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10800000029

第29章 杜甫一生结过几次婚?

杜甫死后的一千多年里,很少有人议论过他的婚姻史。大约所有的人都认为,杜甫是跟原配杨氏夫人白头偕老的。换言之,杜甫一生除了杨氏夫人,没有娶过别的妻子。

但是,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忽然有一位王辉斌先生,提出新观点:杜甫于杨氏夫人去世之后,在夔州再娶一位卓姓女子。也就是说,他认为杜甫一生结过两次婚。这位王辉斌先生,从1991开始,多次撰文申述这一观点。他的主要推论依据,简单地说,有如下两点:

一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到达夔州之前,杨氏夫人已经去世。做出这个推论的依据是,杜甫跟杨氏夫人结婚的时间,不应该是学术界公认的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而是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因为开元二十九年杜甫都已经三十岁了,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法令。开元二十二年,皇帝曾颁布诏书,规定男子十五岁女子十三岁以上应该结婚。元稹《杜君墓系铭》说杨氏夫人“四十九年而终”,按照开元二十二年结婚的时候她19岁计算,杨氏夫人应该死于公元764年左右。

二是杜甫作于夔州时期的《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一诗,有这样两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一改以往称呼妻子为“老妻”的惯例,用了“山妻”一语。这“山妻”就应该是杜甫续弦所娶的女子。

对于这个新观点,我所接触过的杜甫研究者,都是不以为然的。绝大多数人觉得不值得一驳,所以都保持沉默。当然也有人撰文予以辩驳,例如重庆市奉节县政协的李君鉴先生就曾经撰文,对王辉斌所提出的论据,逐一进行反驳。

单纯从学术论证上说,当然是后者更为可信。但是,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无论一方有多么强有力的证据,都很难让对方放弃其观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意见。就是说,只要王辉斌先生愿意坚持,我敢肯定,没有人能够说服他改变主意。

作为杜甫研究者,我认为,杜甫是否再婚这个问题,当然可以继续研究,继续争论。但是,若是单从阅读杜甫诗集的感受出发,我愿意相信传统的看法:杜甫并未再婚。

杜甫到达夔州之前的诗歌作品,已经足够清楚地表明:我们的诗圣是深深地爱着他的杨氏妻子的,他是一个恋家的男人。同时,我们基本可以肯定,他从来不在外边沾花惹草——至于参加别人携带妓女的冶游、宴饮活动,是那个时代常见的社交形式。

杜甫跟杨氏妻子相亲相爱的诗证很多,这里随手举几个:

安史之乱爆发后,公元756年,杜甫因为在长安找工作,准确地说是寻找做公务员的机会,一度被困长安。当时妻子儿女正在鄜州(今天陕西富县)妻舅那边。一个月夜,杜甫想念家人,写下了著名的《月夜》一诗。诗中后四句专门倾诉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当时杜甫已经45岁了,用词还这么肉麻(后代一些道学家对此相当有意见),原因只有一个:他太爱自己的妻子了。

公元757年,杜甫做了左拾遗后,从当时流亡朝廷所在地凤翔返回羌村看望妻儿。《羌村三首》的第一首,记录了夫妻见面的情景。傍晚初见时,“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深人静,儿女睡去后,夫妻二人是“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夫妻二人,因为重逢的喜悦,都不敢相信是真的见面了,谁也不愿意睡去。这是什么样的夫妻感情!

到达成都之后,因为得到一些在当地担任行政长官的亲友的帮助,杜甫一家在浣花溪畔结庐而居,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杜甫这一时期的诗歌中,描写了如下两个生活片段:一个是“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一个是“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进艇》)。这样的生活情景,只有夫妻真心相爱的家庭才可能拥有。

在成都定居时期,有一阵子,杜甫为了躲避当地军阀的叛乱,只身到了梓州(今天四川三台县)一带。当地一位李姓州长官喜欢携妓冶游,泛舟江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歌舞。杜甫在参加过几次这样的活动之后,曾写信规劝这位州官:“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之二)。可见,杜甫是一个重视家庭、敬重妻子的人。

同类推荐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我是红岩人

    我是红岩人

    《红岩》是新中国文学史册上最辉煌的篇章,60多年来几乎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地情感化,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以至文学艺术和历史真实交织在一起,大家更愿意接受艺术的感染。我有幸一生与红岩结缘,但我却是从红岩的后面走到红岩的前面。
  • 网络写手名家100

    网络写手名家100

    本书选取网络写手名家100人,把2000年以前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作为第一代;2000至2004年前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二代;2004至2008年段出现并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三代;2008年后出现且比较活跃的写手为第四代。介绍每一个人的自然情况、写作历程、作品点击率等以及对代表作进行分析评论,这对于整体了解当下网络写作的状况是有很好的参考意义的。本书是贴近网络文学现实的普及性、知识性读物。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热门推荐
  • 三神传

    三神传

    在荒岛苏醒的余三,已然忘却了所有旧事,但身体各种匪夷所思的能力,在新时代的遭遇,无不预示着他有着十分不凡的过去,而在新时代的旅途中,寻找答案的他,又能掀起怎样的浪潮呢?..............
  •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寒世语

    寒世语

    患得患失,难逃命里。念恩仇一世,再回浊眸,不得舒憩。星魂峰上,幽禅谷底,孟汤难饮,妄念来世遇。若即若离,千辞万句,挂孤影一人,路前踌躇,难行寸厘。春雷惊蛰,秋饮寒露,恍恍如昨,耳边语喃呢。——《韵令·寒世语》
  • 浅夏青春半微凉

    浅夏青春半微凉

    “洛皓辰,还不过来?”“来了,我的老婆大人。”他们之前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变成如胶似漆的恋人,这之前的许多曲折坎坷,他们能否如愿走到一起,请看本文
  • 捉刀人

    捉刀人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自觉连一只太平狗都不如的姜桓终于忍无可忍,要发出自己的呐喊!一个平凡的人,一些平凡的事,在一个无法容忍平凡的年代里发出疯狂的呐喊。历史的天空几千年来一直冷冷凝视着这片发生着有幸或者不幸的大地。繁华易逝,烟尘归于尘土,苦难被掩埋,还剩下什么留存?我来做这个时代的捉刀人,夜半虎视众生。
  • 冥王曲:蓝姬冥王妃

    冥王曲:蓝姬冥王妃

    “本王再说一次,她是本王的女人,谁若伤她,必死!本王所拥有的权利,也是她所拥有,谁若违抗,必死!若是她要登上尚冥台,台下之人谁有不从,必死!这雳池从今往后,除了本王,便唯有她可进入,谁若阻拦,必死!”冥子殇,冥界之主,冷酷无情之貌;蓝泪儿,蓝姬仙子,清纯绝色之美;妖界无主,纵妖欲得玄沉烈焰,得烈焰者得妖之天下;蓝泪儿,玄沉寒冰之体,却与烈焰之气相冲相撞,冰焰相合,仙髓即逝,世间唯有冥界之主才能相救..这次第,欲罢心忧,闻梅笛怨曲,勿断肠。凄凄芳草春自覆。何已?梦中鹊桥,欲与君相汇......
  • 最强杀手纵横都市

    最强杀手纵横都市

    他是杀手之王,他也是最强保镖!新一代的杀手之王,征服得了萝莉,泡得了御姐:打得过警花,帅得过校草:最主要的是,他还当得了保镖!某一天,当昔日的杀手之王贴身保护你,你是害怕呢,还是害怕呢?
  • 忘川府

    忘川府

    忘川之侧,有府门。在古老的传说中,那里有着尚且未知的力量。却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曾亲眼看见。
  • 青梅嫁我可好

    青梅嫁我可好

    她的人生辗转颠簸,从小的寄人篱下造就了她察言观色,取悦别人,也封锁自己的内心;他的人生鼎食鸣钟,从小的锦衣玉食造就了他傲慢自大,自以为是,从来不懂关心别人;他的人生炊金馔玉,从小的阿谀奉承造就了他防微杜渐,目空一物,不愿轻易结交朋友。这样生活迥异性格不同的三人相遇,会是怎么样的情形?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
  • 校检侠踪

    校检侠踪

    这是一部有科幻恐怖情节的古典小说,故事跌宕起伏,章节分明,能带给观众无比的真实感,又能留给观众无穷的联想,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