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1900000004

第4章 当兵的渴望(1)

1.我想去当兵

“我想去当兵!”

这句话是三十八年前的冬天,给我老师肖石磙说的。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蹲在村西头的一截矮墙上看电影。他听了我这句话吃了一惊。因为我们俩一天到晚在一起,从来没有给他说过要当兵的想法。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习习、上弦月很甜蜜的初冬夜晚。村西边二队的场里放电影。当天晚上上演新拍的国产战斗故事片《侦察兵》。方圆十里八村的青壮年男女都赶过来,把银幕前后挤得水泄不通。当时,石磙老师我们俩算是村里的“公众人物”,为了少说闲话(村民或熟人见面互相搭讪、问候,没多少实际意义的对话),就在离银幕很远的场地边沿找了一截矮墙蹲了上去。电影开始后,影片中王心刚的英武形象吸引了在场的老老少少,约有上千人的露天场院内鸦雀无声。我看得更是异常认真,内心深深地被一个侦察英雄的威武、俊逸、豪迈气概所打动,几天来内心反复酝酿、升腾的梦想随着电影情节的流动逐渐清晰强大起来。就在亮灯换片、孩子们喊声起伏的那一刻,马上把心里话给石磙老师说了出来。

“我想去当兵!”

我能把这个重要想法首先给石磙老师说出来,除了由于他被抽调到公社征兵办公室帮助工作,可以给我帮忙这一因素外,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石磙老师比我年长六岁,我们两家住在村南面的东西一条街上,相隔不到三百米。我们是一个老祖宗,但坟院早已分开,按乡亲论他比我低一辈,平时叫我大。石磙老师一家在我们村是很有威望的家族,祖父辈弟兄仨,父辈亲弟兄四个,父亲是老大,在公社卫生院工作,二大在公社供销社“赶马车”,三大在供销社当会计,四大在村里任党支部书记。这样的家庭在当时应该是有权有势。然而,他们这一大家族,家风淳朴,知书达理,人脉旺、人缘好,颇受乡邻的尊重。石磙老师为人诚恳谦逊,富有师长风范,是我崇拜的偶像。这几年一直跟他在柿园联中上学。那年上半年初中毕业后,由于他和肖德河校长的精心运作,秋季开学时让我回柿园学校任代课教师。三个多月来,我俩上学下学同路,教学开会一起,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无话不说,而且有心里话必定先给他说。石磙老师练了一手好钢笔字,工作认真负责,这几年每年征兵的时候,都被公社抽到“征兵办”帮忙。这几天有了当兵的想法后,一直急着想见到他。因为只有给他说了,听听他的意见我才能下决心。

石磙老师先是有点惊讶,当他看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就问:“给俺爷说了没有?”

石磙老师家族受人赞赏的过人之处就是对人亲热,注重礼节,每称呼对方的老人、大人,必带“俺”字,长辈就是“俺爷”“俺大”,对同辈必带“咱”,“咱大”“咱伯”“咱哥”,让人感到非常亲切,好像是一家人一样。

我说:“还没有。”

“这么大的事儿不给俺爷、俺奶说可不中!”

“我先给你说说,你看咋样,要是中了,还得你出面先给俺大说说。俺娘的心大,估计没有啥事儿,俺大心眼儿小,怕他受不了,你先侧面给他说说,看他的态度啥样。”

我有这样的顾虑,石磙老师也是知道原委的。过去,被国民党抓壮丁到前线的人,常常是九死一生,家里人担惊受怕,因此,不要说积极主动去当兵了,躲都躲不及。我伯父就是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的。这种阴影在老辈人的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在民间,有“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的说法。十多年前,我三姑姑家的二儿子十六岁去当兵时,由于事先没有给我姑父说,当姑父突然看见换了军装的儿子时,意识到宝贝儿子要离家远行,要去扛枪打仗,听人说当兵是“死了没埋,好去难回……”一下子精神失常了,见人不说话,行为不正常。直到我表哥服役五年退伍回来,三姑父的精神才慢慢恢复正常。我父亲也是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我又是从小娇生惯养,被全家人捧着护着,如果突然说要去当兵,还真怕老父亲思想上接受不了。

“中,那我明天就去家里先给俺爷透个信儿,看他啥态度再说。”石磙老师说。

我平时瞌睡很大,可是,那天晚上我失眠了。躺在床上,睁着俩眼想心事,怕父母亲不同意,怕体检过不了关,怕丢了学校那个临时代课的岗位,怕走了以后家里没人干活……想得很多很多。

那天的早饭是端到我家大门口的“饭市儿”上吃的。因为蹲在“饭市儿”上吃着饭向西边可以看见石磙老师从他家走出来。渴望、急迫的心情搅得我对那天早上的饭是热是凉,一概没有在意,那颗焦躁不安的心在盼望着石磙老师快点到俺家来,快点知道我父亲的态度。

石磙老师出现了。他是赶早一点儿吃了饭去公社武装部上班,并且今天还要特意拐到俺家见见我的父亲。

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好引导话题,石磙老师到“饭市儿”上问候了一番,说了几句客气话以后,就走近正在蹲着吃饭的我父亲身后。我屏住呼吸,听着石磙老师与父亲的对话:

“样兵开始了?”我父亲问。

我们这里农村把征兵说成“样兵”。平时我天天和石磙老师一起去学校,这几天没有一起了,父亲应该是已听说石磙老师又抽到公社武装部(征兵办设在公社武装部)帮忙去了。

“开始几天了。”石磙老师说。

“今年的兵往哪儿去哩?”

“听说是北京、青海。接兵的还没到。”

“去北京中!”我父亲边吃饭边与石磙老师说。

“叫根胜大也去吧?”石磙老师抓住火候就说。

“不着(不知道)人家叫不叫!”父亲随口说了一句。

石磙老师接住话茬儿说:“要想去了,先报名儿,到时候我再给他们说说。”

父亲没应声,已放慢了吃饭的速度。我的心跳有点加快,接近于屏住呼吸。

这时,蹲在父亲旁边的一位四十多岁的族兄接上了话:“胜娃恁大个子,到北京当当兵也老美!”我的小名叫“胜娃”。我族兄这句无意的插话,把话题说活了。

我一个族叔,与石磙老师年龄相当,他俩关系也很好。他一直为守寡的母亲当年没有同意他当兵而后悔。他碗里的饭吃完了,手里端着个空碗站着,还没有打算回家的样子。听到议论当兵的事,他也来了情绪。

“到部队干几年,当个军官多美呀!”我族叔的脸上显出了兴奋神色。

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饶有兴致地开始议论我们村上在外“当军官”的几个人,这种漫无边际的议论无形中也帮了我的大忙。

农村“饭市儿”就是个“无主题论坛”。长长短短,天南海北,无所不说。今天早上倒是说了个正经事儿。

石磙老师觉得有了说头,又把我父亲喊到家:“壮爷,给俺根胜大报个名吧?”我父亲的名字叫“壮”。

“晚不晚?不晚就报吧,你给‘招呼’(帮忙、协助的意思)着。”我父亲说。

“报名还不晚,我给村里说说,到公社把名儿添上就中啦!”石磙老师说完话就急急忙忙去公社了。

我得了父亲这句话,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丢下饭碗,赶快又踏上每天要走两三个来回的“代课路”。

去学校的路上,微微西北风很快把我的头脑吹得冷静下来,而思想的鼓点又敲得深沉起来——虽然当兵的事儿父亲表面上同意了,然而他内心究竟是不是真的愿意让我去当兵?因为我知道父亲希望的并不是让我长大了去当兵。

2.父亲的希望

要说父亲的希望,还得从我们家五六十年前的历史说起。

我们家在冢头镇西约两公里的李子曰庄。冢头镇是个非常美丽而又很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镇。它处在淮河支流北汝河上游的蓝河中段,明清时期以前,曾是淮河上游最后一个码头。冢头因处在黄阜岗上的汉薄姬冢前而得名。据有关史料记载,某年春天,薄姬到郏城东北的纪信庙祭奠在楚汉“荥阳之战”中替刘邦捐躯的功臣纪信,奉祀之余发现此地北靠黄阜岗,南对紫云山,清清的蓝河水绕岗而过,“黄阜蓄锐,蓝溪藏精”,意欲百年后葬于此地。薄姬死后,其子汉文帝刘恒尊奉母意将灵柩在蓝河之滨埋葬,并建屋造院派兵守护,此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年年节节都前往谒拜。人马聚集,商贾渐至,在冢头的南边逐渐形成了集市,酒楼、货栈、商号由此而兴。到明清时期,冢头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商贾云集,生意兴隆,已是“呼卢处处酒家楼”的繁华集镇。它西靠伏牛山,东面黄淮大平原,处在郑州、南阳、洛阳的中间地带,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是河南中部重要的粮食、烤烟、药材和布匹的集散地。在民国以前,中原地区的不少官绅商贾知冢头而不知郏县,形成了远近闻名“日进斗金”的“小上海”。我父亲当年就在冢头镇的烟行里当会计。

我们村没有什么特殊的历史印痕,不知是何种原因起了一个不大好记的名字叫“李子曰庄”,因为叫起来有点拗口,平时都称李庄。虽然紧靠“小上海”,我们村却穷得出名。在旧社会有一种被称为“要饭吃生意”的是做“鸡毛掸子”,就出在我们村。这种买卖就是由于家里穷,过春节前走村串户,到富人家里给人家宰杀鸡子,吃饭时主人送一碗饭吃,结束后把拔下的鸡毛带回家,加工成鸡毛掸子、做成扇子再卖给有钱人使用。村里人能帮人杀鸡子挣饭吃,能加工鸡毛掸子换钱,说明我的先辈并不是太愚蠢,而世代贫穷的原因则是不得地利。

李子曰庄处在郏县城以东、黄阜岗以西的低洼地带,到我记得事的时候,村里村外还有七八个大水坑水塘,面积加起来比村庄都大。我们家门前还有一条自东岗向西洼自由流淌的人工渠,旱天没有水,涝天水满槽,常年展示着“唯我自东向西流”的豪迈。村子以南以西的地里常年湿洇洇、明晃晃的,大道小路两边全是水沟水渠。旱天地不干,涝天水无边,被戏称为“蛤蟆叫唤地”。有人民公社以后,全公社各村抗旱,我们村是除涝,一夜大雨过后,公社领导第二天必先去看看李子曰庄淹了没有。能卖钱的烟叶由于怕水我们村的地里不能种。因常年地里水湿泥泞,不能播种小麦,仅可撒播大麦。地里生长的红薯往往因水分大不能窖藏过冬;如果收获时节遇到下雨,水浸过的红薯不仅没有淀粉,而且还煮不熟。所以,能高产的红薯也不能种。全村种得最多的是高粱,其次是玉米。

这样的水浸薄地,在我爷爷一辈时,我们家有十来亩。我有六个姑姑、一个伯父,我父亲是兄妹八个中最小的,当然最受全家呵护。我爷爷送我父亲进了由外村人在我们村开办的私塾。当时,家里很穷,爷爷送他读书,父亲深感艰难和不易,所以,读书非常用功。他除按要求熟读四书五经之外,还熟读了《汉书》《后汉书》以及《郏县志》等历史书籍,从汉代的张良、纪信,唐朝的孙处约、马燧;到“文追秦汉、诗逼苏李”的明代著名文学家王尚,以及清代的诗坛巨擘仝轨,他对郏县这块土地上风云人物的成长熟稔于心。到我们弟兄懂事之后,父亲常讲郏县名人的历史,讲这些风云人物刻苦读书、求进成才的趣闻逸事。可以说父亲从小就悟透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父亲读几年私塾后,十六七岁就进入冢头镇上的烟行(烟草经营门店)。由于他有文化,很快就当上了会计。这在当时是我们村里年轻人中少有的好职位。

蓝河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把冢头分为东西两寨。冢头西寨梁姓是望族大姓,我母亲在西寨也算梁姓中有名的“闺秀”。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父亲母亲结婚成家,迎来了我们家最阳光的时期。当然,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使我父亲真正认识到了读书的意义、知识的重要。

然而,好景不长。1943年夏季,也就是我父亲结婚后不到一年,我伯母患伤寒病不治身亡,留下我三个堂姐一个堂兄,当时大姐十二岁,我堂兄仅半岁。我伯父脾气不好,一看三个未成年的女儿和一个嗷嗷待哺的襁褓婴儿,觉得日子没法过,干脆一走了之(后来听说当了国民党兵,没多长时间在郑州附近的战役中炸死)。第二年我爷爷也去世了。奶奶悲伤过度,眼泪哭干,双目失明。一个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很快濒临崩溃。我父亲含泪辞掉烟行的工作,十几亩薄地卖掉一半,还清外债,撑起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在以后十几年的岁月中,父母亲忍饥挨饿,含辛茹苦,用宽厚的爱心把他兄嫂撇下的四个孩子抚养成人。

新中国成立后,家里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我家的老闺女多,所以穷亲戚特别多。我三个堂姐陆续出嫁以后,家里日子仍然非常艰难,但我父亲依然坚持让我堂兄上学读书,并向我奶奶承诺,要把他培养成有用的人。

1949年,堂兄七岁,村里有学校的第一年,父亲就送他上学。堂兄上初中时,正值“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其日子艰辛和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堂兄能坚持上学,而且能把小学读完又读初中,这在当时不少家庭即使对自己的亲生儿女也很难做到,而我父母为了让死去的哥嫂放心,真正做到了如父、如母的亲情付出。1962年,堂兄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先到白龟山水利工地当记工员,结束后没多长时间大队就把他调到另一个生产队当会计。这是我们家自从父亲辞掉工作十几年后再次出现的“奇迹”——家里出了个生产队会计。我父亲不仅为把哥嫂的儿女养大成人而高兴,也为他这个宝贝侄子有了出息而自豪,这也使我父亲再次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

同类推荐
  •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人生朝露,居世屯蹇;何以解忧,唯有慧禅。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收录118篇沁人心脾的禅意美文,118段引人沉思的禅思感悟,在传承中滋养心灵,在关爱中呵护成长。置身其中,感悟智者的悲悯情怀,心灵的超脱将永无止境。
  •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

    《山野的月色》是“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系列之一。《山野的月色》收录了黄忠龙多年来创作发表的散文作品,内容包括《瓦房的天空》、《乡村戏台》 、《老堡子》、《老作坊》、《老井》、《粮食》、 《灰骡子》、《补丁》、《统销粮》、《土屋》、《 手推车》、《购货证》、《老广播》等。
  • 积累而成的世界

    积累而成的世界

    本书试图建立一种统一解释生命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理论,并把发展的本质定义为信息的积累,进而把“结构”定义为信息的一种类型。思想者所面临并必须要解释的一个重要事实——有史以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是等级制的——在本书的理论探索中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 为自己画月亮

    为自己画月亮

    诗样的华章如夏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旅途中,就让它成为我们青春进军的助推剂,成为一个年轻人可以盛放心事的晾晒场,使人们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履历和财富。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热门推荐
  • 武侠世界的体术忍者

    武侠世界的体术忍者

    本以为身死道消的陆川,却阴差阳错的带着忍者密卷---禁忌之书,重生在武风盛兴的异世界、异世界、异世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里一个被遗弃的落魄少爷身上!并凭借禁忌之书上的八门遁甲、飞雷神、百豪之术……与这个世界的武者展开激烈碰撞!掀起惊天波澜……Pss:一年后,再来过,(国术入侵)来袭,热血江湖,不容错过!!换成国术重写一遍,这回你们不喷了吧!
  • 异界风云:空心之晶

    异界风云:空心之晶

    她的生活不再那么平静,自从踏进这座学院开始,相遇,冥冥注定,他们不再是过路之人。
  • 乱天封神

    乱天封神

    这是武道封神的世界,一人可灭国,一拳惊鬼神,捉星拿日,袖里乾坤。鬼神的金字塔,蛮荒的图腾柱,异度空间降临的诸多异族。这是一个少年踏上至尊之路,永镇诸天的故事。
  • 虚空剑门

    虚空剑门

    21世纪的流氓混混,再一次群架中砍死。谁知,灵魂复苏来到了一个充满功法的传奇大陆。紧接着灵魂像神仙下凡一样复制在一个新生儿的身体上。自此这做大陆正在发生百年不见得传奇故事......
  • 逆战星域

    逆战星域

    苦苦挣扎着的世界,曾经的文明早已经烟消云散,一个生活在新世界的孤儿捡到曾经文明社会科技结晶虚拟游戏主端芯片。
  • 红尘狱

    红尘狱

    弹指灭天地,吹发断苍穹!远古四族恩怨纠葛,灵狱大陆暗潮汹涌!这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的争霸道途,转阴阳,逆生死,吞日月,含星辰,世间众生命运掌控于手。与红颜恩爱缠绵,生别死阔。与仇敌战决九天,青天染血。问,苍生鬼神,谁敢一战?
  • 新娘②:傻妻(全本)

    新娘②:傻妻(全本)

    【重点推荐落的新文】《新娘④:将门嫡女》http://novel.hongxiu.com/a/426342/一朝穿越,装傻七载,只为在家族中的日子好过一些。可是谁知,她仍然无法逃出多桀的命运,代姐姐嫁给了一个传说中无权无势的男人。成婚当天,她坐在彻夜燃烧的花烛前,仍没有等到那个来为她揭开盖头的夫君。当天边的第一缕曙光来临之时,她毅然决然地一把扯下头上的那块红布。她,从此不再让任何人操控她的命运。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娶了一个傻子为妻。所幸直接将她扔到偏僻的角落不闻不问。可是,一次巧遇,让他对她心生怜惜,也让她,在之后的日子里,痛彻心扉……**************************************落新开的微博:http://t.sina.com.cn/1865523352群号:(入群请附红袖ID哈~)落部落:17873884(已满O(∩_∩)O)落部落2:135064011(虚位以待,大家快快加入吧O(∩_∩)O)**************************************推荐落的其他作品:《新娘①:哑妻(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19989/《新娘②:傻妻(全本)》http://novel.hongxiu.com/a/250304/《新娘③:丑妻传奇(上部完)》http://novel.hongxiu.com/a/296286/
  • 神医系统

    神医系统

    得到一套“超能神医系统”后,顽劣学生乐毅从此醉心于游戏与现实中。游戏中,行医仗义,周旋于各门派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在现实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考试不再挂科,美女投怀送抱……玩网游,和古典美女任盈盈拍拍拖;玩篮球,跟超级明星姚明过过招;实在无聊时,与女神们手拉手谈谈心……快哉,妙哉!
  • 青蛇杖天

    青蛇杖天

    为保国运,不惜逆天而行,以己身为容器,存国运最后之龙气于身,欲化身定国之柱,却被皇帝视为反叛灭门。幸免于难的少年,将何去何从呢
  • 悦取心声

    悦取心声

    不同的意境,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这些你是否会有共鸣呢?(版权所有,翻版必究)(所发章节无错字换换读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