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500000007

第7章 一九八四

纪事

此年早春终于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并从军队转业,到江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秋天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伦理学,但家还在江西,于是寒暑假须做两地行。这个春天还参加了江苏镇江的一次全国存在主义研讨会,和一些哲学界的新锐结为好友。

列车上

火车离开了车站,我又一次离开了亲人们,去往北方的一个大城。火车先往西南方向驰去。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经过我的家乡了——那是我真正的家乡,土生土长的家乡。我坐火车在这条线上走过许多次,只要是白天,就会预先坐到窗前,让记忆中的景色重新鲜明地出现在眼前。

早春,田野里是大块大块的绿色——红花草还没有开花。中间的坡地上夹杂着一块块的金黄色的油菜花,新起的砖屋顶上照样耸起涂着一条条白道的飞檐。

远处的村庄看不分明,然而,只要那里有浓郁的树影,那里就一定有一个村庄,那些树里有苦楮树,我曾经在这样的树下捡过苦楮,磨出来可以做成一种带苦味却非常爽口的苦楮“豆腐”。近处的山坡上有一些山茶,深绿的树丛间还可见到几朵白色的茶花,农民打着赤脚在赶着犁田的水牛,从水中翻出一大块一大块泥巴来。

窗外出现了孩子。在一个农民弓着背、叉开腿推着的独轮车的边上,坐着一个带着老虎帽的孩子;后面是他的女人,一手挎着大篮子,一手牵着另一个孩子;一个孩子站在路基旁,背朝着火车捂着耳朵;然后是一个很小的村庄,几株树、一个水塘、一个姐姐带着一个弟弟,穿着圆滚滚的、袍子似的衣服,站在门前看火车,一个小女孩坐在下面装有火盆的木椅上,还一个更小的孩子躺在摇车里;他们正在这依然寒冷的日子里,享受着早春这宝贵的阳光……

我注视着他们,心里想:我就是从你们中间走出来的,就是从那农民担着的筐子里走出来的;就是从那“吱纽吱纽”的木独轮车的一边走出来的;就是从那挎着小篮子在地里剜苦菜、然后好奇地抬头望着急驰的火车的孩子中间走出来的;就是从那背对着火车,用手捂着耳朵的孩子中走出来的;而那个姐姐带着的弟弟也就是我:穿着不合身的大棉袄、两手垂在两边,在暖和的阳光里看着火车从眼前驰过。而那个躺在摇车里的婴儿也就是我;那个站在屋檐下冻得直跺脚的孩子也就是我;那个用通红的小手去探小河里的冰的孩子也就是我;那个瞪着眼望着火车,忘记了抽鼻涕的孩子也就是我;而那个在独轮车结实的皮轭下的汉子也本来应该是我,而我现在却静静地在这飞驰的车轮之上……

过去我注视着火车,想着里面坐的是什么人,现在我注视着窗外,怀着亲切、怀念和略微感伤和惭愧的心情注视着你们——那也是过去的我。

我是一个农民的后代,虽然,从每一个人那里往里掘下去、掘下去,最后都可以发现出一个农夫或者牧人来。然而,我却不用追溯那么远,我的祖父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祖父是一个孤儿,被一个磨剪刀的老人收养,娶妻生子,又繁衍出一个新兴的家族来。据说,祖父出生于一个很阔的人家,但在很小的时候,一把大火把家烧个精光,只剩下他。我没有见过我的祖父,至于在那些房屋的余烬上曾经住过什么人,就更无从知晓了……

火车在一个大站拐过来,然后又往北驰去。

我离我的家乡越来越远了。下午,临近黄昏时,我看到了窗外的落日。

落日在远方的群山间时隐时现,似乎是在与火车角逐,不是夸父逐日,而是日逐夸父。

而我却静静地坐在车厢里。

多么残酷的真理:我静静地坐在这里,然而却感到我的生命正在逝去,一分一秒地逝去。

已经有好多次这样的体验了:一件件事情,我害怕的、我渴望的,它们来了。

来了,就意味着离去。将来时态飞快地变成过去时态。“等到那时”变成了“已经过去”。“等我十八岁的时候……”,“等我上大学的时候……”,“等我到峨眉山的时候……”,“等我走的时候……”很快就变成了“我已经十八岁了”,“我上了大学了”,“我到了峨眉山了”,“我回到家了”,“我又要走了。”憧憬一个个被抛到后面,失去了原有的诱人的光芒,而新的憧憬又在产生。

落日真圆,只有在这个时候和它刚刚升起的时候,才是我们可以长久地注视它的时候。不,并不长久。

想着看它慢慢落下去,落到完全不见,像在颐和园时对孩子说的:“等它落到看不见时,我们就回家。”但是一个车站到了,房屋挡住了我的视线,正好是六点。

有一个人,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骑着马往东急驰,然后,在他黄昏下马的时候,太阳却到了他的背后。

还有一个人,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骑着马往西急驰,然后,在他黄昏下马的时候,太阳却到了他的前面。

这就是在转动的宇宙中人类的追求,渺小吗?invain(徒劳)吗?你也许会说“不!”,我也是。

地球,在转动着,这就是时光……

火车在奔驰着,这也是时光……

一只苍蝇安静地停在窗沿上,它大概是从出发的车站带来的,它没有扇动多少次翅膀,但它已经走了不少路了。过了一会儿,它不安分起来,在车厢里“嗡嗡”

地飞着,几次撞到了玻璃。

我打开窗,就在那一刹那,苍蝇突然飞过了窗沿线,立刻被火车抛到了后面很远、很远……

谁来确定这一分际?确定从窗里到窗外的界线?同样是空间。

列车,或者说时代的列车。我们都必须在这列车上,如此才不致落伍?

那么,什么是历史呢?怎样才是进入历史呢?

且不说时代与永恒,时代与历史也许都是对立的。较持久的东西与较短暂的东西是对立的,生前与死后是对立的。你越来越感到这一对立,你要追求某些持久的东西,你就要放弃某些短暂的东西,你要追求死后的某些东西,你就要放弃生前的某些东西。你从生下来一懂事起,就不断遇到这对立,比方说职业的选择,有些职业很可能预许着生前的快乐和光荣,而有的职业则注定要穿过冷落和寂寞的荒野。有时是非此即彼,把你逼到选择的绝境,许多有原创力的艺术家都注定只能在死后赢。你不能两全,两全也没道理:你如果死后将留下痕迹,那么再给你生前的显赫,对别人也就太不公平。个别兼而得之者如凤毛麟角。

如果你再把历史延长到永恒,那么连这历史也都失去了分量,历史与永恒也构成了一种对立,你也许已经破去了生前荣光念,但还要破去死后垂名念,这样,才能进入永恒,然而永恒是什么?永恒只是存在于精神之中?甚至只存在于当下的精神之中?还有没有更可靠的基石?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又回到了时代?我们只能在时代中获得历史和永恒,我们只能以时代的形式存在?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有着各种各样追求的人们,实际上是以时间(或者说生命)的不同长度作为自己的基准单位的。这基准单位或者是分秒,或者是小时,或者是昼夜,或者是季节,或者是年代,或者是世纪甚至更长,或者是永恒。一个唐璜似的风流浪子的追求是定在分秒上,性高潮的持续时间只有这么多;一个快乐主义的美食家大概是以小时为基准;许多为报纸写稿的人们的文章的生命力只能以日计算,这是公平的:拥有最多读者的只有最短的生命;而一个为杂志撰稿的人的文章生命力就可能长些;书的生命力很难说,它可能是出生就是死,也可能持续几年、几十年,或者越过世纪。

我们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大概都是为时代活着的,我们大都是此世主义者,世界一向如此,也应该如此。我们所写和所读的大都是时文,每年都会有需要告诫高考生注意事项的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教科书,很少有人用几十年前的教科书。一个社会,需求量最大的还是时代的东西,人们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更有兴趣,一张报纸晚几天到,就不像当天到看得那么仔细了。

然而,却还要一些注定要超越时代的东西。

一切都在流动。而一切占有了某种空间的东西,在另一双眼睛看来,就获得了一种时间:动物、植物,甚至石头,即使它们是无生命的,没有对时间的自我体验。你注意到了窗外的一只盘旋的大鸟,它拥有的时间也许和你将拥有的时间一样多,然而你不能把它的时间夺过来,增加到你的时间上。你可以在试管中创造一个生物,你也可以轻易地毁灭它,然而你不能把它的时间夺过来给你。你有你自己的时间,有你的生命的长度,它不多不少,你可以说恰好适合于你。

那么,让过去的就过去吧,剩下的事情就是,我要好好地计算一下未来,确定以什么样的时间长度为基准单位来度过我余下的生命。

列车停了,它到达了目的地。天黑了,下车的时候,钟楼上的大钟悠扬地敲出了八下,提醒着我必须抓紧时间赶上末班公共汽车,也提醒着我的生命的全部紧迫性。

原载《中国青年报》1995年2月20日

同类推荐
  • 比较文学概论

    比较文学概论

    本教材总结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规律性知识,提炼出学科基本常识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辅以较深入的研究性指导。本教材突破了以往比较文学概论教材过分理论化的缺陷,采用详实的文本和历史事件案例讲述,从而使内容丰富充实。本教材按教育规律精心设计专栏,写作风格简明流畅,章节编排易读且更吸引人,力图在体例、内容和风格上有所创新,尽量做到简明而不简单,既保持知识性、学术性又灵活生动。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古希腊神话和传说

    世界文学名著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它以深邃的思想,精湛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观察,思考,审视,表现着不同时代的社会与人生;它有着非同凡响的力量,不仅能改变人生,在某种意义上,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它是人生中不应错过的精神驿站。阅读世界名著,体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思想,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提高人文修养,并以此了解社会,解读人生,为走向成功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新诗话语

    新诗话语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的最新成果,书中除了征引大量的名人名言名诗名译之外,始终渗透了作者自己对于诗歌和诗歌话语的独特理解。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热门推荐
  • 这里是战场

    这里是战场

    一款战争类游戏,玩家必须以班为单位,组队进行游戏,随着游戏进程,玩家人数越来越多,又要以排、连……为单位;游戏中没有商城,所有的装备,不论武器、衣着、食物,全要玩家亲自动手;这是一个以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枪战争霸游戏;武不凡,一个游戏菜鸟,来到这样的一个游戏中……
  • 绝世兽语师

    绝世兽语师

    白玥做了个梦,一觉醒来发现到了荒郊野外。哈,老天你在玩我吗?你一定是在逗我!白玥嘴角抽搐的看着自己凄惨的现状。本以为会在野外送命,结果遇上一个温柔美男。啥?你说我是兽语师?好吧,我要当兽语师!你说你那只灵兽喜欢我?嗯,我也喜欢那只小可爱。可你突然告诉我你喜欢我这样不好吧,虽然你长得好看,但我是那种看脸的人吗?好吧我是。女主略逗比男主外表温和内心闷骚腹黑,这是一个强对强的故事。欢迎入坑噢。
  • 宗族变公司

    宗族变公司

    本书通过大量采用口述与档案资料,探讨了长湴村组织结构在20世纪上半叶到21世纪初近百年的时间里,如何历经分配制度的变迁,税费交收结构及权力结构的转型,市场法人产权结构的形成,最终由宗族演变为公司的过程。这个过程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农村城镇化过程,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可以探索并加以引导的路径。
  • 网婚小娇妻,韩少夜夜宠

    网婚小娇妻,韩少夜夜宠

    她被虐上门,被宠上天,被韩少夜夜宠。天,“韩少我要套套,我不要生baby。”某男宠溺一笑,“生了小念念,你就不会想杀我了。”她念旧情,她想着夜琛箫,却不得不设计跟韩以晔上床。从来都没人告诉她,她身后还有风画尘保护她。两月后,韩少未婚妻回归,虐到咱小伙伴了,一年后,韩少带着未婚妻消失了。她也成了别人的女人了,三年后,某男又回归“风画尘,你知道染指本少女人的下场么?”
  • 傲视苍穹:狂拽七少爷

    傲视苍穹:狂拽七少爷

    红衣尽煞血色染,朝如青丝暮成雪。白袍似雪灵息绕,九天嫡仙下凡尘。青衫拂袖倾城笑,桀骜一语奈我何?
  • 医统天下:绝色王爷请接招

    医统天下:绝色王爷请接招

    她,现代植物学家,生杀予夺,信手拈来;他,是帝国绝色王爷,铁血冷峻,威震天下。当现代植物学家一朝穿越,暗中杀手身份,如何颠覆世界?绝色王爷对上喋血利剑,乱世苍穹,谁主沉浮?殊不知,这乱世,不止是男人的天下,女子,亦有拔下发簪做荆轲的霸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逍遥圣者

    逍遥圣者

    神佛鬼人妖魔,众生六道,神位于在东方天界,佛位于西方佛界,鬼位于地府灵界,人位于人间人界,妖位于海底的妖界,魔位于在魔界,每界都有的一个掌控着,六界为人界为根本。超越六道,从而跳出六道,自创出一个天地,划界而战,化身圣尊,划界圣界,,圣界非六界的修炼,达到不死不灭,时空隧道来去自如,挥手排山倒海。二十一世纪开创了圣界,从此就在六道逍遥自在来去自如。巫逍遥就是一个这样的传奇的人物,一人化为二,真身穿越太古时期,而分身却留在在了现在的世界里,自己都不知道活了千岁还是万岁了,才能超控了时空来到了现实了世界和分身合二为一。
  • 绝色倾城:凤昭天下

    绝色倾城:凤昭天下

    穿越,之夜家嫡系千金,夺权,绝色倾国,偶遇他,他到;“唯她不娶”!天像奇异九星连珠,被人寓言,势必凤昭天下,权御天下,如火凤涅槃!
  • 青春往事之青春如梦

    青春往事之青春如梦

    本文以许浩然在北京某公司打工为线索,描写了九十年代进城打工年轻人的友情和爱情,生活中的苦乐年华。
  • 君臣上

    君臣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