地强化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第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同类推荐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中华语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对传统国学经典中的精华,历代名著中的名言警句,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歇后语、俗语、谚语、谜语、绕口令,经久不衰的经典对联,历久弥新的各种典故等等进行了整理汇编。把这些形象鲜活、言简意赅、历经千年沉淀却盛传不衰的语言文字,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再现于读者面前。无论是先哲的至理名言,还是才子的诗词歌赋;无论是智者的真知灼见,还是平民的家长里短,都让人受益匪浅。它们或音韵优美,或意味深长,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深刻,使人在文化享受中提高文化修养。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升仙堕魔随心随欲

    升仙堕魔随心随欲

    第一次无意中撞进他怀里,瞬间来自记忆深处的碎片如海啸席卷脑海却什么都没记起来;再见只有一个落寞的背景,她的心脏却悲伤的无法言喻。后来才知道只一眼就是缘定的情人杀声四起,“凝儿,坚持住”“别管我!家族的人不会把我怎么样的!”白雪皑皑的极北之地她已停留了百年!“该死的!这么久了他能被封印在哪!“再次相见,”这次,我不会在离开你了“”诺!说话算数哦,这次你要光明正大的娶我,否则,不跟你走呢“”好!我娶你,害你等了这么久。这次我看还有谁敢拦我!“他们有生生世世的纠缠,最后是否可以如愿相守,看女主专情倒追!
  • 山林木兮,木有枝

    山林木兮,木有枝

    错过一次,便是来生。????风吹入我的梦,你夜里追着风,这目光熟悉又陌生,扰乱我灵魂,一眼像一生??????泼墨画中的几眼凝望,望穿了此生今年。你就这般在眼前突现,恰似天外飞仙,一袭白色浣纱,回眸一笑如此腼腆。紧跟上你转身离去的身影,萤火相伴,佳人相牵,怎断突如其来的痴念,轻推一扇木门,风吹入我的梦,梦醉着你的笑,辨不清门里是人间仙境还是森罗地狱,只想就这般将你痴痴的凝望。
  • 暮天

    暮天

    要给自己的人物设计怎样的命运,这真是件痛苦的事,就好像是自己要选择人生一样:真的该走那一条路吗,这样的问题,联想到自己,就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是喜是悲,或坦然或忧患,总是让你找不到方向。就算曾经你很明白:走到这里,应该是一场喜剧。可是当你走到这的时候,你却茫然了,找不到向后的方向,看不清前方的路。一场原原本本的喜剧就这样戛然而止,而且莫名的悲伤不自觉的涌上心头,有时候甚至想流泪。你不明白自己做的一切,是对是错也不是你可以判断的时候。也许你会说你一直就没有选择的机会,真正给你选择的时候你就找不到方向。可是你的心里却还在挣扎,你知道你给自己找了台阶下,而且你还清楚的知道你不可以顺着自己的任性走下去。于是你努力寻找过去,想在过去中找到答案。过去却也渐渐的模糊了,在里面你什么也找不到,似乎自己就从来没有在里面行走过,那些足迹仿佛是陌生人留下的一般。
  •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

    本一对恩爱夫妻,男人心生贪念渴望更多财富,不顾妻子劝说,走上坦途,妻子百般劝解,但回天无力,扔下离婚协议离他而去
  • 造化弄神

    造化弄神

    每个时代都有些惊才绝艳的天才出现,或昙花一现,或各领风骚,最终留给这个时代的只有传说。在那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孟唯据造化,弄阴阳,视漫天神佛如喽啰。
  • 花千骨之血泪琉璃

    花千骨之血泪琉璃

    前世,她是一代妖神花千骨,只是爱上了自己的师父,可是却被自己的师父所杀。这一世,她不再是妖神花千骨,她有三个身份,一个是梦仙居的琴师夕瑶,另一个是杀手倾月千,还有一个便是尘陌国公主陌琉璃。这一世,陪伴她成长的人,不再是她的师父白子画了,而是赵国太子赵陵,被她称之为“陵哥哥”。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当她忘记过去的一切,完全忘记白子画的时候;白子画却还记得她,当她恢复记忆,要去找白子画的时候,却听说白子画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經魂飞魄散了。她利用不归砚回到了一千年前,找到了白子画。这一次,她能不能抓住自己的幸福?画骨能不能在一起呢?
  • 亚索异界游

    亚索异界游

    亚索为了寻找长者死亡的秘密,结果得知是放逐之刃瑞雯,在其决斗之下胜出,乃知....
  • 穿越之乞丐好可怜

    穿越之乞丐好可怜

    伫立于高高九重天的王爷身份卑微低贱如泥的小乞丐找他,让他养自己因他被士兵架走时对她说:来京城,我养你。母亲死了,因吃不了苦。因为她是现代人她只好找他这个金库只身一人江南流浪到京城相遇,一家酒楼皇子效应,很快被百姓认出来且聚许多人她疑惑抬头便看到楼上那怀里美人,一声,呸!引来了酒楼的百姓异样眼光自己狗血的穿越她一眼就认出他,恶狠狠瞪着他娶公主,她不能安然在他府邸待着据自己现代看的小说,再找他,估计她就得成丫鬟伺候王妃她不要!亏她流浪到这还不如回江南呢这天是往死里整她啊集市上所有人都在仰慕三皇子唯独她,眉头蹙起,黑乎乎的脸上满是怨恨转身就走那皇子摸了摸唇角,不知飞出什么只看到萧乞儿直接跪着了街道上
  • 从童话镇走出的少年

    从童话镇走出的少年

    第三次修改简介,最后一次!不再修改简介了!地球灾变,万灵复苏!猪脚有一个童话镇,幻想乡!拔出石中剑的白雪公主……变身大灰狼的小红帽……诈骗仙人跳的熊大熊二……七个小矮人与葫芦娃不得不说的故事…………求收藏,求推荐啊!求大佬们给个书单推荐啊!萌新求保养……拜谢!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