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500000069

第69章 品德:优良道德之实现(2)

我有的时候也想:“戒酒太累了!算了,放纵一下吧,喝!”有一次,有位朋友到我家,我一下子喝了四两六十度的白酒,喝的时候特别高兴,什么节制,见鬼去吧!但第二天就觉得身体不舒服。所以,“放纵”本身是一种解放,是一种“善”,是一种“利”;但是,放纵的结果却是一种恶,并且,放纵等恶德结果的恶和害远远大于其本身的“善”和“利”,因而其净余额是“恶”和“害”。

恶德的净余额是一种害和恶,而美德的净余额是一种善和利。那么,人们为什么还是那么容易陷于恶德而背离美德呢?人们为什么很难真正地向往和追求美德呢?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恶德的净余额虽然是一种恶和害,但是这种恶和害是一种结果恶而不是本身恶,因而是未来的、不确定的、说不准的。反之,美德的净余额虽然是一种善和利,但是这种善和利也是一种结果善和利,而不是本身善和利,因而也是是一种遥远的、将来的、不确定的、说不准的。这样一来,美德作为一种善,到底能带来多大好处,只有未来才能知道,因为它是一种结果善;而恶德作为一种恶,也是作为结果存在的,也是要到若干时间以后,甚至是在遥远的未来才能看到的。相反,美德本身是恶的,因而它的恶是眼前的,看得见的。你助人为乐、自我牺牲,你被截肢了,马上就会痛苦。但是,恶德本身是“利”和“善”,因而它的善和利也是眼前的,看得见的,当下亲自能够感到的,而它的“恶”和“不善”却是遥远的、不确定的。这就是人们为什么陷于恶德的原因,也是人们为什么追求美德的原因。追求美德的人都是比较理智的,有着长远的打算,他的欲望是被理智所约束的,他是有远大的见识和抱负的人,这样的人会倾向于美德;而急功近利、鼠目寸光的人,就容易追求恶德。这就是美德和恶德的真正的本性和人们为什么是有美德的以及为什么会陷于恶德的真正的原因。

因此,一个人陷入恶德的原因,说到底,可以概括为七个字“占小便宜吃大亏”为了占有当前的、近的、确实的小利小善,而不顾尔后的、远的、不确实的大恶大害,为了眼前小利而不顾日后长远大害。相反的,一个人追求美德的原因,说到底,也可以归结为七个字“吃小亏占大便宜”为了占有尔后的、远的、不确实的大利大善,而宁愿承受当前的、近的、确实的小恶小害,为了日后长远大利而忍受眼前小害。因此,一个人追求美德还是陷入恶德,说到底,乃是他有无智慧的结果和标志:陷入恶德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得不偿失,显然是一种真正的愚蠢和不智,是愚蠢和不智的结果;反之,追求美德是“吃小亏占大便宜”,得大于失,无疑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是智慧的结果。所以,孟子曰:“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

这样一来,美德的追求便因其是智慧使然而最终是学习的结果;反之,恶德的陷入则因其是不智使然而最终是不学的结果。因此,恶德便比美德更接近人的本能:美德的形成是困难的,它是学习的结果,它必须有一定的学习过程,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和训练;反之,恶德的形成则是容易的,它是不学而能的,是人的自然倾向。因此,每个人一生下来,最初总是因其尚无智慧而自愿接受恶德,他接受美德而遵守道德实出于被社会和他人所迫:道德最初总是他律的,总是作为一种外在的东西强加于每个人。只有随着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以及道德教育训练,一个人才会因具有一定的智慧而逐渐懂得美德的利益和恶德的不利,他才能自觉地克服恶德而自愿追求美德。

三、坏人也有美德和处于美德境界吗?

当一个人追逐美德或陷入恶德达到一定程度时,他就进入了美德境界或陷入了恶德境界。不过,当我们进一步考察品德的这些境界时将会发现,“品德境界”是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它与“品德”概念根本不同。因为,任何人,不论他多么坏,哪怕他是个十足的坏人,他或多或少也总会有一些美德,如勇敢或勤奋等等。但是,我们能因此就说他——一个坏人——处于美德境界吗?

显然不能。无论他多么勇敢勤奋,我们只能说他处于恶德境界。反之,任何人,不论他多么好,即使他是个十足的好人,他或多或少也总会有一些恶德,如拼命工作,甚至嗜酒如命,以致英年早逝,违背了“贵生”道德而堕入轻生之恶德。但是,不论他何等的轻生和嗜酒,我们能说他——一个好人——处于恶德境界吗?显然不能。我们只能说他处于美德境界。

因此,品德境界与品德不同,好人与坏人都具有美德与恶德;但只有好人处于美德境界而坏人则处于恶德境界:美德境界就是好人的品德境界;而恶德境界则是坏人的品德境界。显然,好人或处于美德境界的人,虽然有美德也有恶德,但必定以美德为主,美德必定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地位;反之,坏人或处于恶德境界的人,虽然有恶德也有美德,但必定以恶德为主,恶德必定居于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的地位。那么,这种将好人与坏人以及美德境界与恶德境界区别开来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品德究竟是什么?

就是“善”与“恶”!

因为,“善”是道德总原则,它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是一切美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美德;“恶”是不道德总原则,它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中的内化或实现,是一切恶德的总汇,是一种完全的恶德。这样,人们品德境界的根本区别显然便在于:就“善”与“恶”来说,他们究竟具有哪一种品德?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恒久的行为遵守“善”原则,从而形成和具有了“善”的美德,那么,尽管他同时具有懦弱、不智、轻生、放纵、偏执、自卑等等恶德,却显然是美德为主,因而他仍然是一个好人而处于美德境界;反之,如果一个人长期的恒久的行为不遵守“善”原则,从而形成和具有了“恶”的恶德,那么,尽管他同时具有勇敢、智慧、贵生、节制、中庸、自尊等等美德,却无疑恶德为主,因而他仍然是一个坏人而处于恶德境界。

因此,所谓恶德境界,也就是一个人长期、恒久地违背道德总原则“善”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道德的人格境界,是不应该如何的道德道德总原则“恶”已经转化为自己的人格和个性的品德境界。这就是说,一个陷入恶德境界的人,并非完全违背道德而全干坏事;而必定也会遵守道德干好事。不过,他的行为违背道德干坏事必定是恒久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则只能是偶尔的。否则,如果他的行为恒久遵守道德和偶尔违背道德,他就处于美德境界而不是处于恶德境界了。

反之,所谓美德境界,也就是一个人长期、恒久地遵守道德总原则“善”的伦理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种善的、道德的人格境界,是道德总原则“善”

已经转化为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的品德境界。这就是说,一个即使达到了美德最高境界的人,也绝不可能完全遵守道德而全干好事;而必定也会违背道德干坏事。只不过,他的行为违背道德干坏事只能是偶尔的;而遵守道德干好事则必定是恒久的。否则,如果他的行为偶尔遵守道德而恒久违背道德,他就不是处于美德境界而是处于恶德境界了。

美德境界比恶德境界复杂得多,因而进一步分为美德自律与美德他律两大境界。美德他律境界是为了美德之外的他物——自己的利益和幸福——而追求和获得美德的美德境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幸福而追求和获得美德的美德境界,是为了利己而求得美德的美德境界,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长期的为了利己而求得美德的遵守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美德境界。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处于美德他律阶段。我们都不偷不抢,是吧?

我们轻易也不去伤害别人。我们一天到晚也都像个“人”似的,其实我们的七情六欲可能是非常恶劣的,如果放任自流,我们都可能成为杀人犯,对不对?

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谁不想把仇人杀死阿!“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嘛!

谁没有爱和恨啊?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杀人呢?因为理智告诉我们说,遵纪守法,拥有美德,你才能得到幸福。

其实,每个人一开始,一定是处于“美德是手段”的美德他律境界。他把美德当成手段,他是为了利己而遵守美德。更多的时候,我们之所以要遵守道德,我们要拥有美德,就是因为美德的净余额是“利”和“善”,是因为我们会“算计”,是吧?一算计,有美德是吃小亏占大便宜;有恶德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所以,美德合算,恶德不合算。酗酒,固然一时快乐,但是终身遗憾。所以,我为了我自己的幸福,为了我的健康,我要节制,我要戒酒,我要追求美德。当我这么做的时候,目的是为了幸福和利益,而美德是一种手段。这就是美德他律境界。但是,当我不断地这么做的时候,美德便不断带给我幸福和快乐,美德就成了我的快乐和利益的源泉。那么,这时候我就会爱上美德。因为爱就是对于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当美德不断地给我带来利益和快乐的时候,我对美德就会有一种爱的心理反应。而一旦一个人爱上美德,他就会为了美德而追求美德。那么,这个时候他就进入了美德自律境界。美德自律境界就是以美德为目的的美德境界,是受完善自我品德之心所驱动,从而为了美德而求美德的美德境界,说到底,也就是一个人为了完善自己的品德而遵守道德的长期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美德境界。

一个处于美德他律境界的人,既然是一种为了美德之外的他物——自己的利益、幸福——而求美德,那么,他必不以拥有美德而快乐和幸福,而仅仅以拥有美德给自己所带来的利益而快乐和幸福:在他那里,美德与幸福、快乐是两回事。因此,他遵守道德、追求美德是有条件的:只有美德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幸福,他才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否则,如果美德不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幸福,他就不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了。

反之,如果一个人达到了美德自律境界,则会以拥有美德而快乐和幸福:

在他那里,美德与幸福、快乐原本是一回事。因为幸福无非是重大的快乐,无非是人生重大的需要、欲望和目的得到实现的心理体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其人生既然以美德为重大目的,那么,他求得了美德岂不就得到了快乐和幸福?当然,他得到的只是内在的“德性幸福”而不是外在的“非德性幸福”。因此,一个处于美德自律境界的人,他遵守道德和追求美德,并不以道德和美德是否带来外在的“非德性幸福”为条件:不论道德和美德能否带来这些快乐和幸福,他都会遵守道德、追求美德。

在美德境界与恶德境界之间,还存在一个过渡境界:无德境界。所谓无德境界,就是尚未形成品德、道德人格或道德个性的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就是一个人遵守或违背道德总原则“善”的伦理行为还没有形成一种品德,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善和恶两大道德总原则还都没有转化为一个人的个性和人格。因此,一个处于无德境界的人,必定断断续续交错地、半斤八两地遵守道德总原则和不遵守道德总原则,以致道德和不道德互相中和、抵消而皆未能内化为其人格或个性,从而他既不是一个具有恶德的坏人,也不是一个具有美德的好人,而摇摆于美德与恶德、好人和坏人之间,处于美德与恶德的中间状态。这样,他的道德境界便是不定的,他没有确定的品德: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无德者”。

显然,一个人最初既不会处于美德境界,也不会处于恶德境界,而只能处于无德境界。因为恶德与美德一样,都只能形成于一个人的长期的行为。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个具有恶德的坏人或具有美德的好人。人生之初,小孩一生下来,他必定因缺乏道德智慧而自愿逃避道德而接受恶德。

但是,父母对他的教育,外在的舆论和他自己内在的良心,迫使他又得遵守道德。所以,一开始,他是处于一种摇摆状态,他偶尔遵守道德,偶尔背离道德。

这样,他就既不会有美德,也不会有恶德,他实实在在处于一种“无德”的境界。

但是,他不会永远的处于“无德”境界的。从无德的境界出发,他或者会不受良心和名誉的约束,长久不遵守道德,这个时候,他就进入了恶德的境界;或者他非常注重外在的评价,就是所谓听话,他比较理智,因为听话能够带来巨大的好处,这个时候,他就会恒久地遵守道德,那么,他就进入了美德境界:首先进入以美德为手段的美德他律境界,最终达到以美德为目的的美德自律境界。

总之,品德境界分为三类四种:恶德境界、无德境界和美德境界三类,美德境界又分为美德他律境界与美德自律境界。恶德境界是坏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恒久说来,是不遵守道德的。无德境界是品德的中立境界,是无恶德亦无美德的境界,主要是儿童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半斤八两地、交错地遵守道德和不遵守道德。美德境界是好人的品德境界,处于这一境界的人,必定恒久遵守道德:处于美德他律境界者的大多数的行为必定遵守道德;而处于美德自律境界者的行为则近乎百分之百地遵守道德。

同类推荐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不论你是圣哲贤人,还是凡夫俗子,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做人的资本。一个人,如果有了成功的做人资本,就能在生活中扮演各种成功的角色。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曾国藩厚黑智典

    曾国藩厚黑智典

    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包括:曾国藩厚黑变脸智典、曾国藩厚黑诛心智典、曾国藩厚黑韬晦智典、曾国藩厚黑纵横智典、曾国藩厚黑借势智典。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热门推荐
  • 青客

    青客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 鸣凤的传说

    鸣凤的传说

    鄂省雎县有一座道教名山——鸣凤山。山上供奉着真武大帝。本书就围绕这座仙山以张真人修炼过程,历经救苦救难,惩治恶人的经历演绎故事,折射生活。
  • 我愿陪你,这个花季,下个花季

    我愿陪你,这个花季,下个花季

    高中时期的我,老是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老师的多次谈话,父母的争吵以及对爱情的懵懂,无一不让我在那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心头阴云满布,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总会有那么一大男孩一直陪着我,给我安慰,陪我哭泣。。。。。。
  • 武贵族与庶民

    武贵族与庶民

    一位特别的贵族少年,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碰到一位美丽的蓝发少女。记忆里从未谋面的他,对她却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她到底是什么人?后来命运的安排,让他又碰到了善良的小偷、三无落魄公主等等一些身份与其相差甚远的人。少年从未嫌弃她们,并收养她们……然而,无数次悲剧让少年明白了世界的腐朽……为了心爱的人,他将何去何从?在魔法和兵器兼备的世界中,以一人之力,颠覆世界吧!
  • 王者荣耀为我生

    王者荣耀为我生

    似人似神的·人?从人类文明的开始一直苟延残喘到现在的笔记。种种心酸,种种苦辣,种种欲罢不能,种种生与死,种种自杀,种种复活。
  • 搞笑穿越:呆萌三小姐

    搞笑穿越:呆萌三小姐

    前世,她是一个毫无感情的杀手,被逼无奈跳下悬崖自尽,却想不到‘穿越’了。穿越到一个被人唾弃的将军府三小姐身上,别人都说她是一个花痴、呆子、废物,她不怕,她变了,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天才,有时腹黑,有时呆萌。当她遇到一个跟她一样的人时,他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陈琛好久不见

    陈琛好久不见

    也许是我勇敢太久,决定为你一个人而活,我以为好久不见,就可以忘记所有,其实,我们早已不复当初模样。
  • 悔,不负此生

    悔,不负此生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使命,一切的源头是仇恨。本来只为复仇,可一切却偏离本来的轨道,仇人的女儿并不是亲生的,捡来的小孩却拥有诡异的“魔法”。“我们助你们复仇,可代价是……”“我们愿意。”复仇成功,可她却代替了所有的代价。她背负骂名,等一切全部都揭开,爱之人的后悔、无助……“她没死……”真相到底是什么?
  • 我的命exo

    我的命exo

    小时候的话还算吗?你们还爱我们?爱,那就继续吧,小狐狸我们只会爱你一个。我也是,哥哥们我只爱你,我宁愿做一届平民,放弃家财万贯也爱你们。
  • 一命封界

    一命封界

    天道沦为傀儡,顺者昌,逆者亡。一段秘辛的暴露,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真与假的斗争,假与真的较量。万千界域与假为奸,少年以命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