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50200000021

第21章 一九八六(3)

读过黑格尔《美学》的人都知道,黑格尔也把悲剧的产生认作是两种互不相容但又各自有道理的伦理力量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只是“永恒的正义利用悲剧的人物及其目的来显示出他们的个别特殊性(片面性)破坏了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平静状态;随着这种个别特殊性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叔本华与黑格尔悲剧理论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出发的,这种体系本身就要求有一个“永恒正义”、“完满人性”或“绝对的善”的概念,在此概念之下,美不过是手段。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黑格尔把“命运”认作必然性,而必然性又最终通往“永恒主义”,而叔本华则把“命运”认作“原罪”。两人都持决定论观点;但在决定论或宿命论的巨大阴影笼罩下,无论是出于对“绝对理念”这一“永恒正义”的建议,还是希图在宗教中求得平静和满足,都势必减弱乃至丧失真正的悲剧感。没有对那种“既不能用理智去说明,也不能在道德上得到合理证明的东西”的反抗,就不会有壮丽的毁灭,不会有巨大的悲剧感。

如果说,黑格尔在审美心理中强调的是悲剧乐观的一面,即“永恒正义”的胜利的话,叔本华强调的则是悲剧悲观的一面,即“原罪”的不可开脱。他用“原罪”

说衬托悲剧中的受难,这有合理的一面,因为悲剧不可能从完全快活的心绪中产生,但从审美的角度看,悲剧中的悲观的一面并不意味着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这一点也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要是看悲剧而没有感觉到由人类尊严而生的振奋之感,那就是没有把握住悲剧的本质”。由于“永恒正义”和“原罪”都是超出审美经验的抽象观念,因此,叔本华在强调悲剧悲观的一面的同时,就已经不是就悲剧而论审美,而是使悲剧成为对人生受难的一种象征。

从美感经验中挖掘出某种人生哲理或“象征意义”,叔本华本人就认为这与艺术的本性格格不入。他非常反对寓言画,反对造型艺术在其直观意义之后还有一个它所寓意的名称意义,认为这种意义只会使人离开一切艺术的真正对象而转向抽象思维。但他又坚决主张文艺必须有其象征意义,因为文艺直接使用的语言和字眼是概念,而艺术的目的恰恰是要从概念过渡到直观,这就需要想象力去捕捉词语后面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他的悲剧理论中,也就是原罪。原罪作为一种人生寓意或象征,本身也就是宗教的寓意或象征。他说,艺术和宗教在这一点上的同一,虽然是抽象的,但不等于抽象认识,因为认识是为意志服务的;而通过想象力所捕捉到的寓意则是非逻辑的,因而是直观的,所以它不作为动机出现,而成为取消一切欲求的清静剂。“从这种清静剂中可以产生绝对的无欲——这是基督教和印度智慧的最内在精神——,可以产生一切欲求的放弃,意志的收敛,意志的取消,随意志的取消也可以产生最后的解脱。那些永远可钦佩的艺术大师就是这样以他们的作品直观地表出了这一最高的智慧。所以这里也就是一切艺术的最高峰。”

9.在从美感经验中的“无我”向清净无为的人生态度的过渡中,同情或怜悯起了关键的作用。

恐惧和怜悯既是悲剧心理学所要分析的两个基本要素,同时也涉及一种对诸如人道主义这样的人生观的解释。叔本华强烈反对康德把善和美德归之于义务和绝对命令的思想,认为它们只是抽象认识,而不是直观认识。直观认识不容转达,它来自人自己的领域,因此“教不会”“学不来”,“正如所有的美学,从亚里士多德起,从来没有造就一个诗人一样”。真正的美德源于对人生痛苦的直观体验,并从这种体验出发,产生一种恐惧感和怜悯心。所谓恐惧,是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恐惧。任何个体的人总处于一定的时空关系之中,只有恶人才把这种时空的不同看成鸿沟,以为别人的痛苦与自己无涉。叔本华说,这种区别只是借个体化原理才存在的。对于本体的人或生命形式本身而言,永远只有“现在”,“因为生命有着无尽的时间和无穷的空间以取消可能性在现实性之间的区别”。因此人才会对过去的往事感到内疚,对遥远的苦难感到不安。这样看来,每个人事实上都承担着人类的共同痛苦,并出于这种痛苦的恐惧,才会割舍自己的享受以在人我之间建立起平衡的均势。怜悯也正由此而生。叔本华说,怜悯是对别人痛苦的意识,“而这种痛苦是从自己的痛苦中直接体会到的,和自己的痛苦等同看待的”。哭也同样。能哭的人是以爱的能力,同情的能力和想象力为前提的。因此对一个哀悼者来说,看起来他为死者的遭遇而哭,实际上“控制着他〔感情〕的东西主要的是同情整个人类的遭遇,人类注定的最后结局”,因此是为自己而哭,是对自己感到同情。

从恐惧和怜悯出发,逻辑上不但需要一个人生即痛苦,你我皆在痛苦中的前提,而且也导向这样一个结论,即仅仅消极的不伤害别人是不够的,真正的出于恐惧和怜悯的“公道”就是清心寡欲,达到对生命意志的否定,好像不这样,就会成为让别人受苦的同谋一样。

如果说,在叔本华看来,悲剧之所以能给人以快感,就在于它能使我们通过对悲剧主角的怜悯之情而“逃出自我”的话,那么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之所以最能使人免却痛苦,就在于它能通过人对自身存在的怜悯而达到生存否定的逻辑结论。悲剧是清净剂,使人看到意志的内在矛盾及其本质上的虚无性,生存否定则是通过对这一清净剂的反省思维后所得出的理性认识。

作为一种认识,我们可以说理论上的否定是一种积极力量,但绝望则导向虚无。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种绝望仅仅具有理论形态,而且是从某种先验逻辑推导而来的话,那它又必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望,而同样是否定。从认识上看,问题并不在叔本华与莱布尼茨相反,把这个世界看成了一切可能有的世界中最坏的世界是不是对,因为无论是最好还是最坏,本身只是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抽象,问题只在于面对这个现实世界的现实态度。

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叔本华本人非但没有自杀,而且也不赞成自杀。他认为自杀不是生存意志的否定,而恰恰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肯定,因为自杀的人非但没有看穿摩耶之幕的虚幻,反而感到生活太不遂人意(个体意志)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他的生存否定这一伦理结论所要求的现实的解脱呢?仍然是要回到艺术中去,回到美那里去。虽然这种解脱只是“刹那间的”,但毕竟是现实的。

美是存在本身给人的恩惠。一个还能感受到美的人一定在其自身就存在着抵消悲观主义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但现实地证明着那种把悲观情绪绝对化(绝望化)的形而上学逻辑的虚假性,而且作为一种解毒剂,本身也就呼唤着人们走出他的形而上学思辨,回到对生活本身的真切感受那里去,回到美那里去。因此,看起来叔本华在理性上得出了和印度佛教大体相似的人生结论,但实际上,正如朱光潜先生尖锐而又不无讽刺地指出的那样:“我们也很怀疑,佛教竟会赞成通过悲剧来教人淡泊宁静这种想法。”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与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夜莺在黑暗中歌唱,是为了慰藉自己的寂寞。一个人走进剧院为悲剧主角洒下同情的泪水,本身也就是对人世间那美好的东西的一种非正式而又更真诚的承认和向往。因此,正如悲观主义本身并不是个真理或谬误的问题一样,我们在读他的书时,也并不大看重他的理论本身,而宁愿把他的悲观情绪浪漫化或诗意化,使之在语言和词语的概念之后,能给我们一个较为生动的直观形象。这个形象,也就是集叔本华的悲剧、怜悯和生存否定的悲观主义于一身的基督受难的形象:

“至于基督教的救主,那就是一个更为卓越的形象了。他,充满着这个深刻形象的生命,拥有最高的、诗意的真理和最重大的〔人生〕意义,在具备完美的德性、神圣性、崇高性的同时,又在无比的受难状况中矗立在我们面前。”在这个形象里,不但使叔本华的悲剧壮美、崇高、怜悯和受难都得到了完美体现,而且也使他的艺术、哲学、宗教在直观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统一,因此他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的最后再次强调说,基督受难应该永远在普遍性中成为一个生命意志之否定的象征或人格化代表。

10.对宗教的态度,是本文第4节所涉及的两种悲观主义的分水岭。尼采在后期之所以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瓦格纳艺术怒斥为“一种充满浪漫气息的形而上学的安慰和麻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宗教态度的不同。无论怎么说,宗教的最高目标总是指向道德的自我完善,而且只要使艺术和形而上学服从于这一最高目标,那就不能不使它们本身成为逃避人生苦难的手段。于是,人们就习惯于在一些仅是戏剧性或象征性的东西中扮演一个似乎真实的角色,在空无中寻找它的果实。因此,尼采说这种悲观主义及其艺术和形而上学将摧毁欧洲文化的最后力量,使它更加腐化,直至灭亡,因为它根本上就是一种生命力的减退。

但事情还有另一面,就是尼采的“超人”(Superman)形象,就其象征意义而言,本身又有着叔本华所描绘的基督受难的原形,只不过使受难中的基督那悲天悯人的愁苦面容换成了颇带残忍性的大笑和狂暴而已。这其间的转折环节,与叔本华对基督教新旧约的区分很有关系,因为正是这种区分本身,体现着叔本华在悲观主义情绪下的宗教观念。

在《论世界之苦恼》中,叔本华说,旧约的生存否定是因为人无法逃脱外在的必然性,即法则的统治。这种宗教属专制有神论。新约的生存否定实际上是自愿受苦(asceticism)。因此,“从旧约过渡到新约,从法律范围过渡到信仰范围,从行为正当之裁判过渡到受人神中介(mediator)之救济,从罪恶死亡过渡到依赖基督而永生,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也就是从仅事道德讲求过渡到生存否定”。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才说原罪(意志的肯定)和解脱(意志的否定)构成基督教的内核的巨大真理。

这种把外在否定和人的自我解脱理解为新旧约之分的观点,在基尔凯郭尔那里成为教会的宗教和基督的宗教之分。教会的宗教由于强调外在形式的约束,恰恰使信仰本身成为对人生苦难的颇为惬意的逃避;而基督的宗教由于把信仰纯粹看成是个人的私事,因此才更突出了人的主观性、内在性和自我选择性并使之找不到任何外在的借口。这种区分从本质上看,又成为尼采对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的区分。基督教整个下降为奴隶道德的依据,而真正的主人,必须从自己出发去创立符合于“超人”标准的价值体系和人生目标。至此,就如尼采作品的着名英译者和研究者霍林德特尔(R.J.Hollingdale)所说,大约从1881年夏天之后,尼采就已经逐渐走出了他的虚无主义。这说明怀疑主义、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本身就具有否定它自身的力量。

自从马丁·路德(MartinLuther)把个人解释《圣经》的权利同天主教对立起来之后,传统的宗教观念就已经面临瓦解。康德进一步否定了神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传统,说明理性、逻辑和范畴在“绝对”面前无能为力,这在事实上已经指出,信仰本身作为人的感情生活的需要,只有当其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时,它才是有价值的。如果说,在马丁·路德那个层次上,是用理性主义对抗宗教本身的非理性主义的话,那么到康德这个层次,则是通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扬弃过程,使宗教和理性都失去了它们作为“绝对”的神圣色彩,而同时降为人的需要本身。整个19世纪都笼罩着康德哲学的巨大影响;而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使命之一,借用法国作家安德烈·马尔罗的话说,就是一方面摆脱上帝,一方面给它重新找个位置。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情绪,从这个角度来看,就在于对一个从理性上已经比康德更为彻底地摆脱了上帝,而在感情上比康德更加“不理智”地依赖于上帝的人来说,他还根本看不到上帝的新位置应该安放在哪里,因此才在惶恐不安中紧紧抓住昔日宗派的象征意义不放,以慰藉自己那颗孤独的心,而尼采之所以能从虚无主义中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当他最后失去了给上帝“重新找个位置”的信念后,产生了自己就是上帝的幻觉。我称它为“幻觉”,是因为在扎拉图斯特拉的形象中,依然残留着死去了的上帝的痕迹。

1887年,晚年的易卜生(Ibsen)在一次演说中说:“我相信诗、哲学和宗教将能融合为一个新的范畴,将成为一种有活力的新力量。我们活着的这一辈人对它不会有清晰的概念……我相信我们时代的理想虽然蜕变着,但它正趋向我在我的剧本《皇帝与加里利人》中所命名的那个第三帝国。”

《皇帝与加里利人》所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呢?让我以引用法国着名的易卜生研究者维·德·克莱维尔(VicomtedeColleville)和弗·德·泽佩林(F.deZepelin)关于这个剧本的一段评论来结束我的这篇论文,因为我相信,这段评论不仅反映了易卜生本人作为一位狭义的悲观主义者在他那个时代的痛苦和愿望,而且也是整个19世纪文化氛围的一个生动反映,用它来概括叔本华的宗教理想和“克己受难”的人生意识,是较为贴切的:背教者朱利安由于神灵的感召去创建基督教。年轻时是基督徒,后来由于雅典的雄辩家们和亚历山大的神秘家们的影响,越来越疏远了基督教;而基督教本身也由于皇帝们的恩宠而远离了本源,分裂成许多敌对的派系。

想摧毁基督教,朱利安却身不由己地成了基督教的间接消极的创始人;他在破坏基督教时却促成了它。由于过长时期的昌盛而萎靡下来的这些基督徒,将通过受苦受难而得到复活,将在殉道者的血泊里受到洗礼。皇帝在耶稣面前屈从了。

显而易见,这部戏剧的主题思想是:只有能动员信徒们牺牲和殉难的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有生命力的宗教。

1985年12月 喻家山中

原载《德国哲学》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同类推荐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希腊神话故事(二)

    希腊神话故事(二)

    天和地诞生的时刻,大海在咆哮,汹涌的波涛拍击着海岸。鱼儿在水里嬉戏、玩耍,鸟儿在空中展翅歌唱,大地上奔跑着成群的动物,但是却缺少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一切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这位先觉者是神祇的后裔,他的父亲是地母该亚与乌拉诺斯所生的儿子伊阿佩托斯。普罗米修斯异常聪慧,他知道天神将种子藏在了泥土中,便手捧泥土,和着河水,按照天神的模样将泥土捏成人形。待泥人捏好之后,他又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出善与恶,将它们封进泥人的胸膛里。这一切完成之后,普罗米修斯请来了天神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雅典娜对普罗米修斯创造的泥人深感惊奇,她朝这些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们获得了真正的生命。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孟浩然集

    孟浩然集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画骨:当代中国文化乱象溯源

    无论一个人处在何种被名利、诱惑笼罩下的环境,无论“名利”的威胁有多么可怕,人都不应该丧失做人的信心,就是应该把这些“诱惑”和“威胁”当做确证自己的人性的高贵和尊严的挑战,越是在诱惑中,我们就要越经得住诱惑,越是在威胁中,我们越要意识到自己是人,越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具有人格尊严和道德品质的人。
热门推荐
  • 好小子在校园

    好小子在校园

    他本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只因,机缘巧合,他有幸做了一次苦旅。当今生来世如过眼烟云,支撑他的巨大动力源于自然的法则。
  • 梦逝成殇

    梦逝成殇

    在这个小说中,我所要写的都是一些很平淡,很平常的事,也许不会引起更多的关注,但我就是要把那个年代的气息与平淡幻化成文字,让曾经经历过的那些人们慢慢的去感受,也许会有那么一点点会刺痛你的心脉,让你有一丝的感动与怀念!有些事逝去后,我们恍若做了一个梦,不知所措!生活的不如意,生命的无常,让我们开始念念不忘过去,过去的忧伤成为一道美丽的殇,时刻在梦中徘徊,醒着做着未来的梦,睡着了做着自己不曾知道的梦!有时,醒着,却在做梦,有时,睡着了,仍在做梦。梦,是现实,梦,是虚幻。沉浮在人生的长河中,总希望到达人生的彼岸,而彼岸却永久的活在梦里。梦,会缓缓的走来,梦,会悄悄地逝去,走来的,总让人欣喜若狂,逝去的,总离殇在落寞的年华中!那年的暴风雨,你让我在心里埋藏下了梦,那年的麦子地头,成为永恒的梦,那年的校园里,有着一群少年狂热的梦。逝去的,到来的,都会终将过去,一曲悲壮的凯歌奏响梦的前曲,一幅荒凉的风景画描摹出梦的永恒,一盏淡淡的清茶品味出梦的醇香。啊——流年的梦,已逝去,流殇在心动的岁月中!谱写出一曲《梦逝成殇》的慨叹!
  • 邪君盛宠:狐妃有点狂

    邪君盛宠:狐妃有点狂

    她是拥有上万年修为的灵狐,天性活泼、可爱、调皮....他是腹黑、冷酷、杀人如麻的帝君。残暴起来天下苍生生灵涂炭。某女手指颤颤声音发抖的说“你...不可以...杀...人”。第一次有人敢指这他,不过他看着她怯怯弱弱的呆蠢模样,不仅没有生气,嘴角还勾起邪魅的笑容。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居然在笑,太不可思议了。他魔性的嗓音响起“你别忘了,你是妖”带着讽刺和调戏的意味。
  • 火影之向往自由

    火影之向往自由

    我本平凡,何必争夺,轮回在手,本想逍遥物外。奈何,蝶翅一震,漩涡即现,历史终究因己改变,为了揭开未知之谜,轮回不息,才发现历史因发现而改变,一切因果皆缘。
  • 临界-爵迹Ⅱ

    临界-爵迹Ⅱ

    本书在上部出版后的三个月内,作者对原有的提纲和已有内容进行了天翻地覆式的修改,植入多重线索和多条支线,在原有创作计划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章全新内容,使得下部全书无论是在容量还是在技巧上,较之上部都有令人惊喜的提升,将创意风暴愈演愈烈,将浪漫而壮阔的奇幻小说发挥到了极致。【本书出版方只授权部分章节供您免费阅读,请购买正版实体书阅读全部内容】
  • 肆虐天始

    肆虐天始

    一个沦落异界的混血少年,为梦想不断征战的战士,一段充满激情的传奇,战意无限。重生天始大陆这里有斗气,有魔法,有异族,还有一个热血的少年,为了生存,为了氏族的延续在不断奋斗。战龙,战魔,战人,与兄弟并肩作战,血洒北荒,血洒南蛮,立足中土。一部血泪交融的战神崛起史。从十一章开始,我们的猪脚吕飞,就开始沦落到天始大陆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吕飞只想安稳的生活。带给父母、弟弟一个安稳的生活,让自己的种族得以延续。本书已改名为《肆虐天始》。
  • 惊鸿绝:凰妃无双

    惊鸿绝:凰妃无双

    她是战功赫赫的萧太子,运筹帷幄谋天下;他是风姿卓绝的凌王殿下,决胜千里夺江山。史书有云:西泽元景二十三年,萧太子魂堕长乐宫。却不知那九天之凤,早已伺机而动,意谋江山。天下皆知:南曜凌王体弱多病。殊不知那惊世游龙,早已潜伏多时,心在天下。§【小剧场】【逗趣生活篇】某日。被收走零花钱的某小仙女痛定思痛,决心一定要痛改前非!于是画了一本图册叫卖:“限量版图册!不要九万九千九百八,只要九千九百八,精美图册带回家!”得知消息的某大魔王变装施施然降临:“哦?”某女兴高采烈:“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这本书的!”某王拿起图册——《春宫十二式》。某大魔王:……#画风会崩会抽风,宝贝们谨慎食用#
  • EXO之越长大越孤单

    EXO之越长大越孤单

    曾经的她光芒四射,活泼开朗,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讨厌笑?是什么让她恨自己的亲人?是什么......相遇EXO后又是否会不一样?
  • 木叶之传奇武僧

    木叶之传奇武僧

    猝死在电脑前的程杨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火影的世界里,变成了一个名叫云流的小孩子!而且还带着游戏里武僧职业的技能系统一起穿越了!武僧会忍术,你怕不怕?武僧会八门遁甲,你怕不怕?武僧免疫幻术,你怕不怕?武僧回避超高,你怕不怕?辉夜姬:不管你们怕不怕,反正我是怕了...(大雾)本文热血中带着一些搞笑,搞笑中带着一些吐槽,吐槽中带着一些哲理...咳咳就不在简介里吹了,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