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8500000006

第6章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5)

斯大林的文学知识和文学修养还表现在他对苏联文学的许多作品的评论上,这些情况将在下面讲文学批评时作详细介绍。此外,自从设立斯大林文学奖金以来,他亲自参加获奖作品的最后评定,在讨论时常常发表具体意见,甚至与其他的人进行争论。从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看过获得提名的作品,而且还看过其他作品,甚至看过有关某些作品的评论。上世纪四十年代下半期曾几次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斯大林奖金获奖作品审批会的西蒙诺夫根据观察,最后得出了这样的印象:“他(指斯大林。——引者)确实喜爱文学,认为文学较之其他艺术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而且归根结底是对其他一切或几乎其他一切艺术起决定作用的。他喜欢读书,非常内行地谈论读过的东西。他记得书中的细节。他身上有他的某种艺术天赋,这一点我毫不怀疑,这大概是从青年时代写诗、迷恋诗歌而来的吧。”西蒙诺夫这位“行家”的话,又一次证明斯大林有文学才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第二节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基础。——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过程。——对民族问题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的阐述。——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阐述。——对包括文学在内的民族文化的看法。——强调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要求文学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重视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又强调文学创作的特殊性。——重视深刻表现生活中的矛盾的作品,反对“无冲突论”。——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将文学创作称为“生产灵魂”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把作家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同意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表示文学的倾向性,主张运用阶级方面的概念。——对文学的党性的新的看法。——主张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斯大林的文学思想及其基本观点是在对文学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和比较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从事文学活动和领导文学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现在接下来讲一下他在参加革命活动后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着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的情况以及形成他的文学观点的具体过程和内容。

斯大林在和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谈话时说:“我参加革命活动是从十五岁开始的,那时候我和当时居住在南高加索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些秘密小组发生了联系。这些小组对我有很大影响,使我对秘密的马克思主义着作发生了兴趣。”推算起来,这是在1894年他进入梯弗利斯正教中学的那一年。上面说过,在校期间他在参加革命活动的同时就开始读各种禁书。在他读的第一批书当中,就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此外还有达尔文、费尔巴哈、斯宾诺莎和门捷列耶夫的书。成为职业革命家后,他仍坚持读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的第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章是1906年到1907年发表的《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是为反对格鲁吉亚的无政府主义者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和歪曲马克思主义而写的,它联系实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文章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区别时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社会主义的理论,而且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是一个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就是从这个哲学体系中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这个哲学体系叫做辩证唯物主义。”接着斯大林密切联系实际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一切都在变化,不断产生、成长和死亡,因此生活中总是有旧东西和新东西,保守的东西和革命的东西,它们之间总是进行着斗争。辩证方法要求我们从运动和发展中来观察一切,确定生活走向哪里和怎样走法,分清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旧事物,从而确定自己的态度。第二部分讲唯物主义理论。作者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相反。他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它的内容是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不适用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形式,改造人们的风俗习惯,就应当改变经济关系。第三部分讲社会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是直接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得出来得结论”。它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从上述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作者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他虽然尚未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作系统的和详尽的论述,但是可以看出已掌握了这一理论的精髓,并开始运用它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论调。这说明他已开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后来他自己也说,应该把他的包括这篇文章在内的从1901年到1907年写的文章看作是“一个年轻马克思主义者的着作、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着作”。

上面提到过,1912年底到1913年初,斯大林写了受到列宁高度赞扬的《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这篇文章给“民族”下了这样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文章强调指出,这个定义中所列举的民族的特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当这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能算是一个民族,反之,哪怕是缺少其中的一个特征,也足以使民族不成其为民族。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反对“民族文化自治”的主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最可接受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不过文章不同意按民族划分工人,提出应按国际主义原则来进行组织,指出:“在各地把俄国各民族的工人团结成统一的完整的集体,再把这些集体团结成统一的党——这就是我们的任务。”斯大林的这篇被称为他的“毕业论文”的文章,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来分析民族这一复杂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的见解,尽管现在看来某些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某些论断不一定恰当,但是这说明他已基本上形成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已趋于成熟。

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继续就民族问题不断发表文章和讲话,其中包括《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1918)、《论党在民族方面的当前任务》(1921)、《论民族问题的提法》(1921)、《论东方民族大学的政治任务》(1923)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论述了民族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的问题。这在下面还要讲到。

上世纪二十年代,斯大林先后发表了题为《论列宁主义基础》的讲演和题为《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的长篇文章。他在讲演中对列宁主义下了如下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后来又在文章里重申了这一定义,认为它是正确的。他在讲演和文章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着重讲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同时论述了一国内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

三十年代初,在斯大林倡议下,中央政治局提出编写联共(布)党史的问题,当时曾确定了编校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编写工作拖了下来。到1937年斯大林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并且抓得很紧、很具体,确定了党史的分期和某些章节的标题,在付印前仔细看了校样并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和补充。1938年9月这部书名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党史正式出版。在这之后斯大林又抓它的宣传问题,几次发表讲话,说明编写的指导思想。例如他在1938年10月12日的讲话里说:“简明教程是完全另一种类型的党史。具体地说,在这里党的历史用来作为连贯地叙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思想的例证。历史材料只作为辅助的材料……这本历史教程不平常。这是向理论问题倾斜的、向研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倾斜的历史教程。”斯大林反复讲采取突出理论的阐述、少讲具体的人和事的编写方针,是为了用这本教程对干部进行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确实,当时干部队伍文化理论水平普遍不高,有具体材料证明,州委、市委书记这一级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其理论水平可想而知。斯大林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要重视干部的理论教育,要求党史那么写无疑是有充分理由的。同时少涉及具体的人和事也可避免和减少在具体评价上的争执。斯大林重视理论还突出地表现在他亲自撰写了《简明教程》第4章中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节。

在这一节里,斯大林首先讲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以下四个特征:一、把自然界看作有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其中各个对象和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和制约着;二、把自然界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东西在破坏、在衰颓;三、把发展过程看作从不显着的、潜在的量的变化到显露的变化,到根本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发展;四、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对象或自然界的现象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们都有其正面和反面,都有其过去和将来,都有其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而这种对立面的斗争,旧东西和新东西之间、衰亡着的东西和产生着的东西之间、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之间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的内在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在内容。

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三点:一、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二、物质、自然界、存在,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因为它是感觉、表象、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因为它是物质的反映,存在的反映;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三、世界及其规律完全可以认识;我们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知识,经过经验和实践检验过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而只有还没有被认识、而将来科学和实践的力量会加以揭示和认识的东西。

在讲到历史唯物主义时,斯大林也提出以下四点: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二、生产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永远也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是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三、生产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因素。先是社会生产力变化和发展,然后人们的生产关系、人们的经济关系依赖这些变化、与这些变化相适应地发生变化;四、生产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新的生产力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离开旧制度而单独发生,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以后,而是在旧制度内部发生的;不是人们有意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从旧生产关系到新生产关系的过渡通常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旧生产关系、树立新生产关系的办法实现的;在新生产力同旧生产关系冲突的基础上,在社会新的经济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出新的社会思想,新思想组织和动员群众,群众团结成新的政治大军,建立起新的革命政权,并且运用这个政权,以便用暴力消灭生产关系方面的旧秩序,建立新秩序。

斯大林引用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进行阐释和发挥,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和哲学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而这些特征的顺序的安排不是随意的和简单地机械罗列,而是根据其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作出的。应该说,斯大林在这部着作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比他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一文中的论述更为全面,更为深刻,这说明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不过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时并没有完全改变旧哲学传下来的几个规律并列的方法,而没有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其核心。

同类推荐
  •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

    《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赵凝散文集》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坐在温柔日光下,阅读里面的文字,可以让你的心里面干净而又温暖。没有过多多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负担,等你合上书的时候,也仅仅是感慨时光流转,岁月静好。作者赵凝的本意就是想让读者远离那些喧嚣的文字,让《写给岁月的小情歌》这本书素雅洁净地放在每个人的案头。文中所娓娓道来的场景或故事,可能就在你的身边,或者发生在你的身上。
  • 风过疏竹

    风过疏竹

    本书作者身为政府公务人员,但仍坚持笔耕,实属难能可贵。本书系作者多年来所写文章的结集,共分四个部分:一、暮然回首;二、屐痕处处;三、亦真亦幻;四、言所欲言。文字清新,感情真挚,颇可一读。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 灵灵和一朵花

    灵灵和一朵花

    乡村很大,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的题材。谢应龙的小说大多都在二千字左右,基本上都是小小说,用小小说这样极短小的篇幅来概括广袤的乡村,是有很大难度的。然而,小说基本上做到了缩千里于尺幅,而且有一种与田园风光相符的恬静、悠闲、蕴籍之美,达到了近乎诗意地批判。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你的房东要解租

    腹黑总裁:你的房东要解租

    什么!!!沐浅浅不可置信的看着老妈,竟然让一个男的搬过来一起住!!虽然房租照交但是为什么是个男的!!好吧,既然没办法,那就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定个协议比较好“沐浅浅,把客厅收拾了”“哦,来了”“沐浅浅,把碗洗了”“哦“最后,受不了的沐浅浅终于暴走了“喂,不是家务事一人一半吗!”我是你总裁,不想在公司呆了吗?“好吧,忍辱负重,老妈,不是说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吗,那这腹黑货是谁啊?!!!我不管,我要解租!!看邋遢女怎么扑倒洁癖男神。喜欢的读者欢迎关注我的微博@沐淘淘的幸福生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哦~~~
  • 玲珑妖娆

    玲珑妖娆

    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一段被遗忘的记忆,一颗心的守护一句不知可否知晓的话一个可以预知未来的少女一颗想要平静生活的心一个写着不要打开的笔记本辗转流离里落到手中打开第一页
  • 季风的幸福

    季风的幸福

    这是一场诱“幸福”深入的追逐战。她,战战兢兢生怕一不小心饭碗难保;他,运筹帷幄“幸福”就在他的五指山中,想逃,呵,做梦。且看是战战兢兢的她,还是运筹帷幄的他到底谁是这场追逐战的最终赢家。
  • 白帝九歌

    白帝九歌

    阿央想她这一生也是精彩有三个男人爱过她:一个死缠烂打相约到老后来方知不过认从错人了;一个百依百顺口口声声说要赎罪却让她心痛欲死百年沉睡;千百次轮回相伴每每孤单时出现温暖了她凉透的心。却终书下一句:“天命从未入世”斩下她对他的所有依恋......
  • TFboys之雪晟木

    TFboys之雪晟木

    他们的相遇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具体?来看看吧
  • 唇语王妃

    唇语王妃

    韩羽熏,唇语专业本科毕业后,成为了一位全职太太。情人节当天,发现老公与别的女人玩转车震,伤心欲绝下不慎跌入窨井穿越。她暗自发誓若有来生,定要幸福地为自己而活。今生她是尚善国冷宫废后的女儿,代替尚善第一公主嫁入苍龙国逸王府,她该何去何从呢?上官少轩,人称“三无王爷”,无目标、无理想、无成就的苍龙国逸王爷,却唯独爱逛妓院,是性格如此还是内敛腹黑?上官少祺,苍龙国太子,生性多疑。她喜欢他,他却利用她,当棋子挣脱的那一刻,他才发现他喜欢上了她,并发誓要夺回她!
  • 何似尘诺殇

    何似尘诺殇

    “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之分?””喜欢是一种感情。“他宠溺的摸了摸伊诺的头说:“而爱就是你,不可以失去”
  • 纵横于天

    纵横于天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既然已经濒临崩裂。那么,就要让其再度重合!
  • 原谅我只是借过你的世界

    原谅我只是借过你的世界

    被赋予德洛迩学院历届最帅校草的弋硕,迎来了他的抉择。恶魔学姐的强势强攻,少年时的怦然心动,形影不离的“兄弟之情”。“八贤”校草是被恶魔学姐扑倒,还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繁华喧嚣的世界,几位少年生命中的偶遇,那座沉没人的城成为他们相遇的交汇点。家庭的变故使苏祎玠遍体鳞伤,却也遇见此生都无法将他抹去的少年。王弋硕对于突如其来的“妹妹”感到恐惧彷徨,害怕她会夺走父母对他的爱,对于苏祎玠有初见时怦然心动与同住一个屋檐的疏远…恶魔学姐黎艺浵从开始对弋硕的不满到少女心的突然心动,一切仿佛都来得措不及防…冯煜宸对于学院内关于他与弋硕的流言蜚语,他尝试过保持距离甚至远离,却总是情不自禁又靠近得对方…
  • 锦绣江山之农家女

    锦绣江山之农家女

    莫小雅:24世纪闻名世界的医者,性格单纯不善与人接触。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煤气中毒死了。。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片段一:“爱卿你看朕的皇子这么多美的各有千秋,你就真的一个也没看上?!不能吧!”莫小雅面无表情看一眼想当月老的老皇帝“皇上皇子们都嫁不出去吗?这样吧臣的部下多事没有娶妻之人,皇上要臣帮忙介绍一下吗?”老皇帝一口老血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