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68

第68章 附录陈家琪着述年表(1)

着作:

1.《人生天地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1993年第2版,2009年第3版2.《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版,1998年第2版3.《人在江湖——水浒:一个文本与一种解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4.《形而上学的巴别塔·上篇:存在·认识·表达》,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5.新评新校古典名着《水浒传》,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6.《话语的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7.《在国外的日子里有所思》,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8.《经验之为经验》,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9.《沉默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0.《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法国DescleedeBrouwer出版社,2004年11.《哲学的基本假设与理想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人生之心境情调》,山东友谊出版社“当代博士生导师思辨集粹”第6辑,2008年13.《三十年间有与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4.《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陈修斋主编,我承担了部分内容,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1997年第2版译着:

〔英〕罗素:《对莱布尼茨哲学的批评性解释》(Bertrand Russell),我承担了部分翻译内容,商务印书馆,2000年

论文:

1982年

1.《样式-单子,自因-和谐:斯宾诺莎与莱布尼茨的比较研究》(与陈宣良合着),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2期

2.《斯宾诺莎社会政治学说的哲学基础》,载《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4月

1983年

1.《论萨特伦理学的方法论特征》,载《法国研究》1983年第2期

2.《斯宾诺莎论人的理智与情感》,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83年第2期

1985年

1.《关于月亮与六便士的对话》,载《新创作》1985年第2期

2.《面对这样一幅作品的哲学沉思》,载《现代摄影》第8辑

1986年

1.《知的执着与思的迷惘》,载《青年论坛》1986年第1期

2.《另一世界的一道紫光》,载《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8期

3.《他在同自己作战》,载《美术思潮》1986年第3期

1987年

1.《一个并非追求中的自为自的世界》,载《海鸥》1987年第2期

2.《爱与正义之间》,载《读书》1987年第12期

3.《悲剧·怜悯·生存否定——叔本华哲学简论》,载《德国哲学》1987年第3辑

1988年

1.《叔本华:浪漫的有罪意识》,载《德国哲学》1988年第4辑

2.《哲学与人的处境》,载《光明日报》1988年5月2日

3.《你已经越过火墙了吗?》,载《科技日报》1988年4月24日

4.《吃无禁区》,载《科技日报》1988年7月3日

5.《近现代德国哲学中人的主体性原则》,载《湖北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

6.《到本体论那里去:人的内容与形式》,载《江海学刊》1988年第4期,《新华文摘》1988年第8期全文转载

7.《摄影:人与相机之战》,载《摄影》创刊号,1988年3月

1989年

1.《关于上帝的对话》,载《读书》1989年第3期

2.《文化与对文化的超越》,载《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1期

3.《宗教指向人性的弱点——(基督教真义)译后记》,载《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4期

4.《我们怎样表达?》,载《文艺之窗》(湖北省文联)1989年第7期

1990年

1.《何处有哲学自己的家园》,载《书林》终刊号,1990年第3期总第88期

2.《守住的与向往的》,载《艺术时代》1990年第5期

3.《岩石在说什么?》,载《摄影》1990年第5辑

1991年

1.《人道主义与非人道主义问题》,载《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2期

2.《人的沉沦与良知呼唤——马丁·布伯与海德格尔的比较研究》,载《德国哲学》第9辑

3.《相机与人》,载《现代摄影》总第24期,1991年9月

4.《国外当代“哲学终结论”综述》,载《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11期

1992年

1.《在哲学生涯中——陈修斋教授一席谈》,载《社会科学动态》1992年第2期

2.《对“逃离索比堡”的沉思》,载《艺术世界》1992年第3期

3.《利他主义教育与工具理性》,载《上海教育报》1992年12月1日

1993年

1.《A为何恐惧?》,载《花城》1993年第3期

2.《“思想”就是给出一种“说法”》,载《上海教育报》1993年5月18日

3.《诗人何为?》,载《艺术世界》1993年第3期

4.《“解”后现代之“后”》,载《文论报》1993年7月24日

5.《秋菊三题》,载《大众月末》(武汉工人报)1993年8月第61期

6.《俗文化中的边缘意识》,载《通俗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7.《主体的纯粹形式与文化人类学》,载《哲学与人》,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

1994年

1.《身份与价值》,载《文汇·电影时报》1994年4月9日

2.《有死有不死,无为无不为——陈修斋老师在生命的最后日子》,载《莽原》1994年第3期

3.《无法沉默的(沉默的羔羊)》,载《青年心理咨询》1994年第5期

4.《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载《读书》1994年第5期

5.《“有意而为之”中的“意”与“为”》,载《楚天艺术》1994年第2期

6.《真相与诱惑》,载《花城》1994年第6期

1995年

1.《一代人的死活》,载《花城》1995年第1期

2.《主流文化与卑俗世界》,载《文论报》1995年6月15日

3.《存在与价值的剥离——文化讨论中的一种态度》,载《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2期

4.《“世上先有是事”——水浒世界中的“是”与“事”》,载《思想》文综,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信与不信之间》,载《焦点》1995年9月号

6.《坚持一种微弱而又消极的声音》,载《浙江学刊》1995年第5期

7.《另一套话语的表演方式——论(灵之舞)的理论贡献》,载《中国书评》1995年9月号

8.《话说凶猛》,载《天涯》1995年第6期

9.《想象力的冒险》,载《艺术世界》1995年第6期

10.《交往·论辩·道德意识——评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载《伦理学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世界的“什么性”与“在性”从胡塞尔到海德格尔的一个考察》,载《德国哲学》第14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

1996年

1.《“文革话语”管窥》,载《书屋》1996年第1期

2.《口语语境的可推理性原则是如何建立的?》,载《花城》1996年第1期

3.《让晦暗不明的主题尖锐化》,载《花城》1996年第1期

4.《确立学术自尊心》,载《东方》1996年第1期

5.《意淫与禅让:说法与做法》,载《读书》1996年第2期

6.《存在于历史中的个人档案》,载《焦点》1996年7月号

7.《诗与思》,载《文论报》1996年7月1日

8.《鬼影憧憧的文化氛围——读(施洗的河)》,载《当代文论报》1996年8月号

1997年

1.《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生成——重读安娜之死》,载《花城》1997年第1期

2.《心境》,载《书屋》1997年第2期

3.《文化与文明的冲突》,载《开放时代》1997年5-6月合刊

4.《时代精神的悲哀》,载《文论报》1997年7月15日,署名“吴擎”

5.《入戏的观众》,载《书屋》1997年第6期

6.《人读书与书读人——关于书与其读者间关系的思考片断》,载《新东方》1997年第6期

7.《越来越轻省的回忆》,载《新创作》1997年5-6期

8.《旅法笔记》,《海口晚报》1997年1-4月连载

9.为冯令沂先生的专着《熵:一种可能的形而上学》作“序”,该书由花城出版社于1997年6月出版

1998年

1.1998年1月24日和2月21日,《文汇·电影时报》刊登我的《人在江湖》一书中的两节:《水浒中的男人与女人》、《江湖义气与社会正义》

2.《中国文化传统:剥离与诘问》,载《天涯》1998年第2期

3.《谁是实践的主体?》,载《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4.《作为一个释义学话题的“回到事情本身”》,载《开放时代》1998年第2期

5.《跳出手掌心——王小波的浪漫与幽默》,载《新东方》1998年第2期

6.《该说话时就说话》,载《书屋》1998年第3期

7.《全新的情感经历》,载《东方女性》1998年第6期,署名“陈言”

8.《摄影作品的真实性》(一、二、三),载《人民摄影》1998年3月11日、4月8日、8月26日

9.《往事中的思想经历》,载《新创作》1998年第3期

10.《废话有用》,载《岭南文化时报》1998年10月10日

11.《执着与迷惘——作为一种个人思想与情感经历的文化大革命》,载《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12.《海南育种日记》,载《天涯》1998年第6期1999年

1.《1999独白》第一卷《卷首语》,第二卷《什么才是我们的当代?》,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出版,1999年发行

2.《用什么担保回忆的真实?》,载《文论报》1999年3月4日

3.《你看过(岭南文化时报)吗?》,载《开放时代》1999年3-4期

4.《往事中的思想经历》,载《花城》1999年第3期

5.《往事》,载《灵水》1999年第6期

6.《现象学视域中的概念性描述》,载《开放时代》1999年第5-6期

7.《我们怎样才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谈论这个作为生活世界的世界?》,载《德国哲学论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见证与赤脚的乡愁》,载《中国摄影》1999年第9期

9.《胡适的惶惑——对德、赛两先生之命运的再思考》,载《自由交谈》5,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

10.《超越个体性》(译文,原着作者为C.S.Lewis),载《莽原》1999年第6期

11.《爱伦堡眼中的一段历史》,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12月22日

2000年

1.《琼州学子陈序经》,载《今日海南》2000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诗词那么美,爱情那么伤

    本书评述了古典爱情诗歌,包括项羽与虞姬、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王献之与桃叶、元稹与红拂、崔郊与女婢、李煜与小周后等。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

    《人生百味(散文)》内容丰富,闪现着思想光芒的书系读者群相信也会非常庞大,学生、上班族,文学爱好者、一般读者都可以阅读和收藏。这些文章能使我们站在大师的肩上,感受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接欣赏水平和阅读品味。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
  • 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

    30余篇约14万字精美的散文作品,凡是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都可在其中找到过去的青春记忆和无法消释的故土情怀——以乡村为经,以情感为纬,在喧嚣的现代语境中,以一颗对故乡、亲人、生命的感恩之心,描绘出一个“80后”作家疼痛、细腻、诗意的生活图景,并以此完成了一代人“纸上还乡”的精神历程。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虐宠娇妻

    易烊千玺:霸道总裁虐宠娇妻

    三年合租,他和她彼此相爱,大学毕业她带着他的孩子远走高飞,三年后她带着孩子回来,他开始了报复直到再次失去他明白他一直爱的都是她,残酷的斗争,虚伪的面具,真诚的爱,最坚实的友情支持他们走过一道又一道砍
  • 仙途逍遥

    仙途逍遥

    提三尺剑,战诸天神佛;擎万丈帆,斗三界诸生!从此天下风起云动,从此万族争锋!Ps:这是一个欢乐地小逗比的逆袭,你瞧,他来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三千年卿可安好

    三千年卿可安好

    当我再次见到你的时候,是在三千年后,红木朝凤冰棺渐渐被撬开了,正对着我的那个男子可不正是你,你又把我拉出了黑暗,可当我终于喜欢上你的时候,你嘴角曾经只属于我的45°微笑,已经调转了方向,我看着你用那种曾经我最为熟悉的目光看着那个女孩子,她可真漂亮,至少比我现在要好,只见你对她笑“微,我就知道我们一定会成功的。虽然这具女尸不知道是何朝代的,但她身上的饰品陪葬就已经显现出她地位的不一般了。”我略微的勾了勾嘴角:凌沐秋,那便让我这残破不堪的身躯,最后一次为你带来些什么吧,至少完成了你那时的心愿,让我爱上你。
  • 惊天志

    惊天志

    为改变命运;为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剑指苍穹;为六界而战!
  • 列仙逍遥传

    列仙逍遥传

    封神一战,引动天地另一场浩劫。长风,轩辕后裔,身负引领散仙历劫归位的大任,历经三百劫数,却逃不开生死情劫。羽霓,孔雀大明王之女,自从出生便被人称做“妖女”,只为长风一句“人妖殊途”,潜心苦修褪去妖形,可再见他时,他已经忘记曾经戏言,也忘记了她。也罢,你若荡魔除妖,我比肩而战。你若退隐归山,我与你采菊东篱……一生不作他求,只愿碧落黄泉生死相陪。可是……这一切居然是一场骗局。
  • 滑过眼底的忧伤

    滑过眼底的忧伤

    叶新晨是个快乐的孩子吗?她只是一直活在深深的自责中,因为她的任性她的爸爸妈妈弟弟的死了。因为匡亚的出现让新晨脱下了伪装的嫁衣,可是终究是不告而别。大学的生活夏天的出现,跟匡亚极其相似的脸庞。夏天的痴情化解了新晨。最后原来夏天跟匡亚是同父异母的姐弟?他们因为新晨相认。夏天的朋友冷耀和妮可的故事呢?
  • 樱花树下微微回眸

    樱花树下微微回眸

    韩国当红组合“B-A”【BlackAngel】遇到“TFBOYS”,几位队员之间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
  • 英雄入彀

    英雄入彀

    “除了战败,没有什么能够抵得上胜仗所带来悲哀的一半……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刻,我遇见了怀特!她将一辈子铭刻在我的心里,是她让我重新振作起来,我的成就归功于她!可惜的是,最后见她的那一面是永恒的一面……在我之后的日子里我碰见了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是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他的军事天分十分的惊人,比之汉尼拔·巴卡也不曾多让,然而戏剧性的是他终归败在我的手上……历史有它的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我不知道我来到这个世纪是不是奇迹,但是我会尽我之力——网破六次,成于七次。”——第一代威灵顿公爵日记
  • 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探险故事

    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探险故事

    本书向大家展示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探险故事,同时也向读者打开了一扇扇新的探索大门。
  • 奥战之魇

    奥战之魇

    种族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萦绕在天外缘境、奥元大陆与荒芜绝域之间永不休止的利益争斗。荣耀、辉煌亦或与生俱来的使命,冒险、征程与不容动摇的信念。纵然全世界欲与之为敌,依旧的是他们热血不止的滚烫。当烽火的尽头留下了诉不尽的孤寂,当罂魇花的妖艳让人忘却了它掩盖住的遍地坟茔。善与恶只是相对而论,正与邪不过立场之言,历史的洪荒中本没有值得歌颂的篇章,只有成王败寇是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