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1200000012

第12章 棉花病害及其防治(3)

4.强化初期的棉种消毒处理先对棉种进行硫酸脱绒,然后再以加入抗菌剂“402冶2000倍液的55~60益的热汤闷浸30分钟,浸种后捞出晾干即可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放在25毫升10%稀盐酸中,加水975毫升,再加入0.3克平平加或洗衣粉,配成1000毫升药液,每5千克棉种用药液17.5~20升于室温下浸种24小时。也可把多菌灵配成0.3%悬浮液于室温下浸种14小时。还可用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选用包衣种子。

5.高效施肥减少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用药次数及浓度,防止棉株受药害而降低自身抗病力。不要偏施、过施氮肥,做好氮、磷肥配合施用,注意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改善棉田生态环境使棉田土温较高,但湿度不宜过大,忌大水漫灌,可减少发病。

6.实施棉种土壤处理可用70%二溴乙烷500倍液或滴滴混剂200倍液(黄萎病用120倍液)处理病区。也可以每平方米土壤用棉隆原粉70克,拌入30~40厘米深的土壤中,然后用净土覆盖或浇水封闭土表。也可用50%棉隆可湿性粉剂140克,加水45升稀释后浇灌。

7.生物科技防治放线菌对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有较强抑制作用。木霉菌对棉花黄萎病大丽轮枝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可用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而减轻发病。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成功地分离出了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该菌株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已完成NCD-2菌株(萎菌灵)500升发酵罐的中试发酵工艺、制剂生产工艺与生产标准。使用时可先将棉花种子在水中浸泡,控去多余水分后,用萎菌净可湿性粉剂拌入棉种,用量为干种重的10%或每667平方米用量200~300克,或在棉花生长至开花期,用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洒1次,共喷药2~3次。

§§§第三节棉花铃期病害及防治

侵染棉铃的病害有20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棉铃疫病,其他常见的还有炭疽病、角斑病、红粉病、黑果病、曲霉病、软腐病、红腐病、灰霉病和茎枯病,这些病害常复合侵染,同时发生,导致棉花减产15%~20%,多雨年份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的质量。

一、棉花铃期病害种类

(一)疫病

疫病的发病多在青铃基部、铃缝和铃尖部位开始,先表现出深青色水渍状,逐渐扩展至全铃,变成青褐色,最后成为黑色油光状。

从初见症状起,一般3~5天整个铃变为黑色。疫病初侵染后,很快侵染中柱、心皮及种子外皮,这些部分变青褐色。当铃表面开始变成青亮墨绿色时,铃面上见不到菌丝,显微镜检可见菌孢子,这是棉铃疫病最主要的特征。几天后在棉铃表面局部生出一薄层霜霉状物。在一般情况下病铃很快被其他腐生菌或弱寄生菌侵染,疫病症状被掩盖,病铃逐渐腐烂或成僵瓣。

(二)炭疽病

棉铃受害初期产生暗红色或褐色小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后为圆形绿褐色病斑,表面皱缩,略凹陷,有时病斑边缘呈明显的暗红色,稍隆起,病斑表面常密生小黑点(分生孢子盘),湿度大时小黑点上产生淡粉红色黏液。潮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几个病斑连在一块,扩大到全铃。棉铃成熟时,病部纤维常成为灰黄色僵瓣。

受害严重时,棉铃不能开裂。

(三)红粉病

红粉病又称棉铃红粉病。此病危害棉铃,病铃上布满粉红色绒状物,厚且紧密。气候潮湿时,变为白色绒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造成棉铃不能开裂,纤维连成僵瓣。

(四)软腐病

病铃初生深蓝色或褐色病斑,后扩大软腐,产生大量白色丝状菌丝,渐变为灰黑色,顶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实体。剖开棉铃,呈湿腐状,影响棉花质量和纤维强度。该病多发生在被玉米螟蛀食的棉铃上,病情扩展较快,造成全铃湿腐或干缩。

(五)红腐病

棉铃染病后初生无定形病斑,多在铃尖、铃壳裂缝或铃基部发生。病部初呈墨绿色,水渍状小斑,病斑扩展至全铃而呈黑褐色腐烂,遇潮湿天气或连阴雨时病情扩展迅速,遍及全铃,有的还可扩展到棉纤维上,产生均匀的粉红色或浅红色霉层,雨后易连在一起,形成粉红色的块状物,致使病铃不能开裂,棉花纤维腐烂呈僵瓣状。

种子染病后,发芽率下降。

(六)黑果病

病菌只侵染棉铃,致全铃受害。铃壳初淡褐色,全铃发软,后铃壳呈棕褐色,僵硬,多不开裂,铃壳表面密生突起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后期铃壳表面布满煤粉状物,棉絮腐烂,呈黑色僵瓣状。

(七)曲霉病

初在棉铃的裂缝、虫孔、伤口或裂口处产生水浸状黄褐色斑,接着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粉状物,填满铃缝处,造成棉铃不能正常开裂。连阴雨天或湿度大时,长出黄褐色或黄绿色绒毛状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棉絮质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或干腐变劣。

(八)灰霉病

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后期棉铃上时有发生。据观察主要发生在棉花疫病、炭疽病侵染过的棉铃上,棉铃表面长有灰绒状霉层,病情严重的造成棉铃干腐。

二、铃期病害的成因分析

(一)疫病

棉铃疫病是导致棉花烂铃最主要的原因,连作棉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密度大、氮肥用量多、长势过旺的棉田发病严重。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连续阴雨、温度高、湿度大、棉田通风透光性差,会造成疫病大范围发生。地膜覆盖棉田,成铃早,烂铃率高于未盖膜棉田。侵染循环特征见棉苗疫病。

(二)炭疽病

见棉苗炭疽病。

(三)红粉病

红粉病病菌可在病铃上越冬。该菌是弱寄生菌,多从伤口或铃壳裂缝处侵入,借风、雨、水流和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暴风雨或害虫危害严重,发病重。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大,整枝不及时,施用氮肥过多的棉田发病重。

(四)软腐病

病菌寄生性弱,分布十分普遍,除寄生在棉铃上外,可在多汁蔬菜残体上以菌丝营腐生生活,翌年春条件适宜产生孢子囊时,释放出孢囊孢子,靠风雨传播,病菌则从伤口,或生命力衰弱,或遭受冷害的部位侵入。该菌分泌果胶酶能力强,导致病组织呈糨糊状,在破口处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孢囊孢子,进行再侵染。气温23~28益、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易发病,雨水多或大水漫灌,田间湿度大,整枝不及时,株间郁闭,棉铃伤口多发病重。

(五)红腐病

该病病菌在棉花生长季节营腐生生活。铃期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到棉铃上,从伤口侵入造成烂铃,病铃上种子内外部均带菌,形成新的侵染来源。红腐病病菌在3~37益温度范围内生长活动,最适温度为20~24益。高温对侵染有利。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可造成大范围流行。苗期低温、高湿发病较重。

铃期多雨低温、湿度大也易发病。棉株贪青徒长或棉铃受病虫危害、机械伤口多,病菌容易侵入发病重。棉铃开裂期气候干燥,发病轻。

(六)黑果病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黑果病病菌是引起棉花烂铃的初侵染病原之一。黑果病发生的温度范围较宽,对湿度要求很高。雨量大发病重。棉铃伤口多,如虫伤、机械伤、烧伤等可诱发黑果病大发生。

(七)曲霉病

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翌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曲霉菌危害棉铃,能侵入种子,造成种子带菌,成为该病重要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继续侵染有伤口、裂口的棉铃,使病害不断扩大。该病属高温型病害,是烂铃的次生病害。曲霉菌生长适温33益。上海棉区曲霉病多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危害盛期,气温高的年份发病重。

(八)灰霉病

灰霉病的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为主。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借气流、雨水或露珠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寄主伤口或衰老的器官及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发病后在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本菌为弱寄生菌,可在有机物上腐生。发育适温20~23益,最高31益,最低2益。对湿度要求低,空气相对湿度85%以上或棉田小气候的相对湿度高于90%,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铃期病害防治措施

棉铃病害发生时间较长,常数种病害同时或先后复合发生,各种病害的发生规律十分相似,与温、湿度和田间小气候关系密切。

因此首先要做好农业防治,结合栽培管理,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搞好虫害防治工作,重病田应适当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是铃病防治的总体策略。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田间管理

降低田间湿度是控制铃病发生的重要技术环节。棉花生长中后期,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对减轻发病作用明显,推株并垄有利于改善棉株下部小气候,降低湿度,减轻发病,雨天及时清沟排水,可减少一半烂铃。早期病铃是中后期病害的再侵染源,及早摘除早期病铃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可减少病菌再侵染的机会。

(二)合理套作栽培

棉田间套作其他矮秆作物,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将疫病减轻50%~90%;棉花实行宽窄行种植、高畦栽培等有利于降低田间湿度,加强通风透光,减轻发病。施氮肥过多易导致棉花徒长,抗病力减弱,且田间易郁闭,加重铃病发生。磷、钾肥有利于棉花健发稳长,增强抗病力。因此,施肥要氮、磷、钾配合施用。

(三)减少虫害隐患

棉铃虫、玉米螟、红铃虫、金刚钻等中后期蛀铃害虫危害的伤口,为病菌的入侵增加了机会,且害虫也是病菌携带者和传播者。

因此,搞好中后期害虫防治工作,可有效减轻铃病的发生。

同类推荐
  •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葡萄病虫防治原色图谱

    全书分为5个章节,分别为:果树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葡萄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非侵染性的识别与防治、葡萄虫害的识别与防治,农药使用规则。囊括了葡萄病虫害56种,其中病害45种,虫害11种。书中彩图123幅,所列病虫病原尽可能按新的分类系统核实订正学名。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指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如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进行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的过程。
  •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新编兽药安全使用手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本书分为古代畜牧、古代兽医、古代渔业等三部分,介绍了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先秦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秦汉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隋唐至明清期间的畜牧业、先秦时期的兽医活动、明清时期兽医学成就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和王者荣耀的英雄做兄弟

    我和王者荣耀的英雄做兄弟

    一个风靡全球的游戏、一个苦逼的学生遇到了它、一个离奇而又逗逼的事情发生了、
  • 这只狐妖不靠谱

    这只狐妖不靠谱

    一个不小心没注意,竟然被一位狐妖附身了!肿么办?哎!只能凉拌了!咦?这个狼妖又是什么鬼?不带这样玩的,为什么只有爷这么倒霉……某人的身世迷雾重重,原本只是普通人的她,周身却有着妖才会有的灵气!(本书宗旨:高端大气上档次,狂拽炫酷叼霸天。简称:装逼。)读者群:523924516
  • 魂珠鬼话

    魂珠鬼话

    世间万物,皆由灵生,有灵有肉为人、有肉无灵为尸、有灵无肉为鬼、有肉无全灵为兽、兽有全灵为妖。人、兽、鬼、尸、妖,并称‘五轮’。人、兽为‘阳’;鬼、妖为‘阴’;尸者阴阳不为,衡而中之,是为‘冥’。镇魂将,游离于人世之外的秘密组织,镇压与消灭世间亡灵。无论它生前,是善,是恶,是死有余辜,还是悲惨冤屈。都必须被镇魂将消灭!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 Tommy and Co.

    Tommy and C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边黑客的小迷糊

    边黑客的小迷糊

    “我们见面吧。”“哎你有点帅哎。”“傻瓜。”“喂再打就真傻了。”一段半算不算的网恋,造就了一段孽缘“我从没后悔遇到你。”
  • 万剑封仙

    万剑封仙

    自太古至今,神州浩土,相传诸多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天灾人祸,生老病死,哀鸿遍野,绝非人力所能及,后世人历经艰辛,苦苦参悟天地道法,意图追求长生仙路。飘渺求仙道,最终无不道损人亡,或者坠入魔道,正道人士亦如此!亦正亦邪,天下间正、魔难分。一个苟活于难得少年,拜入仙道门派……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异世之变强之路

    异世之变强之路

    国家在一场浩劫中毁灭,主人公带着自己的妹妹,通过虚无大门到达另一个位面,开始新的生活,在新的世界闯出一番天地.
  • 济水之南

    济水之南

    济南,这个我们长居于斯的城市,原来,我们并不真的熟悉。小桥流水的雅致民居,老残听书的湖畔戏楼;大明湖上的水上人家,趵突泉边的民俗风情;精工细做的燕喜堂,宾至如归的瑞蚨祥;紫气东来的老书院,市井风流的大观园,这一切都透着旧时代特有的优游、笃定、安详和温暖,这一切,却又随着旧时代的消逝而已经永远地消逝不见。本书让我们经由时间来领略济南的城市历史,感受济南这个城市的呼吸和脉搏,历史和变迁。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展示了那些已经逝去的和尚且保留的城市风景,包括商业的兴衰,建筑的变迁,文化的烙印,共同复原了这城市背后的城市,复原了一个古老的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