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3100000016

第16章 平面上的“建筑”(4)

唐代水墨画先驱张澡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在中国画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就因为它揭示了中国画的真谛,是绘画的圭臬和法门。它和“以形写神”是如出一辙的。“中得心源”就是说成功的绘画,依赖于画家的精神因素,在于他的秉性、气质与修养。有了卓然之“神”对目光和心灵的吸引,“形”就不那么重要,是否逼真也不那么当紧了。郑板桥明乎此,于是就“冗繁削尽留清瘦”,李方膺明乎此,笔下也“赏心只有两三枝”。

中国古代人物画基本都融入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具有“明劝戒,著升沉”的道德使命,在人物形象的处理上,都能看出画家的好恶,都能赋“形”以“神”。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我们这里仅举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为例看一下。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的人物画家,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他绘画的线条又有发展,形成比较浑健坚实的铁线描,且于轻重、粗细、坚柔多有变化,更显圆熟,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不同对象的质感。他画人物,重视对其心理活动的描绘,不借助人物动作的夸张,而是集中在人物表情的深人细致的刻画上,甚至通过人物形体的大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全卷共画了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画像。帝王中既有开国明主和有为之君,也有昏庸腐败、祸国殃民的皇帝。作者在绘画时有明显的鉴戒教训的目的,因此在构图和描绘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是冷静客观的描绘,而是让“形”传达“神”。如我们所选的晋武帝司马炎,因是开国之主,故而在图中造型英明神武,气宇轩昂,深沉大度。作者完全忘记了客观真实,没有按照事物的客观比例去组织描绘人物,而是让帝王的形象大于侍者,既表现出了尊卑关系,也反映出作者对英明君主的崇仰之情。此时的“形”已非真实的“形”,它只是作为手段,在为表现“神”而服务。假如有谁再来计较人物比例,计较是否真实,就显得不甚了解中国画了,不懂得“写意”了。

著名画家潘天寿曾说:“‘以形写神’,即表达出对象内在生生活力之状态而已。故画家在表达对象时,须先将作者之思想感情,移入对象中,熟悉其生生活力之所在;并由作者内心之感应与迁想之所得,结合形象与技巧之配置,而臻了妙得。是得也,即捉得整个对象之生生活力也。”齐白石就是这样一位能“表达出对象内在生生活力”的画家,他用率意简洁的笔墨,从人们司空见惯或不屑一顾之物上,看出富有生命的情趣来,意从心造,趣中见妙,有着很强的主体写意性,有着鲜明的以形写神性。如他笔下那些爬在灯盏上偷油的老鼠,因画家赋予其“神”而生动可爱。他有一画,是一杆提得平平的秤,一端是压在星点上的秤砣,一端是紧紧爬在称钩上的老鼠。构图简洁平衡却别具奇思妙想,再题以“自称”二字,留下不尽余味让人去品。这个构图之“形”真实与否已不重要,关键是这“形”传递出来的“神”和“对象内在的生生活力”。齐白石就是这样,从不愿让实际对象拘囿了想象,束缚了灵感,而是格外重视师心独造。

气韵生动。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指出“画有六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把“气韵生动”放在六法的首位,而象形才居第三位。也就是说,写实不是中国画的最高目标,把对象的神气韵味表现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气韵生动为上是由中国画的传统、特点和表现方式决定的。其一,中国画与书法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画中的笔墨因书法因素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它在画的“形”中,又在“形”外。欣赏者在欣赏绘画时,既可以欣赏笔墨表现的“形”及其“神”,也可以对“形”视若无睹,而沉浸在功夫笔墨的“气韵生动”中。其二,中国绘画附加了更多的价值功能。它常常不单纯是对客观物象的客观真实的摹写,而是比附着许多诸如善恶、美丑的精神追求,包含着画家思想、感情、个性等特征,是“有我”的绘画。正如画家陈子庄所说:“纯自然美也须以我为主宰,忘记这一点,则会被景物牵着走。画山水要既有它(山水)的特点,也要有我的特点。”因此,它的“形”总随着画家的想象、意象而变化,“形”就不是画家的追求了,而“形”后面的,可以反映画家思想、情感、个性的气韵才是画家的始终追求。其三,文人画出现后,文人画的美学主张,更使“形”的准确性受到轻视和排斥,绘画的造型离真实就更远了。那种不追求物象的结构比例和细节的真实刻画,不追求精湛技法的创作,更有利于画家对笔墨神韵趣味的追求,更有利于独立自由的表达,更有利于激越情感和心中意象不受制约的抒发,更有利于深刻的思想和内在之我旨趣的天然流露。

大概有人会担心,求气韵而舍其“形”,会使画之无象,不知所踪,其实这担心是多余的。唐代张彦远曾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这时的“形似”是在气韵关照之下的“形似”,是注入了气韵的“形似”,是更高级的“形似”,即“神似”。

梁楷的《泼墨仙人》就是一幅“气韵生动”的画作。梁楷是南宋的画家,性嗜酒,行为狂放,时人称他为“梁疯子”。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他学习前人又刻意创新,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自成一格,为南宋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泼墨仙人》是梁楷泼墨画法的代表作。此画为他赢得了“描写飘逸”的赞誉。“逸”是中国古代评画的一个重要标准,宋代画论家将“逸”列在“神”品之上,可见宋代画家对“逸”的审美追求。所谓“逸”就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神具,得之自然”,意趣超旷,气韵横生。

梁楷画中表现了一位烂醉如泥、憨态可掬的仙人。画家注重了仙人之“神”和画家主体之“神”(观念、理想、情感等)的表达,在表现技巧上,却没有对仙人作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没有用遒劲的线条勾勒头部和衣纹,而通体以泼洒般的水墨抒写,迅疾、简洁、活泼。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造成视觉上的扑朔迷离,表现出如真似幻的境界。画家还有意识地压缩了仙人五官的距离,绝妙地表现了仙人的清高超脱、不同凡俗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特别是画面中那浑重而清透、粗阔而有致的大片泼墨,墨相淋漓,笔简神具,信手拈来,气韵生动,具有十分传神的效果。这种简逸豪放,“以形似之外求其画”的画法,极大地开拓了绘画的表现力,其绘画语言的纯粹度,传达题旨的深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使传统的图解式人物画变为画家主观情感的深层表达,使水墨的表现获得了无限的空间,也使梁楷获得了写意水墨人物画始祖的历史地位。

潘天寿的绘画上承宋人马夏的雄健峻拔,汲取明人戴进的豪放、沈周的沉稳和清人石涛的苍浑,尤其受八大山人奇崛冷峻风格的影响。近代画家他唯取吴昌硕笔墨,但能入其内而出其外,形成了自己笔墨老辣、构图奇崛、气韵苍古、风标高华、戛戛独造的艺术风格。

这幅大写意《露气》是体现他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这幅画表现清晨露气中池塘里的荷花,仿佛刚从睡梦中醒来一样,朦胧、清新、可爱。画家以泼墨法画荷叶,以方折粗实的笔法画石头,笔墨酣畅,格局高简,情趣自然纯朴。画中的荷叶全无真实荷叶之形,没有叶脉和肌体的勾勒,全是用大笔蘸浓墨或淡墨挥写,右上那一荷叶兀然垂下一块墨色,现实中有这样的荷叶吗?而中锋运笔画的茎干,斜势而上,中间处还有似断之处,这也决非实际中之所有。然而画家对笔墨精湛的把握,墨色的晕染,浓墨淡墨的对比,草叶茎干、石头等线条的书法笔意,使我们感到了勃勃的气韵,已忘记了其荷叶、其茎干如何地不似,只感到了清润苍郁的笔墨所传达给我们的墨荷含香、花红似火、璀燦壮丽、奇伟博大的境界。正是这生动的气韵使画面活了起来,花欲舒展,叶欲垂露,更有茫茫水气在画的深处浮动,有一种宁静幽远、清净无尘之美。

不似之似。不似之似是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在形式上的具体化,只不过一个重点说形式,一个重点说气象,殊途同归,目的指向一个。

形式上的“不似之似”古已有之,苏轼在试院兴致忽来要画竹,恰好案头无墨,便以手中朱笔来画。有人问他,世上难道有朱竹吗?他反问那人:世上难道有墨竹吗?古人画竹如此,画其他亦然,都不似自然,但又无不似自然。对此齐白石就曾说:“古人作画,不似之似,天趣自然,因曰神品。”这“不似之似”是达到了艺术的真实,不斤斤于事物外形的复制,才能达到事物本质的相似,才能有空间寄寓画家的情思、意境,才能使绘画获得艺术的容量,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八大山人也是这样一位毫不顾及形似,而直抒胸臆的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是清初四大画僧(弘仁、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一,为明王朝宗室之后。明灭后,隐居并剃度为僧,八大山人是他59岁后使用的号。有人认为这四个字连写起来,有点像“哭之笑之”,隐含其身世之痛。他将“慷慨悲歌,忧愤于世,——寄情于笔墨”,常以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如画鱼、鸭常常作“白眼向人”状;画的鸟,有的显得很倔强,落墨不多,总作振翅欲飞之状。这些形象,无疑是画家自己性格的表现。他的绘画艺术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影响巨大,在中国绘画史以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有着崇高的地位。

八大山人的画笔墨恣纵放肆,脱去一切成规,苍劲中不失圆润秀逸,气势疏通,韵味浑脱。章法则不求完整,结构奇特突兀,生意勃发盎然。散漫狂怪中,以其逸气浑然灌注而成一体。如他的《梅花图轴》,笔墨简括冷峭,形象夸张脱略,意境荒寒萧疏,那浓墨的树粧,那粗而忽细的枝桠,那梅花的骨朵,完全没有梅树梅花之形,让人觉得奇怪。但我们要联系八大山人的身世、思想感情再欣赏,就觉得它有意味和气势,就觉得它有一株精神之梅在其中——梅花端的就应该是这样,“不似”也似了。这时候再计较它的特征、细节就是多余的了。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在评价八大山人时说:简练的构图、突兀的造型、奇特的画面、刚健的笔法、狂放怪诞的外在形象,尽管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内在激情和激动,但是仍然掩盖不住其中所深藏着的孤独、寂寞、伤感和悲哀。花木鸟兽完全成了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幻化和象征,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而深深感伤的人格价值。这不正是中国画的目的所在,不正是写意画的目的所在,不正是绘画“不似之似”的目的所在吗?

4.经营位置意在笔先——中国画的构图美

构图是指把所要表现的各个形象内容,在画面内进行精心的安排和组织,使其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结构,从而创造出一幅完整的艺术作品,使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和表现内容既符合形式美的艺术规律,又能够表达画家内蕴情感的一种方法。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有时给人的感觉是任情随意,信笔而画,自由放任得很。其实不然,画家们在作画时,很讲究构图。构图在中国画理论和技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顾恺之所说的“置陈布势”,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指的就是构图。

构图虽然是个形式问题,但它是为内容服务的。画家的个性、思想、情感、追求、审美观以及表现的内容决定了构图。因此,画家们十分注意内容、立意的陶炼和定位。古人常说:“意在笔先”、“必先立意,而后章法”,就说明了这一点。比如中国画重气势,为表现气势,一些山水画就取“全景式”构图,用平移法,散点透视,纳万里河山于一图,气势宏大。以情韵为重的画,则选取草木鸟虫动人的一瞬,加强笔墨的渲染,利用虚实、疏密、藏露等方法,表现空灵秀逸、意在画外的意趣。画家个人的气质、修养不同,构图方式也会不同。如八大山人的构图,多空寂萧疏,画中的空白多一些,画石头奇特古怪,重心不稳;画树则缺枝少叶,残败凋零。这种构图形式正反映了他孤愤、冷寂、痛楚、沉郁的精神气质。潘天寿的构图善走奇险一路,喜用方形结构,常常以巨石占满画幅,表现出雄阔、看悍、凌厉的胸中气象和绘画风格。

尽管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美有它自身的规律,有相对的独立性。

画家们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始终在构图形式上进行着探索,以丰富绘画的审美价值。欣赏者就应该从构图形式入手去认识构图在绘画艺术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构图与生活、构思和其他绘画技巧的联系,认识和把握绘画构图美的内在规律,解读画家怎样利用形式美的法则表达特定的构思,发现和体彳吾中国画的美。

同类推荐
  • 动画艺术论

    动画艺术论

    众所周知,以创意经济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支柱,而在这个产业队伍中,动画产业异军突起,已成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并行的极具发展潜力和蓬勃朝气的生力军。相比之下,曾经一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并筑就一大批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使之成为世界动画长廊中的瑰宝,还被国际同行誉称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却显得步履蹒跚。
  • 世界文明史简编

    世界文明史简编

    书稿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当今史学界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并从文明史本身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着手展开阐述。《世界文明史简编》内容包括:文明的起源、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希伯来—犹太文明、古代美洲文明、西方中古文明、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印度中古文明、日本中古文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走向全球化。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影视精品导视

    影视精品导视

    任何教材都是关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的认识会有不同的知识体现,不同的理解也会有不同的知识追求。“影视精品导视”课程,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影视类专业的基础课。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热门推荐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三国小小鬼师

    三国小小鬼师

    深受帝君恩泽,欲思君报国。奈何天道已坏,天下灾祸横生。汉室江山名存实亡,摇摇欲坠。天下豪杰四起,乱世得一功名。群雄割据,战火连天。汉室终将易主还是再次登封。在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汉末。看着小小的书生如何玩转战场、官场、情场。
  • 唐山

    唐山

    赵飞伦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对历史只知道大概,不会炼钢造炮,更没有征战天下的雄才大略,甚至有些懦弱,不通人情世故。他来到唐初乱世,不仅要考虑怎么活下去,还经常被这两个问题困扰:李世民,到底是军功盖世的千古圣君,还是军事低能的虐民暴徒?李建成,到底是狭隘忌刻的庸碌太子,还是仁厚爱民的大唐战神?
  • 逆转命运线

    逆转命运线

    时间回拨13年,周峻茂回到了2002年的夏天。很快,中考的考验就将不可逆转的到来。有那么多的事没有做,有那么多该做的事没做好,这一次,周峻茂决定不留遗憾,逆转自己的命运。
  • 易烊千玺,我的信仰

    易烊千玺,我的信仰

    本书不是故事,而是易烊千玺成长的一点一滴。从2013.8.6TFBOYS出道后,我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千纸鹤(易烊千玺的铁杆粉,是理智粉,不是脑残粉)。转眼间,我已追千玺快3年了!千玺成长的一点一滴都被我看在眼里,相信其他的千纸鹤也一样吧!【全书意见都只属于本人立场,某些意见也是网上的,但我自己写的会多一些。希望大家喜欢】!!!『不喜勿喷』
  • 网游之大道之巅

    网游之大道之巅

    一个神秘的世界笼罩诸天万界,无尽时空,究竟意欲如何?是好?是坏?让我们跟随被命运选定之人探索这个世界的奥秘……
  • 韩娱之皇冠铁卫

    韩娱之皇冠铁卫

    为了tara凌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工作只身来到韩国且看他与tara的韩娱
  • 诛鸿记

    诛鸿记

    至于作品简介吧,我真不知道怎么写,你说类。呃呃呃.我认为吧。一看就受个心像感好用佳身小要人用说要好咯,我就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我是个新手,多多关照!我也是几个朋友拉进来的。有时间也可以看看我师傅的作品《项羽重生在校园》很有名的,问度娘就知道了。希望大家看我的作品开心。谁给我票,我卖身一晚上!哈哈哈。。
  • 末世全能天后

    末世全能天后

    跨过千年来到21世纪。修丽华重生了。张玲性子淡泊,却不知怎么的选择了一个演员的行列。而且还是跟三级那种靠边的。她,末世的猎人佼佼者,怎么会甘心。要做就做好。前身家族财产不要,不好意思,我的,是我的。今生,既然选了这条路。她决定发扬自身优势,起码拿到奖的说。男人,恩,待调教。怎么着,也要风生水起呀!
  • 易烊千玺之大学之恋

    易烊千玺之大学之恋

    慕笙筱和易烊千玺的故事,这是一个甜文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