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2400000255

第255章 基督教五大节日

圣诞节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定于每年12月25日,是耶稣基督的圣诞纪念日。耶稣诞生的时间众说不一,一说为公元6年居里扭统治叙利亚时,另一说为希律作犹太王时。以上两说的具体日期均不见记载,到了公元4世纪,西方教会统一规定为12月25日,基督徒于此节日必会举行各种盛大的庆祝活动。古代罗马人用青枝绿叶和灯火装饰住房,向儿童和穷人赠送礼物。条顿人各部族将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的宗教仪式带到高卢、不列颠和中欧等地。在节日时张挂树枝、围火团聚、走亲访友、馈赠礼物,英美等国则在家中摆上圣诞树,向亲人传报佳音,唱圣诞歌,并有人装扮圣诞老人,向儿童赠送礼物。火和彩灯成为庆祝节日活动中的中心装饰,象征温暖和长寿。常青树象征着不断进取,奋斗生存。此节在西方已成为普遍庆祝的节日。

复活节

复活节为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受难被钉死在十字架后,于第三天复活。根据公元325年尼西亚公会议规定,复活节在每年春分后第一个圆月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一般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基督教多数教派都会纪念这个节日,庆祝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地不一,最流行的是吃复活节蛋,以象征复活和生命。

受难节

受难节是纪念耶稣受难的节日。据《圣经·新约全书》载:耶稣于复活节前三天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这天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前一天,因此规定复活节前两天的星期五为受难节,基督教多数教派都纪念这一节日。

万圣节

万圣节又称鬼节,是英语世界的传统节日。传闻,最初为公元前凯尔特族人的一种宗教节日。当基督教取代了凯尔特人的宗教后,教堂便将11月1日定为所有圣徒的节日,节日的前夕称为“万圣晚祷”。为避免节日时“闹鬼”,由儿童们戴着各式假面具,在节日的前夜驱赶“鬼魂”。因此,每年10月31日夜晚,各户人家都要点燃刻成胖娃娃脸蛋形像的南瓜灯,并准备各种糖果、糕点,儿童们戴上假面具,穿上奇异的服装,装扮成“勇士”、“仙魔”,呼朋唤友,成群结伴,逐门挨户讨要糖果,并与成人一道,参加通宵达旦的化妆舞会和游行活动。各地还举行招待会,请儿童们吃招待饭,饮万圣水,并散发各种万圣礼品,热闹非凡。

感恩节

感恩节又名火鸡节,美国民间传统节日,起源于300多年前。1620年,有102个英国清教徒,不堪忍受孤独而清贫的生活,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飘洋过海,到达现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居住在印第安人遗留的一个村庄里。他们初到该地,遇上冬天,缺乏装备,没有经验,生活十分艰难,又遇传染病流行,夺走了半数人的生命。第二年开春,他们得到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学会了捕鱼、狩猎、种南瓜和玉米、饲养火鸡等技能。当年,他们获得丰收,从此闯过难关。移民们为了感谢“上帝”的恩赐,答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于1621年11月底的一天,大开筵席,举行摔跤、跳舞、唱歌等庆祝活动,邀请印第安人参加,活动十分成功,这就是第一次感恩节。

此后,这项活动在美国和北美各地流传下来,1795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发布了让全国庆祝感恩节的命令,从此,感恩节正式成为全美国的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把感恩节定为全国性放假日,1941年,美国国会规定感恩节为每年11月的第4个星期四,假期4天。

按习俗,在节日里,合家团聚,吃团圆饭,节日的传统食品是烤火鸡和南瓜饼。感恩节晚餐,是美国家庭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节日还要举行传统的化装游行,这一天,所有来自欧洲的白种移民,还要用糕点招待印第安人。

同类推荐
  •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北国卧龙(耶律楚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典故(上)

    中华典故(上)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热门推荐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北狩见闻录

    北狩见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爱李小婷

    我爱李小婷

    末世降临,心爱的女人不在身边。小婷,等我,我来救你······
  • 读心神探:下属,你别逃

    读心神探:下属,你别逃

    故事男主角是一名干探,父亲为一名骗子,为逃仇家追杀,诈死脱身。男主角随母嫁入饭店少东,却不为家人所喜,生活窘迫。直至遇到一个记忆超群少女,教会其记忆法,逐渐学会照顾自己并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察。男主角后来往美国读犯罪心理学,并将中国的观人术与犯罪心理学揉合,运用在查案上,屡破奇案,但因为男主角太敏感于真相,太懂看穿别人内心所想,所以在感情上,波折重重。
  •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儿童的高级教育:一位普通父亲16年的教子方案

    您正在翻开的是一本即将颠覆传统育儿观点的图书。如果您墨守陈规,或者循规蹈矩,如果您完全地依赖学校教育,请不要继续阅读下去;但是如果您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的忠实读者,如果您知道木村久一,那么请仔细地阅读这本书,它是作者16年坚持用自己的方法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的经验集合,以及作者与其他家长交流得出的育儿感悟。本书仅限于12岁以下孩子家长阅读。
  • 重生废材小药仙

    重生废材小药仙

    身怀异能然而并没有什么用,为救小叔坠入悬崖异世重生……废材身体也能扛起一片天地,本小药痴,不,小药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妖谷的白狐、玄蛇,还有这位霸道的爷,请问你们有什么事儿吗?我只想在这里安安静静的当个美女小药仙而已……
  • 风箫吹雪落

    风箫吹雪落

    浩瀚宇宙,无尽疆域,千古寻仙而不见。天下修炼之风依旧不减,三十六般道统林立,剑侠、修士纵横世间。寻仙问道,独为长生。三十年前,一代霸主“中皇”坐拥天下,不惜举天下财力建造人间天堂长生园,又举天下人力建造宏伟成仙梯,劳民伤财,天怒人怨。中皇亲弟——一代贤王刘符庸,以兵锋进谏,想让中皇放弃寻仙路。可是中皇突然暴毙,统治下的中央王朝一夜倾覆,天下烽烟四起。中原大地破碎,被分裂为南北朝,相互对立,战乱不止。三十年后。他是风华绝代的少年,是北朝“天宫”的少宫主,享有世间尊荣;她是南朝美丽聪明的小郡主,一场南北朝争锋的擂台战,让两个人的命运从此相连……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虚度光年的少年

    虚度光年的少年

    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的时候度日如年,有的时候时光如梭,这句话是我把我毕生的学问都写上了,也是混子出身,总是想给自己加个光环,让人高看一眼,到最后还不是一败涂地
  • 赤焰龙帝

    赤焰龙帝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只有最坚毅,最强大之人才能点燃内心的那团赤焰!那是龙的火焰,裹挟怒火,席卷一切!为了夺回昔日的荣光,将仇人狠狠地踩在脚下,他与恶龙做交易,让脚下的这片大地彻底喧嚣沸腾!
  • 读懂领导

    读懂领导

    这本书是写给每一个对工作认真、对自己认真的人。领导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领导无处不在,领导不仅仅是一个职位,领导更是一个过程。领导不仅令存在于工作中,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自身也都处处存在着领导,并时刻都在进行领导活动。在这个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时代,我们已经明显感觉到各种处世技巧的枷锁带来的桎梏,人们需要一种更接近本质的东西来打破这种从一出世便开始缚着人的各种经验和教条。所以,在本书中,我们竭力摒弃那些自称是决胜秘诀的愚不可及的言语,我们不是要使作为读者的您掌握某种肤浅的处世技巧,而是希望您可以从技巧中掌握另一种东西——方法论,这正是可以打破“经验枷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