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3100000027

第27章 离合真邪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荣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患者何如?取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决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甚至也亦时陇(lǒnɡ)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

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猝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尤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们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帝曰:候气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推,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审们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大,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太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黄帝道:“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而先生又根据这九章发挥演绎成为八十一篇。我已明白其中的全部意义了。《针经》上说,体中气血阴阳会产生偏盛偏衰和左右偏移的变动,因此治疗疾病时就可以针郄部的穴位来治疗下部的病变,或者针刺左侧的穴位来治疗右侧的病变。不论是实症还是虚症,都取荣穴或输穴进行补泻。我已经知道这些道理了,这些虚症和实症,都是由于气血营卫的运行偏移造成的,而不是邪气从外部侵入经脉所引起的病变。我现在想听听外部的邪气侵入经脉以后所引起疾病时,患者的情况怎样?应该怎样治疗呢?”

岐伯答:凡是医疗技术高明的大夫在制定诊断和治疗原则时,一定会把人体的生理病理和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分析考虑。例如天上有二十八星宿环状排列运行在三百六十五度的周天中,地上则分布着十二条江河奔流不息,和自然界的天地相应,人体则有十二条经脉运行气血。如果自然界的气候温和,江河的水流就安静流畅;如果天寒地冻,江河则凝固不流;如果天气酷热,江河之水就沸腾外溢;如果突然发生风暴,那么江河将会波涛汹涌。同样的道理,病邪侵犯到人体经脉之年也会使经脉中的气血发生变动。如果是寒邪,就会使气血的运行凝涩不通;如果是暑热之邪,就会使气血沸腾运行加速;如果是风邪侵入到经脉当中,也就像江河遇到暴风一样,经脉中气血的流动也会出现波浪涌起的现象。一般说来,气血在经脉中是有次序的安静的运行着。但在寸口处切脉,有时会觉得指下的感觉时大时小,脉大是表示邪气到来,气势正盛;脉小则说明邪气已去。但邪气在人体经脉中流行,并没有固定的位置,有时在阳经,有时在阴经,令人难以估量确定,所以必须进一步用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进行详细全面的诊察分析。一旦发现病邪所在的部位,就要立即针刺,及早阻断病邪通行的道路。针刺的方法是:在患者吸气的时候把针刺入,避免针与气相抵触;针刺入后,要留针静静的等待“得气”,留针时间要稍久一些,不要让邪气扩散;在患者吸的时候再捻转针,以“得气”为目的;“得气”后,待到呼气时慢慢出针,呼气尽时,针才拔出。这样聚在针下的邪气就会跟随出针手法一齐排出,所以叫做泻法。

黄帝问:对不足的虚症应用什么补法呢?

岐伯答:在用针之前,一定要沿着经脉的走向摸准穴位,然后用手指按压穴位使经脉之气扩散,再揉按皮肤肌肉使经脉的气血流动,接着用手指弹动穴位,使这个局部气血充盈,再立即用左手掐着穴位以确定进针内部位,然后用右手将针刺入。通过针刺使气血通畅,然后出针。出针后立即用左手按闭针孔,不要让经脉中的正气外汇。补法用针的方法是:在呼气快要结束时进针,然后留针较长时间,静静等待,以产生“得气”的效果为目的。留针等待“得气”时要像等候贵客一样有耐心,忘掉时间的早晚。已经得气之后,要谨慎的守护,等到患者吸气的时候拔出针,这样就可以使经脉中的正气不至于外泄。出针之后,立即在出针处揉按穴位,推合关闭针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正气内存,针下所聚之气留聚在局部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所以叫做补法。

黄帝问;怎样诊治经脉中的邪气呢?

岐伯答:邪气由体表的皮毛侵入人体,再由小的经脉侵入较大的经脉内,最后停留在血脉之中,体内的正气奋起抵抗邪气的侵犯,邪气和正气相争,因而产生有时寒有时热的症状。脉象也随之变动,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宁。邪气在血脉中时来时去,没有固定的停居之处,所以说如果诊察到邪气刚刚侵入经脉,势力还没有强大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按压,堵住邪气的来路,阻止它发展,乘着邪气滞留的时候用针刺泻掉它。但不要在邪气最旺盛的时候迎着邪势用针刺泻邪,如果此时迎头刺之,答一定会同时也损伤了正气。因为正气就是经脉之气;邪气太强盛了,经脉之气一定是虚的,所以说在邪气最旺盛的时候不可以迎着邪势针刺,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在临症诊断时不细致,在邪气已经去了之后仍然用泻法,就会导致正气受损而空虚,正气虚损难以康复,邪气就会乘虚再次侵犯,病情必然就要加重。所谓邪气巳去不能再用泻法,就是这个意思。用针刺泻邪必须准确掌握时机,即在邪气刚刚到来的时候进针泻邪。如果时机掌握不恰当,或先或后,则不但不能泻邪,反而会损伤人体气血,病就难治好了。所以说,掌握针刺道理的人,用针好像拨动等机一样,灵活迅速;不懂针刺道理的人,用针好像敲击木椎,动作迟钝而缓慢。所以说,知道用针要领的,用针时当机立断,毫不迟疑;不知道用针要领的,往在错过时机,应下针而不下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问:怎样进行先后补泻呢?

岐伯答:通畅应先以攻邪为主,出针时要快,放出瘀滞多余的血液,邪气随着血泻出,正气得即到恢复。这是因为邪气刚刚侵入人体的经脉中,还没有固定下来,此时若用推针刺法则推病邪前进;用针刺提引则使病邪留止在局部。所以,必须用针刺放血法,使邪气随血而去,病很快就会好的。

黄帝道:讲得很好!如深邪气和正气互相合并在一起,脉搏已经见不到大的波动了,这时又怎样诊察呢?

岐伯答:应详细诊察三部九候的脉象,确定病的虚实,而进行适当的调整治疗。检查上下左右各个部分,有没有不相称和特别减弱的地方,然后进一步推断病变在哪一脏腑,等待时机进行治疗,不懂三部九候,就不能辨别清楚阴阳,也难分清上下。人的下部脉用来诊察下部的病变;上部脉用来诊察上部的病变;中部的脉用来诊察中部的病变。宴想调整内脏的气血,则必须根据三部九候的脉象来确定疾病的位置。所以说,用针如果不懂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就不能确定病变所在的位置,这时即使有严重的疾病发生,大夫也没有办法加以制止。治疗不恰当,不应该泻的用了泻法。就像错误地惩罚了没有过错的人,损伤了正气,这叫做“大惑”,会扰乱经脉中气血的运行,并使正气受伤而难以恢复。如果错把实症当作虚症,把邪气当作真气,误用针刺补法,这不仅用针毫无意义,反而会助长邪气为害,损伤人体正气,这样就会把顺症变成过症,使营卫之气耗散紊乱。正气被消耗,邪气则停留于体内不得去除,而使人不能长寿,给人造成灾祸。因此,不懂三部九候的大夫,是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不懂得联系四时五行克制盛衰的道堤,就会正气邪气不能辨别,放过邪气,攻伐正气,从而断送了人的生命。在邪气刚刚侵入人体,游走不定,还没有停留在某一局部的时候,如用推针法误补,邪气就因此而前进发展;如用针刺提引,则邪气停留在局部而不行;只有抓住时机,用过经刺法泻去邪气,病才可能很快痊愈。

同类推荐
  •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

    《趣味中医一本通》共分趣话中医、本草传说、悬壶奇案、中医绝技、中医传承、药名诗联、中医成语、谚语养生、文苑医话、名人养生、宫廷秘方、中医诊病12章,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使读者在轻松阅读间了解千古杏林传奇,博览经典中医名著。认识名药名店名方,领悟中医文化精髓。一卷在手,品味咀嚼,不啻一顿精神美餐。《趣味中医一本通》适合喜爱中医的读者阅读品味。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生育调节与流产

    生育调节与流产

    本书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重点介绍常见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孕失败后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自然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官腔镜、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阅读参考。
  •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中药药事管理手册

    医院药事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开展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用药安全,这些内容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必须把药事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
  • 察颜观色识健康

    察颜观色识健康

    本书从眼、耳、口、鼻等脸部不同器官,以及皮肤的肤色、身体的预警信号等方面出发,通过察颜观色来检查人体的健康状况,并介绍了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身体部件诊病法和疾病预兆自查法。
热门推荐
  • 画痴之隐逍遥

    画痴之隐逍遥

    孙隐一干人等死里逃生,心魔挥之不去,群雄争霸之时,他却寻找着自己的信仰,短剑重铸之日,骑士归来之时。
  • 九天:葬夜

    九天:葬夜

    葬夜葬夜,葬送黑夜,迎来黎明。然而事实永远和期望相反。九重天上腥风血雨,何时才能真正迎来黎明。冰心刀骨,孤傲不屈。灾祸之神与弑主之刀,是否真的只会带来不幸。世间本无对错,所谓是非黑白,不过是人分的罢。
  • 豪血樽

    豪血樽

    万年前命运六魔神迎战混沌损落,如今玫瑰女王诞下七子投放各个世界。
  • 三界战神传

    三界战神传

    归元界第一战神秦长歌,被天道镇压,一缕残魂坠入神武大陆,开启逆天修行之旅。天道又如何,法则又如何!我若杀之,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其无不可!这天下,皆是我囊中之物!
  • 诸天斗战系统

    诸天斗战系统

    杨峰27岁心脏病死亡,但拥有鸿蒙圣灵的杨峰被诸天斗战系统穿越异界,本来想好好生活的他,不料别人不要杨峰好好的生活,一次次的刺杀,杨峰怒了,既然如此,那么你们也不要想活在这个世上,惹我之人,毕屠你满门,伤我亲人者,屠满门,杀我亲人者,本帝要你整个世界陪葬,于是宇宙多个外号满门天帝。
  • 半梦桃花

    半梦桃花

    他等了她多少轮回,但是,等来的是爱的人,还是将他拉入无尽黑暗的阴谋?
  • 霸之子

    霸之子

    一边写这本《霸之子》,一边写《我是不平凡的人》。不知道起点编辑部给多少钱。书籍介绍:每个时代,都有无数的传奇。有些传奇,能穿透岁月。成为不朽的记忆。在这刀光剑影,快意恩仇的江湖。他,就是唯一的传奇...............请看《霸之子》之《我是个传奇》快看看我的《霸之子》吧。一定爽.........................................
  • 零点争霸

    零点争霸

    如果说世界改变零炫,,倒不如说零炫改变世界。零炫展开一切的惊险旅程,为了同伴,为了爱人,勇气与智力结合,把新宇宙搅和得一坨糟。究竟最终面临着零炫的是什么?等待着零炫的是什么?勇敢地挑战世界顶级文明的存在,一个这样的男人。会改造出怎样的世界。。
  • 富贵嫌人

    富贵嫌人

    她当然是女人,却也是有着大炎王朝宁安京第一纨绔“美誉”的丞相之子。立志整日里欺男霸女无所不为,原只为惊涛骇浪政局里独善其身。谁叫父亲是本朝第一老狐狸,害她人生目标只得一米米大,但求富贵闲人一世就好。谁料,天要她遇上如此惹人爱怜的一个他,偏偏他又是个皇家子孙。无心权势的她只得对他流着口水,舍一身富贵,做个有从龙之功的“嫌人”!女宠爱男,男崇拜女的唯一向合家欢萌文,用力折腾哎呦喂,大家齐欢乐!哦也!————————————————————————————————————应出版社要求正在进行大改最近一周内应该会暂停更新,大改之后会重新上传修订后的文本,章节或有更多调整。作者保证本文绝不会坑。
  • 湾溪女人

    湾溪女人

    湾溪是穷乡僻壤之地,以贫穷和愚昧文明。薪火相传,女人是主人翁,是拿捏人生的附属品,更是与命运抗争的牺牲品。男女事,是湾溪人的头等大事。湾溪女人中,有换亲的,有兄娶嫂的,有兄弟合娶的,甚至有同族乱伦。。。。。。一婚或许并不纯洁,二婚或许更有感情。父爱如山,母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