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一、俄土战争后的巴尔干
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给巴尔干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圣斯特法诺和约》,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都取得了独立;保加利亚则获得自治,同时国土也大为扩展,将马其顿囊括进自己的版图。
但不久矛盾便重新暴露出来。按《圣斯特法诺和约》,保加利亚成为一个由俄国庇护下的大保加利亚公国。然而在1878年召开的柏林国际会议上,大保加利亚却被一分为三,即巴尔干山脉以北为臣属于土耳其的保加利亚公国,巴尔干山脉以南则为土耳其控制的东鲁梅利亚省和依然属于土耳其的马其顿,削弱了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同时也使保加利亚深为不满。
不久,刚取得独立的巴尔干各国便矛盾丛生,相互争斗。1882年,塞尔维亚突然进攻保加利亚,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面对塞尔维亚的军事威胁和自身谋求扩张的欲望,保加利亚便不断扩军备战。自1887年至1912年,保军人数增加了273%,至1912年在军中服役者已达84409人。
同时,欧洲列强也乘机干预巴尔干国家的内部事务,奥匈帝国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881年,奥匈和塞尔维亚签约,规定非经奥匈同意,塞尔维亚不得与他国签约,并不得在波黑或新帕扎尔从事任何反对奥匈的活动,同时还必须给予奥匈以种种经济上的特权。
1883年,由于罗马尼亚对俄国侵占比萨拉比亚素心怀不满,奥匈遂拉罗马尼亚加入德奥同盟,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奥匈在巴尔干的地位。
俄国更是挟俄土战争胜利的余威,打着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不断在巴尔干扩展自己的势力。1897年,俄国与奥匈签订协议,在巴尔干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规定:巴尔干的东部归俄国;巴尔干的西部(含阿尔巴尼亚)则归奥匈。同年,俄国又和法国签订秘密协议,约定不许奥匈的势力延伸至萨洛尼卡,如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则应瓜分阿尔巴尼亚,将都拉斯划归塞尔维亚,而斯库台则应成为黑山的首都。1909年,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协议,强调“两国应利用发展巴尔干国家的途径,坚持采取民族原则,排除任何外国统治的可能”,巩固两国在巴尔干的势力。
此外,俄国还效法奥匈,积极拉拢巴尔干诸小国,于1902年和保加利亚签订其矛头针对奥匈和罗马尼亚的军事协议。
在大国的推波助澜下,巴尔干各国也纷纷结盟。如1904年,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便签订了有关在马其顿进行改革的协议,改善和密切了两国的关系。
1908年,在巴尔干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一是保加利亚公国在事先未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独立,使欧洲各国都大为吃惊;二是当年9月,奥匈外交大臣爱伦泰尔和俄国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秘密会晤,私下达成口头协议,即奥匈吞并波黑,而俄国则在黑海海峡取得优势地位,但未留下书面文件,10月7日奥匈突然宣布吞并波黑,使俄国措手不及,此后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巴尔干的斯拉夫国家,尤其是塞尔维亚对此作出异常强烈的反应。国内出现许多激进组织,呼吁尽快与其他斯拉夫国家结盟,以共同应对变化莫测的巴尔干局势。自1911年起,塞尔维亚开始主动接近保加利亚,把两国结盟的目标锁定在共同对付土耳其和奥匈帝国上,并一起瓜分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也就是马其顿。
此时俄罗斯出于自身的利益,开始积极促成塞保两国的接近,对双方和希腊都想得到的马其顿提出折中的解决方案,即希腊取得马其顿的南部,北部的西北角归塞尔维亚,东南角则归保加利亚,两者之间的一块土地(包括斯科普里)的归属问题将来由俄国沙皇去裁定。马其顿问题的解决消除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相互接近中的一个主要障碍。
1911年9月,意土战争爆发,土耳其军队在战争中的屡遭挫折使巴尔干人民预感到摆脱土耳其统治的时刻即将来临。1910年、1911年和1912年,阿尔巴尼亚人民接连发动武装起义,声势浩大,极大地鼓舞了巴尔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志。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巴尔干各国开始迅速结盟。1912年3月12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正式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其内容除两国中的一国遭到攻击时应相互承担军事义务外,还规定应结束土耳其在科索沃和马其顿的统治,并就瓜分马其顿达成具体协议。条约所附的军事条款则规定,一旦战争爆发,保加利亚应提供20万人的兵力,其主力应配置在色雷斯;塞尔维亚则应提供15万人的兵力,其主力10万人应派往马其顿。
俄国政府对塞保两国结成同盟感到十分满意,外交大臣萨松诺夫闻讯后不禁欢呼:“好!再好也没有了,现在有50万把刺刀来保卫巴尔干了——它将永远堵塞德国渗透和奥地利入侵的道路!”
同年5月29日,保加利亚又和希腊签订防御同盟条约,随后又为该条约附上具体的军事条款,规定在和土耳其作战时,保加利亚应提供30万人的兵力,而希腊提供的兵力则应为12万人。
1912年8月和9月,黑山先后和塞尔维亚及保加利亚通过口头协议订立矛头指向土耳其的政治军事同盟。
至此,巴尔干各国通过结盟已完成了对土耳其作战的准备工作。
二、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年10月8日,黑山发兵斯库台,首先开战。此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相继向土耳其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全面爆发。
10月18日,土耳其和意大利匆匆签订《洛桑和约》,结束了为期一年多的意土战争,意在使自己能脱出身来,全力对付巴尔干国家的挑战。
保军主力迅速进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决战的场所——色雷斯。保加利亚最高指挥层在这里制订的是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他们扬言要用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不计损失、不怕死的精神去夺取胜利,而土军参谋部则准备在东色雷斯坚守待援。
10月22日至24日,两军在克尔克利西激战。保军共有887人阵亡,4034人负伤,损失虽不小,但土军伤亡则更大,共有1500人战死,结果土军只得放弃克尔克利西向后溃退。接着,10月27日至11月2日,土保两军又在布累布尔加兹交锋,此次土军共有13万人,比保军多2万人,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仍被击败,共损失2.2万人,保军也有2万余人伤亡。此战是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最血腥的一次较量。
保军乘胜追击土军直至查塔尔贾,但因军中霍乱肆虐,共有4000余名官兵病死,于是只得停止前进,同时对亚得里亚堡的进攻也宣告停顿。
另一支约2.5万人的保加利亚军队自南保加利亚进入西色雷斯,面对3万人的土军,仍取得胜利,占领了整个色雷斯。
尽管有上述种种胜利,但保加利亚军队已耗尽力量,疲惫不堪,未能如愿攻占亚得里亚堡,更不要说是去攻打君士坦丁堡了。
在西战线,塞尔维亚方面估计土军将集结在马其顿中部,遂集中兵力31万人,分5路向该地发动猛攻,而此时土军约有17.5万人与之对垒。
10月23日至24日,两军在库马诺沃展开激战,塞军以损失4000余人的代价取得胜利,土军在伤亡约1.2万人后仓皇溃退。塞军终于一雪1389年科索沃战役失败之耻,塞尔维亚古都斯科普里也回到塞尔维亚人手中,此后马其顿大部分均处于塞尔维亚控制之下,指挥此战的普特尼克将军被授予元帅军衔。
塞军虽取得了库马诺沃大捷,但未能乘胜追击,致使土军残余得以成功脱逃。土军此后聚集3.8万人和10门大炮坚守比托拉。11月17日至18日,土塞两军在此交战,土军损失3000余人,土第七军军长,曾任土耳其驻塞尔维亚大使的菲蒂·帕夏也在此役中阵亡,此乃两次巴尔干战争中战死的最高级别的将领。11月19日,塞军进入比托拉;11月22日又占领奥赫里德,至此土耳其对马其顿长达5个世纪之久的统治终告结束。此外,塞军还四处出击,乘机占领了科索沃境内的普里什蒂纳,巩固了自己的胜利成果。
土耳其集中近6万人和希腊军队对抗,希军在10月22日和11月2日两战皆捷,严重挫伤了土军的士气。11月8日,希军更取得辉煌胜利,一举攻占重镇萨洛尼卡。然而在伊皮鲁斯,希军却久攻耶尼纳不下,到12月中旬,希土两军在那里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在巴尔干诸国中,只有希腊拥有海军。希腊的战舰不多,但却成功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从而控制爱琴海,阻止土耳其自小亚细亚驰援其欧洲地区,对巴尔干战争的结局起了不小的作用。
至于黑山,虽然首先发兵,但因国小兵寡,所以在斯库台城下始终无所作为。
由于交战双方一时都无法取得最终胜利,遂于1912年12月3日在查塔尔贾签订停战协定,同时在伦敦也开始和谈。
这时,阿尔巴尼亚问题也浮出水面。阿尔巴尼亚国土虽小,但位于亚得里亚海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就吸引了巴尔干各国的注意力。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期间,塞尔维亚、黑山和希腊均乘战乱之际,派兵进入阿尔巴尼亚境内,意欲在那里瓜分势力范围。而与此同时,欧洲列强出于自身的利益,也绝不允许阿尔巴尼亚落入任何一个巴尔干国家之手。1912年12月,在伦敦召开的俄、英、法、德、意、奥匈6国大使会议决定承认阿尔巴尼亚为在6大国保证和监督下、处于土耳其苏丹主权之下的自治国家。
1913年初,土耳其国内政局发生剧变,青年土耳其党人重新上台执政,对外采取强硬政策,撕毁了1912年12月签订的《查塔尔贾停战协定》。于是1913年2月3日,巴尔干战火又重新燃起,正在进行的伦敦和谈也宣告中断。
土耳其在此时早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同时与4个巴尔干国家对抗。3月6日,希军占领亚尼纳。3月26日,得到两个塞尔维亚师支援的保军终于攻占亚得里亚堡。
4月15日,久经围困的斯库台也向黑山投降。
在此情况下,土耳其只得求和,于1913年5月30日和巴尔干交战诸国签订了《伦敦和约》。和约规定:土耳其的欧洲领土只保留君士坦丁堡和连接爱琴海的埃诺斯到黑海的米迪亚一线的海峡沿岸地带;克里特岛归属希腊,爱琴海各岛屿的归属问题则交由列强处理。
三、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炮火甫停,巴尔干各国之间的矛盾便顿时凸显出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立即卷入瓜分马其顿之间的斗争中去。马其顿约2.5万平方公里,当时人口约200万左右,杂居着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马其顿、阿尔巴尼亚等9个民族。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在20世纪初各自进行人口调查,而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塞尔维亚所提供的调查表显示,当地住着204万塞尔维亚人和5.7万保加利亚人;而保加利亚所递交的调查表则断言,在马其顿有118万保加利亚人和700余名塞尔维亚人。
双方因此为马其顿的归属问题长期争执不下,虽经俄国的调解和1912年3月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但两国仍心存芥蒂,不时发生矛盾和冲突。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硝烟尚未全部散去,保加利亚便要求塞尔维亚应履行1912年3月塞保条约的有关条款,将其军队从马其顿的比托拉和奥赫里德撤出去。但塞尔维亚却严加拒绝,其理由有二:一是保加利亚在战争过程中未能承担它对两国军事协定所承担的义务;二是在列强主持下,出现了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从而使塞尔维亚失去了出海口,这个情况在塞保两国签约时并未估计到,使塞尔维亚深为不满。随着保塞矛盾的激化,保加利亚又向希腊索取萨洛尼尼卡,使保希之间的关系也恶化起来。
还在1913年3月中旬,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便警告王太子鲍利斯,称希腊已与塞尔维亚暗地结盟,因此和它们必然有一场恶战。后来的事实表明,斐迪南的这一警告是正确的。
塞尔维亚和希腊的秘密接触从3月份就开始了,5月5日便基本达成一致。5月14日,双方达成瓜分马其顿的协议为:塞尔维亚得到包括斯科普里在内的马其顿的北部,希腊则得到马其顿的南部,这一协议是把保加利亚完全排除在外的。6月1日,塞尔维亚便和希腊结成反保加利亚的军事同盟。俄国对巴尔干同盟国内出现的矛盾和摩擦早就有所察觉,但未采取积极措施来阻止其发展。而保加利亚则自恃国力强大,对塞希可能结成的同盟竟然嗤之以鼻,致使事态终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6月下旬,保加利亚公然把可能起调解作用的俄国也完全搁置一边,告知俄政府如能在一周内提出明确的解决马其顿问题的方案,则将派代表团去圣彼得堡请求斡旋,否则只好作罢。素以巴尔干各国保护者自居的俄国为此十分恼火。巴尔干各国间的相互残杀遂无法避免。
1913年6月29日至30日晚,保加利亚不宣而战,对塞尔维亚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相形之下,由于塞尔维亚和希腊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损失较小,所以保存了实力,而保加利亚为了和土耳其争夺色雷斯早已耗尽兵力,所以无法和塞尔维亚及希腊相匹敌。再加上在保加利亚军中服役者多为农民,他们在外征战近一年,早已思乡心切,无心恋战,也给保军的士气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