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3900000014

第14章 谈死

人世间最重大的事,莫过于死。没有死亡,就没有宗教。宗教就是创造一个不死的世界,让灵魂继续在另一世界存活。没有死,哲学就会失去最有智慧的部分。如何对待死亡,是哲学智慧的重要部分。如果没有死亡,庄子哲学就会失去它的价值。甚至可以说,全部中西哲学中许多重要内容都会因此失去光彩。使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哲学家全力以赴的事,可不会有任何结果。对死亡的恐惧似乎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哲学家谈论生死几千年,宗教从产生起无时无刻不要求人从死亡中解脱,向往极乐世界或天堂,可人还是愿意留在人间。可不能由此得出没有必要讲生死观的结论。

对死的分析可以有两个角度:科学的角度和价值的角度。科学的角度容易讲清楚。像庄子说的,生死如日夜之常,是自然规律。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今天,不把死亡看做生命的本质因素、不了解生命的否定从本质上说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学,已经不被认为是科学的了,因此,生命总是和它的必然结局,即总是以萌芽状态存在于生命之中的死亡联系起来加以考虑的。辩证的生命观无非就是如此”。恩格斯还补充了一句,“生就意味着死”。生死相依,再蠢的人、再怕死的人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这是铁的规律。虽然曾经有过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有过汉武帝受李少君之骗的事,但人人会死,一个也不能少,毫无例外。

对死的科学分析是容易的,是无法否认的,最难的是价值判断。既然人终究必有一死,那生还有什么意义呢?贤与愚、肖与不肖、好人与坏人、穷人与富人、达官贵人与贩夫走卒,最终都是坟头一个,有什么区别呢?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也说过,死亡是终结,而且对于死者来说,一切都随着他个人的死亡而丧失了全部价值。的确,人的死亡意味着人间一切的了结。人的价值被死亡所淹没。如果按照这种死亡观,人的生存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最终必有一死。可我们要弄明白,死是生命的终结,但不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终结。不是有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

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人人不死,都与天地同老,与万物同春,那人的生存有什么意义?何必讨论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呢?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的产生,正在于人人有死,人生短促。如何在有限人生中尽一个做人的责任,这才产生人生意义和价值问题。不死的东西不存在价值问题。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主要表现为对生与死的意义的不同认识。所谓“人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讲的就是在短暂人生中的人生意义问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好死不如赖活,又是一种理解。由于人皆有死而否定人生的意义,否定对生的价值判断,两眼一闭,管它怎么说呢。如果抱着这种生死观,为善为恶、好人坏人都是一样,反正人人归于一,最终都是死。这种生死观是最无道德、最无责任、最无担当的生死观。

死,是无可逃避的。由于有死亡而看破红尘或人未死而心先死,都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如果寻求解脱,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勇敢地面对死亡,快乐地生存,过有意义的生活。如果逃避死亡,寻求解脱,实际并未解脱,因为心存解脱之心,证明仍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真正的解脱应该是既认识死的必然性,又懂得生的价值。既热爱生命,又敢于走向死亡。这才是真正懂得生与死。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不知生,焉知死”,这是充满智慧的回答。死是必然的,不需要探讨,不请自来,要紧的是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生的伟大,才有死的光荣;若生的卑鄙,则死的猥琐。

你们正年轻,如旭日东升,正是早上八九点的太阳。生与死的问题没有进入脑海中,不像我这个老头子。可是你们不仅是年轻人,还是一名哲学博士。作为哲学博士,你们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生死观是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不思考这个问题,不能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你们的哲学就学不好。

同类推荐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 近代思想的主潮

    近代思想的主潮

    本书分为精神生活的基本概念、知识问题、世界观问题、人类生活问题、根本问题五章,内容包括:主观与客观、唯心论与唯实论、法则、一元论与二元论、道德的问题、人格与性格等。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你好,方先生

    你好,方先生

    文艺版:(主角告白)有点自卑的她:遇上你,让我开始变得很自卑,很容易伤心,还很小心眼。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小家子气,让我觉得自己根本配不上你。其实这也没什么,只是还不习惯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只是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很想你。为了和你在一起,我用尽了我所有的热枕与勇气。有点自负的他:当你称呼我为“方先生”的时候,我就在想要如何让你成为我的“方太太”。虽是一见钟情,但却一往情深。作者提示:没有玛丽苏,没有一夜情,没有命运多舛,这里是一个内敛游泳女教练和一个腹黑傲娇男总裁的故事。当天真善良的她,遇上神秘莫测的他,两个性格差异如此大的人,会演绎怎样的爱情故事?
  • 暖男校草爱上呆萌女孩

    暖男校草爱上呆萌女孩

    一个,暖男校草;一个,呆萌少女。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吗?敬请期待吧!
  • 千古书生

    千古书生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国朝举弘文之策,百姓有向学之风;盛世重文,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读书人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所谓“养子不读书,不如喂头猪”,读书从文可见一斑。
  • 勋爸爸的鹿宝宝

    勋爸爸的鹿宝宝

    吴世勋莫名捡到一个人,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往日西西里

    往日西西里

    原本在老家西西里岛上墨西拿城中过着还算轻松日子的吉安路易吉几人,因为同学兼好友的母亲重病在危,无钱无药治疗,遂踏上了西行前往岛上西面另一国巴勒莫的行程,然而当他们取到药材回到墨西拿城的时候,发现故城却遭巴勒莫国军队的偷袭而惨遭屠城,愤恨之下几人踏上了复国报仇的路途,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事情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习惯创造卓越

    习惯创造卓越

    追求卓越是生命中最炽热的的因子,渴望成功是人生最活跃的本能。因为,成功意味着生命的富足与健康,成功代表着人生的幸福与快乐。尽管生活从来不会让我们尽如人意,人生始终都是竞赛般的艰辛,但成功的梦想,从人生开始的那一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热得滚烫。
  • 仙魔凡

    仙魔凡

    九洲大陆,仙门无数。王族族长幼子欲下界修行。
  • 魔王的老婆

    魔王的老婆

    她、名叫妖媚儿,妖族最小的公主,也是魔族新任王上的宠妻!可是刚开始他们之间并不是那么的顺利,哦吼吼~ 看他们闪电般的爱情是如何来临的吧~~~~~~哇咔咔~~~~~~~~~~
  • 极北深渊

    极北深渊

    深刻入骨的悲哀,恍如命运的锁链。桎梏着,拨动无形的齿轮。
  • 奋斗起点

    奋斗起点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