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6300000015

第15章 你“懂不懂”欣赏艺术?(1)

有一次,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和我谈起他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苦恼,他很诚恳地咨询我说:“我给学生上课,每当我讲到最兴奋、最眉飞色舞的时候,就是同学们越发烦躁不安,开‘小会’最多的时候。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更多的同学则低头偷偷玩手机。如果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他们欣赏并评价,他们总是会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有时感叹连连,有时嘘声四起,七嘴八舌说得很多,但都说不到点子上,而且总是贬低比褒扬多,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有一段时间了,我怎么才能解决这个教学的困难呢?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怎样学会取长补短,进而提高自身创作的水平呢?”

看着他一脸期待的神色,我知道他期待我能够给他一些有用的建议。他的咨询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说过“艺术是艰难的”,这个“艰难”包含了从事艺术创作的艰难,包含了传播艺术观念的艰难,当然也包含了艺术教育工作的艰难。这位老师看来是遇到了第三个艰难点,要讲清楚什么是优秀的作品,好的艺术作品的标准是什么,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首先要搞懂什么是艺术欣赏。艺术欣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多看多想。通过看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去认识世界,领悟情感,学到艺术知识。艺术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给人以“端庄大方而又稳重”的美感。掌握了这个基本原则,然后再根据不同艺术品各自的特点类推,也就大致掌握了打开艺术品鉴赏大门的钥匙了。

就说简单的日用品吧。你去买些碗时,一元钱一只的碗和30元钱一只的,就会有明显的区别,贵些的,做工没有那么粗糙,摸在手里也会细腻柔和,釉色也让人觉得顺眼。最初的鉴赏,其实就好比这两只碗,先不告诉你碗的价格,你就看看外观,摸一摸,瞧一瞧。如果能分辨出哪只贵,哪只便宜,贵的那只贵在哪,便宜的那只为什么便宜,那么鉴赏的入门就完成了。如果你能深入地去了解陶瓷的烧制知识,知道釉彩的上色知识,知道碗上花纹的知识……我想,你慢慢地就可以成为“专家”了。

例如要想深入了解瓷器的烧制技术,就会接触到“官窑”“民窑”等用词。所谓“官窑”,是指古代由官府营造建设,并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产品专门供应给宫廷使用。官窑通常拥有优质瓷土原料并网罗了天下的能工巧匠,同时控制着用料配方和工艺技术,因而其制作技术精湛,代表着各个时期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民窑是相对于官窑而言的。广义地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器窑厂都是民窑。与官窑相反,民窑为了适应市场,不可能像官窑那样不惜工本,精描细画,而必须是惜料如金,因此,民窑生产数量虽大,但质量不精,风格亦不同于官窑。不过,较之官窑,民窑在造型和纹饰上更加自由、丰富。不论官窑瓷器还是民窑瓷器,都是“古董”,都可收藏。但显然,官窑瓷器的收藏价值通常要远远高于民窑瓷器。

研究、鉴赏、收藏古瓷器,主要可以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等几方面下手。

款识。鉴定古瓷器时,要特别留意款识的笔法特征,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不同。官窑款识的字体都有较高水平,仿制者模仿容易出现破绽,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真伪提供了线索。

造型。瓷器的形状变化,是一个由简单趋向繁杂的过程,这是由于各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不同而造成的。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一般就较为钝重稚拙,无论何种瓷器,都比宋、明瓷器显得“粗疏”。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元瓷的器形都比明、清瓷器要大。

纹饰。古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随着绘瓷原料和技术的不断丰富而改进。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表现形式,各朝代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因而纹饰也就成了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胎釉。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的古瓷器,其胎釉成分和烧造或多或少都有差别。要注意瓷器釉质的粗细和光泽的新旧,以及气泡的大小、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例如,老瓷的釉面有一种内敛的宝光,称之为“包浆”,而现代仿品釉面出现的是刺目的“浮光”。另外,对釉层的厚薄程度及缩釉、淌流状态也要加以注意,如宋钧窑瓷釉多有“堆脂”,定窑瓷釉多有“泪痕”,明、清脱胎瓷釉则晶莹剔透像玉石一样光彩夺目。

喜欢玉器的艺术爱好者,“看玉”可以从造型看,可以从材料去看。玉其实也是石头,但它比直接从河边捡过来的石头多了材料的挑选、打磨、加工等工序,使得玉拿在手里,特别的光滑,闭上眼睛,你的手一定能分辨出普通的石头和精美的玉器的区别。如果不经过筛选,普通的石头就算是打磨过也还是一摸就能摸出来。玉的“材料美”,你这回总算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吧。当然更深更复杂的内容就有待大家自发地去学习了。

艺术作品总是用生动的形象来描述我们生活的社会、历史和现实,描绘着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道德风尚。艺术作品总是寄寓着创作者的社会理想和追求,表现了作者的世界观,满含着作者的情感,传递着作者的态度和评价。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传达了一种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永不停歇的斗争精神。贝聿铭都90岁了,仍然在从事艰辛的设计工作,只为回报社会……艺术作品成为经典,大多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帮助全社会树立明辨是非的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喜欢艺术的人,大多比较单纯,常常沉醉于学习与创作之中,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挚爱书画的人,把课余时间都给了书画;喜好音乐的人把功夫用在音乐上。这样的人没有多余的工夫去和别人闹别扭,搞不和,没有时间放在旁门左道的事情上,成长得自然健康。

每个人都有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对什么都好奇,领悟力特别强。如果能够借助艺术的鉴赏,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掌握辨别美丑、识别善恶的能力,树立高尚的情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相信,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体会美的事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对艺术要有兴趣,要热爱

有朋友出门旅游,在玉器店买了上千元的玉石手镯,她特别喜欢,爱不释手地一直戴在手腕上。有懂玉石的另一位朋友仔细看过后,对她说,这手镯买贵了,不值那么多钱。买了手镯的朋友很失望,懊恼不已,原本很喜欢的手镯也闲置不戴了。这样的情况,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其实她大可不必放弃从普通人的视角来鉴赏艺术,她仍然可以喜欢玉石,多接触玉石的知识,鉴赏能力就会提高。

艺术品的鉴赏,孰优孰劣,本来就有难度。普通人常说,喜欢玉,但是不懂玉;喜欢字画,但是不懂字画;喜欢音乐,光听着还成,但让弹奏几曲,那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我们要坚信艺术是很有趣的。对于艺术,懂不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喜欢不喜欢。柏拉图也说过:“美是难的!”每个人都有他心目中的美,“艺术”是一种见仁见智的美学,只要抱着纯粹的态度去欣赏,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而找到越来越多的乐趣。美好的事物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生活,这正是艺术欣赏的最大奥秘。我觉得要提高艺术的鉴赏能力,首先需要的是热爱。对于一个不喜欢音乐的人,如果让他听听《沃尔塔瓦河》有多美,你想,这不是对牛弹琴吗?所以要提高艺术审美观,首先要热爱,发自内心地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观察,多接触,多与别人分享、谈论自己所发现的美,你的审美观就会慢慢提高。

接触艺术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骄傲地表演。艺术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真正渴望去了解的。通俗地讲,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一门艺术。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艺术并不是专属于大师的,它属于每一个人,很多普通人也能创作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

接触过钢琴音乐的人都知道《少女的祈祷》这首钢琴曲,但很少人知道创作这首曲子的人是一名少女,她就是波兰的巴达捷夫斯卡。巴达捷夫斯卡在18岁的花样年华里谱写了《少女的祈祷》,她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流露在音符里。非常遗憾的是,她在24岁时便早逝离开了人间。她创作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最初刊登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的副刊上,很快就流传开来,成为非常受欢迎的名曲。这首曲子用八十几种不同版本在全世界各地演奏,像一支永开不凋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

我受过的音乐教育很少,五线谱还不会认,平常也很少有机会听古典音乐,谈不上有音乐素养。我的音乐知识充其量只够进KTV的时候勉强能唱完几首流行歌曲。但我有机会在一个简陋的学校礼堂里听到了一场古典音乐演奏会。当我坐在礼堂里,看着或身姿婀娜或精神饱满的乐器演奏艺术家们出场,器乐声响起,一点一滴地牵动我的神经……当我的身体和心灵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乐曲的推进而激越,我知道,音乐的魔法在此时征服了我。音乐就像上天给我们的一份礼物一样,你“懂不懂”音乐不要紧,你愿意被音乐打动,这就够了。

对艺术,要长期接触,接受美的长期熏陶

同类推荐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古兵器、乐器(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金戈铁戟、射及其他、笛、管、笙、琴、唢、呐、口弦、编钟等鉴赏和收藏。
热门推荐
  • 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

    影响中国营销进程的25位风云人物

    本书分为营销艺术家、营销巨匠、营销“豪赌”客、营销新贵、营销师爷5部分,介绍了倪瑞峰、张瑞敏、李东生、任正非等25位营销大师的营销历险及成败得失。
  • 南海宝象林慧弓诇禅师语录

    南海宝象林慧弓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权华巅

    权华巅

    她,生的一颗玲珑心,平乱世,登那至尊之位,是独处高处不胜寒,还是并肩天下,笑看一世繁华……
  • 三世默语

    三世默语

    她是苏家的二小姐,和一个猫妖做了很好的朋友,甚至发展成了更远的关系,却被父母阻拦,甚至追杀,但她依然没有放弃猫妖,和他逃到了天涯海角,直到她不声不响,用死亡换来猫妖的安全,说服了父母,身葬悬崖,转世轮回。她叫苏小墨。他是猫族的王子,和人类相处,父母双亡,他只有和人类作伴。直到他和苏小墨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再成为了出生入死的伙伴,最后迎来了苏小墨死亡的结局。其实,苏小墨不用为他而死,因为猫妖的王族都是不死之身,长生不老。他叫莫语。莫语向转世的苏小墨许下三世的承诺,只要莫语可以找到转世的她,必将守她一生。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已经经历了三世的生死离别,换回的是永生永世。
  •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在泱泱大唐诗歌的花海中,作者简墨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 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这片星野时空交错,那些闪耀着灵性与才情的诗人的一生 或片段如历史剧般一幕幕倾情上演闪烁、归寂,而他们的一吟一唱却闪烁着诗意的光辉,历千百年不落。
  • 诛仙焚香志

    诛仙焚香志

    求仙难,难于无路可寻,让人绝望。如果有人告诉你,献祭生命就能获取修仙求道的机会,你会怎么做?你是信了,还是信了,还是信了?不管你如何选择,李治在一个声音的蛊惑下,他已经做了。再次醒来时,他已经在陌生的世界了。修仙不在是梦,长生不在是传说。李治开启他的金手指(气运一指),拜入仙道大门派之下。焚香谷,没错,就是诛仙世界中的焚香谷。你想知道什么是天火吗?你想知道五部天书的作用吗?那就进来看看吧!(点下收藏支持,谢谢)新书《武道为一》,请各位书友支持。
  • 魔王宠妃:神医不能惹

    魔王宠妃:神医不能惹

    一朝重生,沦为废柴渣男贱女,轮流收拾炼药救人,该救的救不服?打到你服为止这么任性?依仗魔王宠,无法无天
  • 学院之精英队长

    学院之精英队长

    一个是为了特殊目的而创办的学院,一个流淌着龙族之血却丝毫不知的灵力少年。当他踏进了学院,成为了由异能女孩们组成的小队的队长时,他的人生之谜即将解开。拥有能够洞悉对方一切想法的洞察眼的罗绮莎。或是为了弟弟努力练习执着于力量,心思缜密的林寒真。还是性格直率,正义感强,连王子也敢顶撞的天玉……她们,终将陪伴着少年,颠覆审判的制裁。
  • 顽剑修

    顽剑修

    上古神界有一块奇石自混沌之域飞出,撞破凌霄殿,被太上老君以三昧真火练上三百年而不化,后被神匠干将得到,并以祝融之火杖锻打上千年,最终成片型。干将又经过五百年寻找金刚砂为其开锋,未曾想在南海遇到洪荒巨兽百目蛟龙,干将与其大战三年,最终凭手中一剑一杖将百目蛟龙杀死,但因在大战之中,火神之杖烧干一半南海,生灵涂炭,干将被二郎神制服,关压在干将于北极天柜,在被抓住之时,将石剑掷向凡间。千载过去,一名平庸少年持石剑斩尽不平。
  • 贵圈真乱:我的荆棘情路

    贵圈真乱:我的荆棘情路

    娱乐是个圈,人称贵圈。有道是;贵圈真乱,谁行睡谁。苏舒:当生活逼我进绝境,我只能重操旧业。借助潜规则,原本以为遇到了绅士却被京城第一大少夏凯掉了包,从此陷入他的爱情规则。然而他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钟唯:钟义倾说我是他所有女人中最有灵气的一个,也是最得他心意的一个,我信了。没有高大上的理由,我们之间就是潜规则,我要上位,他要上床。他可以给我娱乐公司,可以给我婚姻,却怎么也给不了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