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40600000002

第2章 人性探讨(1)

§§§第一节生存人性与善恶人性的区别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十七世纪英国的休谟就著有《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对人性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共同本性。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撇开阶级性解释人性和把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本性(《辞海》1979年版695页“人性论”词条)。

阶级性实质上就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的特性。在这一历史阶段,人人都具有阶级的烙印,这是人类的共性。但人群(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农民和封建主)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烙印又截然不同,这是人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虽然出现了超阶级的人性论,人性阶级化,人性不可知论等“谬论”,但对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来说,人类追求的目标一一共产主义一一明确了,追求的道路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一清晰了,追求的方法一一缩小差别---科学了。彻底结束了人类“追求目标昏暗,追求道路迷漫,追求方法茫然”的混沌时代。人性得到了解放、升华和发挥。从而促进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和劳苦大众,积极的不惜以生命投人光明正大的追求。

一、探讨人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性探讨就是为了研究有关人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从而促进人们了解人性的本原,正确认识人性的实质,以期能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中,能在人和人类生存和各项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性应有的作用和用之不竭的潜力。

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就是人的本性和特性的进化和发展,也是人类追求生存能力生存水平的进化和发展。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人性就会愈加彰显;而每个人本性和特性的表现,就会愈加突出。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艰苦奋斗二十八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只有六十来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有三十来年,可是我国的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几千年的农业税取消了,中国加人了世贸组织,人民群众生活即将步人小康社会。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解放战争中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届领导都牢牢抓住了劳苦大众“追求解放、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人性的最低底线。以此来号召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各项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中,更加突出人的本性和个性。各项政策方针、路线宗旨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存日益增长的需要和追求。大大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性的一致性。

纵观中国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哪一朝哪一代,能适当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存条件的追求,抓住了人性这一根本,这一朝这一代社会就比较安定,广大群众就会安居乐业,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实践,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将人性问题,作为制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核心来考虑,应该作为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来对待。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应该把人性研究提到社会科学的议事日程,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有关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围绕着人性的研究而研究;有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应该为人性的理论服务,应该随着人性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在学术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那么人性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的“王子”,以便引起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人性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对人性的研究,不但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还应该作为思想、政治、军事、法律、法规、组织、宣传、教育、文艺、人事和劳务等工作的重点。因为要想把人管理好,甚至可以说,人们要想让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完全符合人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就必须研究人性,必须研究人性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人、认识人,并且做到从根本上了解人、认识人,才能更好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更好更快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阶段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二、历史上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和论点

人性问题,历来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焦点和中心。在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当代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从资产阶级最早的学术权威对人性的看法,到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性的论述,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学术流派立场的局限性,各派站在各派的立场上,坚持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道理,提出自己的根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是“性善论”。在中国古代,以孔子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好”的,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辞海》1979版1982页“性善论”词条)。意思是说人性是善的,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好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在同一词条中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即人的“仁、义、礼、智”四大信条,不是由其它方面琢磨成的,不是外界的作用,而是本身固有的。

二是“性恶论”。与孔孟论点相对立的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在“性恶论”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的)也”。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也就是说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就是那些本性善的也是装出来的、假的、人为的。所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辞海》1979年版1982页“性恶论”词条)。意思是说,如果完全按人的本性去做,社会就会处于争夺的局面,而乱抢乱劫,其结果社会必然是混乱。如果从教育引导出发,讲清道理,事事出于谦让,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三是“性无善无恶论”。与孟子、荀子同时代的告子,与孔孟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不同,提出了“生之谓性”、“食色,性也”的论点。所以“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思是说,生存就是人性,人只有吃饭和生育两大欲望,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如同水不分东西一样。

四是“性善恶不分论”。西汉时期杨雄的学说《法言修身》,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是说人性善恶是混在一起的,如果能教其善就可以成为善者,如果顺其恶就会成为恶人。“气”是走向善与恶所骑的马。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学说,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意思是说,善恶两性究竟哪个方面得到发展,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引导。这种说法与西汉杨雄所提出的“人之性也善恶混”的论点相近似。

五是“性三品论”。“性三品论”是西汉董仲舒和唐韩愈的人性学说。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下、中(善、恶、中)”三等,有所谓“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的区别。他们主张人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为“中民之性”是可以“上”可以“下”的,是可善可恶的。

三、对善恶人性论述之我见

以上关于人性的种种说法,我认为都不是从人的真正本性和人的真正特性来论述的。都是从人追求生存的方式方法来说明人性的。或者说只是根据极少数人的“变性”(即人性的“变异”一一下同)行为来说明人性的。

人要生存,就要追求生存的条件和利益,这是人性的根本和实质,也即人性的“本原”。例如,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人长大了要结婚生育,等等。人们这些行为这些“需求”,都需要通过追求各种利益来满足。这种“需求”和“追求”,是“善”还是“恶”?是“善恶混”?还是“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因此,前面提到孔孟的“人性善”也好,荀子的“人性恶”也好,其他人所说的“善恶混”也好,等等。不论怎么说,一是没有抓住人们“追求生存”即人性的实质和根本;二是过于简单,即使抓住了根本,只用“善恶”两个字也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或者说是“所‘说’非所‘问’”,或者说是“文不对题”。同时还要说明,用个别人的“善恶”行为,来阐明和确定整个人类的本性和人的性能,是很不科学很不严肃的。人们都知道,这是做学问的大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人没有追求,不追求吃的、用的、住的和生育需要的条件,人就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就不复存在。如果是这样,各种人性论者也不复存在!这种争论自然就没有了。

在两千多年以前,即中国的战国时代和西方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那时生产力是十分低下的。在当时除了奴隶主阶层的人以外,大部分人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牛马不如的生活,视生活资料如同生命。成年累月的拼命的追求吃、喝、穿、住的物质和条件。这种意识和行为,恰恰说明他们具有强烈的追求生存的人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分析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这部分人当时的行为和表现,是能够理解和正确认识的。应该说是追求生存的行为,是正当的行为。

“性三品”说,把人的本性分成几种,更是错误的。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圣人、中民、斗筲之分。可以大胆的推测,“斗筲”之人群,在当时的社会里,肯定是人数最多、地位最低、经济最穷、生活最苦的人群。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在当时社会里,这部分人在经济上的行为表现,肯定不会“大方”,更不会“施舍”。与那些“圣人”、“中民”的行为表现是无法相比的。

从人类要生存就要追求生存的条件这一点来说,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论点,是有道理#。得出了“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的论点,是比较符合人性实际和实质的。其意思就是:生存是人的本性,吃饭、结婚、生育是人的性能和欲望。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如同水不分东西一样。

孔孟所说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仁、义、礼、智”完全是后天的东西,是人在追求利益和生存的过程中,由像孔子、孟子这样的思想大家,归纳成为做人的信条、标准。这些信条、标准,对人完全是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并严格要求的。只有如此,“仁、义、礼、智”的信条,才能逐渐发挥作用。如果人们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风尚,那么社会也就不会有混乱、盗窃、抢劫,世界也就不会有战争,有侵略。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说法是片面的,唯心的。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人的追求行为就是恶的本性,那么人的这种恶的本性用什么办法也是改变不了的。连提出这种论点的本人,恶性也是改变不了的。

至于“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的说法,更是不正确。应该不应该“从顺”,那就要看具体情况。应“从顺”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不“从顺”不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对不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应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的方法,来对待,来解决。如果这种办法不行,那就要斗争,就要纠正,就要治理,就要制止。

其它有关人性善恶的论述,如“善恶混”,“有善有恶论”的观点,都和善恶论相近似,都有其片面性。

从人追求生存、追求生存条件的本性来说,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善的。追求生存追求利益,是人和人类应该具有和必须具有的本性和本能。追求生存追求利益这种行为,不但是人的本性和本能,也是所有动物,所有生物的本性和本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格言,不但说明了所有生物,必须具备追求生存追求利益和“竞争”本性,而且也进一步说明,生物“竞争”本性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角度出发,也可以说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是符合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播音主持艺术论

    播音主持艺术论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是现实,播音主持艺术、是现实,话筒前,镜头前的有声语言创作,也是现实,如何面对广大的受众,更是现实。我们既然有志于研究中国播音学、那就要专心致志、矢志不移地为此而一往无前、永往直前。播音界公认的继往开来的领军人物,播音主持艺术理论的学术泰斗,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开拓者,他是国家级数学名师,他以“为人师表”而自稁,以“塑造灵魂”为自律,他为电波里,荧屏上的“名人”们培根养心……
热门推荐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老身聊发少年狂

    老身聊发少年狂

    从二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女医生穿成五十多岁的国公府老太君,顾卿表示压力很大。虽然顾卿同时也继承了邱老太君的记忆,但这个老太君简直就是乡野村妇陡然成为豪门贵妇的典型,完全没有多少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妇人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几个。不过也幸好是这样,顾卿才没有露馅或者被当成妖孽附身给烧死。走路会喘,手老是抖,咳嗽会崩尿,吃点香辣的东西都会胃疼,顾卿表示穿成老太太不幸福。邱老太君的嫡孙李锐在阴谋中挣扎着,顾卿决定帮这孩子一把。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三只鸳鸯一对半

    三只鸳鸯一对半

    莫末,一个来历莫名其妙、逍遥门排名最末的女子。师父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让她在十六位师兄里挑一个可心的……
  • 点心的100种做法

    点心的100种做法

    《100种做法系列(第4辑)》包括《茶点的100种做法》、《甜品的100种做法》、《点心的100种做法》3册,分别介绍了100种适合家庭操作的精致美食,茶点以广式茶点为主,甜品有糖水、蔬果汁、豆浆、蛋糕等,点心分为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款式新颖、类别丰富,助您在家即可享受各色美食。
  • 紫瞳血记

    紫瞳血记

    进入星城中学,原以为会是平淡的学习生活,没想到却引来血族,故事是围绕女主辰晓梦与男主沈少卿展开的与吸血鬼有关的恋情故事
  • 邪魔狂女古怪皇妃

    邪魔狂女古怪皇妃

    她,是20世纪的冷血杀手代号“彼岸”因为一次意外而莫明的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他遇到了一个妖孽的男子然后他们之间才出了爱的火花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却不料有人从中阻挠但独孤杰最后还是夺的了冷紫曦的芳心两人最终在一起了
  • 冷漠校草赖上我

    冷漠校草赖上我

    她,一个呆萌小女生爱上初遇的他。鼓起勇气去表白,却不曾想到拒绝她的不是他而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内心受到打击使她用冰冷的外表来包裹住她受伤的心…………接下来还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网游之光辉荣耀

    网游之光辉荣耀

    当远古巨灵克雷斯的怒火从天而降;当巍峨的艾泽拉斯山脉轰然倒塌;古之大帝的远征军已蓄势待发!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拿起手中的武器。让全世界最虔诚的《荣耀》门徒们高呼吧!“吾为荣耀!吾即主宰!”
  • 天刻

    天刻

    当潘多拉的盒子打开,永不停息的命运轮转嘎然而止······当时间开始流动,第一个细胞的分裂变成因果人类永远前进又毁灭着,仿佛一个婴儿用一生去拥抱死亡直到有人看清了自己身处的牢笼,触摸着墙壁上恒古留下的记忆人类才开始思考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