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7500000077

第77章 后土

后土皇地祇,又称后土娘娘。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女娲为凤,玄始天尊,补天造人,确立婚姻。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她掌阴阳,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关于后土神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传说。《国语·鲁语》说神明是共工的儿子,能平定九州,成为地神。《左传》又说是神的名称:“土正曰后土”。《周礼·大司乐》称“地示”。《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后土圣母庙位于山西石楼县,占地面积2375平方米。1简介

后土在道教中被列为四御之一,与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一位女神,被人们称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称为“天公“。

对于后土的崇拜,实际上来源于上古时代人们对大地的崇拜,后来才把它人格化和神格化。根据道家的阴阳思想,由最开始的男性神转化成为女性神,特别是到隋朝(581-618年)以后,逐渐定型。

在为她建立的神庙里,人们把她塑造成一位端庄的女性,一般民众称她为“后土娘娘“。人们相信,该神是农业获得丰收的保护神,还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根本的国家,所以,上自皇帝,下至普通百姓,都非常崇拜该神。在中国的历史上,每年都要举行对该神的大型祭祀仪式,许多时候由皇帝亲自主持。

2炎帝的后代

上古时代,后既可指有天下的“天子”,如夏后氏,又称诸侯,如风后、后羿,最早的“后土”,是炎帝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生炎居..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呜,噎呜生岁十有二。

后土”《大荒北经》:“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最后一代炎帝,当时“神农氏世衰”,而后轩辕代之,为黄帝。到夸父为止,炎帝都是有天下的共主。《国语·鲁语上》说:“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四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土地神祀后土,起自后“平九土”的功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土正曰后土。”“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共工之子术器处于江水,后土则在九州腹心地区承共工之位,为炎帝。黄帝之子昌意降处江水,也表示不居帝位。[1]

五行之官

《帝王世纪》帝喾“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是五行之官分职而治诸侯..”颛顼时有“南正重”、“火正黎”,帝喾设“五行之官”可信。《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稷五祀“所述五祀,即讲这五行之官的来历。少暤氏四叔重、该、修、熙“实能金、木及水”,所以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与熙为玄冥,也就是木正、金正、水正的称呼。《山海经》四方之神东方句芒、南方祝融、西方蓐收、北方禺疆。可知这些官名、神名最初为真人,因他们有功,被后来的人祭祀,以其称号为官名。羲和为少昊妻,尧时羲、和分为四,夏代羲和是官名。后土也是同理,其为炎帝远在黄帝以前,后为官名,我们忘记其本来的身份了,只称作是“田官”,不全面。

佐神

《吕氏春秋》、《淮南子》、《礼记》等到书记五方天帝及其佐神,中央土,黄帝,后土为佐神。后土的“土”字与黄帝的“土”德一致,被联系在一起。《淮南子。天文》:“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又《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万二千里。”这是后土作为神的第二个阶段。这是凭空编造的,与后土其人无关,而是由后来的土正附会出来的。

社神

后土被奉为社神,时代当在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时代当在周代后期。汉建“后土祠”,祠黄帝之佐神,与社神的地位不同。皇天后土对称,就是这一观念的体现。公元443年,北魏遗官去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洞告祭祖先旧墟,刻下祝文,其中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山西介休有后土庙,祠后土娘娘,这是封建时代后土作为神的又一个分阶段。民间称“土地爷”,仍是男神。玛雅、古希腊地神为地母,而古埃及地神是拉的儿子。拉丁语、法语、西班牙语“土地”是阴性,德语“土地”是中性,俄语“土地”是阴性,而今“大地母亲”早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观念了。

3宗教

后土信仰源于中国古代对土地的崇拜。《礼记·都特牲》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古代人们生括有赖于地,故“亲于地”,并加以“美报、献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约始于春秋时期。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们称大地是“人类的母亲”。因此,后土被奉为社神。远古时代,与黄帝同列中央之神,汉建“后土祠”,有“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帝又与后相对,于是后土成了女神。而今称为“大地母亲”。

4后土圣母庙

综述

后土圣母庙位于山西石楼县城西40公里的前山乡张家河村西南2.5公里的殿山半山梁上。殿山寺坐北朝

后土圣母庙

后土圣母庙南,占地面积237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寺内建筑由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依次为正殿、戏台、山门和戏台一座;两旁分别有,东西配殿、厢房及十一孔窑洞。山寺古建筑群除了两侧的厢房部分塌损外、其它建筑保存完好,虽然其规模不大,但其布局整齐唯美,殿宇造型奇特,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明代古寺庙建筑群。

正殿

殿山寺正殿也称悬空无梁殿。它是采用砖石券成,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外设有木结构的回廊,结构雅致,别出心裁。正殿内塑像共三组,十三尊。中间是后土圣母坐像,东侧是九天圣母坐像,西侧是使令圣母坐像,分别高1。16、1。1、1。2米。圣母两侧各有两尊高0。82米的侍女站像。正殿的东、西两侧有豆生娘娘、催生娘娩的坐像,均高0.96米,以及两名女官的站像,均高1.3米。正殿用传统的四根蟋龙柱把三位娘娘间隔开;后墙壁除了用牡丹、芙蓉等花叶填充格扇背景之外,还使用了大量“悬塑”艺术手法,用于表现人间多福、多子、天上仙乐祥云等繁褥的生活细节。

后土圣

正殿后土圣母的发式采用特髻,特髻上有金孔雀四,口衔珠结正面珠翠孔雀一,左右垂珠牌各一,中间配有珠管,是典型的明代发式。九天圣母、使令圣母仅在特髻上少金孔雀二,其它均与后土圣母一致。三位圣母均用垂花耳坠,面部丰腴,额中央饰有金色额黄,与娥眉、红唇相得益彰。服饰方面,三位圣母均为外着披肩,穿交领大衫,胸背有补子;一手持圭,另一手相扶;腰有玉环带,足穿云头鞋。整个塑像极具程式化,唯有两侧的圣母头略向中间偏斜,这给传统正襟危坐的塑像增添不少活泼的气息。

在正殿的北墙上雕塑也十分华丽,大至亭台楼阁,小至人物、花卉、珍禽、异兽无不精工细作,活灵活现。就是一个个格扇都一丝不苟。它以纷繁复杂、富丽堂皇的彩塑宫殿、云山作为主像的背景,目的是更加突出主像在殿堂中的位置。

遗物

殿山寺除了彩塑艺术精湛之外,其元代遗物,如戏台、石灯等无不显示着它昔日的辉煌。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元代以前戏台有15座,主要集中在山西南部。殿山寺戏台是至今发现元代戏台中面积最小的一座,面宽5.25米,进深5.15米.面积27平方米。从戏台的结构来看,它的顶柱斗拱、梁架经古建专家认定是元代建筑无疑。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斗拱形制为假昂,是研究中国戏剧史不可或缺的材料。

殿山寺始建年代没有确实可靠的材料,唯寺内遗存的元代灯柱上有“元至正七年(347)……”字样,笔者在寺内发现一个覆莲柱础,给我们断定殿山寺的始建年代提供了有力证据。覆莲柱础从隋唐开始盛行,宋金以后基本绝迹,“柱础的形式与雕刻趋丁多样化”。殿山寺的覆莲柱础从时代上排比,不会比宋更晚。

殿山寺的彩塑在人物造型、衣饰等多方面都透露著明代风格,它是明代艺术家的杰出作品。虽然在规模上不如隰县小西天的大雄宝殿,但在艺术手法上无疑一脉相承,它是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宝贵财富。

5记载

关于后土的记载很多,大多集中在《左传》、《礼记》、《山海经》、《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称后

后土土为共工氏之子,为中央之神。如: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礼记·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

《礼记·月令》:“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郑注: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岁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海经全译》案:古神话当谓噎鸣生十二岁或噎鸣生一岁之十二月。

《山海经·大荒西经》:“黎(后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鸣,盖时间之神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CD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龙也,见昭十九年《左传》,又见《山海经》。

《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海经全译》案:《国语·鲁语》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经“共工生后土”之历史。

《楚辞·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

《淮南子·天文训》:“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

《史记·五帝本纪》:“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

以上关于后土的记载,有的是作为神仙出现的,有的是作为一般人出现的,有的则记官名,均为男性。但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天阳地阴,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后”字均为女人形状。至于“土”,《释名·释天》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

“后土”一词,最早见于儒家几部经典。如《左传·文公十八年》有“使主后土,以揆百事”等。从这些文句看来,后土是位享有很高权威的统治者。国家有什么大事,得先报告给他,请他管理。

6宗教地位

后土原本是道教神名,全称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祇”,这位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4位天帝。中国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对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贵的大神。后土对民间来说,并不是一个不熟悉的神,她其实就是人们俗称的“地母娘娘”。

《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这种对地神崇拜的原因的解释,还是比较朴素。也就是说,古代人类祭祀地神,是为了酬劳它负载万物与生养万物的功劳。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1《后土皇地祇》条所载:“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初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参差玄象。为阴地者,五黄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谓‘土者,乃天地初判黄土也,故谓土母焉。’庙在汾阳,宋真宗朝大中祥符5年7月23日,诰封‘后土皇地祇’,其年驾幸华阴亲祀之。今扬州玄庙观,后土词也。殿前琼花一株,香色柯叶绝异,非世之常品也。真宗皇帝封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按:应为徽宗)。”

7后土信仰

《左传》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孔疏:“以地神后土言之。后土著,地之大名也。”

《周礼·大宗伯》曰:“王大封,则先告后土。”郑注:“后土,土神也。”

《礼记·檀弓》曰:“君举而哭于后土。”郑注:“后土,社也。”

《周书·武成》曰:“告于皇天后土。”蔡传:“句龙为后土。”按《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人神。”

《礼记·祭法》曰:“共工氏之霸九州,其子曰后土。”孔疏:“共工后世之子孙,好后土之官。”《五礼通考》曰:“此以后土为土官。”

《礼记》:“南郊祀天,则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阳位,则祭地就阴位矣。”

当时后土曾是专指由历史产生的神明名字,而且“后土”是一位男神的名字。这位男神有个在中国神话中有名的父亲。他的父亲即是与黄帝争帝,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氏。后土又有一个神话中有名的孙子,即曾位锲而不舍追踪太阳的理想家“夸父”。

《海内经》:“共工生后土。”

在所有这些有关后土的记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山海经》的记载。根据这一记载,“后土”掌管的是死者的世界。

山海经的原始版本应是周朝官府所收藏的地理档案。早在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茅盾以“玄殊”为笔名写作《中国神话研究ABC》,即曾以《山海经》的内容与《楚辞》互相对证,发现到在春秋时代。根据《楚辞》的《招魂》一篇,后土是主治地下幽都之神。

《山海经》的《海内经》说:“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郭注:言丘上人物尽也),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郭注:膝以下尽赤色)。”

茅盾以为这里所说“幽都”之内,凡物皆黑,颇与希腊神话中说的冥国内阴惨无光相仿。原始人对于死后世界的观念大都是惨厉的。但《山海经》的“幽都”神话并不完全。茅盾还是要引用王逸注《招魂》的内容,才能说明后土是幽都之王:

后土“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土伯九约,(王逸注:土伯,后土之侯伯也。约,屈也。)觺觺些。(王逸注:言地下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主触害人也。觺,利貌)敦肱血拇,(敦,厚也;肱,背也;拇,手拇指也。)逐人骀骀些。(骀骀,走貌。)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

《楚辞》的王逸是后汉顺帝时代的人。茅盾是以王逸的注解为实而下了定论。由这一注解看《楚辞》作者对后土的印象,我们可相信至少这是当时在长江两域的中国南方对不可测的甚至时而对敌的北方,加诸其神话人物的印象。所以《楚辞》这种把后土说成幽王的传说,一面对应了《山海经》的记载,又与《礼记》、《左传》所载的社神形象有相异之处。这就影响了后来人们在南北文化交流后,对后土的看法会出现以为神明兼俱土地之神与幽冥之神的性质。

茅盾在论述中的结论以为:“参目虎首,其身若牛的土伯便是幽都的守卫者,仿佛等于北欧神话中守卫地狱门的狞狗加尔姆。中国大概也有极完备的冥土神话,可是现在只存留上述的二断片。我们只能望见幽都门口的守卫者土伯,弯着九曲的身体,摇晃一对利角,参目虎首,张开了满涂人血的手指赶逐人。幽都之内有什么,后土是怎样一个状貌,原来大概一定有,可是现在全都逸失了。后代的书籍讲到冥土的故事极多,然而大抵掺入了佛教思想、印度神话,已不是中国民族神话的原样。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恐怕是中国本有的冥土神话绝灭无存的最大原因。”(玄珠:《中国神话研究ABC下》,上海世界书局,1928,页16-17)

从历代以来,民间对后土的祭祀,尤其华南一带坟边普遍拜祭后土,我们又可知道其幽冥之神的原型,在民间并未完全消逝。它恰是“礼失求诸野”般地继续流传成为墓葬文化的一部份。

8信仰发展

至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祭祀后土,《文献通考》引孔颖达疏曰:地神有二,岁有二祭。夏至之日祭昆仑之神于方泽,一也;夏正之日祭神州地抵于北郊,二也。……又曰:知方岳之神是昆仑者,按地统书《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仑”。又云“其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

夏至之日祭地抵于泽中方丘的“方丘”到底在哪儿,远古的传说并不很明确,故早期的祭地多采用后一种祭法,也就是夏至日,农历七月的时候,用泰折之坛祭地抵于京城的北郊。

汉代帝皇的崇祀后土,以及《淮南子·天文》载:“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又可知道,这时的后土信仰毕竟是统一了。后土被视为黄帝之佐,代表总枢中国大地不同方向的神话人物。人们并以感谢土地负载万物的心情去崇祀后土,把它视其信仰为主流。

汉朝是后土信仰进一步获得尊崇的开始。在这朝代,它成为了皇家祭祀的对象。

在那个时代,后土代表全国土地之形象是较为突出的。

汉文帝

西汉文帝时,由国家统一祭祀地只,“冬至祀太一,夏至祀地只”。

汉武帝

汉武帝时,因为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一位名字叫锦的巫士,在濒临黄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宝鼎,上报给当时的河东太守,太守上书武帝,武帝即刻派有司勘验。而这时一汾阴籍的道士公孙涝洋正侍于皇帝左右,乘机上书说道,汾阴就是古地理书中的昆仑山东南之五千里的神州,是中国的中心,而发现宝鼎的地方则是远古祭地抵的“泽中方丘”,因其形如人臀,故曰胜上。武帝深信其言,并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迎鼎仪式,发现宝鼎之处改为宝鼎(今万荣县宝井乡),次年改国号为元鼎。随后在汾阴胜上建后土祠,亲自到此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祭地仪式。

《汉书·郊祀志》载:其明年(元狩二年),天子(汉武帝)郊雍,曰“今上帝肤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不配)”,有司与太史公谈,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柔。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圆丘为五坛,坛一黄犊牢具,已祠尽痊,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东幸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汾洋等见汾旁有光如蜂,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胜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

故而汾阴后土祠又称汉武帝祠,但今天的万荣后土庙已非汉时的庙宇,是宋金以后因黄河泛滥易地而建的,庙内现存有重枪歇山顶汉武楼,正殿,配殿,前后山门等建筑。只是汉武帝时把远古的“泽中方丘”改为“泽中圆丘”,并分立五坛,主持祭祀仪式的官员着黄衣,用瘫埋之礼把黄色的牲口奉献给神灵。而后又在祭祀仪式中加人歌舞,

《汉书》载:(元弄)春,婆臣李延年以好音见。上善之,下公卿议,曰:“民间祠有鼓舜乐,今郊祀而无乐,岂称乎?”公卿曰:“古者祠天地皆有乐,而神抵可得而礼。”……于是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

平帝

平帝元始5年,大司马王莽奏言:“孝文16年用新垣平,初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只,以太祖高皇帝配。日终至祠泰一,夏至祠地只。后平伏诛,乃不复自亲,而使有司行事。(成帝)建始元年,徙甘泉泰时、河东后土于长安南北郊。”后莽又奏言:“称地只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宜令地只称皇地后只。”由于汉武帝专门建立后土祠,亲自祀拜,“如上帝礼”,后土崇拜从此成为定制,历代皇朝都列入祀典,岁时祭祀。

哀帝

最后一位祭后土于汾阴的汉代皇帝是哀帝。《汉书·哀帝本纪》载:皇帝孝顺,奉承圣业,靡有解怠,而久病未瘩。夙夜唯思,殆继之君不宜改作。其复甘泉泰峙,汾阴后土如故。

因为哀帝有病在身,不能亲至汾阴,故派有司代为祭祀。但三年后,哀帝还是不治而亡了。两代皇帝为祈求福佑而祀汾阴后土,终无灵显出现,故后来的汉代帝王放弃了对汾阴后土的祭祀,把后土祭祀迁于京城北郊。

我们看汉武帝后来的皇帝,包括魏、晋至宋、齐、梁、陈、隋的南北朝,后土信仰依然受看重。必须注意的是,上述用的条文都有一共同特点:当时并不能证明后土是女神--祭后土常是以皇后配享却又是事实。

《后汉书·世祖本祀》载:“光武中元元年,改薄太后为高皇后,配食地只。”

《通典》载:“曹魏明帝景初元年,诏祀方丘所祭,曰皇皇后地,以舜妃伊氏配。北郊所祭,曰皇地祀,以武宣后配。”

《晋书·礼志》载:“东晋成帝咸和8年,祀北郊以宣穆张皇后配。”

《宋书·少帝纪》》载:“宋武帝永初3年,祀北郊以武敬皇后配。”

《隋书·礼仪志》载:“隋高祖文帝定祀典,祭皇地只以太祖配。”

《梁书·武帝纪》称“后地”。《旧唐书·礼仪志》称“皇地只。”

9职务考究

后土那么这位后土究竟是何职务?我们须从史籍上考察。《左传·昭光二十九年》说,“土正曰后土”。后土既云“土”,土正又云“土”,可见他是与土地大有关系。那么何谓“土正”?不妨先看“正”字是深谋远虑什么意思。正者,与副相对也。当是为正职者。《左传·隐公六年》有“翼九宗五正”句,西晋注家杜预注道:“五正,五官之长”,可见正者确系正职的长官,亦即长官中的最高位者。长官所干者何?自然是领导和管理之事。因而所谓“土正”就是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既然如前所引,土正与后土是画等号的,那么这位后土亦即管理土地的最高长官了。可是又有了新的问题,这位最高长官何以冠个“后”字?原来也有其含义。《尚书·大禹谟》曾说,“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克艰者,战胜艰难之谓也,亦即完成任务之意。翻译出来是,后完成后的任务,臣完成臣的任务。这里的后与臣明显是相对的,而臣者,据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考证,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与民一样“同为锡予之物”,“均古之奴隶”,即广大劳动群众。后既然与群众相对,那当然是群众的主子了。《尚书》的同篇文字里又有“后非众”的话,也正好说明了这点。一句话,后就是君主的意思,与正没有区别,后土就是管理土地的君主,用宋代杨照《重修太宁庙记》的说法,就是“后土为土地最尊之神”。

10性别考究

这位土地最尊之神的后土是男性,还是女性?很值得研究一番。《左传·昭公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礼记·祭法》说:“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此两书皆把后土称为共工之子,子者,男子也,故尔后土当为男性。然汉武帝所立之后土祠中,后土的形象为女性,后人称圣母、娘娘,这又何故?原来古代典籍上也有后土为女性之记载。《文献通考》载:“汉元帝时祭地,以高后配”,高后者,汉高祖之妻吕雉也,以吕后与大地之神配飨,说明大地之神为女性。《后汉书·世祖本纪》栽:“光武中元元年······高皇后配飨地祇,地祇者,土地之神也,以高皇后与其配飨,又说明土地之神为女性。《通典》、《晋书》、《宋书》也分别有曹魏明帝、东晋成帝,宋武帝祭祀土神时以祖辈皇后配飨的记载。这些都说明了当时人们把土地之神视为女性,亦即后土是女性了。

至此,后土到底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便成了问题。为了搞清它,须从著名的《周易》说起。《周易·系辞上传》第五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宇宙变化的法则,这里是说阴阳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宇宙变化的规律,从而最早提出了阴阳的概念及作用。《周易·系辞下传》第六章则说:“干,****也;坤,阴物也。”《周易·说卦传》第十一章纪而又说:“干,为天,为父”,“坤,为地,为母。”这就是说,苍天为阳,为男性;大地为阴,为女性。再者从卦象上看,象征天的乾卦为≡,象征地的坤卦为≡≡。郭沫若在《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一文中,就此两种卦象说:“划一以象男根,分而为二以象****”,也说明天为男,地为女。这种天阳地阴、天男地女的观点,是中国古典哲学对天地性质的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界定,直至今天还没人能否定。既然大地为女性,那么大地的至圣代表后土,自然应属女性了。这样,后土祠的后土形象为圣母女神,就是很有道理的了。这个由男性之神到女性之神的变化,反映了人们对大地本质的反复曲折的认识过程,是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的表现。

11民间祭祀

由于古人认为天阳地阴,加上《楚辞》的流传,因此又有后土神主掌幽都的说法;这种说法也因此不易消失。既然东汉王逸《楚辞》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因此,早在唐宋以来,古人常在建墓、上坟或举行丧礼时,也已把祀后土神相沿成俗。

明《道藏》的《儒门崇理折衷堪与完孝录》卷8《祠后土》说:“按古礼,无所谓后土氏者,惟唐《开元礼》有之。温公《书仪本》《开元礼》《家礼》本书仪,丧礼开茔域,乃窆与墓祭俱祀后土。”又说《家礼》曰:祀以后土恐其潜窃也”,它也说“择远亲或宾客一人吉服冠素告后土氏。”可见这也是儒家推行“天地父母”教义的结果。

12神话传说

后土平陆和芮城两县交界处,有个后土庙。庙内敬奉两位正神,她们是尧帝的女儿,也是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后土庙偏东二里许有庙叫“龙首观”,供奉的是祖师神。说起这两个庙来,还有个故事:

且说后土庙北枕条山、南临大河,地脉雄厚,川塬广衍,庙址方圆十多亩,树森荫翳,庙宇辉煌,为两县

接境之胜地。两位娘娘,两位各奉其一,平陆供奉的娘娘是娥皇,芮城供奉是娘娘是女英。传说阴历三月十八日是这对姊妹的生日,每年到了这一天,两县附近十村九社的群众,都要大张旗鼙地迎神赛社,除了唱对台戏,还要执事锣鼓迎送,特别是把很多骡马身上披红扎彩,戴铃结缨,銮辔齐全,打扮得花团锦簇,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紧挽笼头,在高高的献台地跑上跑下,在紧拐弯的山门里跑进跑出,兴高采烈达于极点。两位娘娘的塑像被轿抬到庙外行宫暂住,然后又抬回庙里,出尽了风头。这一天,也是农事活动的分界线,在此以前是农闲季节,每天只吃两顿饭,从这一天起,进入农忙季节,开始吃三顿饭。因此,当地群众对这个日子,象对待二十四节气一样重视。庙内有两棵参天的古柏,也是两县各有其一,远远站在中条山的斜岭头上,亦能看得很清楚。人们都为娘娘庙这一优越地势而赞不绝口。

传说这个地方本来是祖师神最先选中的,却被娘娘用计给骗走了。祖师神为了选择一处理想的地方作庙宇,曾到各处采寻,当他云游到中条山上空时,一眼就看中这里的地脉,便拔出宝剑插到这里,作为标记。娘娘姊妹同样为选择庙地跑了很多地方,也看中了这块宝地,无奈已被祖师神宝剑所号,放弃了又不甘心,遂起了争夺的念头,耍了一个手段。乘祖师神尚未动工时,悄悄把宝剑抽出来,把自己一只绣鞋埋到地里,再把宝剑从鞋上插下去。当祖师神要在这里动工时,娘娘便双双阻挡,说她们占在先,祖师神占在后,有埋鞋为记。祖师神性情直爽,襟怀坦白,光明磊落,没想到娘娘会捉弄自己,见到宝剑果然插在鞋上,便不再相争,而另找地方去了。娘娘就这样把宝地据为已有。祖师神另选了距离这里以东约二里远的“龙首观”。虽然比不上娘娘庙的地势,却也颇具规模,有山门、正殿、后楼、禅院等建筑,四周高墙围绕,另有一番气象。当地群众每当谈起娘娘计骗祖师的故事,都说:“怪道世人勾心斗角矛盾,连神仙也有使心眼的时候呢!”

同类推荐
  • 人道无极

    人道无极

    《无极》第一部《人道无极》,QQ群:84372095,本人QQ:89200983!神州大地三国鼎立,天子转世,诸侯战乱,一统神州。仙、人、魔、兽、鬼、妖六道相互依存,人道渺茫。不是魔法、不是玄幻、不是灵异、更不会是科幻,《无极》是神话,一个只关系到中国本土人情的神话,只有“道”没有“佛”。小说中善恶错乱,恩怨缠绵,妖魔鬼怪层出不穷,仙神奇遇不断。这部小说的主要宗旨就是“道”,情节由无极经轮回从新验证自己创造的“道”这一线索,不断的延伸各个轮回和正邪的恶体验,经过六界八道的亲临感受,最终找到自己的“道”,从新回到无极的这一过程。
  • 武仙空间

    武仙空间

    【狂暴种植】给你一颗灵石你能干什么,是修炼一刻钟,还是打赏一下店小二装下壕?“嘿嘿,今天给我一颗灵石,三天后我想用灵石砸死谁就砸谁。”粗狂的种植,爆炸的收获,陈楚带着自己的武仙空间,开始了他暴爽的异世生活。灵石、丹药、装备、功法、资质,种啥有啥,一个字,就是超级爽!
  • 龙虎战纪

    龙虎战纪

    中国版冰与火之歌,亚尔斯兰战纪。九州大陆的中心,一场血雨腥风的复仇即将展开,看年轻的王子真龙如何从逆境中崛起,在风尘乱舞的大陆上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 诸神盟

    诸神盟

    春秋十八国,事事难料;少年遇情关,字字锥心。且看一代天骄,君临天下!
  • 元古皇尊

    元古皇尊

    今古第三次灭世大战之后,传说中至于顶点的六大主宰的存在,他们是六大元古皇天族,亦是六位至高的皇天道尊,但其中,却陨落了一族?而后,今古第四次灭世大战爆发,一切的缘由,来自于十二大位界之中,属于圣神四大界之一的死神界的镇界王器——死神鼎的觉醒?在凡界,被天道送入无数次的轮回之中,诞生了一个少年,遗忘与封印,记忆与觉醒,重生与炼狱,一场十二大位界的皇天之路的杀戮的开启!——不知者,永入沉沦,浩海蝼蚁!是知者,俯瞰苍生,逆天主地!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元古皇尊交流群:491115875
热门推荐
  •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多变总裁的复仇新娘

    当善解人意的灰姑娘慕容珂撞上有未婚妻的高富帅总裁炅佶锋,实实在在的爱情却在友情和亲情间频频接受考验!好不容易冲破了各种障碍,不想大喜当天,慕容珂却离奇失踪了,据说让她失踪的,还是炅佶锋的亲爷爷!三年后,她跟随英国贵族慕氏重归故土,毅然加入一直视炅家为眼中钉的Revenge公司,意为复仇,展开一轮轮匪夷所思的报复……
  • 第三十一座城市

    第三十一座城市

    妖怪,本没有感情。直到遇到了命定的人,就会沦陷。橙子为了她的英雄游遍三十一座城市,每个落脚,都是癫狂的执迷不悔。
  • 武道至境

    武道至境

    武者一途,历艰险,磨万难,得奇遇,方可成为一代武帝。林浩一个地球上的乐观少年,灵魂穿越异世,看过了不少成名小说大作,而今穿越而来让他成为主角。且看他当如何成就一代武帝。武者等级:武徒武者武师大武师武灵武王武尊武圣武神武帝
  • tfboys之间的邂逅

    tfboys之间的邂逅

    一段追逐着的青春,是风给我们留下痕迹,是雨为我们抛下罪证。青春不浪,何为青春,我们曾经的疯狂,现在的伤感,造就了一段青春的虐恋。浪完后的青春,你后悔了吗?是谁见证了三个女孩和三个男孩的邂逅。也许,时间是最长情的陪伴,也许,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本文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焚佛

    焚佛

    九个年少的武林俊杰,他们性格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武艺高绝的后起之秀,这九个少年英豪将会各自上演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而你又会喜欢他们中的哪一位呢?
  •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仙若飞妃:此生不离

    “白泽上仙你这么凶你麻麻知道吗?”“我这么凶全天下都知道!“”你就不能温柔些?“白泽冷笑”温柔,你教教我?“”算了,我就是爱你的霸道~“、千阳,离墨、一个弃我如敝履,一个视我若珍宝。竭尽全力努力,也敌不过命运一次不怀好意的安排。然而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夜血

    夜血

    天地大道,以天道为上,却也不尽然。这个天地之间的任何生物都可以修道,锻武。但是有一个种族例外,被天地所压制,连天地都惧怕的种族。这个种族,人丁稀少,鼎盛时期不过百人,但是这百人却是这天地之最。一个少年的崛起,苦心经营千年的局,只为了毁灭太阳。创世之世。
  • 应是星岁虚设

    应是星岁虚设

    传说北冥之滨有个众所向往的云之巅,那是天人生存的地方。此地万物生长、神药遍布,人人拥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之术。神鸟雾兮群起栖息,焰兽鹿麒代代繁衍,此两种神兽世世代代护佑着云之巅,成为其与世隔绝的巨大屏障。然而,一切虚幻传言竟在一位神秘的少年到来后堪堪变为现实,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神秘少年究竟能否觅得前世之主?历尽烽火的前世痴恋能否抵得过千年岁月侵蚀?一切真相即将昭然于世……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丧嫁

    丧嫁

    我嫁人的那天是红白喜事一起办的,老人说红白喜事一起办不吉利,诸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