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9500000001

第1章 自序

这本书是我从1978到2008年这三十年的一个文字结集。按照稿约的要求,尽量避免了“苦涩冷僻的内容”,也少选不太好读的学术论文,而是想尽量反映我从事思想学术工作后面的一些心路历程。下面就是编选这本书的一些基本考虑。

我把从1978至1982年的头五年放到了一起,那还是一个在学界之外的“学徒时期”。这四年我每年选择了一则日记;读者或还可从《四个女孩》这篇散文看到当时我是从什么年代和环境里走出来的,以及心底一种忧伤的同情;而《给洋溢的生命力一个适当的出口》这篇未刊稿则表现了一个年轻人洋溢的生命热情和自我警醒。1983年的《试析萨特的自由本体论》是我第一篇发表的论文,虽然不太好读,也还是有意放到这里,以纪念我由此走上了一条学术之路。1984年我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但家还在南方,《列车上》反映了当时奔波两地之间的一些思绪。

1985年开始的《都市散步》则是更惶惑或许也更深入的一些思考。1986到1988年的三篇文字,表达了我对心仪的几位哲人的仰慕,他们除了严格意义上的哲学,又还有宗教和文学的维度。那也是一个我比较专注于西学的时期,但我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伦理学领域和体系的独立思考也渐渐有些眉目,这见于我在1989年初发表的“提供一份草图”一文。

1990年和1991年是寂寞的两年,我转向中国的历史和古典的心灵。1992年写作的《蚂蚁的寓言》描述了一个人一生的某种困境。1993年社会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这回是热市场经济。《我们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海?》就是想描述和分析这一现象。当年秋天我去哈佛访学,年底写的《山中日记》展示了我对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些感受。1995到1996年我专注于写作解释中国三千年社会结构演变的两本书,解释传统中国如何从世袭社会演变到选举社会。1997年发表的《一种普遍主义的底线伦理学》则是对我1994年出版的《良心论》的一个解读,就此我也提出了“底线伦理”的概念。1998年我花了一段时间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1999年就临近新世纪的门槛了。2000年冬天我去南极,在那里写了一些散文和随感,现选了其中的两篇。

2001年我编了有关“公民不服从”的一本书。2002年罗尔斯去世,我写了《罗尔斯的思想遗产》,以纪念因翻译《正义论》而和他的思想结缘。2003年写了一篇时评,关注孙志刚之死,同时也开始关注国际政治的伦理,而无论国内国外,我最优先关注的都是保存生命的原则。这种对时政的观察和评论在2005-2006年开始比较集中地形成文字,这两年仅在《新京报》就发表了五十篇时评。

同时我也在考虑道德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这类思考可见于《道德哲学的可能性与限度》等文。2007年我主编“大家西学”三十种,其发愿和宗旨可参见“观念的力量”这篇总序。2008年则写了一些有关20世纪心灵史的一些文字。

最后在“附录”中有一篇在1997年发表的我对自己学术工作的一个回顾和自省。

这三十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变化巨大,时常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至少社会和个人还是相当平安,没有战争和大的内乱外患,变化也多是积极的,中国正在相当程度上趋近了近代先贤所抱的“富强”梦想,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向世界开放的文化和知识生活也早就走出了再往前的三十年的禁锢状态,这就要相当感激上苍了。

至于反省自己在这三十年里扮演的角色,觉得无论是在思想启蒙、政治改革还是经济大潮中,我都不是一个中心的弄潮儿,而基本上是一个处在边缘的旁观者,当然还是一个心里有承担、行动有努力的旁观者,不会完全冷眼,但的确总是与众人瞩目的聚焦点保持一段距离。这可能也就是一个学者的恰当地位,但即便从学者的身份来说,我也觉得自己越来越回归到一个传统的读书人,而不是一个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新型学者,如果说还是受了时代的一些影响的话,那就是有了更多的反省意识。在思想上,我想我主要是一个提问者,我更愿意提出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世界还会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会不会有根本的转折?我无法预言,但或希望这以后的三十年能稍稍放慢一些变化的速率,以便给人们留出比较从容思考和选择的时间。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私下的愿望,与滚滚的“历史洪流”无关。

2009年2月27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世道

    世道

    这本书的文字,好看到一口气读完都不肯善罢甘休。这些围绕世道来书写的精短挂钩,为变幻莫测、虚实纷呈的世道,求证着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用以温暖和慰藉人心。
  •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宋词从唐五代起,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本书博采众长,选唐宋名家各种流派杰作,精华毕呈,希望帮助读者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唐宋词名篇佳作、领略唐宋词的幽深情韵。
  •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灵魂笑忘书:水浒人物心灵探秘

    本书对《水浒传》的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包括《从官场到江湖》、《别无选择》、《从教授到军师》、《钱财于我如粪土》、《鱼与熊掌可否得兼》等文。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热门推荐
  • 陋习不陋

    陋习不陋

    原本小姑娘多斯文,落湖落得干脆利落,怎么明明在湖底死透了还又游上了岸?上岸就上岸吧,怎么一个半大点的孩子嘲讽技能这么高…“切,谁要和你们一样?明明就是猪蹄,还非得说是三寸金莲,怎么审美观这么扭曲?”小姑娘浑身湿漉漉的坐在湖边,想想一爬上岸什么都变了就火冒三丈。想想自己在华夏最痛恨的就是这种陋习!独自闯荡,闯着闯着就闯出了桃花。她一脸黑线的盯着面前浪子:“滚!一遍浪去!”一个突然出现的红眸男子,身上的气息亦正亦邪,让人想靠近却又不敢靠近。“算了,这种人还是躲远一点的为好。”某女暗暗吸口气就要跑路。一道修长的身影挡在自己面前,天神般的面孔凑近,嗅了嗅。“靠!”属狗的啊!“蝼蚁。”滚!
  • 独霸诛仙

    独霸诛仙

    一个平凡高中生,迷离中走进修真世界,带着理想,扯着自己的学业,生命,踏上了修真界!
  • 《下辈子别再让我碰见你》

    《下辈子别再让我碰见你》

    她受人尊重,漂亮,受人爱戴。可偏偏冤家路窄遇上了他。又在夜黑月峰高的夜晚遇见了他。小时的玩伴突然离弃,又突然出现的他她、他、他和他……
  • 左卫大将军张雄(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左卫大将军张雄(西域烽燧系列小说)

    《左卫大将军·张雄》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张雄是高昌国左卫大将军,力主摆脱西突厥控制,归顺唐朝。高昌王麴文泰却采用阴谋手段,逼使张雄背弃与爱将诃黎布石的婚约,把养女哲丽娜嫁给西突厥吐屯大人。而唐太宗派来西域的密使李加又是哲丽娜的生父,由此展开了错综尖锐的生死较量和感情纠葛。
  • 校草你好坏:恶魔专属小甜心

    校草你好坏:恶魔专属小甜心

    把眼睛闭上,屏住呼吸,你的声音,你的笑容,你帅气的脸庞就像夜空中最闪耀的星光,温柔地照进我的心里,遇见你,我已经被你吸引,无法自拔。你从樱花雨里走来,从此,我仿佛陷入了柔软的宛若棉花糖一样的梦境里。我想要大声唱出所有我爱你的歌词,我想要你无时无刻都在我的身边保护我,我想要张开翅膀飞地很高,在掉下来,然后你用你结实的,温暖的怀抱稳稳当当地接住我,我想要从你的眼里,看出你对我的爱。我知道某一天,你会在花瓣雨中告诉我,你会全心全意的爱我……【推荐我另一本文《星的少女:双子座女孩》群号:618646106】
  • 总裁大人别跑

    总裁大人别跑

    十年前的相遇,南宫婉莎就放不开闫伟轩。从小时候的跟屁虫变成亭亭玉立的羞涩少女,闫伟轩都没有把她当作女生看待过啊。心里多少的牵绊只是他嘴中的依赖和习惯,真是嘴里的情丝万缕没处说。不管了,这辈子就注定是他了,去到哪追到哪,就不信女追男还能隔层山。就算是他有女朋友又怎样?坚决拿下,就不信他闫伟轩这辈子能逃出她的手掌心
  • 异世至尊魔神

    异世至尊魔神

    一个现代都市少年,17岁的他却遇到了不平凡的经历,是福是祸?都无法知道,只是这却是他人生路上平凡中的传奇半风景,什么是正义?什么又是邪恶?少年那朦胧的心,能否辨别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传送地球

    传送地球

    本书以太空舰队战为主要描写方向,从几十艘战舰展开攻击到几百、上千、上万艘的战舰集团作战,人类从与外星人对抗,到与外星人联手对抗魔萨尔(一个终级智能生命,占领了广阔的星际空间),再到功败垂成,经历了无数的战斗与磨难。而最终人类却籍由一个无法想像得到的环型反应找到濒临灭亡前的出路。全书共66万字左右,共十九章,每章约十五节左右。全书中的部分章节采用了比较特殊的文法,目的是为了从多角度体现人类未来的太空文明和外星科幻视角。PS:本书已经申请到了相关版权(著作权)登记。
  • 十罗刹

    十罗刹

    元朝末年,汉道衰微,仁人志士亟欲恢复华夏。少年杨六受托将失落的传国玉玺带回中原,一场腥风血雨随之而起。元廷残酷镇压,豪杰自相倾轧,十罗刹受戒于末世,是沉沦于无常无明之漩涡,还是终究涅槃看破六道幻灭……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