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000000040

第40章 “长三角”的边界与要点(1)

“长三角”的边界与要点本文是2005年10月作者应约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部策划大型纪录片《长三角》所作的前期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从一个地理概念到一个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好大一个梦,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关系。就纪录片制作而言,现将我个人认为需要把握的基本边界和要点梳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 对“长三角”当下状况的基本判断:

未完成,社会化,政治敏感

(一) 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社会构想。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文化联合的“长三角”,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形成,还仅仅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伟大构想,但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

(二) 目前只限于学术舆论和部分省市政府部门的响应,中央政府对此至今没有明确表态。近年来全国“两会”上不断有代表提案,江泽民在参加上海代表座谈时也提出加强“长三角”经济合作问题,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指导小组将“长三角”区域规划列入全国区域经济规划试点,但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至今没有公开表明态度。江浙沪两省一市主要领导为此开展的交往活动,也仅限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着重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共同构建交通网,打造‘长三角’物流中心,合作发展服务业,建立‘长三角’‘环保联盟’等方面加大力度,深化合作,促进共同发展”。2005年12月25日,江浙沪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要领。参见《长三角三省市领导座谈会在杭举行》,《解放日报》(沪),2005年12月26日。两省一市领导在公开场合都显得很谨慎,没有明确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合体”或“大上海国际都市圈”、“上海国际大都市带”等概念。

(三) “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概念直接冲撞的是现有国家行政区划体制。“长三角”区域经济文化联合体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构想,现有国家行政体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以国家利益为核心,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行政区划管理体系,彼此之间有相容点,更多的是矛盾冲突。从本质上说,这涉及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统一关系问题。它挑战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极限和制度创新能力,考验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想象力和文化创造力。

作为一个纪录片的选题,“长三角”是非常有价值的。操作的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从总体定位到每一集、每个镜头画面,都不能说过头话,不能偏听一面之词,倒向某一边;而是要注意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立足于客观记录,为历史存照。

二、 “长三角”历史衍变: 吴越文化、江南文化、上海文化

作为地理概念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所在。但地理概念的“长三角”,是区域经济文化共同体概念的“长三角”赖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凝聚形态称为文化,那么,“长三角”的历史演变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表现为不同的文化特征。

(一) 吴越文化。魏晋南北朝以前,“长三角”地区属于吴、越之地,相对于北方中原文化的礼仪之邦、温文儒雅,“吴越二邦,同气共俗”,还属于蛮夷之邦,民俗好攻击,断发文身,侠客兵家横行,吴戈越剑闻名于世。

(二) 江南文化。自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大量北人南迁,尤其是唐末五代和北宋末年,江南地区被大规模开发,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大量水利工程堤塘坝堰得到修建,社会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出现相对富足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清丽的山水风光。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相交融,形成新的江南文化,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它在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上实现和示范了儒家道统与商品经济原则之间的结合,是形成中国市民社会的精神土壤,是导向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文化基础。其事功原则,重在商与学,而非政治与军事。其价值取向由尚武而崇文,“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其民俗由“好斗”转而“好讼”,强调以理服人,闲适温雅,安居乐业。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粮、棉、丝、盐、茶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明清时期,江南已形成一个多样化、商品化、专业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苏、松、杭、嘉、湖、常、镇七府为粮食产区,以松江为主的棉花产区,以湖州为主的蚕桑产区,以及其他各类手工业,都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代表的城市商业发达,文化市场繁荣。

(三) 上海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上海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被迫开埠,“长三角”地区的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直接交锋,上海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港口。十年后的1853年小刀会起义,1860年太平军东征苏州,1863年李鸿章领导淮军打败太平军收复苏州,造成江浙地区大量人力、财力涌进上海租界,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从此,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成为江南地区新的中心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近代上海是一个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城市,中国本土文化的各种形态与西方世界的近代原则相互交融,生成具有现代特征的上海文化。“海派文化”毫无宫廷贵族的派头,特别注重表达普通市民生活的新鲜感受,致力于将其提高为生动雅致的情趣。

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文化的近代化过程,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则在“长三角”地区的渗透,加速了江浙经济的资本主义化进程。经过近一个世纪(1843—1949)的发展演变,“长三角”地区出现了一大批民族工商业的中小资本家,他们以上海为中心和依托,兴办了各种工商企业,带动了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使之实际上成为全国最有实力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所在地。在当时中国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江浙财团”,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起来的。所以,海派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过渡形态的中国近代城市文化,是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江南特征之间的结合,其基本属性在于,疏远于传统的等级政治伦理,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追求个人价值的独立和对多元文化价值的普遍宽容。它是未完成的近代上海文化,为“长三角”区域大都市圈的发展准备了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 “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构想框架:

一核两翼,两主轴,两副轴

综合学术界对“长三角”的研究成果,关于“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构想框架,可分为“长三角”、泛“长三角”两个层面。

(一) “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空间布局,是一核两翼、两主轴、两副轴:

一核: 以上海为中心的核心都市圈,包括上海大都市区、苏州大都市区、嘉兴大都市区;

两翼: 以南京为中心的北翼都市带,包括南京—镇江—扬州都市圈、无锡—常州都市圈;

以杭州为中心的南翼都市带,包括杭州—湖州—绍兴都市圈、宁波—舟山都市圈;

两主轴: 从上海到南京的沪宁发展轴,从上海到杭州的沪杭发展轴;

两副轴: 从上海到南通再到连云港的沪通连发展轴,从上海到宁波再到温州的沪甬温发展轴。

(二) 泛“长三角”是在“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再作空间上的拓展,包括苏浙两省的盐城、淮安、衢州,以及安徽、江西两省的部分城市,如黄山、马鞍山、合肥、上饶、安吉、九江,等等。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突破地级城市的行政规格限制,将“长三角”经济文化联合体的成员城市,从目前的15+1扩展为51个城市。

(三) 现有“长三角”经济合作成员: 15+1。现有“长三角”经济合作成员城市的组织关系,源自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上海经济规划办公室”。

1992年出现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合署办公),共有14个地级城市: 上海1个,江苏7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镇江),浙江6个(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

1997年,该联席会升格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仍然与“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合署办公)。在原有14个城市基础上,增加了1996年新批准成立的地级市泰州。经济协调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成员之间轮流举办。2003年又有台州申请并加入,形成目前的16个城市成员。

最近启动的“二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协调会的基础上,又一种更高行政级别的联络形式,已确定交通、信息、旅游、环保、天然气管道、规划、人才等7个领域的合作项目。

截至2003年底,“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是,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和5.8%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0%的GDP、占全国25%的财政收入和49.6%的利用外资额度。目前“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化率为45%,城市化区域为以上海为中心的半径300公里左右的范围。

预计经过未来十至二十年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完全可以达到国际大都市圈的标准: 吸纳人口1.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城市化率提高到70%左右;不同城市之间的层级关系倍率为2—5倍;基本形成大都市连绵带的基础设施网络和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四) 国际大都市圈发展情况。国际学术界曾提出世界六个大都市连绵带,将“长三角”列入其中: 英国的伦敦大都市圈、法国的巴黎大都市圈、美国的纽约大都市圈、洛杉矶大都市圈、日本的东京大都市圈、中国的上海大都市圈。

同类推荐
  •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人民警察礼仪常识

    本书是人民警察所用的礼仪课程教材。分为绪论、基本礼仪、语言礼仪、公务礼仪、社交礼仪、职业礼仪、涉外及部分民族的民俗礼仪和警察礼仪实例解析及训练等8个部分。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演变轨迹、《龙图公案》成书内容简介、《龙图公案》展现的市井乡村风貌、《龙图公案》中的破案技巧、《龙图公案》的艺术特色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

    集学识与风度于一身的胡适可称民国时代的万众偶像,他一生演讲无数,这是他关于“容忍与自由”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教育、社会变革等诸多领域,是胡适思想精髓与真情实感的集合。50多年前胡适逝世,如今“胡适热”成为一种现象。即使相隔百年,人们还可以听到那震撼心灵的声音,重读胡适,人们保持着对自由的向往。这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给21世纪中国的新一轮启蒙。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再被蒙蔽双眼。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热门推荐
  • 书生巾夺情剑

    书生巾夺情剑

    书生巾十年寒窗两茫茫胭脂泪数度年华随风逝长安乱金戈铁马起刀枪尘世间人逐名利进权场寒萧一曲为伊人泼墨山水指江山莫说花开之时须折之不见多少光阴多少人莫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不见王侯将相土中掩情义环独见佳人相思泪刀枪剑处处皆是阎罗殿生与死兄弟义气有几许出家人看破红尘有几人绫罗一舞为权贵壮士抱拳指忠孝不见布衣成名时莫说人欺少年穷不见柳眉凝望时莫说没有痴情人少年老成的权贵红尘滚滚的美人一笔挥毫一场风花雪月一曲柔情一段惊天动地遥记当年布衣时独轮车上显风采如今再看华衣时八抬大轿请不去书生不记当年情老爷上轿路人躲一朝天子一朝臣少年依旧笑春风
  • 盛宠重生嫡妃

    盛宠重生嫡妃

    她倾尽一切助他登基,却换来他打入冷宫,挑断经脉,满门抄斩的回报。重活一世,她定要惩戒那口是心非的负心之人,定要看那不知演技爆棚的表姐如何被她戳穿伪装。这一世,她绝情绝爱而来,只为前世无辜丧命的亲人讨个说法。然而,天杀的,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重生的不止她一个。。。
  • 恶魔派来的天使

    恶魔派来的天使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或事都不是你眼睛看到的样子,也许你的身边发生的事情也是按照别人让你理解的意思去做的。所以你眼睛看到的和你经历的也许是别人特意为你安排的。
  • 惊魂紫禁城

    惊魂紫禁城

    这个故事是讲述故宫里发生的灵异事件。白天的繁华,夜晚的冷清,故宫里有多少我们没看见的秘密?曾经的杀戮,到底制造了多少冤魂?黄莺一个普通的女孩和她的男朋友一起经历了故宫里另一个世界,一次奇异的旅行......
  • 冥苦情缘

    冥苦情缘

    我为什么而活?我为什么生来命就这般苦难?我的生或死又有谁会在意?我又为何来到这世间?爱的我人为我死!!!我爱的人因我而死!!!我为什么我要活在这世间!!?我又为何要忍受万般苦难!!!?如今,我为爱我的人而活!为我所欠的人而活!为了这不公的天道而活!!!
  • 千般好

    千般好

    不知是不是因为还是最纯粹最直率的年纪,我们有着说分手就分手的决绝,也有着一转身就想挽回离开的人的柔软。也许正是因为还是最纯粹最直率的年纪,你在我身边,我不会发现你有多好,但是你走远了一点点,我便开始害怕你不会回来了。这样的年纪真好啊。正处在青春期前期的我们,什么问题都可以用一句简单到不行的话来解决——我们重新再来一次吧。
  • 一心行

    一心行

    屌丝陈瞳在偶然的情况下被人掳走,从而开启了他的修真之路,生性要强的他势必要君临绝巅、、、、、、
  • EXO之学不会放下

    EXO之学不会放下

    殷红的彼岸花在胸前慢慢的绽放,月圆之夜血性大开,鲜红的血液在身体里流淌,冥府的大门慢慢打开,走出娇媚的公主,招着手,再向你微笑,血族的血脉在复苏。。。。。。
  • 活蜕变

    活蜕变

    再回首,你已经忘记我曾经的容颜,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在我心中的位置,而你却不懂得珍惜。你忘了回忆,我忘了忘记————简无忧
  • 末世之王者的天下

    末世之王者的天下

    末世开始,灾厄降临!世界重新洗牌,在末世里的人们该如何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