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88600000101

第101章 :阴风切切四面来(四)

残阳似血,盛唐如梦,至于传说中的“元和中兴”则更像是梦中之梦,一个美丽的梦中之梦,仅此而已。

然而,真的是仅此而已吗?

梦是什么?

梦是炊烟一缕,虽然袅袅婷婷,却时断时续;梦是心香一瓣,虽然香气氤氲,却难觅其迹;梦是春风一习,虽然吹面不寒,却软弱无力;梦是流星一颗,虽然辉煌灿烂,却稍纵即逝;梦是高山一座,虽然风光无限,却险峻异常;梦是苍茫大海上的神仙洞府,虽然仙气弥漫,却无路可寻;梦是漫天雪地上的一只鸿爪,虽然印迹宛然,却音讯杳然;梦是湛湛蓝天上的一道彩虹,虽然色彩缤纷,却只能出现在风雨之后。

有梦,就有追梦的人。

虽然虚无缥缈,虽然前路漫漫,虽然道阻且长,仍然挡不住追梦者追梦的脚步,因为,梦,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梦中的李白可以一夜之间登上“势拔五岳掩赤城”的天台山;“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梦中的岑参可以在片刻的春梦之中,行尽江南的秀丽江山;“陆海波涛渐渐身,一回归梦抵千金”,虽然离家万里,但孤身在外的游子还是可以在梦中回到可亲可爱的故乡;“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良人已逝,但在思妇的梦中,丈夫依旧是那个深情款款、软语温存的丈夫;斯人已渺,但在杜甫的梦中,李白依旧是那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李白;“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故国虽亡,但在李煜的梦中,故国依然是那个给他无限慰藉和一晌贪欢的故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烈士暮年,陆游念念不忘的依然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前,屈原发出的战斗宣言,成为众多追梦者共同的意愿。为了心中那个美丽的梦,他们可以“衣带渐宽终不悔”,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可以虽九死而无悔。事实上,正是这些追梦人,正是这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追梦人,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

相对于一个个具体的追梦人,“元和中兴“是一个更大的梦,更加宏大也更加伟大的梦,因为,那是整个时代的梦想,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为了实现大唐帝国的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英雄才俊,在大唐皇帝李纯的领导下,贡献出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乃至生命:为了“元和中兴”,杜黄裳力排众议;为了“元和中兴”,李吉甫死而后已;为了“元和中兴”,武元衡血溅五步;为了“元和中兴”,裴度亲冒矢石;为了“元和中兴”,崔群苦撑危局;为了“元和中兴”,田弘正弃暗投明;为了“元和中兴”,田布浴血奋战;为了“元和中兴”,李愬和他的数千将士顶风冒雪,长途奔袭;为了“元和中兴”,李光颜赤膊上阵;为了“元和中兴”,韩愈犯言直谏;为了“元和中兴”,刘禹锡尽弃前嫌;为了“元和中兴”,数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

一度,所有人都以为,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诸镇雌伏,江山一统,大唐帝国的春天再度翩然降临,大唐帝国的每一位子民,都将沐浴在大唐帝国的明媚春光中幸福的生活。然而,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在最最关键的时刻,“元和中兴”戛然而止,因为,李纯死了,他的继任者是李囿。

其实,李纯死了并不可怕,只要他的继任者有他一半的魄力和才干,大唐帝国的春天就不会走远。可惜,除了弑父篡位,除了体内流淌的血液,李囿和他的父皇,实在没有一丝一毫的相似,不要说二分之一,李囿的魄力和才干,连他父皇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不到!

说起来,元和年间大开大合的战争其实只是帝国中兴的序曲,换句话说,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的道路还很长,非常非常的漫长。可,他的继任者,大唐天子李囿,却天真的以为,他的任务就是扫尾。扫尾的方式之一,就是所谓的“销兵”。

长庆元年二月,宰相萧俛、段文昌联名上书,进献所谓的太平之策,他们提议“请密诏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长安命令天下的藩镇以每年百分之八的幅度削减军队,最终达到削弱藩镇的目的。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的举措,因为,早在元和年间,白居易就曾经写过一篇名叫《策林序》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销兵”政策的阐述。萧俛是白居易的好朋友,段文昌和白居易的私交也不错,因此,两位宰相提出的所谓“销兵”政策,其实是偷袭了白居易的创意。

“这不是一个好的创意”,当年,李纯看到白居易这篇文章时,轻易的作了判断,然后,将其扔到了垃圾堆,再也没有理它。同时,李纯对白居易有了一个印象,一个深刻的印象:白居易,是个天才,也是个白痴;写诗作文,是个天才,搞政治,是个白痴!

当然,李纯有点过分,白居易的政治才能还是有的,只不过,最适合他的官职应该是刺史之类的地方官,在杭州,白居易的地方官就做的风生水起,惬意的很。而且,在杭州,白居易还留下了数不尽的遗产,滋润着后人,这些遗产,除了醉人的诗文,还有一道长长的白堤。

不过,有一句话,李纯没有说错,“销兵“真的不是什么好的创意。虽然,听起来,这个建议似乎很合理,但,这只是抽象的合理,书生气的合理,纸面上的合理。在这个“合理化”的建议背后,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不合理:被强制遣散的兵卒走向哪里?一双双只拿得起刀枪,却拿不起锄头的大手,靠什么生存?从节度使、观察使、兵马使到普通士卒的抵触情绪,谁来协调?专横跋扈的牙军,谁来震慑?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像一团乱麻,长安,有足够的能力,解开这一团乱麻吗?

当年,李纯一眼看穿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所以,对白居易的提议,一笑置之。可惜,他的儿子看不穿,所以,李囿屁颠屁颠的的开始“销兵”,大错,就此铸成,再也无法挽回。

长安销兵是一个错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因此,这不是唯一的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于是,在一连串的错误过后,局面再也无法收拾:成德复叛,卢龙复叛,魏博复叛,河北再次乱成了一锅粥,长安发出的指令,再也走不出长安。

不过,世上任何事情似乎都没有绝对,凡事总有个例外,翻江倒海的河北毕竟还有一汪静水,当然,也就一汪而已,这一汪难得的静水就是横海。

在波涛翻滚、巨浪滔天的河北,横海之所以能够保持淡定,只是因为横海节度使乌重胤推行的一项政策,一项与白居易“销兵”不同的政策:“分兵”。

就像长安受制于藩镇,其实,貌似飞扬跋扈的藩镇有时也受制于人,这些能够左右藩镇的人,就是节度使手下的统兵将领。

说来惭愧,拥兵自重的藩镇,节度使却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军队,相当一部分兵权都要交给几个自己的心腹,一旦心腹不再是心腹,那就变成了另一种心腹,心腹之患的心腹。如果几个统兵将领私下串联起来,集体逼宫,节度使也会肝颤,也会不得不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当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反贼作了一半,发觉这条路不太好走,想浪子回头,却不料被自己的部下裹挟,不得不咬牙坚持着一条道走到黑,最后终于误了卿卿性命。而那个误了他性命的人,也就是他的女婿,却轻而易举的逃脱了死神。因为,最后关头,他用出卖老丈人领到了免死金牌,逍遥自在的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

当然,统兵将领也不安全,因为他们手中的兵权。

一般而言,节度使撒手之前,大多会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下手,以保证自己的子孙可以顺顺当当的坐上那个节度使的宝座。新任节度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往往也会对那些手握重兵的人下手。将领们为了自保,有时也会起来造反,撵走或者杀掉立足不稳的新任节度使,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上去,扭回头来再去对付昔日的同僚和同盟。

藩镇,就是这样乱起来的。

乌重胤的“分兵”政策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创举,因为他有效仿的榜样,那就是西汉的“推恩令”,具体作法就是:藩镇将自己很大一部分兵力分给下辖的各州,各州再将自己手中的兵权分给下辖的各县。这样一来,节度使和他手下的统兵将领能够直接控制的兵力有限,手里没有了足够的士兵,无论你是天大的英雄,还是地大的好汉;无论你是英雄转世,还是魔头重生;无论你是安禄山,还是史思明,都无法仅仅凭借一州一县的兵力,去与朝廷的十万神策军对抗。这样一来,长安固然可以“举关中之地以临四方”,恢复其应有的尊严和气势,藩镇也可以太太平平、高高兴兴的过自己的小日子,可谓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所以,李纯一看到乌重胤的奏章,立马高兴的蹦了起来,立刻下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乌重胤的政策。可惜,元和宫变已悄悄降临,当元和十五年那个寒冷的春天悄然逝去,龙椅上坐着的已不再是那个大开大合、英明神武的皇帝,随他而去的,还有很多东西,比如他大力推行的“分兵”政策。

无论是乌重胤,还是李纯,都无法看到“分兵”政策在大唐帝国的天下开花结果,虽然他们一个活着,一个仙去。

“阴风切切四面来”,当藩镇复叛成为一股浪潮,不止是河北,还包括内地,大唐帝国的版图被人为的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块,长安失去了“元和中兴”的大好局面,也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一百多年后,名存实亡的大唐帝国终于实至名归的寿终正寝,亲手结束它生命的,正是一个本名叫朱温,后来赐名朱全忠的藩镇。

说来颇为讽刺,当年唐玄宗心目中的第一号忠臣安禄山后来成了叛贼,唐德宗赐名李忠臣的那个平叛英雄最后竟然成了逆臣,朱全忠也不甘示弱,仿佛就是为了看大唐帝国的笑话,既然你给我赐名叫“朱全忠”,我偏偏作一点不忠的事情让你看看,当然,他这一点做的有点大:不仅毒死了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唐昭宗,还逼迫唐朝倒数第一个皇帝唐哀帝禅位,自己高高兴兴的做起了天子,改国号为“梁”,大唐帝国就此轰然倒塌。

不过,虽然生逢末世,依然有不甘堕落,怀揣梦想的人,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一群。他们,明知大厦将倾,却依然努力前行,为大唐帝国的复兴无怨无悔的付出,无论是鲜血,还是生命,谱写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篇章。当然,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一个名叫“鸟散余落花”的故事。

请看《日落长安远》第二部《鸟散余落花》。

同类推荐
  • 倒腾元朝

    倒腾元朝

    落榜高中生跳楼后发现自己意外穿越去了元朝,拥有历史先知,了解现代技术的他能否利用好这一点并用自己能力改变甚至颠覆这段历史呢?
  •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不一样的商朝历史

    他是历史书上的暴君,在这里却不是。这里是与历史书上描写的完全不同的“景色”。更不同的是什么呢?看了你就知道了……
  •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乱世三国之我为刘禅

    一个现代大学生,一次意外,穿越到三国,成为了刘禅。从此以刘禅的名义生活下去,在那个谋臣遍地,猛将如雨的年代,谱写自己的传奇!《我为刘禅“书友交流群一创立,欢迎书友们一起交流!!!群号162094497
  • 混乱的帝国

    混乱的帝国

    英格兰、罗马、马其顿、法兰西、波斯、印度、西班牙、拜占庭等为众人所知的国家都聚在一起的时候,当各地还有新生势力的时候,想必是很混乱的吧,诸君有没有兴趣和我看到结局呢?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热门推荐
  • 修真之士

    修真之士

    洪荒万族人族居榜首,人族细分为灵族、天眼族、凤族......地球在多元宇宙中属于无灵(无魔)位面,理应不会诞生修真之士,叶开偶得天大机遇,得封神榜碎片一枚,从此踏上修真之路,见识多元宇宙之伟,一步一步踏上终极之路。
  • 邪王盛宠:逆天小毒妃

    邪王盛宠:逆天小毒妃

    谁说好人有好报的?屡次穿成正派人士,每次都死的“嘎嘣脆”,都不带商量的!这一世她又穿了,但她,悟了,此次立志要做活到最后的大反派!夺皇权,抢天下,抢法宝,抢……美男?“爱妃真是坏到……连骨头都是黑的。”
  • 引凤萧

    引凤萧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影戒弑神

    光影戒弑神

    他和她天生一对,却因为一次误会拆散,但在心中还在互相爱着,她是华夏沐家的千金,他是孤儿却有着明星的脸,无意间得到一枚戒指的他为了证明自己不吃软饭,他为了保护她,疯狂修炼,从此,为了她,神挡杀神,魔挡杀魔,但是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 灾戮毒修

    灾戮毒修

    什么是毒?天是毒,地是毒,虚空是毒,苍生是毒,星辰是毒,日月是毒。我为毒修,当毒逆苍生!我的道,执掌沧桑三千年,眼观生死万古间。我的命,血海掌蛮身似魔,风雪执道人如灾。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穿越废坑

    穿越废坑

    (此坑已废)因被命格星君不小心弄错了命格,而后被一笔划回一千年前。穿越就穿越了把,居然还是个妓女!好吧,是艺妓。表演时被一个太子看上,却阴错阳差相遇了刺杀太子的刺客。太子知道后,以刺客和自己的姓名做要挟,去让太子的叔父爱上自己。最终,又是谁沉迷在了里面......
  • 伯爵殿下:恋上多面公主

    伯爵殿下:恋上多面公主

    一位有着许多神秘身份的少女在小时候就独自隐瞒了身份和容貌来到了人界,还在一所学校上学,一直到以后......她会遇到谁呢?【百分百甜文,无小三,无情敌,无白莲花.欢迎入坑!】
  • 秦始今朝

    秦始今朝

    夏朝初年,大禹将天下一分为九。为祈福上天赐予夏王朝万世昌盛,大禹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九鼎,象征着帝王之魂,相传,得九鼎者得天下。嬴政,帝王之后,自小便在尔虞我诈,血光剑影中垂死挣扎,尝遍世间疾苦。在受尽万般劫难后,他终于下了一统天下的决心,从此便在寻求九鼎的道路上杀伐不断。然而多年后,坐在龙椅上的始皇却说出了一番另后人不解之言......“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朕定不会坐在这龙椅之上,因为,帝王的双手上勉不了流淌着另他痛心的血......”
  • 上苍弃子

    上苍弃子

    他叫叶忘,忘天,忘地,忘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