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阶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本来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姓“资”姓“社”的问题再次严重阻碍着市场取向的改革。在改革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邓小平接连发表谈话,重申他对计划与市场的观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手段,不能等同于社会基本制度,要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尤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认识得到广泛认同。在全党思想逐步统一的基础上,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理论上说这一新体制涵盖以下原则:一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尽管它们采取的方式和功能不同,但这并不代表社会基本制度的特征,不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计划又有市场的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和有计划商品经济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不再是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市场。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探索的科学成果,突破了长期以来不符合实际的传统观念,解决了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与框架进一步具体化。党的十五大突破了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在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实现形式等方面都有新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把社会主义与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这是对苏联模式经济理念的全面超越,中国真正从过去学习苏联模式运用指令性计划管理国家经济生活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总体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它是通过指令性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计划配置为主,它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不可否认,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在建设社会主义初期那种历史条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凭借决策权高度集中,在迅速积累资金、调拨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中起了巨大作用。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按照行政部门的指令进行配置,竞争是被否定的,选择是被排斥的,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组合由行政部门决定。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越来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被具有高效率的、适合时代和历史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
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首先,从资源配置方面来看,计划经济是通过行政命令直接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它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和低效配置。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实现了资源的节约和优化组合,进而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其次,从激励机制看,在计划经济下,由于政企职责不分,政府对企业管理过死以及重政治鼓励忽视个人的经济利益,严重抑制了企业活力和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则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激励机制,使生产单位不仅面临优胜劣汰的外在竞争压力,而且有努力争取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内驱动力。市场经济使生产单位从政府的附属物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立经营权利的市场法人主体;从生产好坏与自身的利益无关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财产产权关系模糊,责任无人承担、无须承担变为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等。可以说,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有助于增强企业活力,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从信息机制上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部门很难掌握准确的经济信息。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单位已成为具有自主决策权的经济主体,使每一个经济主体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直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并及时做出决策。市场经济还能保证各经济主体所获取信息的相对客观性与准确性。因为供求信息主要是通过价格反映出来,而价格是在参与市场交换的各个经济主体共同活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因而价格就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市场的真实状况,从而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第四,从分配模式上看,长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导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影响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了从平均主义到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的转变。实践证明这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更快发展。
第五,从经济运行机制上看,实现了从行政协调到市场调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指令性计划,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调节作用,结果导致供需脱节、产品严重短缺以及社会劳动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调整生产力的布局;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从而把我国的经济建设纳入按经济规律管理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
通过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可以看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改革这一体制,我们的经济发展没有出路。经过艰辛探索,我们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看来,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多年来争论不清的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当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我们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并不是说市场是全面的、万能的。就像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毫无优点一样,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是没有其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具有短期性、盲目性、滞后性、不确定性,以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性。同时,市场的自发调节最终会导致两极分化而影响社会公正。因而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坚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尤其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备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发挥计划调节的宏观调控作用,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引导、补充和服务。应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能动性,从全国整体利益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调控,如生产力的布局、重大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总量的平衡以及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能从整体和长远利益上调整人们的分配和多种利益关系,防止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等优势。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自觉性、事前性和宏观性等优点。此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需要服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因而更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对市场经济加以匡正和引导。
前文论述过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发挥过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推进苏联工业化时曾起过举世瞩目的积极作用,剖析过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弊病,也阐述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弊端。这里我们又着重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这些论述看似矛盾,实则是隐含着历史思辨的理论分析,任何理论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做出完全抽象的定论。对于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缺点的比较分析,我们的基本看法是:不应将计划和市场割裂开来,而应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其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抛开历史与现实,单纯评价计划经济体制或市场经济体制,并没有多少意义。只有把它们放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去认识和考察才具有价值。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历史的选择与存在,必然有其选择与存在的理由,也必然有着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存在着极大的弊端,这也就为扬弃这种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由。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苏联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超越,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乃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创举。