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7000000019

第19章 我国社会政策的演进(2)

进入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为了处理由国有部门释放出来的大量富余职工和城镇新增劳动力大军带来的失业问题,政府把创造就业岗位作为这一时期社会政策的主要任务。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为了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1993年确立了社会政策(以社会保障为代表)改革的大思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变革的重点内容是各类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社会政策变革是形成了以社会保险制度主导的社会保障改革思路,计划经济时代的非缴费制的劳动保险制度逐步被个人缴费的保险制度所取代。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三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和“三方负担”原则(养老保险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1995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养老保险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了,它的地位也逐步明确了(景天魁,2010)。同时,政府积极探索统账结合(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住房改革也是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政策变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于1998年7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全面实行以市场化供应为主的住房货币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可以说,整个90年代我国社会政策体系开始进入全面而急剧的变革,总的特点是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考量,逐步从社会福利和服务领域中退出,过于注重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社会政策严重缺位。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最大特点是与“行政制”紧密结合、什么都管的“单位制”,那时的职工,生老病死统统由单位负责。改革开放后,原有的单位逐步转变为功能单一的利益主体,企业就是企业,学校就是学校,机关就是机关,不再承担更多的社会事务,企业和事业单位剥离了办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也从对本单位有极强依赖性的“单位人”变成自主性越来越强的“社会人”、“社区人”。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管理一时难以跟上,大量社会事务无人问津,许多社会事业萎缩凋敝,加之迅速出现的庞大流动人口,给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这一时期,在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风潮的冲击下,就连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都推给乡村两级,其实是由家长负担,许多农村小学教师连工资都领不到;片面的就业市场化使弱势群体无业可就,生活窘迫,城乡困难群体增加;收入分配不公越演越烈,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医院创收,医药费攀升,群众缺医少药,一些地方甚至把拍卖乡镇卫生院当做改革方向。所有这些社会政策的偏差,甚至影响到社会基本结构和社会管理。(景天魁,2010)

这一时期社会政策领域的具体变化可以归纳如下:

在价值上,从理想主义转向了实用主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政府在福利国家中的作用受到了新右翼思潮的全面批评,西方社会出现了社会福利私有化的国际性潮流。在国际思潮和经济改革实践的影响下,我国的社会政策实践深受否定福利国家实践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主流舆论一般把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倾向于认为社会政策会拖累经济发展。

在政策目标上,从关注社会公平转向了关心经济效率。这一时期,我国政府施政的基本理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然而,实践表明,我们在坚持效率优先的时候,并没有有效地兼顾公平。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经济政策差不多成了国家的唯一功能,社会政策开始失去其相对独立的政策领域的地位,转而服务于经济政策,以推动经济效率的提升和经济的增长。这一时期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失衡是我国经济改革开放时代的一个重大教训。

在社会福利的提供主体上,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从国家和单位转向了个人和家庭。社会政策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减轻国家或国有企业的负担,在减轻国家负担的考量下,随着单位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加上国家有意识地弱化自己在公共福利提供上的功能和角色,在市场体系和第三部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国家不适当地从社会福利和服务领域中有计划地全面退出,忽视了社会政策满足公众需要的作用,弱化了国家在公共福利提供上的功能和角色,过分渲染个人责任,强调个人的自我负责,在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几乎看不到社会政策的影子,养老靠自己、看病靠自己、小孩上学靠自己,什么都要靠自己。

在社会福利的提供机制上,从国家计划转向了市场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改革带有明显的市场化取向,无论是劳动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医疗政策,还是住房政策,都经历了从国家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旧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瓦解,变得支离破碎,许多人失去了基本的社会福利和服务。而从二元社会结构派生出来的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没有成为社会政策的目标群体,他们游离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既非农民,又非工人,基本没有得到任何社会保护。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从中央主导转向了地方各自为政。责任分工不明确。政府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模糊不清,在政府的责任中,中央政府是什么责任,地方政府是什么责任,没有确定。政府的责任没有办法确定,民间的责任也就没有办法明确,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定。

这些变化的后果是,导致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化,政府放弃了自己在公共福利中的必要角色,加剧了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制约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虽然过分强调经济政策是多数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早期阶段的通病,但我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过分看重几乎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经济政策几乎成了压倒一切的基本政策,社会政策严重落后于经济政策,结果导致公众的许多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形成了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

三、新世纪以来的“国家再临”

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原则引导下初步建立起了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得到世界认同,中国正式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的“入世”意味着世界市场一下子扩大了近四分之一,全球经济体系中也同时增加了五分之一的消费者。中国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有可能促使其社会政策时代的到来:因为它使政府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扩大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支出;社会问题的积累及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威胁使其被普遍关注;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权利的被关注以及如何使他们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成为一个话题,社会公正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被再次认同。另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组织之间也会在功能上发生分化,社会上会出现大量非营利组织和专门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试图通过制度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能迎来社会政策的重建时代。

在经历十余年的社会政策“失踪”期后,在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导致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后,社会政策缺失所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开始得到有效回应,政府开始重新思考市场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随着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民生问题日益得到高度重视,社会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被重新发现。伴随着一系列新社会政策的出台,我国进入了社会政策体系的重建期。自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推出各项社会政策,重建国家在公共福利与服务中的责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政策扩展期。

同类推荐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袁宝华文集第二卷:文选(1981年2月-1984年6月)

    本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冷桑树

    冷桑树

    很多难过的故事,到最后都会无话可说;很多深爱的人,到最后都会忘记。你比任何人都优秀,那些往事里的可惜,就让它慢慢放回心底......“明明是你先追的我为什么陷进去的却是我”“我可以为你挡棍子也可以为你挡子弹”“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愿意放手退出成全你”
  • 神奇的百科全书

    神奇的百科全书

    一番话改变一生,一本书改变世界,中学生张羽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本百科全书,从此,穷屌丝摇身变成高富帅,开启了他的逆袭新生,金钱,美女,豪车,名宅,张羽怎么也想不到自从获得不一样的百科全书后,他的人生,竟然开始无限的接近他之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
  • 一别锦年

    一别锦年

    慕容恪,自四岁起便做着同一个梦,梦中深陷大火,却有一女子救下自己。他自始至终难辨其眉目,只记得她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再无其他国家破败,她宇文樱被迫嫁他,只因嫁他能保住娘亲和幼弟。洞房花烛夜,那人客气而疏离,她却毫不在意,只记得守住自己的心即可。只是那心却终归守不住了。她敬他为英雄,仰慕他济世之才,他却只对着别的女子展露欢颜,只因女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锦漓。她终归成了自己眼中最愚蠢至极的女子,明明爱而不得,却甘愿动情。次年,慕容部出兵攻宇文部,攻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宇文部散亡。慕容恪你认定她就是救你的那条锦鲤?前世今生,两世强求缘分而不得,若有来生愿你我相知于心,不负斯土。
  • 青龙吟九天

    青龙吟九天

    大陆上,一个古老青龙世家在一场战争中消失了,似乎没有了后裔,可是一个小小的隆界城里,却出现了拥有青龙战气的人——敖然,他为什么是青龙战气?家族给了他什么样的使命?那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会让青龙世家消失?
  • 盖世雷神

    盖世雷神

    一个曾经霸绝龙神大陆的龙氏一族,现已落寞。龙氏一族唯一的传人龙腾在一次机缘之下解除龙神留下的封印,在龙神的指引之下,龙腾踏向武者之路。
  • 道之幻世

    道之幻世

    辛瑞这个前身世界经济的最大掌权者,被亲子杀害后侥幸来到异界.无意间获得青云派鼎盛时期的功法.以及仙界天帝的金印!看他如何带领这个没落的门派回到昔日的辉煌!又是经过多少磨难掌握天帝权柄,掌管天.地.人三界!
  • 传奇之妖孽人生

    传奇之妖孽人生

    新人写书,请多多留言指教,剧情不合理,还请指出来,我会多多改进。谢谢
  • 血瞳金凰:至尊王爷独宠妻

    血瞳金凰:至尊王爷独宠妻

    对不起!大家就当作者死了!让你们失望了!久等了!谢谢你们!但是对不起……
  • 神级黄金手

    神级黄金手

    世上有两苦,黄连苦,没钱更苦。世上有两难,登天难,求人更难。徐景行在最苦最难几近绝望的时候,打开了父亲留下的遗产,也打开了他多姿多彩的人生。而这一切,都是从那双神奇的手套开始的。
  • 青马竹梅:欧巴到我怀里来

    青马竹梅:欧巴到我怀里来

    五岁时遇见七岁的肖华,并且来了一波英雄救美,大抵是童欢欢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了。大闹天宫让所有人手足无措的暴力美学践行者——美猴王,也终于遇见了誓要保护一辈子的唐三藏。只是玄奘不是应该柔柔弱弱地躺在床上等待被宠幸吗?谁能告诉她这个在齐天大圣身上翻云覆雨的人到底是谁啊摔!还我弱鸡奘啊!“自从遇见你,余生都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