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9700000040

第40章 从经济学角度看连坐制

汉文帝即位后,为了撇开那些推举他当皇帝的功臣,防止这些人习惯性地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做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皇帝,他要争取更大的力量来支持自己。一般而言,老百姓得点好处就感恩、给点好脸色就激动,文帝要抛弃这些功臣,就要把自己的恩泽普及芸芸众生那里,赢得群众的拥戴,这么做,文帝的投入产出比会很高。

他上台后,降下的第一滴甘露就是废除连坐制。这应该不是汉文帝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仁政。他断定,这个举措落实之后,从大的方面,对保护劳动生产力,促进仍然破败不堪的国内经济有好处,百姓会欢欣鼓舞,从此民心尽收到文帝自己的口袋之中,当然,以天下为己任、为自家财产的皇帝也是直接的受益者。更关键的是,那些功臣如果敢居功自傲欺负他,皇帝可以抡起民意这根大棒收拾他们。皇帝是好人,被欺负,纯朴的百姓会不管吗?

这么看,就是皇帝本人也认为,连坐制不是个好东西,老百姓就更不会对它有什么好感了。从后来皇帝制度顽强生存的历史看,文帝废除了这个制度,后世的皇帝,包括文帝的儿子景帝,却从来就没有想着把这个制度完全放弃,一直到清朝和民国,连坐制度都非常理直气壮地活着,它的确具有非常长和非常强的生命力。所谓“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事同此理。

说起来,这个制度与春秋战国时期集体互助制度和井田制联系紧密,作为法律化的激励方式,管子最先把它发明出来。通过这个制度,管子把那些一盘散沙的社会个体,紧密地糅合到一起。到了商鞅登台表演,就把它发扬光大了,作为军国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那时候,秦国把老百姓都纳入准军事化组织,对于不好好生产的,没事就搞私斗的,趁人不注意偷东西的,上战场因为怕死就把主将和战友扔一边不管的,等等,都要绳之以法、无情打击。可惜,偷奸耍滑、作奸犯科的人又不是傻子,没人会傻到犯错不撒谎、不隐匿的。连坐制度要求,因为坏人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其他遵纪守法、老实听话的人有义务揭发他们,如果因为和坏人关系好或者自己心地善良,就对坏人网开一面,甚至帮着坏人们东躲西藏,国家一旦知道,坏人不得好死,这些人也一样跟着受惩。秦律规定,因为看见罪犯逍遥法外,假装没看见,就要接受腰斩的酷刑。从这点看,国家更痛恨袖手旁观的人士。我们不太理解的是,如果一哥们儿仅仅搞个抢劫,按律判个充军或者有期徒刑,那么不告发的人被拉出去拦腰砍断,岂不是太亏了?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都要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有些人因此对这一法律产生狐疑,认为我们曲解了秦国的法律制度。

不过,如果作为皇帝和他们的帮凶,你们会深切地感到,法律制定其实很容易,拍脑袋想想,开个座谈会,讨论一下,皇帝一点头,明天就发下去了。可是,执行起来往往很困难。难点主要在,如何鉴别谁犯了法?什么时候犯了法?要知道,在交通工具基本靠马车,道路基本是土路的时代,发现犯罪行为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比如,一个人偷逃了税收,想换个地方活着,等这个犯法的人从容收拾细软,拖家带口走到了国境线,或者进入山林落草为寇很长时间了,朝廷的公差们还可能蒙在鼓里。

当然,有些人认为,可以多设置朝廷的爪牙,深入民间,时刻看着老百姓。说起来很在理,可执行起来更麻烦。这些官吏也是离不开“食、色、性”的人物,为此,他们平时就没少借助皇帝威名,欺压良善,以权谋私。让这些人泛滥起来,老百姓基本上就没啥活路了。更何况,这些人也是犯法的高手和欺上瞒下的能人,一旦这些人流窜乡间舍里,穿堂入户,皇帝和他的天下都会死得更难看,死了多少年后,还让人骂得禽兽不如。这样大家就理解了,相对来说,为什么古代的官员一直都不太多,比如,在汉朝、唐朝官员有10多万名,但到宋朝以后,却锐减到3万人以下,在明代后期也不会超过8万人。一般而言,一个县衙也就是三四个在编的官员,其他都是临时聘请的师爷、衙役之类的小吏,尽管这些人加起来也很多,但与那时候老百姓的人数相比,还是比较少的。至于百姓们经常表示受不了贪官污吏的糟蹋,那只说明这些人折腾的能力实在太强,而不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多。而如果利用连坐制,逼着犯罪分子周围的人去向官府举报他们的犯法之行,可以节约很多办案成本,更能减少这些不让皇帝省心的官吏的数量。

然而,仅仅靠连坐制还是不能让老百姓们自觉自愿地你告我、我告他,都是乡里乡亲、比邻而居的,昨天还去人家那里借把扫帚,人家的老人还给自己家的小孩糖果吃,一般人谁会觍着脸,为从朝廷得个好处,就跑到衙门去告状呢?毕竟,让大家觉得这样做很不要脸,好说不好听。而古代社会里,一个村落一般都是一个或者几个家族群居,即使邻里间平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摔锅打盆,纠纷不断,但大家实际上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儒家宣扬的道德中,非常崇尚“亲亲相隐”,让这些人出首告密,情何以堪?让人以后还咋露脸?

既然这样,国家要求在各个村落由老百姓推举的族长做村长,帮助皇帝在村里推行法律。村长们害怕“连坐”到自己和亲属,一个人一旦从小就暴露出违法乱纪潜质,村长会自觉地在平时加强对他的监管,对于大多数的子弟,也都能尽量做好普法和教育工作,最大可能地减少暴徒在自己村里诞生。从宋朝直到民国,连坐制变种后形成保甲制大行其道。日本鬼子也很欣赏这个制度,那时候,他们把这些保甲长叫作维持会长。

执行连坐制,导致官府一旦出手,就会造成杀人杀一片、罚人罚一群的大场面,动静很大,很吓人。不过,如果周围人实在不知道哪些人办了坏事,还遭受“连坐”,就会让人不服气。这样既显得皇帝残暴,又会株连无辜,对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伤害。汉武帝时代,廷尉张汤就建议皇帝,实施连坐制要分清楚周围人到底是知道不说,还是真的不知道,如果是后者,可以“免坐”。同时可以用钱赎罪,只要钱出够,就可以保命和不被判刑。当然,造反可不在此列。对于万里江山这么大的产业,得而有之、占而享之的诱惑太大,保卫江山不变颜色,这种压力是相当大的,没有哪个皇帝自信满满到对造反的人宽以待之的地步。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连坐制,皇帝不得不把老百姓牢牢地控制在土地上,同时做好“编户齐民”,定期普查人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连坐”时,满大街找人却找不到的尴尬,这种说法很在理。哪怕仅为此,重农抑商也是必不可少了。让商人变成下九流,并加以严格管理,主要是防止老百姓以经商为荣,并以经商名义到处流窜。毕竟,商人家属犯事,需要“连坐”时,是不容易马上找到他们的,而他们犯事,也不好找到其他人“连坐”。说实话,难道皇帝们不知道商业发达,自己的收入就很高吗?但与挣钱相比,稳固统治还是第一位的。对于皇帝来说,应该是“如果钱没花完,人没了,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同类推荐
  • 张飞故事

    张飞故事

    好吧,这是恶搞三国,各种乱入……本故事基本不合逻辑,人物性格基本不鲜明,文笔基本幼稚,角色写着写着……基本就写丢了,哦,今天突然想起要更新了,欢迎各位闲汉指正吐槽。
  • 赞魂者

    赞魂者

    看了就知道。本人雪印。写的是沈美。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了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 猴爷

    猴爷

    这是一个抗日老人的传奇一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现在这些浮躁的年轻人,一切都是浮云,只要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身后自有公正评说
  • 异世之为人师表

    异世之为人师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楚三世皇帝项政曰:“陈父(对陈匀的尊称)虽为吾师,但寡人亦曰: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之人。”
热门推荐
  • 妖猴归来

    妖猴归来

    一身金甲仰天笑,天生就是一身傲,只要是我想得到,天和地我都敢要。这天宫我一人闹,这天下我一人笑,身后万里佛光照,谁人敢说是魔道。天若高我与天齐,哪怕天下为我敌,舍去此生这身皮,一手遮天众星移。骂天骂地骂轮回,天上仙,都是谁,我若死这天下陪,全都葬在我周围。如来,我还没服,你说天下魔尽除,但是如今的世俗,谁不把这天下图。今生好似烟花落,这一生,何为错,此生若是再来过,还要蔑视这诸天神佛。。。。。。三界自当任我傲,你们,可曾等我归来否。。。。。。
  • 战神天涯

    战神天涯

    凌天涯,从小因父母被人追杀,而被一个仆人黑鹰,送给了遭朝廷陷害而全家被杀的战狂兄弟四人。从此,凌天涯走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努力修炼,只为早日寻找到自己的亲人,他努力奋斗,在人间界、修真界、仙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体内有一股神奇的精神能量,一直支持着他,帮助着他,一直到他成功。而那股精神力,正是宇宙中第一代战神——战神九阳残缺的灵魂。回首过去,凌天涯没有想到,自己在寻亲的路上,不知不觉中走向了权利的巅峰、爱情的巅峰、亲情的巅峰和友情的巅峰。
  • 独宠任性王妃

    独宠任性王妃

    喜欢看小说的她,那一天,不幸穿越,成为被退婚的一位千金,在那之后,她发誓一定会会让之前瞧不起她的人后悔,那么她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呢?他是跟江湖侠士,跟帅气皇帝,还是一直钟情于她的各位王爷呢?面对曾经把她退婚了的七王爷,她又该如何让抉择?
  • 明朝大屠夫

    明朝大屠夫

    一个非典型屠夫穿越到明朝嘉靖年间后,一介书生,却行万人屠之事,谋万世之太平。在历史的故纸堆中,这是黄昏来临前一段原本平静的岁月道士皇帝深居后宫三十年自以为帝王心术登峰造极,群臣尽在彀中。无数能臣权臣奸臣弄臣角逐朝野,屡屡刷新明朝政治斗争的最高水平。蒙古人依然是汉族政权的心腹大患,努尔哈赤的父亲还在荒凉的辽东做野人部落的头领。海盗之王汪直走私小贩的事业在南海才刚刚起步。原本只想混吃混喝的青州府秀才林展立下宏愿:我愿常怀慈悲心,掣屠刀在手,杀出一个海清河晏、锐不可当的大明!
  • 非分

    非分

    28岁的纪小凡,完美的避开了——颜控的张先生,声控的王先生;手控的李先生,腿控的刘先生……但她偏偏没逃过唇控的谢医生。
  • 约伯的瓦器

    约伯的瓦器

    本书讲述了一个70后少年心怀信仰,逆风飞扬,经历失败、失意,却屡败屡战,最终成功的创富故事。之所以取名《约伯的瓦器》,是因为《圣经》里把上帝的信徒比作瓦器,器皿越大,里面装的东西越多。而我们一开始可能只是个小瓦器,除非彻底打碎了重新陶造,才能承受更多的祝福。这个比喻很像我们这本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就像个瓦器,在不断的碎裂与锤炼中,艰难地走向成熟,走向成功,却始终未曾经放弃心中的信仰。
  • 守护甜心之四叶草的光辉

    守护甜心之四叶草的光辉

    唯世的死,亚梦的心碎了,谁来帮亚梦修好呢......(注:本人不是四叶草!)
  • 开天年代

    开天年代

    蒙昧时代,种族竞争,一人证法,盖压诸天。历经时空永恒,望断万界变幻。生死成殇,红颜易逝,独对岁月如刀。行走在末法年代,少年逆上而渡,一飞冲天,纵横不灭!
  • 白言劫

    白言劫

    你说我们是师徒,所以不能在一起你说我们相差了几十辈,所以不能在一起你说你比我大300多岁,所以不能在一起你说你女扮男装,所以不适合在一起你说我比你弱,所以不能在一起有本事你别赖着我不走啊
  • 落花有情,人却无情

    落花有情,人却无情

    “我愿为你,付出一生。可是其他人,也能做到。我在你心里究竟是什么”“你曾说你喜欢雏菊,我还记得。你曾说你喜欢花雕折扇,我还记得。你曾说你想跟我一起遨游五湖四海,对不起,我没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