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500000064

第64章 良心与名誉:优良道德实现之途径(2)

别人都是活雷锋,那对你多安全,多有利啊!相反的,如果坏人和小偷与你一起,那你可就倒霉了!所以,人之所以希望别人做好人不做坏人,是一种利己的动机驱使的缘故。因为别人要是坏人,你是好人,那你就如同绵羊走进虎豹豺狼窝了!别人都是好人的话,那我们大家就都是羊了!大家都一块吃草,谁也不会吃谁,大家就都相安无事了。

因此,每个人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说到底,无非是因为别人是好人对自己有利,而别人是坏人对自己有害:利己、自我利益、他人品德的好坏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是引发每个人希望别人是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的原因,从而也就是最终引发名誉的外部的原因、根源、原动力。那么,名誉的内在根源是什么?

或者说,一个人为什么会追求名誉?

常听人说,他早就把名利看开了。我也常常自以为看开了浮名虚誉。其实,这是谁都看不开的,每个人都有一种最深重的名誉心、名利心。所谓的“看开了”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因为你得不到那个名誉,你吃不到葡萄,所以你只好说它酸。你想,谁不想成名啊?问题是,他为什么想成名呢?因为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你的一切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而社会和他人是否给予你这一切,说到底,取决于你的名声好坏:荣誉、光荣意味着你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你所能够得到一切利益;耻辱、恶誉则意味着社会和他人将拒绝给予你一切利益。于是,名誉便是每个人的一切利益之本,便是他的最为根本、最为重大的利益:荣誉、光荣是每个人求得自己利益的根本手段。

所以,名和利总是连在一块的:名利!名利!名,就其本身来看没有什么用。它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它能带来利。你有了名,就有了利啊!这是它的真正的意义之所在,这是人们为什么追求名誉的真正的原因,这就是我瞧不起浮名虚誉却总是看不开放不下浮名虚誉的缘故:名誉,即使是浮名虚誉,仍然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利益之所在!所以,斯密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名声坏了,这是他最最倒霉、最最不幸的一件事情;一个人要是有了好的名声,这是他的最大利益之所在。

诚然,古往今来,确实有些伟大的智者蔑视名誉、蔑视荣誉。然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名誉心、没有对荣誉的渴求;而只能表明他们在压抑自己的名誉心而不去追求荣誉。他们不但同样具有名誉心,而且同样具有极为深重的名誉心;否则,他们就不会因为遭到舆论谴责而极为痛苦了。西赛罗说:“许多人蔑视荣誉,却又因遭受不公正的谴责而感到莫大的羞辱和痛心:这岂不极为矛盾?”其实,这并不矛盾。他们蔑视荣誉,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追求好名誉、避免坏名誉的极为深重的欲望;而是因为他们为了其他在他们看来更为重大的欲望——如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而不得不压抑、放弃与其冲突的追求荣誉的欲望。他们为了实现更为重大、更为强烈的追求自由和实现创造性潜能的欲望,而压抑、放弃了对荣誉的渴求,因而能够蔑视荣誉,不为荣誉所动。但是,他们并没有压抑、放弃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这是因为:

一方面,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远比追求荣誉的欲望更为根本、更为重大:有没有荣誉,有没有好名誉,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好不好的问题,是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发展的问题;而有没有坏名誉,则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中生存的问题:坏名誉意味着社会生活的终结和死亡。所以,任何一个智者,任何一个人,只要他生活在社会中,他便只可能为了自由和自我实现等等而压抑、放弃追求好名誉的渴求,但是,他不可能为了自由和自我实现等等而压抑、放弃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另一方面,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是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的最为根本、最低级的欲望,因而只有在这种欲望得到相对满足的条件下,每个人才可能产生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等等比较高级的欲望。这样,一般说来,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并不会与追求自由和自我实现等等比较高级的欲望发生冲突、不可两全。因此,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在这些伟大智者的心中同样极为深重地存在着。所以,他们固然因为压抑求名心或荣誉的追求而能够不为荣誉所动,却不能不为坏名誉而感到莫大痛苦。

可见,每个人必定因名誉攸关自己最为根本的利害而无不具有极为深重的名誉心,无不极为深重地渴求荣誉、光荣,无不极为深重地怀有避免耻辱或坏名誉的欲望;正如无不深重地好利恶害、趋利避害一样;只不过人们各自所求的荣誉和所避的耻辱往往大不相同,亦如他们所求的利和所避的害往往大不相同罢了。一言以蔽之,每个人的求名心源于求利心:求名是求利的手段。

但是,手段与目的是互相转化的。当一个人的好名誉、荣誉不断给他带来利益和快乐时,他便会逐渐爱上名誉——爱是自我对其快乐和利益之因的心理反应——从而能够为荣誉而求荣誉、为名誉而求名誉、为名而求名。这时,荣誉和名誉便不再是求利的手段,而是目的本身;求利则不再是求名的目的,而只是产生求名目的之原因、原动力:为名而求名是因利而求名,而不是为利而求名。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我们到处都能够看到,那些极为珍爱自己名誉的人,他们某些行为的目的岂不往往是为名誉而求名誉?他们这些行为的目的只是名誉、荣誉而不是利益;不但不是为利益,而且往往为了名誉而牺牲利益乃至牺牲性命。因此,利己决不是这些行为的目的,而只是最终引发这些行为目的之原因、原动力:为名而求名不是为利而求名,而是因利而求名。这样,求利心(为求利而求名)和求名心(为求名而求名)便是名誉内在的双重直接根源,是名誉内在的双重目的;而利己心则是最终产生这些目的的名誉内在之终极根源、原动力。

综观名誉的内外起源可知,名誉的来历颇为复杂,一方面,每个人之所以都有对他人进行道德评价而给他人以毁誉的深重欲望,直接说来,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希望他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说到底,是因为别人是好人对自己有利,而别人是坏人对自己有害:利己是名誉外在的终极根源、原动力。另一方面,每个人之所以渴求光荣、避免耻辱而怀有深重的名誉心,直接说来,是因为名誉攸关自己最为根本的利害,因而每个人是为求利而求名,进而为求名而求名;说到底,每个人必定是因利而求名:利己是名誉内在的终极原因、原动力。

良心的产生过程似乎比名誉更为幽深曲折,但二者相反相成,弄清了名誉起源,良心的源头也就昭然若揭了。你仔细想一想,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良心?

为什么他做了坏事会痛苦,做了好事就快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良心的源头与名誉的外部源头一样,是起源于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只不过,名誉起源于希望他人做好人的道德需要;良心则起源于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人是一种道德动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道德需要:一方面,或多或少有希望他人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或多或少都有自己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需要。比如,看电影、电视剧时,很多人禁不住会问: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个小孩,我们若是对他说,你是一个坏孩子,他就生气了,一下子就哭了;要是说他是好孩子,他就高兴了,喜笑颜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做好人不做坏人的道德需要。试问,有谁不想做一个好人?有谁愿意做一个坏人?没有。每个人都想做一个好人,这是最深刻的人性。坏人也是人,也与好人同样具有人性,也与好人同样具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

我们都见到过坏人,你仔细想一想,其实他并非没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你说哪一个坏人就想做坏人,不做好人?不是,他也想做好人。但是,他还有更加强烈的需要,需要欺诈拐骗、偷盗抢劫、杀人越货,需要偷鸡摸狗,需要往上爬,嫉妒心推动他把别人踩下去,自己爬上来。人有七情六欲,他有种种的需要、欲望、目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仅仅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一个人不道德的需要和愿望非常强烈,远远超过了他想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那么,他做好人的道德需要就会被压抑、克服而显现不出来。这样的人就是所谓的坏人,一事当前,他的良心的需要好像泯灭了,其实还是有的。他也是人,怎么会没有做一个好人的人性呢?

那么,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人、有道德的人、有美德的人,从而满足其道德需要?无疑只有去遵守道德、去做好事。这样,每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便会推动他去做遵守道德的好事,推动他对自己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进行判断、评价,从而因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是否被自己的行为所满足而发生种种心理与行为反应,亦即良心的知情意行之反应:如果看到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便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良知、认知良心),便会因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得到实现而沉浸于良心满足的快乐(情感良心),便会有继续行善而遵守道德规范之意(意志良心);如果看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便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人(良知、认知良心),便会因自己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得不到实现而陷入良心谴责的痛苦(情感良心),便会有改过迁善而遵守道德规范之意(意志良心)。

可见,良心这种自我道德评价源于每个人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然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良心的最终源头、原动力是什么?其实,做一个好人是挺累的。你看我的女儿,有一天突然大喊:“我不要做一个好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做一个好孩子就得循规蹈矩、遵守道德、限制和压抑自己的种种欲望和自由,因而就是一种痛苦,是不是?所以,人,就他的本性来说,原本是不愿意有美德,不愿意有道德的。但是,为什么他还要追求美德、遵守道德?为什么他还会有一个做遵守道德的好人的需要呢?

原来,人是个社会动物,每个人的生活都完全依靠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所以,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便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得到赞许,便意味着得到一切;遭到谴责,便意味着丧失一切。不言而喻,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之关键,在于他的品德如何:如果社会和他人认为他品德好,那么,他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和给予;反之,则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和惩罚。所以,正如孟子所言,一个人是否有美德,乃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的利益:“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

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这恐怕就是一个人最初为什么会有美德需要的缘故:他需要美德,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和他人的唾弃、惩罚)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和他人的赞许、赏誉),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

所以,一个人之所以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归根结底,是为了吃小亏,占大便宜。是不是?你看,我的女儿,她为什么要做一个好孩子?就是因为做好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好处。她要是做好孩子呢,就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赞许,妈妈会给她买好衣服、买玩具、买好吃的等等。就像海洋馆里的海豚似的,它听话,乖一点,按着驯兽员的要求来做,就给它一条鱼。确实,一个人为什么遵守道德啊?因为遵守道德,就能够得到父爱、母爱,就能够得到领导的表扬,就能够得到社会的赞许,就能够得到他能够从社会那里得到的一切利益和快乐。这些利益和快乐的正价值显然远远大于他遵守道德所受到的压抑和限制的负价值。所以,一个人有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归根结底,是因为它能够得到更大的利益。

这样,每个人有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说到底,都源于利己,源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赏罚。对于良心的这一终极源头、原动力,弗洛伊德曾有大量论述。通过这些论述,他得出结论说,良心起源于自己对于父母、养育者、教师、领导、国家、舆论等外在权威的赏罚的恐惧。那么,对于这些外在权威赏罚的恐惧究竟是怎样形成良心的?

同类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经典超译本)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篇对话录。在这个对话录里柏拉图建构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人类的正义与善是这个乌托邦的主题。这部作品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西方哲学家公认的“哲学大全”。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与思考,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该译本可从任何一页翻开阅读,精致的排版与精巧的开本适合随时、随地、随意、随性翻阅,特别适合非专业、非学术人群。
热门推荐
  • 魔仙恋之七国盟约

    魔仙恋之七国盟约

    佛说我只是菩提树上的一片叶子。无心亦无情,不懂得人世间的世故和冷暖!一日,佛在菩提树下禅定。一阵清风拂来,我便摇曳了几许身姿,佛,微微睁开眼睛,起身注视着我。“我将你幻化成人形去人间历练一番如何?”我只是这菩提树上的一片叶子,没有嘴巴也只能默不作声了!只是那身体随风飘荡的更加的厉害了!“我知道你是满心的欢喜,整天听风捎来人间的祈福,听鸟儿诉说着大地的广袤,看雨水中夹杂着眼泪和汗水,你的心早就按耐不住了吧!”我依旧不能作声。“今天我便了了你的心愿,让你去人间走上一遭,也好安心皈依我佛!“说着佛便念上了一段咒语,顷刻间天地已经变了颜色!
  • 守护甜心:生如夏花

    守护甜心:生如夏花

    十字路口前困难重重,星光是我唯一的指引。请你告诉我,该何去何从。即使中间的障碍,阻隔了你我。我仍等待著命运,这就是命运。就像暴风巨浪肆虐的大海里,我是如此渺小而无助。但就算是要分开海洋,我也会来到你的身边。温暖的你,是我唯一的支柱。因为爱你,没有一丝悔意…
  • 落水长安

    落水长安

    他叫做时引,以时为引,陌路红尘,纵横交错于世间,回首一瞬,不过咫尺天涯,只愿她一世长安。他为她赔上一身修为,只为换她只身周全,一生安康。他说,天下又何妨,我只要一个长安。
  • 三年之后,你们是否还在

    三年之后,你们是否还在

    三年当中,会发生许多事,朋友还会继续陪着你吗?顾允是一个很多愁善感的女孩子,她需要友谊,可是害怕背叛,可为什么一切都离她越来越远了。
  • 九国纪

    九国纪

    司徒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名词:剑冢!因为对剑的兴趣,所以有关于大陆之上一些与剑有关的故事和传说,他也多少了解一些,这剑冢据说是某些绝世剑道高手死后葬身之所,又有称为“葬剑之地”。而对于后来的武者们来说,尤其是修炼剑法的武者,这剑冢绝对不啻于一个巨大的宝库,因为里面很可能就藏着那个绝世剑道高手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其剑法秘籍、或者其所用的剑,更或者蕴含有久育不散的剑意。
  • 校花归来

    校花归来

    一次阴谋诡计,让身为王者学院的校花陌行香车祸跌落悬崖。幸运的是,陌行香不但没死,反而成了拥有强大异能的王者,她重新归来,又是如果对待害她的人呢?她在这处处都是黑暗邪恶的地方,能否遇到信任的人呢?本文不虐不恐怖,纯属现代言情异术超能哦!
  • 道门鬼闻抄

    道门鬼闻抄

    清朝末年,天下大乱。关东奉天行省辖下昌图府,有一门捉鬼降妖的师徒,有一众光怪陆离的鬼怪山精。官兵、富商、八旗子弟,戏子、书生、道士、和尚,无非都是在世的皮囊。胡黄常白各路仙家,在人间上演了一出出好戏。魑魅魍魉种种鬼怪,未必是天生的孽障。讲书的一落惊堂,众客官细闻其详。本书内容纯属鬼说鬼话、鬼言鬼语、鬼哭鬼笑、鬼打鬼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冰山总裁:女人就宠你

    冰山总裁:女人就宠你

    身为姜家养女的她,为了赎回姜家的正牌少爷而被送到了他的面前。“想要我睡你,还得看你的身体有没有这个价值。”她不甘。他心动。“这女人归我了,今后就是我的所有物,直到我腻了为止。”一句话,姜筱夜就成了聂辰的玩具。这个呼风唤雨的商界帝王从来没被女人拒绝过,但却偏偏入不了她的眼。他宠她,疼她,给她一切,就是为了让她爱上他,沉迷于他。没想到的是,最先缴械投降的那个人,却是他自己。然而,当记忆中的那个女人出现,聂辰的心却动摇了……“姜筱夜,我们离婚吧!”
  • 影者控影师

    影者控影师

    神影大陆,这是一个影的世界。神影大陆的人们可以从影子中觉醒本命影神,修炼元素之力。可以召唤影魂,可以收服强大的影兽为自己战斗。神影大陆有三大势力、一大联盟。三大势力分别为两大帝国、一大公会。大联盟为一个混乱联盟,其中王国公国无数。而我们的故事,就从出生在混乱联盟一王国中的主角少儿时期开始。欢迎大家进入影者的世界。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夜色迷情

    夜色迷情

    [花雨授权]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一次,她绝对不要救那个一身危险的男子。因为他,她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时不时会出点状况来考验她心脏的强度。不知不觉间,她失了婉柔的平常心,眷恋上他谜一般的黑色夜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